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一舉一動

一顰一笑

一言一語

都暗藏著演員們的功力

酸甜苦辣

人戲相融

這是潮劇

臺上一分鐘

臺下十年功

你看到的“一招一式”

都是從“童子功”練起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本文圖片由攝影師馬卡授權發佈,盜用必究!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潮劇是我國古老的劇種之一,

熔鑄了中華民族戲劇文化優秀傳統和潮汕地方文化元素。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以上圖片由攝影師馬卡授權發佈,盜用必究!

推陳出新

繁花似錦

碩果累累

在新時代

潮劇藝術再度迎來春天

潮劇演員奪下

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表演獎


今年4月26日,來自廣東潮劇院一團的林燕雲憑著“李商隱”一角,獲得第29屆中國戲曲類梅花獎,這是廣東潮劇演員時隔12年後再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據瞭解,潮劇《李商隱》移植改編自越劇《雙飛翼》,是一出格調高遠、雋永纏綿的抒情歷史劇,表現了主人公面對情深義厚的兄弟情誼與生死不渝的愛情時進行抉擇的苦難過程。作為唐朝著名的詩人,李商隱寫下流傳千古的作品。

《李商隱》全劇僅9名演員,對唱、念、做、打等方面的表演要求極高。舞臺上,林燕雲的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將詩人李商隱演得活靈活現。她用特有的文人氣質與詩人情懷,塑造了李商隱這個追求愛情與良知道義,不與官場黑暗同流合汙,既柔情萬丈又義薄雲天的文人形象。

潮劇首次登上央視元宵晚會舞臺

今年元宵晚會上,來自我市的潮劇名家張怡凰、林初發、蟻燕丹、張樹桐表演的潮劇《觀燈》作為戲曲節目驚豔亮相,這也是央視元宵晚會創辦34年來,潮劇這一古老劇種的首次登臺。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觀燈》節選自潮劇經典劇目《荔鏡記》(又名《陳三五娘》),內文詞語用潮州話及泉州話混合,可謂最早的一部閩南語出版品,是潮劇最具代表性傳統劇目。

故事講述明朝福建泉州人陳三,送兄嫂往廣南上任,時逢元霄佳節路過廣東潮州,在元宵燈會上與富家千金黃五娘邂逅相遇,一見鍾情,互相愛慕,隨後發生一段曲折故事。此劇帶有鮮明的叛逆封建禮教色彩,謳歌男女自由婚姻,打破封建社會庸俗的男女婚姻安排。全劇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至今常演不衰,劇中的《觀燈》《藏書》《留傘》《訂約》已成為了潮劇的不朽經典之作。

全國首套潮劇郵品發行

集聚潮劇最具特色的12個經典人物形象

今年4月,《印象潮汕》專題系列(二)“生生不息”郵票卡書在汕頭首發,這是潮劇元素郵品在全國首次發行。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浪險!汕頭人最熟悉的“聲音”曾登上央視、榮獲大獎


該卡書以潮劇最具特色的12個經典人物形象為原型,採用工筆重彩繪畫設計,限量發行1萬套,包含兩版6枚版郵票,一枚郵資紀念封和12枚郵資明信片。

一場潮劇文化藝術盛宴

——“2019汕頭潮劇藝術周”

將在我市舉行!

今年舉辦汕頭潮劇藝術周,以“潮音揚四海、共築中國夢”為主題,讓四海潮人相約再聚汕頭,同唱潮音雅韻、共敘鄉情梓誼。本次活動涉及地域廣泛,參演團體眾多,目前,已確定有來自國內和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柬埔寨、泰國、越南等國家的38個潮劇團體蒞汕參加活動。


本文圖片由攝影師馬卡授權發佈 盜用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