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文在寅還能撐多久?

何由之


文在寅“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本想通過對二戰勞工協議及慰安婦協議的反悔,讓日本低頭,在重新獲得日本道歉賠償的同時,轉移民眾對自己發展經濟的無能,並獲得更多的民意支持,在功勞簿上大書特書,以降低日後遭到清算的幾率。

孰料,計劃沒有變化快,文在寅低估了安倍的政治智慧和勇氣,反而倒打一耙,對準韓國經濟的軟肋進行猛擊,結果一招制敵,讓文在寅手足無措,無奈之下,只好與民眾一起進行無用的、自相矛盾的抵制日貨運動,而這種運動越是瘋狂,安倍越是要展示肌肉,結果文在寅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進入八月,安倍不僅沒有取消對韓國的經濟制裁,還變本加厲,將韓國從日本的白名單中抹掉,同時還要對韓國上千種產品給予更加嚴厲的制裁,大有不將文在寅和韓國打趴誓不罷休的架勢。

如此一來,韓國眾多財閥企業將不得不陷入困境,面臨倒閉的風險,成千上萬的企業員工將失去工作,面臨飢餓的威脅,韓國經濟將雪上加霜,面臨崩潰的邊緣,文在寅還能撐下去嗎?只有下臺!

何況,美國趁火打劫,在7月初剛將韓國出口產品關稅猛升至456%,日前又將駐韓美軍保護費大漲5倍,達到50億美元,對於這樣不公正、敲詐韓國民眾骨髓的強盜行為,文在寅不但不拒絕,反而滿口答應,更有甚者,全國上下都在抵制日貨,文在寅卻縱容女兒在日本留學,這不是在愚弄韓國民眾的感情嗎?文在寅口口聲聲說朴槿惠是親日派,是答應美國部署薩德的罪魁禍首,那文在寅是不是親日、親美分子呢?

由此看來,一場抵制日貨的巨大風潮很有可能轉變為倒文運動,民眾既然能彈劾國家的“妻子”朴槿惠使其下臺,照樣能夠迫使文在寅喪失執政資格,走下權力寶座,這樣的結果應該不會多久,讓我們拭目以待!


四十五度軍報


韓國目前遇到了一些麻煩,如因為二戰遺留的勞工問題得罪了日本;因為沒有答應特朗普增加50億美元保護費的要求惹得美國不高興;中俄兩國聯合巡航,韓國竟然向俄羅斯軍機開火,激起了兩個大國的強烈不滿;因為與美國聯合軍演,引發了北方鄰國試射導彈。所以說韓國是四面楚歌,難題不斷。但是韓國是不是為此就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了呢,筆者認為還不至於,只能說是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暫時困難。

第一,從經濟上看,從7月4日開始,日本停止向韓國出口半導體元件,卡住了韓國的脖子,而且還把韓國踢出了白色名單,這對韓國貿易特別是電子產業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是還不能對韓國經濟構成威脅,一是韓國是一個具有完整市場體系、發達的工業生產能力、國際市場競爭力極強的國家,經濟實力雄厚,支柱產業眾多,如剛鐵、汽車、造船、電子、紡織等。受日本製裁,韓國半導體產業雖然會受到損失,但不會影響其它產業發展,所以對韓國的整個經濟發展影響不大。二是對日本的制裁會採取相應措施,一方面韓國會盡快在世界上尋找替代品;另一方面韓國會和日本繼續進行談判,相信會達成協議;再一方面,安倍晉三對韓國製裁的目的是為了議會選舉,現在選舉已經結束,政治任務已經完成,所以安倍也會很快鬆綁。三是三星等大企業庫存原料還比較多,可供6——9個月生產需要,在半年多時間裡既不會影響生產,也可以想出許多辦法、採取更多措施。四是脫開日本,韓國擬緊急投入65億美元自主研發半導體芯片,徹底解除日本束縛。

第二,從外交上看,韓國與周邊的關係應該說還是不錯的,儘管也有摩擦,但都在可控之內。其一與東方大國的關係,雖然在2017年因“薩德”系統出現了一些困難,但由於韓國明確“不加入反導體系、不追加薩德系統、不發展韓美日軍事同盟”的“三不”表態以及文在寅訪華作出的承諾,兩國關係已經改善。其二與俄羅斯的關係,韓國與俄羅斯本來沒有什麼利害衝突,向俄羅斯軍機開火一事應該是突發事件,只要做出道歉,相信會取得諒解。其三與美國的關係,韓國本來是美國的附庸國,只要按照美國的意思辦就是了,美國不會無故給韓國找麻煩。其四與日本的關係,當前是最複雜、最難處理的雙邊關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互相攻擊的程度。但是由於韓國、日本都是美國的鐵桿小弟,相信美國一定會從中作調解工作,美國一旦調解,兩國都會給美國面子,而且關係會很快改善。

既然韓國沒有達到最危急的時刻,那對文在寅來說更不會有危機,他會長期支撐下去,直到任職總統屆滿。一是目前韓國國內政黨之間空前團結,在事關國家安全及發展問題上觀點高度一致,而且能夠合力應對,沒有出現相反的聲音。二是採取的政策適應了國內需要,如對日本採取強硬態度、在歷史勞工問題上不改初衷,在應對日本製裁上多管齊下應對,這一切都符合國內民眾需要,特別是韓國的財閥都給予積極支持。三是文在寅國內支持率高,民意支持率上升到了54%,達到了近10個月以來的新高,還被譽為韓國英雄。文在寅的支持率上升,說明他的應對措施得到了韓國民眾與媒體的認可。

當然,韓國形勢究竟如何發展,還是要看文在寅,讓我們拭目以待。


鳳凰山觀世界


《水滸傳》裡有個拼命三郎石秀,而韓國也有一個“拼命三郎”文在寅。近段時間以來,原本柔弱儒雅,英俊瀟灑的文在寅總統突然“功力”提升了十八級,成了一個威震江湖“大劍客”。神功護體的文在寅甚是了得,不但腳踢熊大(俄),而且還拳擊熊二(日),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讓世界吃驚的是,文在寅成為了二戰以來第一個敢向俄羅斯戰略轟炸機機開火的人,一時間,螳臂當車的文再寅“名動天下”成為了西方人眼中的“大英雄”。這文在寅著實了得,不但成功敲打了俄羅斯,而且還坐實了韓國是獨島實際控制者的地位。自從韓國戰機敢向俄羅斯戰略轟炸機開火後,連一向誰都放眼裡的俄普大帝還派“使臣”東下與韓國就獨島航空識別區問題進行談判。兩國談判把日本涼在一邊,把本來就一肚子氣的安倍晉三氣得火冒三丈,發誓將對日加大制裁力度。

文在寅之所以變身拼命三郎是因為韓國踫到了大問題,即經濟增長長期停滯不前而文在寅致府則束手無策;再一個就是在某些關鍵出口商品上被特朗普加了百分之幾百的關稅。

為了給韓國經濟找到背鍋的人,文在寅上演了上述連環計,而中計者就是日本和俄羅斯。7月1日,日本向韓國實行貿易管控,7月22日,韓軍機向俄軍機開火。韓國把其周邊大囯挑戰個遍,而且還敢摸北極熊的屁股。不僅如此,文在寅還發動民粹主義碾壓日本貿易管控,企圖迫使日本在歷史遺留的問題上和貿易政策上向韓國妥協,但文在寅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結果弄巧成拙,最終惹惱了東瀛日本。8月2日,日本還把韓國踢出了貿易白名單。


文在寅原本是想借歷史遺留的勞工問題想讓在韓日企業日子難過而幫助韓企渡過難關,但安倍晉三卻不堪文在寅的政治騷擾而大發雷霆。相比日本,俄羅斯顯得冷靜得多,不會糾纏著這個問題不放。

日韓貿易戰是這樣發生的:

文在寅為了讓自己治下的經濟走出困境,決定用勞動問題削弱競爭力較強的在韓日企。2018年10月30日,韓大法院判新日鐵住金公司賠償每位原告一億韓元; 2018年11月,判三菱重工賠償韓國勞工; 2019年1月3日,宣佈扣押新日鐵住金在韓資產; 2019年3月7日,又扣押三菱重工在韓國的資產。

作為回應,日本把氟聚酰亞氨、光刻膠、氟化氫三種最重要的半導體原料管控起來,不再向韓出口,而且日本還嚴肅拒絕了韓國企業和政府的和談要求,並且還表示繼續擴大對韓出口限制。

沒有日本的特殊半導體材料,韓國電子大企業將會遭受重創;韓國大企業受重創,文在寅的日子就不好過。

當然,一點外交糾紛,一點經制裁就能讓韓國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嗎?文在寅的總統寶座就保不住了嗎?韓國沒有那麼脆弱,文在寅也沒有那麼無能。日本向韓實行貿易管控,也傷不了韓國的大體,另外俄羅斯也會大小不計小人過,兩國不是一個級別,大人不打小孩

總之,這場貿易戰不會迅速結束,因為兩國民粹主義都較上勁了,文、安政府誰先低頭,誰的政府就會垮臺。所以不到頭破血流,不有人先投降,這貿易的事情就難消停。當然,調停人美國對這兩個小兄弟有些無奈,偏心迫使任何一方讓步都於手無補。

文在寅的一系列表演,成功轉移了韓國民眾的視線,暫時穩定了支持率,但從長遠來看,如果日本不撤銷對韓貿易管控,而韓國企業又沒有在短期內找到半導體替代進口的話,文在寅的政治前途將凶多吉少。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韓國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但文在寅沒到最危急的時刻,不用替文在寅擔心,他能撐很久,直到有一件事發生!

目前由安倍以韓國一再糾纏歷史問題不放,而制裁韓國半導體行業的核心原材料的大戲進入第二階段!日本和韓國各自都將對方從貿易白名單裡剔除!

韓國聲稱,不再把日本當做友好國家!自然,國內砸日本車,拒絕購買日本商品一浪高過一浪!


會不會把文在寅趕下臺?換句話,文在寅還能撐多久?


老金認為,不用替文在寅擔心!


第一,韓國國內反日情緒高漲,正是保護文在寅的最好工具!

要知道,文在寅跟其恩師盧武鉉一樣,從底層爬上來的,天然的抗日派!這些年韓國不斷有抗議日本二戰期間強徵韓國勞工不道歉不賠償,抗議日本人對韓國慰安婦不道歉不賠償的遊行示威,背後都有文在寅主導和推動的影子!

韓國人鬧的越歡,自然就忘記了經濟凋敝的現實,即使想到了,也只能轉移到日本身上!不關文在寅的事,呵呵,文在寅是乾坤大挪移的高手,上任以來都這麼幹下來的,結果激怒了安倍,才有了這次一招致命的制裁!


第二,韓國人會不會遊行示威,把文在寅推翻呢?就像推翻朴槿惠那樣?也不會!

文在寅吸取了盧武鉉的教訓,對自己和家人要求應該更加嚴格!找不出什麼漏洞,自然就不會有朴槿惠的閨蜜干政案那樣轟動朝野的嚴重錯誤被抓住,導致韓國民眾不抗議日本,轉而抗議文在寅!

目前韓國民眾只能繼續通過抗議日本,來發洩情緒!韓國人本身就是情緒化很強烈的民族;


第三,文在寅抓住瞭解決問題的實質,美國人!

從美國提高韓國分攤軍費五倍,韓國照單全收來看,文在寅抓住了美國人的心,討好美國人,希望美國幫韓國解決問題!美日韓同盟的核心是美國,文在寅看的很明白!

只不過美國還有繼續敲詐文在寅的地方,暫時不幫助解決韓日爭端而已;

所以,文在寅找到了最能保護自己的人,特朗普,暫時就沒事!


老金估計,美國之所以沒有立即調停韓日爭端,是因為未來美國要逼韓國幹一件大事:那就是在韓國部署中程導彈!

美國之所以急吼吼的退出中導條約,導致中導條約到期廢止,是因為美國發現自己家的導彈防禦系統面對俄羅斯開始部署的匕首中程導彈和先鋒洲際導彈的時候失效了!原因就是這兩種都是高超音速導彈!特朗普只能通過不顧普京的抗議,終止中導條約,重新大量佈置中程導彈來重新達到和俄羅斯的戰略平衡!(陸基版戰斧巡航導彈)

最好的部署地就是在韓國,日本,能同時就近威脅俄羅斯和東方大國!


所以,美國之所以沒有立即出手解決日韓爭端,背後目的就是未來要逼文在寅部署中程導彈!到那時,韓國人就跟抗議部署薩德一樣,真正抗議其文在寅!

到那時,才是文在寅撐不下去的時候,真正的末日!


你對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國際風雲背後的故事!期待你的關注,點贊!


吃貨老金


現在不是文在寅能撐多久,是韓國能撐多久。

韓國民間反日情緒持續高漲,不僅是拒絕日貨,不去日本旅遊,近來,已經波及到了各行各業,比如,第59屆世界小姐大賽,7名韓國小姐決定不去日本參賽,這是60多年來首次,日韓之間的體育賽事也紛紛取消,日本的產品也被拒絕在體育賽事的贊助名單之外……

不過,日本網友似乎有些冷靜地幸災樂禍,紛紛表示“最好不要來日本”,“最好不要買日本產品”,也紛紛要求日本廠商要保持定力,不要為了銷量而去“跪舔韓國人”。

文在寅面對洶湧的民意,自然表現不能“慫”,一方面要繼續向日本表示強硬立場,另一方面也不斷在要求日本取消制裁。


不過,安倍在獲得參議院選舉勝利後,似乎沒打算讓局勢“冷靜下來”,而是變本加厲地升級局勢,8月初把韓國移出“貿易白名單”之後,日本可能將進一步限制碳纖維材料出口韓國,這給韓國的相關產業將帶來進一步的“摧殘”。

本來,三星在下個月要發佈新手機Note 10,不過現在三星宣佈準備將產量降低10%。

當然了,主要就是日本在上個月初開始限制三種關鍵的電子產業的高端化學原材料給韓國,而韓國目前光刻膠和氟化氫的庫存,據說只剩不到一個月的了。

如果到了下個月,日本還是這麼死掐著這幾種原材料不給韓國,那韓國目前如日中天的半導體產業就要從恐慌進入實質性的崩塌了。

雖然韓國現在宣佈今後7年將投入7.8萬億韓元(約64.7億美元)用於研發工業材料、零部件和設備,以降低對日本進口產品的依賴,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韓國電子產業還是得陷入癱瘓狀態。

而一旦日本進一步限制碳纖維材料出口韓國,那韓國的航天工業又要遭受重創,目前韓國為波音和空客都代工機翼的生產,這個機翼生產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就是碳纖維。

韓國航天工業所需要的碳纖維,一半左右靠從日本進口,其餘的主要自己解決或從美國進口,但是日本的碳纖維是全球最好的,所以代工的機翼,韓國都是用從日本進口的碳纖維,畢竟航空安全事關重大。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日本有逐步掐死韓國高端產業發展的趨勢。

而局面,也在一步步呈現失控的狀態,對於韓國來說。

畢竟,這個貿易戰的主動權根本不在韓國手裡。

剛開始,韓國在二戰勞工的問題上非常強硬,對於日本發動的可能的貿易戰也做了評估,他們認為日韓之間經貿聯繫緊密,日本如果發動貿易戰,即使像特朗普一樣動輒把關稅提高30%以上,那最多韓國對日出口少個十分之一左右,這對韓國經濟整體傷害不大,但對日本也沒什麼好處,而且考慮到韓國遊客每年在日本創造幾百億美元的產值,日本要下手,也要好好思量一下。

但是,韓國人沒有料到,日本人的貿易戰和特朗普的不一樣,不是對進口到日本的韓國商品加徵關稅,而是自個兒不賣特定的東西給韓國了。

這些高端原材料,其實論價值真不算多,一年下來,也就佔日本全年對韓國出口商品總額的0.001%,日本真無所謂,大不了自己出錢補貼一下受損的廠商。

但是,這對韓國就要命了,韓國的半導體、電子產品無論出口還是產值,幾乎要佔到韓國出口總額的近三分之一。

至於美國特朗普的介入,雖然美國的高官也去日韓兩國跑了跑,但好像除了伸手要錢和要求一些國際事務上的配合,日韓之間的爭端,美國人並不上心,其實說不定特朗普心裡偷著樂呢?

最好讓日韓兩國的出口都給我萎縮一些,這樣也好減少和這2個國家的貿易逆差,也好讓他們更掐一陣,啥時候都疼了,我再下場撈好處。

當然,美國應該不至於讓日韓爭端全面失控,好歹韓國三星,美國的華爾街才是背後的大老闆。


雲中史記


說實話,韓國在東亞國家中非常討人嫌。這次韓國給日本製裁一下,其實很多國家是做壁上觀,沒人替韓國發聲。甚至兩國的宗主國——美國也沒出來調停。




韓國這個民族,歷史上自卑感十足。因為被他國征服的時間多了嘛。所以現在國家獨立了,突然自信心膨脹。看誰不爽,都想鄙視一下。

但是在地緣政治上,韓國處境卻並不好,在大國夾縫中生存。所以你自信心膨脹又如何,旁邊都是大國,誰都有實力揍你。

二戰結束後,韓國和日本雖然都是美國的同盟國。一句話說都是美國的小弟。但說實話,日韓兩國,要不是因為美國的原因他們是不會走在一起的。但現實中,既然走在一起了,但由於兩國巨大的歷史仇恨(韓國曾被日本殖民半個世紀),韓國對日本長期不能釋懷。



這次文在寅上臺之後,由於國內經濟不好搞,想在對外關係上表現出民族主義,讓國內支持者挺他一下。俄羅斯、中國、朝鮮都不好惹,所以就在勞工賠償和慰安婦上和日本打起了口水仗。結果日本政府也被煩透了,乾脆舉起了經濟制裁的大棒。

日本確實打在了韓國的七寸上。因為韓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非常高。市場在海外,原料在海外。日本正式看到這個缺陷,所以在韓國重要產業——半導體——的原材料供應上掐了下脖子。結果韓國就喘不過氣來了。雖然文在寅政府表現出了強硬,你日本不出口,我自己研發。但是等到韓國研發出來了,黃花菜都涼了。



讓日本教訓一下韓國也好,免得老是認為自己是宇宙第一大國。至於還在文在寅政府能撐多久?我想幹完一屆是沒有問題的,對外表現出民族主義的政府,很容易得到國內民粹主義的支持。但實際上犧牲的卻是老百姓的利益。


財經知識局


當前,韓國的確面臨到了一個危機而尷尬的境地——“四海八荒,無人來幫”。


從7月4日,日本開始限制對韓國半導體產品出口開始,日韓之間貿易爭端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現在的局面,用媒體的一局話來說就是:日韓關係陷入自1965年兩國邦交正常化後最糟糕的局面。

半導體芯片行業是韓國的支柱行業,也是韓國經濟的命脈,然而讓外界始料未及的是——韓國經濟命脈,竟然控制在其天天喊殺喊打的日本手中。

原來,在半導體行業,日本和韓國可以說是同行,日本經濟先崛起,實現彎道超車,在半導體行業一躍超過美國,成為行業翹楚,雖然後來因為美國的當頭一棒,日本在半導體行業的輝煌只是曇花一現,但日本也是憑此成為半導體產業的上游製造商。



韓國是後起之秀,但其崛起時半導體行業格局已定,於是只能在產業端下游進行攻城略地,也好在由此打下一片天地。

然而,韓國的戰略留下一個隱患就是,其輝煌的半導體行業越來越依賴位於產業鏈上游的日本。

有分析師評論稱,當前局面對韓國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韓國以前都是一邊罵著日本,一邊靠著日本創造其“韓國製造”,經此一役,韓國要是能扛過去,估計以後就會痛定思痛,再罵日本的時候,就可以毫無忌憚了。

話雖這麼說,但當下,韓國需要考慮的是,該如何挺過這一關。

當下,比韓國經濟更危險的,恐怕就是文在寅了。

韓國抗不下去了,可以向日本低頭,但是文在寅能不能低頭,這是一個問題。

文在寅是一個民族主義色彩濃烈的人,其上臺,本身就帶著幾分的民族主義色彩。打日本牌,是文在寅提高支持率屢試不爽的牌碼。


實際上,至少從表面看來,日本這次對韓國進行狙擊戰,也是因為文在寅在《慰安婦協議》和《二戰勞工賠償協議》向日本持續發力,導致日本惱怒所致。

但當下,整個韓國民間仇日情緒已經被調動,韓國社會,從普通個人到各個企業都開始全體抵制日貨,如果文在寅選擇向日本妥協,其很難給民間一個交代。

但反過來,文在寅選擇持續對抗,那麼在韓國特有的一類跨界政治和經濟的團體——韓國大財閥能否繼續堅持,就成了一個問題,畢竟三星、LG集團這些大財閥,是直接承受日本的限制和制裁的。

如果這些財閥抗不下去了,與文在寅意見相左,選擇要妥協,那麼很顯然雙方將站在對立面了,到時候文在寅依然面臨內部巨大壓力。


不過,當前有個可能是轉機的事件是,這一貿易爭端的另外一個主角,日本的國會參議院選舉已經落幕,這或許能成為解決當前文在寅之困的一個契機。

安倍選擇向韓國發難,實際上是為了國會參議院選舉,其在參議院選舉之前放話說,支持韓國的(指反對派)都是出賣日本的人,顯然其目的就是為了給執政聯盟拉票。

當下選舉已經結速,安倍也需要開始考慮和美國貿易、軍費分攤談判的事宜,韓國也面臨和日本相同的處境,所以安倍停止內耗,和韓國共同向美國施壓,被認為是安倍有可能應對美國壓力的一種戰術。


所以有可能安倍在得到一個臺階之後,就會主動停歇戰火,這或是文在寅能夠把握的一個契機。


中評中語


一場不對稱“戰爭”。日本位列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韓國排名全球第12名,差距是相當明顯。近幾十年來,韓國經濟發展迅猛,表面上看,在很多領域都成為日本的主要競爭者,甚至有超越日本的氣勢。但是表面的繁榮往往使人沉醉,並忽略了自身的短板和由此而來的潛在風險。

應該說日韓這次貿易戰,日本是有備而來的。因為日本選擇了在韓國最柔軟的要害部位扎刀,不但讓韓國劇痛大出血,還要讓韓國毫無還手之力。安倍看似打了一張國際牌,但是這張牌打出去之後效能顯現在國內。安倍要讓日本民眾知道,我們和美國是戰略盟友所以謙讓,但打擊傲慢的競爭對手卻從不手軟。從而化解了安倍政府對美步步妥協的詬病。

就文在寅的個人政治前途來說,日韓貿易戰不但沒有傷害到文在寅的信譽,反而讓文在寅的支持率大幅回升。道理很簡單,外辱來了,韓國朝野開始一致對外。所以只要反對黨不落井下石找麻煩,民眾願意同仇敵愾支持政府反擊日本,那麼不管形勢有多複雜困難,文在寅都能一直屹立潮頭而不倒。

韓國媒體消息稱,青瓦臺的報復行動來了。總共開出了92億韓元的鉅額罰款,4家知名老牌日企“遭殃”。三菱、日立、電裝、鑽石電機4家知名的老牌日企遭到了韓國的罰款,罰款額高達92億韓元。而被罰原因是,這些企業私下協商接單,擾亂了市場秩序。

雖然韓國的反擊與日本對韓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制裁,不能同日而語。但是反擊總是令人尊重的行動,而且也是未來對日妥協談判的籌碼。未來,韓國方面是勢必要妥協的一方,但是現有的反擊可以讓韓國的讓步顯得足夠體面。但無論形勢如何發展,這次日韓貿易戰不會危及文在寅的政治前程。


高峰軍事觀察


文在寅最多隻能在撐兩個月,這並不是我危言聳聽,而是日本的制裁將在兩個月內徹底爆發它的威力。文在寅不論現在嘴上喊的多麼強硬,都不能掩飾韓國受制於日本的悲慘事實。

如果日韓貿易摩擦繼續,韓國半導體生產企業將在兩個月內徹底停產

大家近期關於日韓貿易摩擦議論最多是8月2日,日本把韓國踢出了出口貿易的“白名單”。但是韓國對日本使出的殺招卻是7月4日,限制日本企業向韓國出口半導體生產所需的三種原料。

因為日本是突然發出的禁令,日本半導體企業儲備的這些原料最多隻夠生產兩個月到三個月的。這三種原料日本企業的產量佔事件產量的90%以上,目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代替日本大批量的生產這些半導體原料。



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最多再有兩個月韓國半導體企業只能停產。停產之日就是韓國經濟崩盤之時,畢竟半導體企業對韓國太重要了。

韓國半導體企業停產,將導致韓國經濟崩盤

半導體行業是韓國最重要的的支柱產業,韓國經濟25%是由半導體行業及其衍生行業拉動的。韓國半導體企業一旦停產,依靠其生存的韓國中小企業也只能停產,這將會在韓國造成數百萬人失業。

數百萬人的失業會影響社會的秩序,也會因為沒有收入而降低消費。消費市場的萎縮及社會動盪,將會導致韓國其他企業發展的不景氣,進一步拖累韓國經濟。

這樣傳導下來,韓國經濟必然走向崩潰。這樣糟糕的局面,文在寅想要改變最終只能向日本屈服。文在寅最多就只能撐兩個月了。


韓國今天悲慘的命運從發展半導體哪天起就註定了,日本再給韓國進行產業轉移的時候,就做好了這個陷阱。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日韓貿易戰完全是因為文在寅不自量力的表現,這回是搬起石頭咂自己的腳了。為了提高一點民意支持率,大搞民粹主義,妄圖以歷史問題讓自己得到民族的認同感。可是這樣的舉動也是需要擁有實力才行,如今韓國經濟的象牙塔在日本面前已經脆弱不堪。日本這次顯然是要讓韓國徹底低頭,恐怕歷史問題韓國是不得不面對的屈辱。


自從日本政府在8月2日宣佈將韓國剔除出口管制“白名單”以後,韓國文在寅政府雖然以強硬的口吻向世界宣佈將會制裁日本,可是韓國多數的命脈都掌控在日本手中,顯然這種自我吹噓只會讓自己更加難過。如今韓國政府在8月5日宣佈將投資7.8萬億韓元(約65億美元)用以支持高技術材料研發,意在減少對日本產品的依賴。可是這樣的舉動不會立竿見影,畢竟產業鏈條是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才能建立起來的。

如今的日本已經將韓國剔除出口優待國家“白名單”,日本列出的出口限制產品清單多達1100餘種。我們舉個例子,在這些產品中與半導體生產直接相關的主要有半導體設備、光掩膜設備、光掩膜、晶圓等四種,其中對韓國最為重要的就是光掩膜,這是生產D-RAM和NAND閃存半導體的必需用品。



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都是韓國的世界知名企業,在去年全球D-RAM市場佔據了70%以上份額,其中三星電子銷售額437.47億美元(份額43.9%)、SK海力士銷售額294.09億美元(份額29.5%)。日本如果限制245納米光掩膜的對韓出口,那麼韓國半導體產業將面臨巨大危機。因為245納米以下光掩膜,是生產14納米左右的D-RAM和NAND閃存半導體的必需用品。佔據全球46%份額NAND閃存市場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將會面臨急劇下跌的危急時刻。


而且在其他領域韓國同樣還要受到日本的限制,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和碳素纖維行業就是其中一個。碳素纖維是製造氫動力電動汽車氫燃料儲存容器的核心材料,可是韓國卻要從日本進口。雖然韓國的LG化學、三星SDI、SK Innovation等韓國企業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可是這些技術的核心原材料是需要從日本獲得,也就是說日本只要限制碳素纖維和電池出口韓國,那麼韓國的電動汽車產業將面臨嚴重的危機。

以上兩個案例完全就可以看出韓國企業的核心材料全都在日本手中,韓國根本無法熬得住短期內的制裁。文在寅政府想要靠自身技術來攻關解決,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顯然日本的限制出口,會讓文在寅政府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要麼向日本低頭,要麼向美國低頭,無論向哪個低頭,文在寅的執政之路都要面臨巨大的危機。這次文在寅玩弄民粹主義算是徹底玩咂了,弄巧成拙已經是無法挽回,自釀苦果也只能自己品嚐了!目前的狀態,就是看文在寅何時低頭了!(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淡然小司原創,歡迎大家留言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