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轉載之二十五

【編者按】為把學習教育貫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始終,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龍湖政法”公眾號開設“今日學習”專欄,每天在“人民網”、“新華網”、“學習強國”等學習平臺轉載推送一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通過學習教育,使黨員不斷有新進步新領悟,不斷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真正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

領導幹部要在改進作風上發揮示範作用

(2014年3月18日)

習近平

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群眾看領導,黨員看幹部。領導帶頭、層層示範,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方法。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黨自上而下開展,本身就是一個上行下效、層層傳導的過程。

領導幹部帶頭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全面的而不是有選擇的。領導幹部要把自己以一個普通黨員身份擺進去,力爭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步、實踐先一著、剖析解決突出問題好一籌。蘭考有五十多名縣級黨員幹部、九百五十多名科級黨員幹部,發揮示範作用主要指這些人,特別是在座的縣級黨員幹部,首先是縣委常委會的同志。大家無論黨齡長短、工齡長短、在蘭考工作時間長短、在現任崗位上任職長短,都要聯繫思想和工作實際,聯繫成長進步經歷,帶頭學習理論,帶頭聽取意見,帶頭查擺問題,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帶頭整改落實,帶頭推進制度建設。“頭上三尺有神靈。”面對群眾的眼睛,領導幹部自我要求越嚴格越好,勘誤糾錯越主動越好。古人說過:“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與其讓別人指指點點,不如自己心底無私、從善如流。

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抓作風建設,就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重點突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關於教育實踐活動中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我講過多次了,中央文件也提出了明確要求,我不再重複。我當過縣委書記,知道縣域有縣域的特點,這裡我想結合縣域的特點強調幾個實際問題。

第一,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係,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我國是個人情社會,縣級地域不大,人際關係比較緊密,親屬圈、朋友圈、同事圈等比較熱絡。領導幹部有權,自然找的人就多。面對老領導、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老下屬,還有遠的近的各路親戚,如何正確對待和把握是對領導幹部一個很現實的考驗。當官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崗位,有的人不當官品行還是端正的,人還是敦厚的,不會去做什麼為非作歹的事情。但是,當坐上了一定位置、戴上了桂冠就不同了,他不主動謀私,但面臨的種種誘惑和陷阱很多,被動的、被迫的、被忽悠的、被引誘的事情太多了。

這些年,社會上“關係學”很盛行,有的人為了擴大“關係網”、達到個人目的,想出種種辦法接近領導、攀附權勢,甚至不惜重金拉攏腐蝕他們認為有用的人。於是,在一些地方和單位,正常的人際關係被扭曲,情感發生異化,哥們義氣代替了同志友誼,上下級關係成了人身依附關係,幹部為人情和關係所累,黨性原則和群眾感情日趨淡漠。大量事實證明,領導幹部一旦掉進關係網、人情陷阱而不能自拔,就很容易出問題。

所以說,一個人的定力、對一個人的考驗就在這個時候。有人說,有的人沒有犯錯誤是沒有給他犯錯誤的機會,沒有那個權,怎麼犯錯誤?沒有經受考驗的環境。戰爭年代是槍林彈雨,和平建設年代是燈紅酒綠。現在,我們面臨的考驗無處不在,要經受住考驗。有人把權力看成是萬能的,相信通過走門路就可以解決問題,以至於說不結幫派就不足以成勢。有的地方政治生態是非常庸俗的。如果形成一些派系勢力,就拉你入夥,不入夥就打掉你,所以很難清流。在這樣的地方工作,既要堅持原則、出淤泥而不染,有蓮花精神,也要有足夠的智慧,要能對付。如果同流合汙,最後終究會被淘汰。

“勢利之交,難以經遠。”“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因此,在處理人際關係和人情問題上,領導幹部既要真誠待人、樂於助人,不搞“人一闊臉就變”那一套,更要講黨性、講原則,堅持按黨紀國法、政策制度辦事,不搞“關係學”那一套。要明確哪些是應當有、應當講的人情,哪些是不應當有、不應當講的人情,特別是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係同人民利益相牴觸時,必須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利益,即使被人指為“無情”、“無能”也在所不惜、不為所動。

第二,下決心減少應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式。上級和下級、領導和群眾、地區和地區、單位和單位之間,工作需要交流,任務需要協作,自然免不了必要的接待和應酬,但得有個度。如果成天忙於應酬,甚至白天黑夜都陪吃陪喝陪逛陪玩,不學習充電、消化政策,不下基層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況,不思考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結果不僅損害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而且影響領導幹部身心健康和素質能力。

這些年,從酒桌上倒下就再也沒有醒過來的幹部有之,連續幾天“砌長城”而突發疾病的幹部有之,“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荒唐行徑被人把視頻傳到網上的幹部有之,沉湎於不良嗜好被人拉下水的幹部也有之,教訓很深刻!有的是搞“仙人跳”,串通起來搞個美人計,套牢以後就要求給辦事。所以,現在有人說做官是“高危崗位”,各種誘惑和陰謀都衝著有權力的人來。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廣大黨員、幹部從文山會海和接待應酬中解脫出來,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明顯轉變,大多數幹部覺得解脫了、身心舒暢,家庭也有親切感了。整天喝得醉醺醺的,舒服嗎?同時,也有少數幹部感到有些不適應了,有的快下班了還沒有人邀約聚會就覺得心裡有些空蕩蕩的,甚至發出了“為官不易”的感嘆,甚至還有人說“官不聊生”了。看來,減少應酬要進一步提倡,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進一步提倡。

做領導工作本來就是“苦差事”,很多時候要“五加二”、“白加黑”,想舒舒服服的就不要當領導幹部。即使有了一點空閒時間,陪伴家人、盡享親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遊物外,強身健體、錘鍊意志,這樣的安排才有品位。領導幹部自覺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為功,庸俗的東西就近不了身。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當縣委書記時就講過這個話。我一直講,要想清楚了再參加革命。戰爭年代入黨是要掉腦袋的事情,不得不想清楚了再參加。現在也是這樣,要進入公務員隊伍得想清楚再來,沒想清楚就別進來,沒想清楚進來很容易迷茫、很容易迷路。想當官就不要發財,想發財就不要當官。現在,想發財有正路,去經商就是了,合法經商、依法納稅,很多人不是創業成功了嗎?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不都有嗎?那個是光榮發家。當個貪官,整天提心吊膽,幸福感也確實不高,而且很容易得心臟病,睡不踏實啊!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在那兒打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後,錢怎麼拿進去的就怎麼吐出來,只是當了個保管員。

第三,實實在在做人做事,不搞“假大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就應該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現在,一些領導幹部身上“假大空”的東西太多。有的戴著假面具,臺上臺下、人前人後、對上對下各說一套、各做一套;有的習慣說大話、搞大場面、鋪大攤子,不計成本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的為撈取功名不惜做假賬、玩數字遊戲、報虛假政績。這些做法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這次全國“兩會”期間,我在安徽代表團講了“三嚴三實”,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就是針對這些問題提的。領導幹部要把實實在在做人做事作為改進作風、增強黨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

當然,我知道大家在縣裡當幹部也有難處,上面這樣那樣評比檢查很多,有的還希望下面多出政績,甚至授意提供摻了水的數字。對這樣的問題,你們要堅持實事求是,同時要從上面下手解決問題,把“指揮棒”的指揮搞正確。

第四,對一切腐蝕誘惑保持高度警惕,防微杜漸。“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個人腐敗墮落,往往是從貪佔“小便宜”開始的。分析近年來查處的典型腐敗案件,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小節到大錯的過程。基層幹部容易產生一種活思想,認為自己掌點小權,幹不了大事,平時行個職務之便,吃點收點或撈點,既上不了綱,又觸不了法,最多算生活小節;有的自認為貪佔小便宜手段高明,無影無蹤,或者是自己人、哥兒們,保險可靠,不會出問題,即使出問題也會有人代為“頂缸”;有的看到身邊的人常搞點“小腐敗”,生活滋潤,逍遙自在,便心裡失衡、按捺不住,於是揣摩效仿,甚至暗中較勁、試比高低;有的認為為他人辦了事,有送就收才顯得隨和自然,而不被人視為“假清高”;有的認為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與其保持操守,不如隨波逐流,即使查也是法不責眾,檢查一陣子,享受一輩子。這些認識和行為都是錯誤的、十分有害的。

我一直講“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開,那就可能一瀉千里。幹部不論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獨慎初慎微,“不以惡小而為之”。蘭考歷史上出了一個有名的清官張伯行。他歷任福建巡撫、江蘇巡撫、禮部尚書,為謝絕各方饋贈,專門寫了一篇《卻贈檄文》,其中說道:“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我看,這也可以作為一面鏡子。

【今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转载之二十五

一心跟黨走★

龍湖政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