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打獨鬥到協同作戰—— 寧夏枸杞以精細化分工探新徑

從單打獨鬥到協同作戰—— 寧夏枸杞以精細化分工探新徑

從單打獨鬥到協同作戰—— 寧夏枸杞以精細化分工探新徑
從單打獨鬥到協同作戰—— 寧夏枸杞以精細化分工探新徑

讓專業的企業做專業的事。寧夏枸杞欲更上一層樓,除了提高產品附加值,企業突出核心優勢、避免同質虛耗是趨勢。

截至2018年,我區有各類枸杞生產經營主體732家。其中,生產加工流通“全鏈條型”企業有99家,其他枸杞經營主體大多是某一環節的“專才”,或擅於耕作,或精於加工,或強於流通。寧夏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再造新優勢的進程中,必須著眼全產業鏈謀篇佈局,精細化分工協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從“全才”到“專才”

近日,記者從中寧枸杞交易市場獲悉,今年高品質寧夏枸杞交易價格較往年上漲30%左右。寧夏枸杞實現優質優價,需把產地優勢轉變為品質優勢、市場優勢。

“好枸杞是種出來的”“好枸杞可以貴一點”“做優秀的枸杞供應鏈管理平臺”……這些表述,已透露出企業的差異化發展策略。寧夏枸杞企業發力全產業鏈,需從種植、加工、研發、銷售等環節投入精力,一攬子發展。實踐證明,並非所有企業都適合或必須當“全才”。

“每家企業都有重點或優勢,以潤德枸杞為例,優勢在於高標準、精細化種植,但營銷並非強項。如果各企業盲目比拼,過度擴張,可能會削弱原有核心競爭力。精細分工、協同發展,這個路子是對的。”寧夏中杞枸杞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賈登奇說,“寧夏枸杞企業應鞏固核心優勢,避免惡性競爭,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產業整體提升。”

寧夏全通枸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將經營重心向供應鏈管理平臺轉變。通過整合上下游的資源,提升枸杞產業鏈的運轉效率。

此外,拍攝地各類枸杞專業化社會組織依靠科技力量,提供“水肥一體化”“病蟲害防治”等精準服務。

從爭當“全才”,到沉下心做“專才”,把一些企業從“大而全”的全產業鏈中解放出來,提高寧夏枸杞產業集中度,有利於實現專業化精細分工。

從單槍匹馬到協同作戰

今年中秋節,百瑞源枸杞公司高端新品鎖鮮枸杞的價格是普通枸杞的10倍。該公司營銷負責人介紹:“中秋節期間,枸杞禮品銷售同比增長120%,證明了消費者對高品質枸杞的價值認同。”

形成產業聯合體,以品牌為引領,實現專業化分工,可改變各枸杞企業單打獨鬥格局,增強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例如,流通型企業可與生產型企業協作,生產型企業負責嚴格把控枸杞品質,流通型企業依託品牌優勢和成熟的營銷網絡、負責銷路,形成關聯度較大的區域型全產業鏈。

吳忠市紅寺堡區大河鄉農民李虎說,以前大家不敢想荒漠能種出枸杞,是百瑞源讓村民在務工的同時學到了技術,自發成規模地種枸杞,只要品質達到要求,就能賣上好價錢。百瑞源技術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紅寺堡區有機枸杞種植基地,是其鮮枸杞的原料基地。百瑞源通過做標準,引領更多種植戶或企業高標準發展。

去年以來,百瑞源嘗試與我區一些種植大戶精細合作,具體模式為:聯合種植大戶制定相應標準並予以收購,再利用其品牌和渠道優勢,讓好枸杞有好市場,也讓種植企業專注於高品質枸杞種植。

同心潤德莊園枸杞和中寧璽贊枸杞,也嘗試在技術指導、採購農資等方面資源共享。

百瑞源枸杞公司董事長郝向峰認為,創新驅動、品牌引領是寧夏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提高品質、顏值和深加工轉化率,並由“品類消費”轉向“品牌消費”。

自治區枸杞產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精細化分工,將作為今後寧夏枸杞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鼓勵科學化、社會化的分工,鼓勵枸杞產業新型協作組織,今年以來,我區實施枸杞產業創新提升工程,推廣“科研機構+專業化統防統治公司+枸杞經營主體”的新型專業化社會服務組織模式。同時,以品牌、文化引領枸杞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END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宁夏枸杞以精细化分工探新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