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月薪低於多少算是窮人?

時光機子李Mr


評論員凱叔:月薪低於多少算窮人?每個人對窮的看法不一樣,每個人的環境和起點、工作環境等多方面對於窮人的看法真心不一樣。很多人覺得月薪低於1萬算窮人。但是有的人月薪2k,但在沒有收益人的眼中算個富人。這事兒你咋說,說不明白!

就要看你對窮的定義是什麼了!那你說你月薪大幾萬,那賺小几千的就是窮人咯,從數字比較來說對我們窮。但是你要想賺的多的話還有別的壓力呀,像房租,房貸和車貸呀。那賺的少沒有這些壓力呀。而且根據自己在幾線城市,有的城市普遍消費低,自然而然收益也會低。

這個東西不能有一個實質性的一定的就收入多少以下就是窮人。起點不太一樣…… 不能斷定就是窮人。無論是不是你眼中的窮人,反正努力的賺錢就好了。


首席投資官


我從小在農村經常聽農民說:好漢不掙有數錢,月薪五萬也同樣是有數錢,個體大企業家沒有月薪你能說人家窮嗎?有的農民同樣沒有月薪,人家搞養殖,養豬場,年出欄肥豬五百頭,這個人窮嗎?同樣一個農民春天用機械為幾十家農戶播種,秋天同樣為幾十家農戶秋收,他也沒有月薪,你能說這個農民窮嗎?有人月薪1萬,每天不離飯店,麻將館,不離娛樂場所,稍帶婚外情,家中破破爛爛,有人月薪四千有計劃生活還挺好。社會上的事情複雜的,僅從月薪能看出人的真正生活況且嗎?當然月薪也確實能反映大多數人們普遍生活狀況。每個地區,每個城市都有最低工資標準,我想最低工資標準,對於這個人就是能維繫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已。


快樂人生168025476


我一個縣城的普通公職人員,月工資不足2400,愛人沒工作,二個孩子正在上學!人均600元不到,還有雙方父母要盡孝,房無一間,車就不用提了,現在暫時沒有餓死!我們這邊房價6000,豬肉50每公斤!一年工資,不吃不喝,買不起房子的一個衛生間!我真的是個窮人,不對應該是個窮鬼!!!!!!!


你老大爺的


窮人,這個概念真的沒有統一標準。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住著千萬豪宅,但是付不起醫療費的網約車司機。在北京三環內的房子,確實可以達到千萬水平,但是為了生活便利,為了孩子上學,都有不能搬家的理由。可是,就是有的人因為失業等特殊變故,導致家庭收入銳減。每月開網約車收入5000元,不僅為每一頓飯發愁,還要為父親的醫療費犯難,這也是窮人。

月入2萬是窮人嗎?一樣的。一位北京小夥,月入近2萬元。但是當時為了換房,房貸欠了五六百萬,每月需要還款2萬多元。過去是有爺爺、奶奶和父母的養老金支撐生活,可是當老人們陸續因病去世,小夥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房子一樣不能賣,每月的工資還不夠還貸款,只能靠母親的養老金接濟生活,真的很窮。

很多人說自己很窮,主要就是工資低。我們的最低工資有多低呢?目前北京市和深圳市是2200元,天津市是2050元,上海市是2480元。另外國家還有江蘇,浙江,廣東等地最低工資水平超過了2000元。但是各個省市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對低工資標準也分為好幾個檔次。目前最低工資標準普遍在1100元到1700元之間,如果扣完五險一金,真的沒有幾個了。很多欠發達的地區,每月1500元的工資都很正常。

2019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公報中顯示,低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這也較為符合實際。因為調查數據顯示,月入2000元以下18663人,佔全部調查人數的38%;2000-5000元的22305人,佔總人數的46%。

所以,如果你家裡沒有礦,月收入低於2000元肯定就算窮人了。如果你家庭負擔又比較重,你即使月入2萬元,一樣不算富人。這就是現實。


暖心人社


窮人的標準是什麼?是自己覺得自己窮還是別人覺得自己窮?

我覺得在天橋上乞討賣藝的挺窮的,他們沒有家,四處流浪,穿得破破爛爛,飯都沒得吃,可有人跟我說,人家一個月能掙一兩萬,個個都在老家蓋小樓,那他們還能算是窮人嗎?

拿著穩定高薪的職員,穿得時髦得體,每天開車上下班,住裝修考究的房子,喝紅酒吃西餐,他們在很多人眼裡應該是富人了吧?可事實上,他們大多數是月光族。每月的房貸車貸,人情往來早就榨乾了錢包裡的錢,甚至還有負債,這樣的他們還算是富人嗎?

乞討者的月薪為零,可他們並不是窮人,職員工資過萬,可他們也不是富人,那到底窮人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真正窮的人是對生活失去熱情的人,他們對明天沒有期待,是得過且過的人,這樣的人,給他多少月薪,他都不會成為富足的人。

所以,不用問多少月薪就是窮人了,只要是喜歡自己的工作,對未來有計劃,有期待,對生活有儀式感,有熱情,月薪多少都不算是窮人!

物質是很重要,可對生活的信念更重要!


我是遇見而已


上次有位企業家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一些由熟人介紹的富二代在他公司裡拿著三四千的低工資,卻開著名貴跑車,他們究竟圖啥呢?為此,我告訴他,你公司這些富二代,並不差這三四千的工資收入,而是他們的父母希望他們在外面不要惹事添麻煩,給他們找一個較體面的工作,只要能給他們繳納五險一金就可以了。這些富二代家境殷實雖然工資不高,但根本不愁錢花。

以上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月薪高低並不能衡量一個人的貧富,真正收入高的人是不拿月薪的,他們是拿年薪,或者賺來的錢都是自己的。從嚴格意義上講,拿月薪的人基本上也都不能算是富裕的人。同樣能拿到一份月薪至少溫飽無憂,也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窮人,否則人家下崗失業、拿低保過日子的人更應該算是窮人了嘛。

如果一定要給同樣拿月薪的人來比較貧富,我們認為也很難有一個具體的標準答案。首先,不能光看收入,還要看你的支出情況。我們常看到一些拿著三四千元收入的普通職工家庭,家庭弄得整整齊齊,每月開支平衡,雖然收入少,但是打理得井井有條。但是那些收入大幾千的90後,老是覺得自己每個月的開銷大,不僅不富裕,還要借錢消費。所以,如果收入高,開支龐大,還欠著高額外債,這樣的人收入再多,也只能被列入窮人範疇。

同時,還有80後還房貸,很多人月收入都還不錯,但實際上收入40%以上要償還房貸,真正可支配收入很少,僅夠維持日常開支。對他們來說,要償還幾十年的貸款,不知道何時才是個頭。如果僅從工資收入來看,這批人達不到低薪標準線,但是把房貸拿去,真正可供自己支配的錢就不多了。這樣的房奴不能不被劃入窮人行列吧,但他們的收入卻遠高於最低標準的月薪。

再者,每個城市都有最低工資標準,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是2300元/月,其他地區可能2000元/月也不到。所以,我們基本可以劃定,不管你在什麼地區工作,月收入3000元以下(日薪不足100元)的人,應該符合窮人的標準。因為現在豬肉價格都漲到25元/斤了,日薪100元,只夠買4斤豬肉,生活質量基本上就已經算是很低了。

再次,有的人月薪低,但各種福利待遇支撐著,至少還能過下去。一位大食堂的老闆告訴我,他們的員工月收入2600元/月,人員流動性較大。我驚問一線城市工資這麼低咋活?這位老闆告訴我,這些職工除了早餐自理外,其他午餐、晚餐等都是不用花錢的。同時,企業還給這些人租了房子,讓他們居住,所以房租也不用付了,這2600元/月至少能剩下2000元,一年也能積攢25000元。所以,如果僅看月薪多少,不看企業另外給職工的福利待遇,你很難講工資究竟是否算窮人。有些企業直接給你3500元工資,讓你自己去租房住,那就更慘了。

最後,我有一個長輩,在機關事業單位裡工作,已經退休了很多年。她告訴我,她在事業單位工作時,單位替她頂格繳納養老金,同時她又要求單位讓自己頂格繳納公積金,為買房做準備。這樣的事業單位職工雖然實到手收入只有三千多,但是如果算上自已要求頂格繳納的養老金和公積金部分,收入至少在六七千元以上。你說事業單位的人大多收入不高,但是退休後的收入很高,而且買房可以動用鉅額公積金,有這麼多隱性利益存在,他們拿著三四千元工資也沒覺得自己是低收入群體。

月薪低於多少算是窮人?至少低於最低標準的算是窮人,而在一線城市月薪低於3000元以下的算是窮人。不過,月薪並不是衡量貧富唯一標準,部分90後月光族透支消費,欠著十幾萬外債,同時,80後房奴每月一大部分收入都要繳納房貸,生活質量低下,他們也應該算是窮人。相反,部分拿著隱形福利待遇的機關事業單位,雖然也拿著三四千元,但他們是在為自己未來美好生活做鋪墊,這批人反倒是不覺得自己有多窮。


不執著財經


按理說,真正的窮人就是低保戶,靠國家給予的救濟金,當成生活經濟來源,來維持現狀!

要是按照如今的社會物價上漲問題,貧富差距,收入差距,福利待遇差距一些問題來看,凡是月收入低於一萬塊錢的,都屬於“窮人”了!現如今的物價,普通勞動力幹一天活賺的錢,就算是不吃不喝才夠買幾斤牛肉的,就像這種收入與開銷不成正比的情況,難道還不是窮人嗎?

就拿一個普通打工者來說,辛辛苦苦幹幾十年活,最後都買不起房子,甚至還要去貸款買房,這不是窮人,難道還是“富人”嗎?

再說了,就像一些收入低的,沒有正式經濟來源,靠賣苦力賺錢維持現狀的人,都屬於窮人!

所以說,誰窮誰富,只有自己知道,事實勝於雄辯,濫竽充數也沒有用,一定要用事實說話,只有走到現實生活中才能瞭解情況,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春天來了7270


月薪收入低於多少是窮人?

這個問題又是一個無厘頭。它與人的幸福感是一樣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根據不同地區的消費物價水平,家庭資產狀況,可能有一個心理和生理紅線。

假設全國所有物價都是一樣的,大家都不能從工薪收入之外獲得其他收入,那麼最低保命收入就是窮人的收入紅線,低於這個收入水平就會被餓死,凍死,疾病致死。

以此為標準,目前中國的窮人月工薪收入應該在人均5000元左右。考慮到城鄉和地區差別,北京等一線城市窮人月工薪收入實際應該在人均6000元,較貧困的農村地區應該在2000元左右。

再考慮到醫療保險等差別,不同地區還會有所差別。

最後要說的是,窮不窮,還要看心的期望和生活態度。

舉例說明。我岳父月退休金全額3000元,岳母沒有工作和社保。兩個人就這3000元收入,生活在西北一個小城市。他們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不用說兒子最小。三個女兒會時不時給給點兒零花錢。

按說人均1500元的固定收入肯定是窮人。他們的兒子,單獨生活,月收入在15000元左右。按說在當地不算窮人,比他們的父母富多了。

兒子又生了兩個兒子,大的上託兒所大班了,小的沒上託兒所,兩個孩子全部送到岳父母家吃住,一分錢不給。連大兒子上託兒所的學費也不給。

最近小舅子花二十萬買了高檔轎車,跑到我岳父母那裡,說吃不上飯了,兜裡沒錢了。還要管父母要錢。

你說誰是窮人?我氣的不得了。但岳父母硬是又拿出一萬元給他兒子。

我真不知道這一萬元他們是怎麼攢出來的。無語到極點。

3000塊錢一個月養四個人,還要包括一個孩子上託兒所的學費,幾個人的醫藥費等。

所以說,窮人富人這個話題真是說不清楚。


循環經濟齊


記得前兩年很流行一個詞叫“屌絲”在普通人眼中,屌絲肯定就是一個,遊手好閒,沒有正規的工作,整天無所事事的人。

事實證明其實屌絲工資一個月最少得六千塊錢,才能稱為屌絲,所以屌絲還真的不是人人都能當。

你覺得一個月工資低於多少才算是窮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在我們國內有一個評判富人和窮人的標準,而且還是一些專家經過調查研究出來的,如果沒看過,建議你去看一下,保證你會過目不忘。

其中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窮人的標準,就是年收入沒有三千的,才算窮人。

這個答案有沒有讓你嚇一跳,就算我們去搬磚一個月都不止這個工資吧,但是這又的的確確是那些專家研究出來的。

而年收入有一萬就算有錢人,所以如果要按這麼算的話,那窮人工資應該每個月不高兩百,高於這個數都不算窮人了,所以我記得這些說法是不準確的。

我覺得最大的原因覺得自己窮的,都是源於自己內心,每個月拿工資五千塊錢的,他肯定也說自己很窮,每個月拿一萬的,他也認為自己很窮,所以說這個其實也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

我是囧院長,歡迎「關注」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賺錢!


囧院長


無論是物質財富,還是精神財富,那麼多少錢算窮,多少錢算富呢,沒有辦法用統一的尺子進行衡量,在我看來真正關於貧富的答案只在人心,也更接近真實的生活。

都說人心有七竅,卻面面不同,貧富也是沒有定論的。如果非要比較,那麼比較的方向、方法和理念以及現實狀況很重要。

月薪的高低並不能衡量一個人的貧富,一個天天開著幾百萬豪車的年輕人,每天工作按部就班,在一線城市拿著3000塊錢一個月的底薪,他是窮人嗎,明顯不是。

案例: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小P,和我一樣都是北漂一族,他月薪2萬,加上獎金,每年收入在30萬左右。在國內某100強互聯網公司工作,他是富人嗎?在我看來他就是窮人。

我為什麼會認為他是窮人,原因有五點。

  • 房貸150多萬,不吃不喝,需要5年才能還清。


  • 小P和女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家裡有四位老人,只有小P的父親有退休金,其他老人沒有,而且是家鄉是偏遠山區,很貧窮,關鍵雙方父母年紀都在60歲以上。

  • 他的老丈人因為車禍,至今在醫院躺著,肇事司機沒有錢賠償,只能小P掏錢治療。

  • 上下班交通工具是地鐵和公交,捨不得打車;吃飯都是十幾塊錢的盒飯,幾乎不參加任何私下聚會或者活動。

  • 她的女朋友沒有上班,因為需要照顧老人,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他老丈人出車禍的前半年,他剛有了一個可愛的寶寶。

通過以上可以案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真正的貧窮,並不是通過薪資水平的高低來判斷。我們應當從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層次需求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是貧窮。

一、什麼是物質需求

1.物質需求通常是指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攝取營養以維持生命、生長髮育,需要從外界獲取食物、飲水。比如:1塊錢的水和3塊錢的水,這就是區別;

2.為了蔽體、禦寒以及美觀,人們需要服裝修飾。

從古至今,人們大多數都用帶色的眼睛,通過簡單的穿著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富裕,比如目前球鞋市場,你是選擇椰子AJ,還是選擇幾十塊錢的球鞋呢,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地攤貨呢;

3.為了健康,需要治療疾病的藥物。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那麼鉅額的醫療費用,足以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4.為了安全和舒適,人們需要居住的場所——住房。小孩子都經常說,爸爸媽媽長大以後我要賺錢給你們買個大房子,買個大別墅;

5.為了出行方便、快捷、舒適,人們需要交通工具和建設交通網絡。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物質基礎滿足的情況下,你會選擇10萬的車還是100萬的車呢;

6.為了生活更加舒適愜意、為了提高效率等。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但過去一段時間人們主要聚焦於物質貧困問題,忽視了精神貧困問題。精神貧困日益成為阻礙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

二、什麼是精神需求

許多人忙忙碌碌幾十年,直至到老都是在為自己的物質忙碌,為虛榮心忙碌,從來沒有抽出時間為我們的精神和靈魂付出,所以我們感到貧窮。

這是真正的精神貧窮,靈魂貧窮。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應該拿出一點時間為我們的精神、靈魂工作,讓它得到一些滋潤和滋養,它才會安歇。

徐靜蕾曾在節目中說“我根本不管男性怎麼看,就是做我自己”,成為了大家議論的焦點。

精神世界豐富的人在生活中有底氣,能像強者一樣獨擋一面,把遇見的棘手事情處理的圓滿得當;熱愛讀書勤于思考,有清晰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快樂生活的能力;熱愛探索,並且時時保持自己思想獨立,不讓自己的世界變成單一匱乏的堡壘。

毛姆曾說到:有時候,人們把面具佩戴得天衣無縫,連他們自己都以為在佩戴面具的過程中自己實際上就成了和麵具一樣的人了。要記得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上,還有更為迷人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就像頭頂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卻散發著寧靜又平和的光芒。

所以人是否貧窮,我們不要以為窺一斑可見全豹,薪資水平只是外部形式的體現,真正的富裕應當是精神層次和物質生活同步進行,只有倆者齊頭並進才是真正的富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