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專利中國佔比超80%,今年增速超88%!(區塊鏈專題二)

我們聊了區塊鏈是什麼?其核心就是去中心化,這一篇我們繼續來聊中國區塊鏈的發展和市場前景等內容。

一、中國區塊鏈發展迅速

2019年10月19日剛發佈的《2019騰訊區塊鏈白皮書》顯示,2016年之前區塊鏈相關公司不足1000家,且數量增長緩慢。但從2016年開始,區塊鏈技術迅猛發展、市場行情空前高漲,區塊鏈公司數量也開始爆發式增長,連續兩年增幅超250%。

區塊鏈專利中國佔比超80%,今年增速超88%!(區塊鏈專題二)

(圖片來源:《2019騰訊區塊鏈白皮書》)

全球區塊鏈專利發展漸漸從高速發展期進入穩步增長期。其中,中國的增長趨勢和全球趨勢十分接近,每年中國的專利數量越來越多,佔全球新增專利比重也在逐年升高,從2014年的33.33%上漲到2018年的82.1%,這得益於國家政策的高度重視、公司機構的持續投入以及行業人才的不斷湧入。

區塊鏈專利中國佔比超80%,今年增速超88%!(區塊鏈專題二)

(圖片來源:《2019騰訊區塊鏈白皮書》)

二、區塊鏈得到政策強力支持

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實際上已被反覆提及,“以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並被納入國家信息規劃中。

2016年12月15日國務院印發的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重點佈局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2017年6月30日央行印發的《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積極推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並組織進行國家數字貨幣的試點;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是國內首個落地的區塊鏈官方指導文件。截止2019年6月,全國已有25個省、市、自治區及特別行政區發佈了區塊鏈相關政策。

這一次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三、區塊鏈技術的侷限性

從技術層面來看,由於節點的延遲,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性能目前並不適合高頻交易場景。典型的區塊鏈如比特幣需要約 10 分鐘來確認交易,安全的交易確認時間甚至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平均交易速率約為每秒 4 個交易。然而與傳統VISA交易網絡平均每秒處理2,000 筆交易、幾秒鐘內確認交易相比也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

另外,區塊鏈需要引入大量公共資源參與到體系中來,如參與計算的節點數太少,則會面臨 51%被攻擊的可能性,嚴重威脅網絡系統運作和價值。再如,私鑰和終端安全。在當前區塊鏈中,私鑰存儲在用戶終端本地。如果用戶的私鑰被竊取,將給用戶的數字資產造成嚴重的損失。此外,還有可能通過傳統的網絡攻擊方式,造成網絡堵塞,迫使區塊鏈網絡出現硬分叉,進而導致對整個區塊鏈系統的可信性受到質疑,網絡體系的價值就會崩盤,給網絡參與者造成慘重的集體損失。除了區塊鏈本身的技術漏洞,網絡參與主體責任劃分、賬本數據最終歸屬、成本偏高、交易區塊具有選擇性等問題,也會導致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時會面臨較大風險。

四、區塊鏈市場增速很快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 發佈了《區塊鏈全球半年度支出指南》(下稱“指南”)。指南分析了區塊鏈在各個領域的發展前景,指出2019年全球區塊鏈的支出將達到近29億美元,同比2018年15億美元支出,預計增長88.7%。

指南稱,就項目角度而言,預計跨界結算和貿易融資領域將收到總計7.38億美元的投資。從地域上看,美國的區塊鏈支出最多,預計將達到11億美元,西歐和中國緊隨其後,預計分別投資6.74億美元和3.19億美元。

區塊鏈專利中國佔比超80%,今年增速超88%!(區塊鏈專題二)

五、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區塊鏈技術擁有全球最多的專利!

阿里在區塊鏈領域佈局已久,2015年成立了區塊鏈實驗室,2017年成立了阿里達摩院,致力於區塊鏈中的共識協議、密碼學安全、跨鏈協議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以商業與金融等應用場景為突破口,率先實現有自主權的工業級/金融級區塊鏈系統。

區塊鏈專利中國佔比超80%,今年增速超88%!(區塊鏈專題二)

阿里巴巴集團CTO兼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在2019年9月25日舉行的“2019杭州雲棲大會”上表示螞蟻金服的區塊鏈技術擁有全球最多的專利。

區塊鏈專利中國佔比超80%,今年增速超88%!(區塊鏈專題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