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器基本電路的典型結構與識圖方法

基本電路就是各種類型的汽車必須具備的電路。雖然不同的汽車使用的器件可能不一樣,但都必須具有基本電路。

汽車電器基本電路的典型結構

圖1-11是一種較典型的汽車電器基本電路,許多汽車電路原理圖都與該電路類似或大同小異。為了幫助讀圖,在該圖的上部給出了其下部各個系統電路的功能,主要由電源、啟動、充電、點火、儀表、喇叭、照明和信號、制動、刮水各個單元電路構成。

汽車電器基本電路的典型結構與識圖方法

圖1-11 典型的汽車電器基本電路示意圖

汽車電器基本電路識圖方法

在識讀汽車電器基本電路圖時,可採用一個單元電路一個單元電路地找出其相應的元器件,對元器件的有關基礎知識也應有所瞭解,並讀通其電流走向,最終使整個原理圖一目瞭然。

汽車電器基本電路的識讀很重要,是識讀各種複雜汽車電路圖的基礎,初學者應熟練掌握,以便於舉一反三去識讀其他各種汽車電路。本書以下幾章分別介紹汽車電器基本電路的識讀方法及其有關的基礎知識。

(1)瞭解汽車基本電氣電路圖的結構特點

汽車電氣電路結構原理圖從左至右將整車電路分成若干個功能獨立區,每個區域都由一個控制單元迴路來實現其功能。

(2)找出各控制單元迴路的電流通路(走向),且經過哪些用電器裝置

①在電路圖上找到蓄電池或發電機、充電系統、啟動機之間的連線關係,以及控制總開關的位置。

②確定全車電氣線路的電源“正極線”與“負極線”的位置,一般來講,電源正極線在圖的上方,負極線(搭鐵線或接地線)在圖的下方。

③充電電路是整車電路的主幹,它確定了蓄電池和發電機之間的關係。

④找出電源總開關控制單元電路。

⑤找出照明單元電路,代表指示單元電路、信號單元電路及輔助用電單元電路的位置和相互關係。

(3)基本電氣電路圖識讀方法

①要按照用電設備的功能識別出基本電氣電路中主要用電設備的分佈位置。

②識別出基本電氣電路中各用電設備是通過什麼方法(如插接器)進行連接的,且找出單元迴路的構成情況。

③瞭解基本電氣電路中導線的類型、規格、顏色,以及電流通過的線路、電器及流向等情況。

④閱讀基本電氣電路圖時,把含有線圈和觸點的繼電器,看成是由線圈工作的控制電路和觸點工作的主電路兩部分,主電路中的觸點只有在線圈電路中有工作電流流過後才能動作。在電路圖中畫出的則是繼電器線圈處於失電狀態的位置。

汽車基本電氣線束圖識圖方法

汽車基本電氣線束圖是製造生產汽車上的安裝指導圖或用於維護修理工作中更換導線的接線。圖上每根導線所標明的顏色和編碼表達,就是實際車上導線的顏色編碼和導線端子所印製的數字,只要按數字或標記將該導線對應安在指定的相關用電器裝置的接線柱上,就可完成接線工作任務,即使不太懂電氣電路原理的人,只要按標註對應連接操作也可以完成接線工作。所以,這種電氣線束在生產中使用非常方便廣泛。

汽車電氣基本接線圖識圖方法

在識讀汽車電氣基本接線圖時,要正確判斷接點標記、線型和色碼標示,標記顏色的字母因汽車生產國別母語的不同而有區別,如我國、美國及日本採用英文字母,德國採用德語字母,俄羅斯採用俄語字母。

進口汽車一般只配有接線圖,其原理圖往往是汽車工程研究人員為研究、使用與檢修而收集繪製的。由於這些圖來源不同,收集整理時間不同,符號、慣例的變更等諸方面原因,在畫法上是有所差異的,在閱讀電路原理圖時須注意這一點。

識讀進口汽車基本電路圖的方法

(1)框畫一個個單獨的電器系統

在識讀進口汽車電路圖時,首先將整車全圖中單獨的電器系統一個個框畫出來。在同一系統中各組件的聯繫總是比較緊密的,而與其他系統的聯繫相對鬆散些,框出後比較容易抓住其特點,為原理分析和故障判斷奠定基礎。

(2)利用類比的方法讀圖

雖然這些汽車車型的不同,但同一牌號或不能牌號而類型等級相似的汽車,其電氣線路中的某段,甚至某些電氣子系統則是相同或相近的。這樣可從已知車型電器接線圖畫出未知接線圖,達到類比效果。

(3)掌握畫框圖的基本原則

框畫各個系統圖很重要。在畫框圖時,應掌握的一般原則是:各個電氣系統只有電源和總電源開關是公共的,任何一個電氣工作系統都自成電氣迴路,即包括電源、開關(和熔絲)、電器(或電子線路)、導線等,並從電源正極出發,經導線、開關、熔絲至用電器,最後回到負極。這種分析方法,稱為“迴路原則”。

(4)掌握分析電氣系統圖的基本原則

注重分析各個電氣系統圖的工作過程和相互關係。在分析中除應遵守“迴路原則”外,還應特別注意開關(包括繼電器觸點)的工作狀態,大多數電氣系統都是通過它們工作狀態的變化而改變回路,進而實現不同的功能。例如變光開關即是通過開關擋位的置換而接通不同的燈(四燈制)或不同的燈絲(兩燈制)而工作的。

在標準畫法的電氣線路圖中,開關觸點總是位於零點或靜態,即開關處於斷開或繼電器線圈處於失電狀態。而電子開關狀態,則主要包括晶體管及可控硅等具有開關特性的元件的導通與截止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