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在白門樓勸曹操殺呂布?

人販子姐姐


都知道曹操是愛才之人,他很愛惜人才,許攸去投靠他,他光著腳丫子出來迎接,他對關羽更是愛的不得了,毫不誇張的說,頂在頭頂怕摔著,放在手裡怕化了。



公元200年,劉備兵敗,關羽成了曹操的俘虜,關羽在曹營住了半年,曹操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每時每刻都擔心關羽離開他,對他更是送金,送銀,送衣服,送女人,送赤兔馬,當年趙雲七進七出就劉備,捨命救阿斗,曹操更是下令不許傷害,趙雲一根毫髮,致使趙雲殺了他的五十多個下屬,但是曹操卻不心疼,那些死去的人,而是心疼趙雲的離開,話又說回來,作為三國第一猛將的呂布,曹操應該求之不得,為什麼狠下心來把他殺了?


當年在白門樓,呂布兵敗,那時候劉備正投靠曹操帳下,劉備向來以仁義著稱,但是這次卻一反常態的勸曹操殺了呂布,結果曹操真的聽從了劉備的建議,把呂布給殺死了,那就好好的分析一下曹操為什麼要殺害呂布?

呂布在小說裡,被張飛叫做“三姓家奴”在正史《三國志》中也有大致差不多的記載,說呂布先是投靠丁原,後來聽從了董卓的挑唆,把丁原殺死,後又提著丁原的人頭去見董卓,跟了董卓之後沒過多久,呂布又受到司徒王允的挑唆,又把認作義父的董卓殺死,後來又投靠袁紹,呂布反反覆覆,說明這個人很沒有原則,沒有原則也就算了,而且他極易受到別人的蠱惑,他這反覆無常的性格,任何人都不喜歡,同樣也包括曹操。


曹操雖然也認為呂布是一員大將,但是他有勇無謀,頭腦比較簡單,再加上耳根的軟,極易受到別人的蠱惑,所以,此人放在曹操的身邊,也是一個危險的人物,曹操不想給自己找不痛快,更不想因此而喪命,因為他的統一大業沒有完成。還想多活幾年呢,所以劉備勸曹操殺了呂布,曹操就借坡下驢,真的把呂布給殺死了,不但繳獲了他的赤兔馬,還繳獲了他的女人貂蟬。

總結:呂布雖然勇猛無敵。但是他做事卻易於常人,屬於頭腦過於簡單,四肢過於發達的人,這種人既不是可塑之才,也不是可用之材,高超不想在身邊留一個定時炸彈,所以曹操了覺得這個炸彈,能早扔遠點,就早扔遠點,畢竟保命要緊啊。


佳寧談歷史


曹操當時就問劉備:這人是殺還是不殺?!

呂布對劉備說:你看在當年轅門射戟我曾經救過你一命,放我一馬!

當著呂布的面,劉備點點頭,

接著回身就對曹操說:“此人不可留。”

呂布也因此死在白門樓裡。

有四點原因:

1,

呂布和劉備有個人恩怨

當年呂布搶了劉備的徐州,奪了劉備的老婆,這時候被抓了才跟劉備談恩情,是個男人都受不了。

2,

其次,呂布是什麼人,武力值在三國中都是鳳毛麟角。他要是投靠了曹操,再加上張遼、陳宮和高順的輔佐。劉備也別想著和曹操爭天下了,乾脆洗洗睡回家直接賣紅薯得了。所以,此人不能留。

3,

曹操,自己就不想讓呂布留下來,但是他又不能把罵名背自個身上。別看人家是個“奸雄”,但需要注重的名聲也不會傻到不管不顧,這時候就需要劉備充當劊子手了。

所以他問劉備此人該不該殺。

4,

曹操此人可是很狡詐的,如果劉備選擇救呂布,那麼說明兩人關係近,威脅很大,結果就是兩人都不能留。

劉備好歹是一代梟雄,自然懂得什麼時候看人下菜碟,毫不猶豫地攬下了這個爛攤子,而且他還不能不攬。

所以為了穩住曹操的心,劉備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殺了呂布保全自己。

三國時期的各色人物都很不容易啊!





張鵬先生


“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



由《三國演義》中這一段原文我們可以看出,呂布被俘後向曹操求情,曹操卻問劉備怎麼處置這人,劉備沒正面回答,只提及了丁原和董卓倆人的下場。曹操心知肚明,遂下令勒死了呂布。


這麼看來,劉備其實是間接的勸曹操殺了呂布。他為何如此做呢?

勸曹操殺呂布,以免增強曹操實力

劉備是個有大志向的人,他知道自己將來肯定和曹操會有一番爭鬥。如果曹操收服了悍將呂布,那可真是如虎添翼,將來對付起來將會更加艱難。



呂布的彪悍戰力是所有與之敵對之人的夢魘,劉備也不例外。這樣的猛將如果被睿智的曹操善加使用,那麼,未來的曹操將會無敵天下的。所以劉備鼓動曹操殺了呂布。

劉備窺透了曹操的真實心意

劉備深知曹操此人奸詐多疑,曹操心中因呂布乃反覆無常的小人,肯定早已對呂布存必殺之心。問自己也只不過是試探自己的心意。

如果自己替呂布求情,恐怕操一時犯了疑心病,連自己一起殺了都有可能。因為,呂布這樣一個殺了兩任領導的反覆無常小人,劉備還讓曹操收歸帳下,居心何在啊?



因此,早就窺透了曹操心思的劉備乾脆鼓勵曹操殺掉呂布,免得惹火燒身。

劉備也存了私心

劉備和呂布之間早先也發生了一些恩怨。呂布趁劉備外出打袁術之機,不顧劉備的收留善待之恩情,悍然奪取了劉備的大本營徐州,讓劉關張猶如喪家之犬。

呂布這個釜底抽薪背信棄義的做法,讓劉備大為惱火,恨死了呂布。所以藉機報徐州被佔之仇。



呂布反覆無常、忘恩負義的性格害了他自己

呂布雖然武藝高強,英勇善戰,但其人人品低劣,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殺了兩任領導,“三姓家奴”的臭名眾人皆知。

這樣一個有奶便是孃的無恥無義之徒,誰還敢收歸帳下使用呢?因此,劉備的煽風點火只不過是加速了呂布的死亡而已。因為曹操早已對呂布起了必殺之心。

綜上所述,就是在白門樓呂布被俘後,劉備勸曹操殺了呂布的原因!



(歡迎點擊關注墨魚軒書畫,閱讀欣賞更多文史典故)


墨魚軒書畫


劉備素以仁慈寬厚,知恩感恩著稱,但劉備在白門樓勸曹操殺呂布一節,卻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劉備。



說實在的,呂布是對劉備有恩的,公元196年,袁術派大將紀靈征討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援。呂布率人趕往小沛。派人請紀靈等喝酒,並對對紀靈等人說:“玄德,是我呂布的賢弟。如今他被諸位所圍,我特意趕來救他。我呂布生性不愛看別人互相爭鬥,只喜歡替別人解除紛爭。”然後呂布命門候在營門中豎起一支戟,說:“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一發射中,諸君當立即停止進攻,離開這裡,如射不中,那你們就留下與劉備決一死戰。”然後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好中了小支。於是解了劉備之圍。



劉備既然受過呂布大恩,本該為呂布求求情,勸曹操保他性命。但是,當曹操問劉備如何處理呂布,劉備卻只說了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一言殺一人,於是呂布成為無頭之鬼。那麼素有賢名的劉備為什麼不為呂布求情呢?



一,曹操本有殺呂之心。呂布武功高強,無人敢擋,並且呂布反覆無常,朝三暮四,即使呂布答應會幫曹操,但一個失去信用的人的話卻沒有信用的,雖然你不可能幫助曹操平定天下,但一旦呂布反叛,曹操又當如何?因而一句“縛虎焉能不緊乎”表明了曹操的取捨。



二,劉備亦有殺呂之心。當初呂布轅門射戟,救了劉備,但劉備為何會處於那種境地?還不是呂布造成的惡果。當初劉備好容易有了徐州這個立足之地,卻被前來投奔的呂布給搶走了。呂布雖然救了劉備,但也不是為了劉備,而是因為唇亡齒寒,不得不救。



三,劉備為曹操背鍋。曹操本來已經判了呂布死刑,卻又不願背上不愛人才之名,因而問劉備“何如”,這是把這個黑鍋扔給了劉備,如果劉備不接,劉備如何存身,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因而劉備順著曹操的心意說了殺呂的原因。



四,不殺呂布,曹呂聯手,天下將無能與之抗衡,劉備將無崛起之日,一腔雄心壯志都付之流水,劉備豈能情願,呂布想讓被他傷害過,將來仍要傷害他的人去為他求情,豈不謬乎?


萍風竹雨123


劉備當時真的也想殺呂布,曹操心中早有殺呂布之心。即使劉備勸替呂布說情,也無用,呂布當時必死。原因在於:


一、曹操欲圖霸業,非殺呂布不可

當時曹操擁有兗州,山東之地,勢力日益壯大,郭嘉當時向曹操提出了“十勝十敗”戰略。曹操欲與袁紹決戰,但又恐呂布趁機進兵許都。先剿呂布是曹操戰略的第一步。因為在此之前,呂布奪了曹操的兗州和濮陽,後來又被曹操奪回。所以當時曹操好不容易擒了呂布,殺之以絕後患。

二、劉備對呂布懷恨在心

陶謙把徐州讓給劉備後,劉備也成了一方諸侯,本來離自己的霸業越來越近。但是呂布被曹操趕出兗州後,無路可去,不得已來投劉備。劉備好心收留,讓呂布暫住小沛。緊接著被荀彧用“二虎競食”之計、“驅虎吞狼”之計,讓劉備去攻打袁術,但由於張飛酒後毒打曹豹。呂布趁機又奪了徐州,又讓劉備暫住小沛。最後曹操又使離間之計 ,劉備連小沛也丟了,不得已而去投了曹操,寄人籬下。所以劉備對呂布非常不滿,如果這時不抓住機會除了呂布,更待何時?

三、呂布人品極差,自作孽不可活

人人都知呂布反覆無常,有勇無謀,不聽陳宮之言,才有今日之敗。而且厚顏無恥,只記得對劉備的轅門射戟之恩,知道奪取劉備的徐州之恨。只知道自己武功天下第一,不知道天下人皆稱他為三姓家奴。所以才會希望劉備替他求情。對曹操說出的一番話更是可笑:“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己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矣”!

那麼,曹操當時為什麼不問別人,只問劉備:如何?一來劉備確實是座上客,二來曹操知道劉備一定心裡恨呂布。果不其然,劉備說出了: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此話正合曹操心意!而並非呂布所說的“大耳賊最是無義”。


大自在


出於自身考慮

劉備在呂布身上,吃了太多的虧了。

首先是劉備因為得到徐州牧陶謙的信任,接手了徐州這塊地方。剛安定下來,袁術來攻,就在雙方對峙不下的時候,呂布搞了一次偷襲,把劉備的妻兒都給俘虜了:

先主與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下邳守將曹豹反,間迎布。布虜先主妻子。

這種搞偷襲是小人的做法,雖然三國時代,誰講仁義道德誰吃虧,但劉備吃了暗虧,心裡肯定記恨呂布。

隨後,呂布放還了劉備的家眷,但是很快,起兵又來攻打劉備,劉備戰敗,只好投奔了曹操。

等到劉備從曹操那裡借了兵,再次前來與呂布交戰。只可惜,劉備作戰能力真的太菜,被呂布的手下高順打敗,妻子兒女第二次被俘虜,真是狼狽不堪。

為順所敗,復虜先主妻子送布。

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呂布的侮辱欺負,換成誰,以後逮著機會都不會放過呂布。

呂布於國有害

呂布曾經背主棄義,做出損害國家的壞事出來。比如幫助董卓為虎作倀:

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東漢王朝其實就是亡在董卓手上,至少說董卓加速了東漢的滅亡,而呂布,顯然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公敵。

劉備既然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對於損害漢朝江山的大惡人,當然不會善罷甘休。

呂布三姓家奴

呂布最初是丁原的手下,後來殺丁原改投董卓,最後又殺董卓投靠王允,所以當曹操想要釋放呂布為自己所用的時候,劉備在他耳邊說了一句話:

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

劉備提醒曹操,不要忘記了丁原和董卓這兩人後來的遭遇。

曹操這才下了決心,他雖然愛惜人才,但是人品有重大問題的呂布,他肯定是不會留下活口的,於是殺了呂布。


李杜文侃三國


古代統帥都有愛才之心,曹操劉備也是這樣。但在白門樓,一向仁慈愛哭的劉備卻不無殺機地暗示曹操,呂布留不得。最終,愛如渴的曹操也橫心下刀,終結了人中呂布。原因如下:

1.劉備最看重情義二字,桃源三結義,兄弟情終生難以放下,豈能看上有“三姓家奴”之稱的呂布,呂布為人,早已被人所不齒,三殺義父,連白眼狼都不如,早除早好。

2.呂布有勇無謀,武藝絕倫。有“馬中

赤兔,人中呂布”之稱的呂奉先倘若被別人利用,豈不是天下或者自己的今後之敵,天意湊巧,正好借孟德現成之刀,除卻日以大患,美上加美。

3.呂布確為社會公害,難以掌控。他反覆無常,又鮮恩寡義,武力超群,卻又腦中無物,難以相處,又多生事端。雖被安排除了董卓,立了首功,但久必成害。

被曹操綁於白門樓,諾大英雄,竟然低聲下氣祈求曹操給自己鬆鬆綁,以至曹操懟他說,“縛虎安能不緊”!

看來這隻害虎人人皆欲除之。




心靈紅塵


關於劉備勸曹操殺呂布的事,《三國演義》是這樣描述的,“佈告玄德曰:公為座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玄德點頭,及曹上樓來,布叫曰:“名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曹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曹令牽下樓縊之。可見呂布雖然是萬夫莫敵的勇將,但是切不是真的大英雄,怕死苟活,不講信用,三姓家奴,為了利益不講忠心,為了女色,為了金錢可以殺他的義父,所以說養呂如養虎,讓呂或者後患無窮,那麼,劉備勸殺呂布我覺得有三點道理,一是,呂布驍勇善戰,可以說是三國第一勇將,若為曹操所用,猶如猛虎添翼,曹操的天下不難定也,二是從呂布的為人來看,也應該殺掉,不然不知道誰是第二個丁原。只可惜這三國第一猛士不是被戰場戰死,而是被縊死,正如後人的詩曰:

縛虎忘寬今太懦,

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

枉罵無恩大耳兒。


苗雨歡


首先:呂布佔了劉備地盤,偷襲了徐州,使劉備丟了根據地,流無定所。笫二:劉備視呂布為心頭大患!是劉備成就帝業的一大障礙。呂布本事太強盡人皆知,幾乎沒有對手,劉關張三個人沒打過呂布,如果投了曹操,更是不得了。劉備不會錯過除掉呂布的機會。

第三:尊重是互相的,呂布視劉備為販賣草履的大耳賊,劉備則視呂布為三姓家奴,沒有人格,從心裡就討厭。呂布遇難肯定不救。





用戶李森


呂布戰敗後於白門樓上曾經表示願意歸降曹操,以二人的智力和武力,不愁天下不統一,此時曹操問劉備,呂布該殺還是該留,而劉備的回答是你沒看到董卓和丁原的下場嗎?

最後曹操選擇殺了呂布,而劉備為什麼要勸說曹操殺呂布呢?

實事求是,呂布確實留不得

按照事實來說,劉備確實是對曹操產生了正面的勸告,呂布這個人狼子野心,反覆無常,實實在在的三姓家奴,跟著丁原和董卓,都是親手把他們給殺了,因為這些前科,曹操自然也會有一些忌憚,即便是呂布確實勇猛過人可以留為己用,也是需要冒險的。


劉備當時作為曹操的下屬,實際上也是以一種實事求是的方法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因為呂布真的是那種不忠誠的部下,一旦他日有了謀反之意,那麼即使是曹操這種奸雄,這很難持續做好防範,最終的下場很可能就和董卓一樣了。

另一方面,曹操很可能也是故意問劉備應該怎麼做,一以此來試驗劉備是不是真心勸諫,還是心懷鬼胎,有自己的圖謀。

呂布留下很可能對自己也是一個威脅

呂布曾經在徐州時趁著劉備外出直接攻下了城池,也把三兄弟趕了出去,只留給小沛給他們居住,這樣的過往經歷,已經是不可修補的惡劣關係了。

而眾所周知,張飛和呂布也是一直相互不待見的,呂布在曹操麾下如果立下了大功,那麼難免趾高氣昂,在地位上凌駕於他們之上,這樣會顯得非常被動。

當時的劉備因為無處可去,只能在曹操那裡屈居,也尚未看到未來的道路在哪裡,所以他不敢輕易留下呂布,如果在曹操賬下產生內訌,很可能最後受傷的還是他們三兄弟,而劉備肯定是不想再繼續和關羽張飛到處漂泊的。

總之,呂布的存在對於誰來說都是一個潛在的定時炸彈,沒有人願意養虎為患,曹操此時的猶豫也直接消散,決定將呂布斬首,所以說這其實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只不過劉備的勸諫起到了一個催化劑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