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市長尚朝陽: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最高可給予1億元資助

映象網訊(記者 陳偉然 王韶卿 燕子丹 文 段晉哲 圖)10月26日下午,由中共信陽市委、信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信陽市人才政策推介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在商都鄭州隆重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集團創建人鄧中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孔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培震,中國科學院院士、國機集團中央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所長閆楚良,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副校長吳義強,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畢思文,俄羅斯工程院士、俄羅斯國家外科研究中心副主任趙聯強,波蘭科學院院士、捷克科學院院士劉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水稻產業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程9位院士,以及著名高校的人才代表、科研院所人才代表、知名企業管理和科技人才團隊代表出席本次推介會。

信阳市市长尚朝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最高可给予1亿元资助

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尚朝陽致歡迎詞,信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趙建玲作信陽市人才政策推介,信陽市政府副市長李正軍作信陽市產業推介。

信陽市人民政府市長尚朝陽同志致辭中表示,藉助首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的高端平臺,信陽已引進高端人才(項目)5個,柔性引進院士工作站6家,簽約人才項目81個,簽約項目數量位居全省前列;現場提供企事業單位崗位7897個,接收簡歷2.3萬份,簽約入職5851人,其中引進博士28人、碩士1013人,為信陽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先進的理念、思維和工作方法。

2018年全市GDP總量達到2387.8億元,增速位居全省第4位,綠色食品、紡織服裝、裝備製造、新型建材、電子信息、現代家居等主導產業培育壯大,全域旅遊、電商物流、茶旅產業、飲食文化、康養健身等新興業態融合發展,已形成一批百千億級產業集群。特別是大力實施迴歸工程,推進人才迴歸、產業迴歸、資本回歸,明陽智慧能源信陽工業園、淮濱浙商紡織工業園等不斷髮展壯大,一大批信商的傑出代表投身家鄉改革發展的火熱實踐。去年和今年茶文化節期間,連續舉辦兩屆信商大會,共簽約項目83個,總投資額559.2億元。

尚朝陽表示,信陽大力實施人才強市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完善招才引智政策,先後制定“信陽英才計劃”“1+5”政策體系和《關於促進信陽市工業發展的意見》《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對願意到信陽創新創業的人才,按層次給予100萬—5000萬元項目產業化資金資助,對特別重大的人才項目實行“一事一議”,最高可給予1億元資助;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點工作、難點工作來推動,為人才提供優質高效的“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務;在改進作風、提升服務上聚焦發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再造企業設立、投資項目審批、不動產交易登記、集成服務新流程,建立完善“首席服務員”制度,發揮“企業服務110”作用,設立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確保人才項目落得下、建得快、發展好。

今年以來,信陽已對首批“信陽英才計劃”入選對象資助資金1050萬元。目前,信陽建成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載體11家,包括星創天地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眾創空間1家、農業科技園區1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家、特色產業基地1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1家;省級創新平臺載體106家,包括星創天地12家、院士工作站11家、(專業化)眾創空間9家、重點實驗室7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7家、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農業科技園區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8家、重點實驗室6家。2018年獲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申請專利3344件,授權專利1755件。這些都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搭建了優質平臺,營造了廣闊空間。

信阳市市长尚朝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最高可给予1亿元资助

現場簽約鄧中翰院士研究中心、張洪程院士水稻育種及產業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等重點人才項目52個,項目投資金額23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