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御財富:理財,我們也要快快樂樂的,方法很簡單

很多身邊的朋友,經常會問我一些購買投資理財方面的問題。他們總是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去選擇理財產品,擔心貨幣基金收益太低,害怕買賣股票的風險,還嫌組合投資太麻煩。

好不容易,定投了幾萬元的指數基金,隔三差五就的看幾遍,總擔心萬一虧損太多怎麼辦!

融御財富:理財,我們也要快快樂樂的,方法很簡單

投資理財

融御財富簡單的將投資者劃分為四大類別,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投資者!

第一類,衝動型投資者

有些朋友,投資理財是很盲目並衝動的,看別人投資股票每年能獲得30%~50%的收益,就摩拳擦掌的準備資金殺入股市當中,結果被套牢,然後就開始怨天尤人、後悔不已。

即使大牛市來臨,也不敢輕易涉險,寧願看著別人掙錢,自己卻躺在角落裡獨自哀憐。

殊不知別人在股市中已經沉浮十幾年,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交易系統,牛市來臨,能夠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即使在熊市當中,也能及時清倉止損、靜待時機!

融御財富:理財,我們也要快快樂樂的,方法很簡單

第二類,焦慮型投資者

還有一些朋友,賺錢的渴望很強烈,但也就只停留在想法上面。購買貨幣基金,覺得收益比較低,不划算;嫌棄定期理財產品,流動性太差,不適合資金快速週轉;還擔心偏股型基金的風險太高,本金產生虧損。

建議他做組合投資、分散風險,將為數不多的資金被分成好幾份,自己覺得麻煩,興致也不高。

這類投資人很焦慮、也很迷茫,一直想投資,但就是不知道投資什麼產品才最適合自己!

第三類,功利型投資者

還有一種投資者比較“可怕”,但人數佔比也是最多的,他們只看重投資收益,不考慮風險,我們稱之為“功利型”投資者,這類朋友往往還特別喜歡貪“小便宜”,盲目的輕信“專家”,覺得只要是“專家”推薦的,就一定是好產品。

殊不知,這些“專家、大V”也只是拿錢辦事、走穴撈金而已。

平臺一旦爆雷、跑路,這些“專家”啥也不管,更不會主動承擔責任的!

比如,之前的P2P互聯網理財,年化收益能達到15%以上,但是初期參與的投資者並不是很多,後來很多中小互聯網理財平臺改變了宣傳策略.

1、加大廣告宣傳力度,給自己臉上“貼金”,央企背景、資金銀行託管等等。

2、邀請“專家”、“大V”來站臺,當年的昆明泛亞,不就是在請來郎鹹平教授“背書”以後,規模才獲得爆發式增長麼。

3、散發大量的投資“抵用券”,吸引用戶投資,還鼓勵採用“拉人頭”的模式,每邀請一位新人註冊投資,就獎勵老用戶大量的“抵用券”。

這些“攬客”的策略,對於只看收益、不注重風險,且還愛貪“小便宜”的功利型投資者,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融御財富:理財,我們也要快快樂樂的,方法很簡單

第四類,理性投資者

誰都想成為理性投資者,但不是誰都可以成為理性投資者。既能抵擋住高收益的誘惑,還能規避潛在的風險;不被情緒控制,盈利時不膨脹、不自大,能充分聽取別人的意見;虧損時,不衝動、不急躁,還能保持冷靜分析,做出理性的判斷和決定!

這種境界很難達到,能做到的都是“大V”級別的,這種人平均每年都能輕輕鬆鬆賺20%以上的收益!

上面的分類也不是絕對,即衝動也焦慮的投資者不在少數,而功利性的投資者往往極易衝動犯錯,能做到絕對理性的投資者,還是十分少見的!

融御財富:理財,我們也要快快樂樂的,方法很簡單

先做好理財的心理準備

投資理財,是在已有資金的基礎上獲得增值收益,通常又叫做資本利得。準備投資理財之前,得先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

1、對於風險的認知。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不是不可以參與。反而,我認為想要達到個人財務自由,股權類的投資就一定要參與。以我自己舉例,私募股權類的基金產品我就參與了好幾個,當然所投資的項目,從盡調到投資,再到投後管理,每一個環節我都清楚,自始至終都有在參與,風險自然是有,但基本還算可控!

2、對於收益的渴求。投資收益這種事,沒有最高、只有更高,誰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更高的收益。但是,這種渴求不能盲目,更不能無止境。花2元買彩票,就想中500萬,250萬倍的收益,這種渴求很不現實,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3、自我判斷。我個人認為,這點最重要,如果你連自己能接受多大的收益與風險都不知道,又何談去投資理財!明明可以獲得﹢30%的收益,﹢10%你就心慌、擔心盈利回吐,選擇贖回止盈;虧損10%就可以止損,你偏要再等等,結果虧了30%。你都不能客觀的去分析自己,不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盲目去投資,不就相當於是新一茬的“韭菜”,只有等著被割麼!

融御財富:理財,我們也要快快樂樂的,方法很簡單

不同用途的資金,選擇不同的理財產品

投資理財,就要分門別類,不同用途的資金,就應該選擇不同的理財產品,千萬不能將資金投資於某一個產品上,太被動,如果中途急需用錢,損失的可是自己的收益!更不能通過對外舉債,來投資理財,一旦出現極端風險,坑的就是自己!

比如,閒餘資金、日常生活流動資金,就應該買貨幣基金、銀行活期理財等產品,收益多少倒是其次,流動性一定要好,要隨時能支取才行;而一定期限內的閒置資金,就應當購買定期理財、結構性存款等收益較高、風險可控的理財產品。

今年,熊市波動,有些極端的投資者,竟然抵房、賣房換錢,投入到股市當中,最終血本無歸,資金虧損、房產被拍賣,這又是何苦呢!通過舉債的方式,進行任何的投資理財,都不應該被提倡,賺錢了、別僥倖,虧損了、那是活該!

融御財富:理財,我們也要快快樂樂的,方法很簡單

高中低風險、長短期理財產品交叉配置

還有一點要注意,在投資理財的過程當中,除非你是深諳投資的高手,否則建議還是採用組合投資的方式!高中低風險、長短期理財產品交叉配置,雖說平均收益可能會低一點,但是風險相對也會小很多;既具備一定的靈活性能,也能取得更高的收益。理財方案可以偏保守一點,資金安全為主,即使收益低一點,也能接受!

融御財富:理財,我們也要快快樂樂的,方法很簡單

說在最後

很多人把理財做為負擔,我覺得根本沒有必要,理財本身是件很快樂的事!你想想,10萬元的本金,通過投資理財變成11萬元,甚至更多,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看著手中的資金變多、增值,心情會更愉快的!之所以你會煩惱,是因為你把收益看的太重,失去了理財本身的意義!通過錢生錢,讓錢為你服務,把收益看淡一點,理財,心態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