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旭:肩負責任 心繫焉耆

“從家鄉河北廊坊遠赴萬里,來到美麗的開都河畔新疆焉耆縣城,我見到了新疆的美,也體會到援疆的責任重”。援疆之行一路走來,劉東旭將肩上的責任融入對新疆日漸濃厚的感情之中,融入維護民族團結、治病救人的實際行動之中。

初到新疆,劉東旭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新疆的大和新疆的美。車子行走在美麗的邊疆大地,入眼之處全是風景,異域的風情讓他感到新鮮而又激動,遼闊的疆域讓他深覺新疆之廣、祖國之大。他覺得,作為一名普通的醫務人員,能以援疆的方式走進新疆,參與到援疆這樣的偉大工程中來,機會是多麼難得,自己又是多麼幸運。

懷著自豪感,劉東旭由霸州市南孟中心衛生院消化外科的主治醫師變成了焉耆縣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

科室管理、查房、值班、業務培訓……劉東旭俯下身子,參與到為當地百姓看病治病的醫療服務中。入院以來,他月查房200餘人次,手術20餘臺。由於病人就診數量多,醫務人員緊缺,除了正常的出診和手術外,他主動參與科室的門診值班,儘量為更多病人解除病痛。為了提高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他積極倡導學習風氣,帶頭進行講課,在科室內部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他還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帶教年輕醫生,同時參與鄉鎮衛生院的帶教和巡診工作。為了讓更多焉耆百姓享受到醫療服務,他還參加各種義診活動,為焉耆的公安幹警和當地的村民進行義診,為村民免費體檢,講解預防保健知識,引導村民提高和認識保健的重要性,並先後15次參加醫院組織的巴州監獄體檢任務。

就診病人多,他就加班加點,工作任務重,他就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語言交流存在障礙,他就不斷學習、想辦法克服……

辛苦的付出,換來了和焉耆百姓深厚的情誼。焉耆老鄉們經常邀請備受尊敬的劉大夫到家裡聊家常。面對老鄉們的熱情,劉東旭利用節假日,到老鄉家走訪,聊家常、談生活,互送禮物。即使工作繁忙,也經常通過電話或微信和這些好友們相互問候。劉東旭還參加了當地的鄉村文化節,在受邀參加的焉耆縣五號渠鄉阿倫渠村的少數民族聯誼活動中,感受到了維吾爾族人民的熱情,加深了感情,同時也讓焉耆人民瞭解了內地。

“在焉耆這麼美麗的地方,認識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親戚,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了維護民族團結,和少數民族兄弟團結一家親的重要性。”因此,在進行技術幫扶的同時,劉東旭也把和焉耆百姓的相互交流當做政治任務來完成。

除了和少數民族群眾多聯繫、多交流,積極參與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外,他積極向周圍人講國家政策,談國家發展。工作中,時常以《援疆幹部守則》對照自己的言行,廉潔自律、無私奉獻,真心為當地百姓辦好事、實事。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作風優良,團結同事,處處作出表率,把援疆幹部廉潔、正派、務實的良好形象展現給焉耆人民。

“來來往往、說說唱唱、聚聚聊聊,這裡面就有大政治。”劉東旭說,相信隨著新疆和內地交流的增多,各族人民之間的瞭解日益深入,援疆力度的逐漸加大,焉耆人民會更加富裕,新的治疆理念會深入人心。

有人說,援疆幹部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艱苦。但劉東旭卻把清貧當做思想的淨化,把寂寞作為工作的良機,把艱苦轉化為人生的歷練。在援疆的道路上,劉東旭肩負責任,繼續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