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疚:遇到事情總認為是自己不好造成的

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在父母看來或許是理所應當的,但如果父母對孩子太“好”的話,也許容易讓孩子在感動之餘,還可能會產生一些內疚感。

內疚:遇到事情總認為是自己不好造成的

有位朋友讀中學時,是在市裡的學校住宿,有次生病了給家裡打電話,因為媽媽是護士,她想問問媽媽可以吃些什麼藥,結果,媽媽因為特別擔心,連夜從鎮上趕來學校。

她說當時非常感動,之後卻很內疚,內疚到自責,覺得自己一點都不會照顧自己,這麼大的人了,還要父母如此地擔心。後來,也有很多類似的事情,她都不敢和媽媽說,即使是在外面受到委屈難過,都不敢和家裡說了,因為她很害怕,害怕媽媽太用力太用心地愛她,媽媽的焦慮和擔心會讓她產生很深的內疚感,她想要的並不是這樣的愛。

這位朋友有些無奈地對我說:有時候,這樣的愛,讓她感動得不敢動了。她希望媽媽擁有自己的生活,有些自己的慾望,而不是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到她身上。

但是每當這個時候,她就對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更覺得內疚,媽媽什麼都沒有做錯呀,又對自己這麼好,我怎麼能夠這樣想呢?

因為內疚感讓她很難受,為了避免自己對媽媽的內疚,所以她儘可能的避開媽媽,所以有事情也不願意和家裡說。

內疚:遇到事情總認為是自己不好造成的

心理學家克萊因認為,嬰兒在剛出生的頭三個月,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會感到非常的滿足,因為媽媽的乳房會及時出現。

但是漸漸的,嬰兒會發現當自己餓的時候,媽媽的乳房並不總是會及時出現。這個等待的過程,就會讓他感到絕望,焦慮和憤怒。

嬰兒的內心會產生強烈的破壞性的衝動,幻想著要毀滅這個媽媽,所以當媽媽的乳房出現的時候,嬰兒可能就會用撕咬的方式去弄疼媽媽。這時的嬰兒是在釋放他們憤怒的情緒,實施攻擊和報復。

由於小嬰兒分不清現實和幻想,他會認為在幻想中渴望的事情真實的發生了,他以為他毀滅了媽媽。這時候,孩子又會生出一種恐懼,出於對喪失愛的客體的恐懼。因為他恨的這個媽媽,也是她所愛的媽媽。

最初的內疚感,就這樣產生了。

所以克萊因認為,這是一個人最初的內疚感的來源。

內疚:遇到事情總認為是自己不好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當我們發現我們對自己所愛的人,有強烈的恨意或攻擊性的衝動的時候,可能會感到擔憂和內疚,嬰兒也是如此。

內疚雖然讓人難受,但是內疚也有好處。克萊因認為,內疚的作用是用來整合愛與恨的。

合理的內疚是一個人的良知,我們需要通過內疚來測量自己和他人的邊界。因為這些內疚感,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對親近的人造成傷害。

那如果說合理的內疚,具有整合愛和恨的功能的話。那過度的內疚,就會讓我們不斷的進行自我攻擊,最後關係的痛苦和疏離。

內疚:遇到事情總認為是自己不好造成的

那為什麼有人會有過度的內疚呢?

佛羅伊德認為,人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個部分組成,只有這三個部分協調統一,才不會產生衝突,不會出現心理問題。

本我,反映了人的慾望。超我,則是我們內心的約束和規範。超我過於強大的人,會認為很多本能慾望的部分是不好的,就會過於壓抑自己的本我。

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父母對孩子過度的約束,對他們成長的過度禁止和控制,導致了孩子形成了過強的超我。那麼,孩子可能也會用超我來打壓自己。

過度的內疚,來源於我們內心過高的自我控制。

內疚:遇到事情總認為是自己不好造成的

但是,本我的慾望總是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他們壓抑不住的時候,就容易產生過度的自責和內疚。

有這樣一個案例:

有個孩子和父母逛商場的時候,看到有鋼琴表演,就覺得挺好玩的。父母看孩子好像對鋼琴有點興趣,就給孩子買了一架鋼琴,還給孩子報了培訓班。

練鋼琴對於這個孩子來說有些枯燥,孩子天性都有愛玩的地方,孩子就不大願意用玩的時間來練鋼琴。

但是他的父母就流淚控訴說:你看家裡省吃儉用,辛辛苦苦供你讀書學習,我們賺錢也不容易,鋼琴這麼貴買回來,你說不練就不練了,我們那麼辛苦培養你,我們容易嗎?…

想象一下,如果這個孩子是個比較乖和懂事的小孩,他很有可能就會覺得父母很不容易了,自己太自私了,又讓父母傷心難過了。於是,他可能就會內疚自責。

很多的父母,往往會利用孩子的這部分,用這種方式催化了孩子的內疚感,用內疚感去控制這個孩子。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會內化這個部分,在他其他的人際關係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容易把責任歸咎在自己身上。認為都是自己不好而造成的,他就會常常的感到內疚。

內疚:遇到事情總認為是自己不好造成的

很多父母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自己的樂趣,他們需要靠付出感來對孩子好,但是這種付出感會讓孩子覺得,是自己的存在讓父母沒有了人生,做兒女的會因此想要離開父母,卻又會因為自己有想要逃離的想法加深了內疚。

這就是過度的內疚,這種內疚,會讓人覺得很痛苦難受,而且這部分難受的情緒還無法釋放,最後會轉化成很深的憤怒。

當你發現自己經常容易陷入內疚之中的話,需要覺察自己,是不是過於的和對方融合,即使有些事情根本不是你的錯。

其次,如果是自己有錯誤的話,承認和接受錯誤的發生。自責和內疚可能會緩解你內心的焦慮,但是對於事實的改善卻於事無補。停下自我攻擊,才能面對和解決事情,並從過度內疚模式中走出來。

榮格說: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在心理上分離,還把孩子視為自我的一部分,孩子的自我就沒有了邊界感,孩子的心理就會是未分化的。

內疚:遇到事情總認為是自己不好造成的

我們常常聽到說愚孝,什麼叫愚孝?即孩子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自己小家庭的利益,一味去討好父母。

對應愚孝的,還有愚愛。即父母犧牲和放棄了自己的時間、生活,一味地為了孩子付出。而這些,都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存在感,都是希望在別人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價值感。

每個孩子對父母都是有愛有恨,而我們的家庭與文化,常常只允許孩子對父母表達愛,恨只能藏著,所以感動之餘的內疚,就會導致孩子的自責,常常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就需要拼命地證明自己。

只有父母擁有自我,孩子才能擁有自我,只有父母擁有自己的生活,孩子才有擁有自己的生活。羈絆會被傳承,愛和自由也可以傳承。

作者:吳在天,心理專欄作者,著有《把生命活給自己看》《親子關係對了,孩子的世界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