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紅色遺址——武開章紀念亭

榆林紅色遺址——武開章紀念亭

榆林紅色遺址——武開章紀念亭

該紀念亭位於佳縣朱家坬鎮泥河溝村。

武開章(1905—1986),又名秦旭,朱家坬鎮泥河溝村人。1924年春考入榆林中學。1925年5月與劉志丹一同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冬任榆中黨支部書記。1926年7月,親自組織領導了榆中的第三次學潮,罷課40多天,榆林震動。暑期,同高光祖、杜振廷(杜衡)等30餘名旅榆、旅綏學生在佳縣城成立了“振佳會”,並創辦了《振佳》刊物。1928年在佳縣萬鎮(今屬神木縣)高等小學任主任教員,建立了葭北地區第一個黨支部——萬鎮高等小學黨支部。1932年,經黨組織安排擔任了國民黨佳縣岔道鋪區區長,把該區國民黨的槍支彈藥秘密轉交中共地下黨組織,積極籌劃武裝鬥爭。1935年任神府紅3團政治處處長、黨總支書記。1935年12月任紅21支隊政委。1936年3月任中共神府特委常委兼宣傳部長,親自起草並以神府特委宣傳部的名義連續發表了《“八一”反戰節一切抗日人民宣言》等四篇文章,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宣傳動員社會各界群眾抗戰起了重要作用。1939年6月,在第二屆神府分區委員會上當選為區委書記兼河防司令部政委。1942年秋,任西北局組織部組織科長、西北局辦公廳秘書處處長。1945年赴延安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期間被任命為中共綏蒙區委常委兼組織部長。1949年5月任西北局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機關黨委書記、紀委委員。1954年12月調任新疆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和自治區監察委員會書記。1958年大鍊鋼鐵運動中,因發表《在抓緊大鍊鋼鐵的同時,不要放鬆農業生產》的講話,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撤銷了領導職務。1963年10月在中央黨校學習兩年後,於1965年12月任山東省農林辦公室副主任、農林水產局副局長等職。1979年1月19日,新疆自治區黨委通過決議,為他徹底平反、恢復名譽。1979年7月任山東省委書記處書記兼組織部長,這時雖已77歲,但仍壯心不已,他說自己“時日不多,要加倍努力,為黨和人民多做點事”。1983年7月任山東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榆林紅色遺址——武開章紀念亭

武開章小學

1986年11月19日在山東省濟南市病逝,享年81歲。

為紀念武開章,2001年在朱家坬泥河溝村建立武開章紀念亭和武開章小學。

榆林紅色遺址——武開章紀念亭

武開章紀念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