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上了歲數後,對有歷史的事物逐漸興趣盎然。如果要去某地,當地博物館,故居,寺廟,道觀等有歷史的必去,從中去了解這些事物背後的故事,從而去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

以前逛這些地方都是走馬觀花,看完後不明覺厲,一頭霧水,現在去這些地方必須提前做足功課,準備好資料。

今天我就把我做的關於道觀建築佈局的資料分享給大家,以便大家更好的去了解。有什麼錯誤的地方請指點出來。

道教宮觀主要佈局

道教宮觀主要建築一般根據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線為中軸,坐北朝南的佈局,使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設在中軸線上:靈官殿(與山門合一)、主神殿(當地信仰神靈)、後殿三清殿。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道觀

兩邊則根據日東月西,坎離對稱的原則,設置配殿供奉諸神。

東北方向為:財神殿、文昌殿、祖師殿、三官殿。

西北方向為:藥王殿、娘娘殿、救苦殿、鬥姆殿。

但各地的道觀又根據實際地形,宮殿佈局又不相同,但大體都是一致的,依照以子午線為中軸,坐北朝南的佈局。

成都青羊宮佈局

由於經常行走於重慶和成都之間,這裡我就以成都青羊宮為例來說明。由於帶著敬畏之心,本文不會出現道像雕塑,只能用自制畫圖代替,很簡陋,望包涵。

主中軸分佈為:靈祖殿(山門),混元殿(主神殿),八卦亭,三清殿,鬥姆殿,玉皇殿,唐皇殿。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青羊宮中軸佈局簡圖

靈祖殿:靈官是道教的護法天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王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青羊宮也同樣供奉的是“王靈官”。

混元殿:此殿為主神殿,一般供奉為當地地方信仰的神靈,也就是當地群眾所信仰神祇的道場。此地信仰的是混元祖師,在宋真宗時,真宗崇奉道教,封太上老君為“混元上德皇帝”。所以主店為混元殿,供奉的主神為太上老君,手持混元乾坤圈。將圈拉伸便是“一”字,故它展示著世界的本原還處於混沌狀態,而祖師開天闢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而老君的背後,則供奉著“慈航真人”,也就是佛教的“觀音菩薩”。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混元殿佈局

八卦亭:八卦亭內供奉的太上老君——老子。整座亭共有八十一條龍,象徵老子八十一化,還可以解釋為“九九歸一”,即萬物又迴歸於道,世界以這種循環往復的方式存在著。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八卦亭

三清殿:

三清殿內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極尊之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太上道祖。

大殿兩邊還塑有十二金仙,分別是:廣成子、赤精子、黃龍真人、懼留孫、太乙真人、燃燈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

十二金仙是排列可能有錯誤,望指出。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三清殿佈局

殿內共有三十六根大柱,其中木柱八根,代表著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廿八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冀、軫。

鬥姆殿:供奉鬥姆元君,簡稱“鬥姆”,又作“鬥母元君”或“中天梵氣鬥母君”。鬥姥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相傳她共生九子,分別是:玉皇、紫微、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鬥姆殿

在鬥姥右邊供奉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即民間所說的王母娘娘。

左邊祀奉的是土皇地祗,為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靈與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鬥姆殿佈局

玉皇殿:殿內樓上供奉玉皇大帝,樓下前供奉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道教所敬奉的神仙,又稱“三元”大帝,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殿背面供奉紫微大帝和真武帝君塑像。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玉皇殿佈局

唐皇殿:塑有唐王李淵夫婦像及兒子李世民坐像,也塑有唐將尉遲恭、秦叔寶、魏徵、李靖等人的形象。

上面是主中軸上的宮殿佈局,還有東北方位東軸線的宮殿佈局為:文昌殿,呂祖殿,二仙殿,元辰殿,老莊書院。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青羊宮東中軸線佈局簡圖

文昌殿:文昌殿,原為玉皇殿,屬清仿明代磚木結構及樓底重簷式建築。大殿上懸掛的“丹臺碧洞”匾,是康熙皇帝詔見碧洞宗創始人陳清覺時御書賞賜的。

外左側原為三皇殿,右側為百神殿,現為道教文物展廳,兩殿均為清代建築。

呂祖殿:供奉的是呂洞賓也是八仙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一位神仙,關於他的一句歇後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的。

二仙殿:供奉呂洞賓、韓湘子神像,左右兩側塑有張道陵天師、第三十代天師虛靖天師神像。

元辰殿:殿內也供奉著的鬥姥,鬥姆元君。

老莊書院:顧名思義就是一書院。

忘記說了青羊宮的鎮宮之寶,俗稱青羊的一對銅羊就在三清殿前階沿。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青羊

其中單角銅羊是清雍正元年大學士張鵬翮(別號信陽子)從北京買來送給青羊宮的,以負青羊宮之名的。

另一雙角銅羊是清道光九年,成都張柯氏延請雲南匠師陳文炳、顧體仁鑄造,獻給青羊宮的。

北京白雲觀佈局

青羊宮佈局為主中軸線和東中軸線,如果要看完整的,西,中,東中軸完整的佈局,可以看下北京的白雲觀的佈局。畢竟白雲觀是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規模宏大。

前面已經介紹了青羊宮的佈局,都大同小異,如果講深了,大家可能覺得繁瑣了,所以這裡就簡單的介紹下白雲觀的佈局。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白雲觀佈局

中路中軸線:以山門外的照壁為起點,依次有照壁、牌樓、華表、山門、窩風橋、靈官殿、鐘鼓樓、三官殿、財神殿、玉皇殿、救苦殿、藥王殿、老律堂、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

西路中軸線:有神特、祠堂院、八仙殿、呂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等。

東路中軸線:有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和雷祖殿。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北京白雲觀

根據山勢自由佈局

中國有許多的道教名山,如青城山,武當山,嶗山等等,他們的建築佈局就是依照山勢高低變化而變化,建築佈局遵守的就是“道法自然”。

走馬觀花的參觀道觀,不如看下此文後再去參觀,你會覺得受益良多

青城山遊覽圖

以成都青城山為例:

青城山以建福宮為引子,隨著山勢的上升建築的等級也隨著上升,到達山頂的老君閣和上清宮為建築為最高等級,然後隨著山勢降低建築等級也隨著降低,到達供奉諸神的圓明宮結束。

通過圖你可以一目瞭然,然後你可以比較下其他道山的佈局。

後言

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曾說過:“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大樹的根在道家。”

魯迅也曾作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學論斷,他說懂得道教理論者,就懂得了中國大半。

以前的我如同大多數人一樣,到一個地方到此一遊,打卡,照幾張像,然後就匆匆離去,根本不會去了解這個地方的故事,現在想起深有遺憾,盼以後有機會重遊。

道教是中國的國教,生長在祖國的大地上,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去了解道教文化,去參觀道觀,我才寫下此篇,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重慶也有著名的道觀,比如老君洞,綦江的白雲觀,有時間我也會寫寫。畢竟道教是我們身邊土生土長的國教,需要我們去了解他的文化,他的歷史,做好正確的參觀方式,記住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參考文獻:

1.《道教建築》

2.《建築與文化》

3.《中小型道觀格局功能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