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10月26日,青島黃海青港客場2:0戰勝上海申鑫,提前一輪衝超成功,青島也在時隔6個賽季後成為再度擁有中超球隊的城市。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2013年的深秋,在工體含淚目送青島中能降級的兩百多名球迷怎麼也想不到,青島足球與中超這一別,就是三年又三年。

六年間,青島足球對頂級聯賽的渴望從未停止,但遺憾的是,青島中能兩連降在2016年降入了中乙,而同一年青島黃海也與中超擦肩而過。如今,獲得了青島港、青島啤酒等企業大力支持的青島黃海,又一次向中超發起了衝擊。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今年5月青島市足球振興推進工作聯席會議上的一番話或許能代表這座城市市民的心聲,”青島是一座酷愛足球的城市,有著‘足球城’的美譽,應該有讓市民自豪的足球隊。”

如今,隨著黃海青港的衝超成功,6年的心酸和淚水終於成為過往,青島終於再次擦亮了“足球城”的閃亮名片。


NO. 1|壹

“足球城”的百年榮耀

人才輩出的青島,配得上“足球城”的美譽,即便在沒有頂級聯賽球隊的那些日子裡,中超各隊也不乏青島籍球員的身影:于大寶為國足打入世預賽克韓製勝球,鄭龍成為世俱杯中國球員進球第一人,2015年恆大亞冠奪冠陣容中有四名球員來自青島中能、本賽季率領魯能在三條戰線均取得不俗戰績的李霄鵬成為本土實力主帥的象徵……

近百年的足球傳統,使得青島這方足球熱土總能不斷生長出優秀的足球運動員。

青島的足球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駐青外國僑民經常在一起踢球,少數青島人出於好奇心,也學著玩,這是青島足球開展的伊始。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1924年1月,青島觀象臺職員宋國模邀集一批體育場人士組織成立了青島市第一支足球隊——中華足球隊。後來,隨著西聯足球隊、禮賢中學足球隊的先後成立,自1927年起,萬國體育會開始組織一年一度的,邀請駐青各國僑民球隊和青島各體育團體球隊參加。

新中國成立後,青島足球繼續蓬勃發展。1956年10月舉行了全市少年足球賽,中學25個隊、小學5個隊,共400多人參加,有些類似如今“市長盃”足球賽的雛形。

1956年,山東足球隊建立。年底,調唐紀青任副教練,後來又先後調郭承文、王汝晨、何柱一、高尚福、吳洪月、姜寶訓、孫玉壁、杜華、賀永憲、李克倫入隊。

郭承文正是青島職業足球的奠基人。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NO. 2|貳

海牛,海牛(1994-1996)

1993年12月31日,青島歷史上第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成立,取名“青島海牛”,其前身是山東經貿委(青島)足球隊,時任山東省經貿委機械公司車隊隊長的郭承文,正是創始人。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中國職業足球誕生之初,各俱樂部基本都是當地企業從體委手中購買,並以“地區+企業名稱”的方式來命名,例如大連萬達、上海申花。

但是,青島海牛卻是一個個例,“海牛”這個中性的名字起源於太平角水域設置的一架“聲控預報”裝置,海風起時,它會發出類似“哞哞哞”的牛叫聲,因此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海牛”。海牛俱樂部成立之初,就用了這個頗具青島特色的名字。

實際上,這種採用地域名稱+俱樂部名稱的中性命名方式是歐洲俱樂部的慣常做法。

從國際足壇來看,中性化的隊名有這麼幾種:一種是直接以城市、地區來命名。例如切爾西,其實是倫敦的一個區。再比如阿森納、水晶宮隊,則是以當地的工廠、地標命名。此外,就是“地名+其他元素”的命名方法,比如皇家馬德里、頓涅茨克礦工、大阪櫻花、洛杉磯銀河等。

球隊的名字以城市特色事物或者文化命名,無疑非常貼近當地民眾的心理,民眾也會更認同球隊。

而中國足協直到2017年年底才出臺相應規範,要求最晚到2022年,中超俱樂部不允許再以股東企業的名字命名。

由此不難看出,青島海牛俱樂部至少在理念上曾經引領了全國足球的發展。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1994年,中國職業足球元年。湯樂普、矯春本、楊為健等人為核心的青島海牛以甲B冠軍的身份闖入頂級聯賽。

對於90後、00後的球迷來說,甲A像是一段已經塵封了的歷史,但在70後、80後那裡,卻記憶如昨。

1995年的甲A,無疑是最難忘的,那個最終降級的賽季帶給青島球迷很多銘心刻骨的瞬間。銜枚疾走的湯樂普,作為防守鐵閘又有一腳遠射功夫的楊為健,手拋界外球堪比角球更有威脅的王海芳,還有紀玉傑、劉兆旭、矯春本、畢子龍、範學偉、張陸平、陳剛等等,每個名字都是耳熟能詳。雖然當時隊中沒有現役國腳,但每個隊員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和絕活。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1995年的海牛是典型的“主場龍客場蟲”。在那場著名的“成都保衛戰”中,青島海牛2:3不敵四川全興,最終在聯賽的最後一輪與“十冠王”遼寧雙雙跌入甲B。

次年,海牛請來了老帥吳洪月,又召回了快馬劉樂陽,以及此前南下的王國棟、冷波、左文清三人。一個賽季,海牛勢如破竹,聯賽倒數第二輪便實現了升級,成為職業聯賽以來第一支當年降級,次年迴歸的球隊。

“海牛海牛 你邁開大步向前走

海牛海牛 勝利在向你招手……”

王志新作詞作曲的這首海牛隊歌,至今還在傳唱。


NO. 3|叄

頤中八年&足協盃冠軍(1997-2004)

由於資金的原因,頤中集團接手青島海牛俱樂部,成立了新的俱樂部“青島頤中海牛”。

頤中海牛初年,俱樂部請來了儒帥劉國江,並在聯賽開局取得連勝,但隨著聯賽的深入,俱樂部內部的矛盾日深,再加上1997年為了給十強賽讓路,整個賽季被拆得四分五裂,最終球隊只能勉強保級。

甲A時代,頤中算得上出手闊綽的,但成績卻一直不理想,這也跟當時球隊所處青黃不接的局面有關。在職業化之前,因為青島沒有自己的常設隊伍,青島籍球員只能進入山東隊或者外流到其他地方。彼時,最有名的青島籍球員郝海東和宿茂臻,分別在大連萬達和山東魯能效力,而魯能陣中當時有一半的球員來自青島。

無奈之下,在那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摘牌時期,頤中只能掏錢購買其他俱樂部的球員,像江洪、譚恩德、曹限東、彭偉軍、姚夏等,都在甲A時代與頤中海牛有過短暫的緣分。

1998年到2000年,中國足球一片混沌,假球甚囂塵上。同一時期的頤中海牛,境遇也不算理想。“東北大帥”李應發雖然率隊在1998年取得了聯賽第6的歷史最好成績,但是成色不足,比當年排名第13位不幸降級的八一隊,只多了3分。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1999年,頤中海牛請來了韓國教練金正男,但卻未能給球隊帶來起色。球隊連續更換了國作金、王守業、楊為健三位土帥後,才在聯賽最後三輪以奇蹟般的三連勝成功保級。幸運的是,這個賽季結束後,俱樂部頗具前瞻性地以次430萬的“天價”從天津火車頭買入了曲波和守門員楊君、後衛白毅、前衛彭鵬、曹春鵬五名小將。曲波和楊君日後都成為了青島隊的骨幹力量。曲波更成為青島隊的旗幟,多次入選中國國家隊。

2000年,頤中海牛繼續聘請外籍主教練,但奧斯托傑奇也難免中途下課的結局。最終,球隊在救火教練國作金的帶領下,才勉強保級。轉年,國作金被扶正為球隊主教練,但這一年球隊的戰績糟糕,排名聯賽倒數第二位,最終得益於當年取消降級才勉強保住了甲A的席位。

當時,頤中海牛俱樂部總經理秦寧在青島電視臺做節目時,甚至直言“青島保級靠的就是市政府的面子和頤中的錢”。

2002年的足協盃冠軍是青島職業足球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最高榮譽。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2002年11月16日,青島哈德門隊教練李章洙(中)和隊員在比賽結束時,慶祝勝利。

當時的足協盃決賽是兩回合,頤中先是客場對陣遼寧波導,在三球落後的情況下,由隋勇在比賽結束前打入了留住希望的一球。回到主場,曲波和外援比坎尼奇的進球,將“青島”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足協盃的獎盃上。現場的五萬多名球迷,鼎沸了頤中體育場。

這一戰,也為韓國人李章洙贏得了青島市榮譽市民榮譽。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這一年,國足第一次參加了世界盃正賽。郝海東、宿茂臻、李霄鵬、高堯四名青島籍球員隨隊征戰,而當時只有22歲的天津人曲波也在與巴西隊的比賽中出場,他也是當時唯一一名出自頤中海牛俱樂部的球員

足協盃次年,也是甲A末年,頤中海牛繼續在鐵帥的治下參賽,但因為大環境的混亂,成績不算理想。

甲A十年,從海牛到頤中海牛,球隊總共參與了其中的8個賽季,打了204場比賽,僅次於大連、上海、北京、山東、四川,巧合的是,球隊的總進球數也是204,場均一球。

頤中時代總共8年時間,期間曾先後被青島啤酒、哈德門以及山東貝萊特冠名。

頤中的最後一年,也是中超元年,湯樂普率隊,最終球隊排名聯賽倒數第二位,又是因為當年中超沒有降級制度,才保住了頂級聯賽的一席之地。


NO. 4|肆

中能沉浮,中超到中乙(2005-)

2004年12月,媒體報道中能集團出資3116萬元收購頤中足球俱樂部四線球隊以及中超資格。從2005賽季開始,以電纜製造起家的青島中能走上了中國足球頂級聯賽的舞臺,當時只有35歲的董事長喬偉光也開始了自己與足球的不解之緣,牽手至今,已經年近知天命

青島中能接手當年便賣掉了大批球員,而且沒有引進外援,但在殷鐵生的率領下,球隊進行了本土化改造,最終取得了聯賽第7名的好成績。第二年依舊延續了前一年的政策,但這次球隊最終排名聯賽倒數第二,因為四川冠城退出,最終改為“降一升二”才保住了中超席位。

2007年,獲得了國際工藝品城冠名贊助的青島中能,引進了阿格布、米圖、伊戈爾三名外援,再加上隊中曲波、劉健、姜寧、許景傑、秦升等人正處於黃金期,賽季結束球隊排名聯賽第8位。可以說,三個賽季的時間,殷鐵生很好地挖掘了青島中能本土球員特別是年輕人的潛力。

2008年,殷鐵生被調入國字號,助理教練郭侃峰接任,並在2009賽季正式成為主教練。賽季中期,球隊成績不佳,郭侃峰下課,魯能曾經的功勳主帥桑特拉奇接任。

2010賽季,郭侃峰再度出任球隊的主教練。最終在天泰體育場經歷了輸球保級“謝天謝地謝綠城”的驚險一幕。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張外龍是青島中能時代的一個重要人物。

這個此前名不見經傳的韓國人,成為了青島職業足球歷史上近乎封神的人。即使在他離開之後,張外龍三個字仍會不時響起在天泰體育場。

張外龍和中能的兩次牽手,結果一喜一憂。

2011年,第一次來中國執教的張外龍,帶來了他的“七秒理論”和“忍耐、努力、犧牲”的六字箴言。這個韓國人最擅長的防守反擊打法與青島中能隊多年形成的技術特點高度契合,而他的敬業、執著和人格魅力,也成為助推其成功的重要催化劑。那個賽季,中能隊獲得了45分,排名中超第6位,取得了歷史最佳戰績,並且在主場取得了10場勝利。成績之外,朱建榮、宋文傑、宋龍、朱世玉、慄鵬等一眾年輕人的集體爆發,更讓人看到了足球城的希望。“為城市而戰”,成為2011賽季最響亮的口號。那個賽季,宋文傑被評為中超最佳新人,中能也被評為最具責任感俱樂部。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2012年,聯賽中期陷入保級泥潭的中能再度請回了張外龍。韓國人不負眾望,聯賽間歇期引進布魯諾,大大加強了隊伍的進攻火力。收官階段,5個主場拿下4場勝利,其中還有2:1逆轉恆大的經典戰例,最終提前一輪保級成功。

最令人唏噓的是2013賽季。4勝1平排名第一的歷史最佳開局,卻換來“大巴釋兵權”的鬧劇。中能與張外龍不歡而散,加之聯賽中期賣掉鄭龍的釜底抽薪,最終在工體的一片嘆息聲中降入了中甲。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青島保級失敗,老闆喬偉光痛哭

梳理歷史不難發現,這支從海牛到頤中再到中能一脈相承的隊伍,除了兩次降級之外,還曾三次落入聯賽排名後兩位,但三次都因為當年的政策而幸運保級,也因此曾被稱為“不死鳥”。

升升降降,對於職業足球俱樂部來說十分平常,但想要真正成為百年俱樂部,必須遵循足球規律和市場規律,即便是“不死鳥”運氣也有用完的一天。

降級之後,中能急於殺回中超,2014賽季請來了青島人李霄鵬擔任主教練,還引進了毛劍卿、達納拉赫等強力內外援,但球隊開局不佳,只能中途換帥。斯洛文尼亞人托馬斯·卡夫季奇在走馬上任後,成績一路飆升,但受到劉健官司的困擾,被扣7分的中能未能如願。次年,中能又在17輪聯賽結束後排名第二的大好局面下,炒掉了主教練卡夫季奇,自此成績一路下跌,再無生還之力。令人唏噓的是,2016賽季,先後經歷了宿茂臻和殷鐵生兩任主帥的中能,降入了乙級。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在“波寧健龍”遠走他鄉之後,從中甲到中乙,中能隊又失去了鄒正、慄鵬、朱建榮、宋文傑、宋龍、王偉、王君、權磊、矯喆等助力球員,王子銘、鍾義浩兩名95後球員也分別加盟了北京國安和廣州恆大。

造血、賣血,本就是中小俱樂部的生存模式之一,世界足壇概莫能外。中能雖然遭遇了兩連降,但是近年來在校園足球上的投入力度,或許能讓他們在未來走出希望。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NO. 5|伍

消失的海利豐(1998-2009)

青島職業足球的歷史上,除了海牛-頤中-中能這一主線之外,海利豐也曾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海利豐的前身是成立於1995年的JVC正義足球俱樂部。海利豐自1998年組隊以來,連續4年征戰乙級聯賽,2001年底收購廣東宏遠足球俱樂部獲得參加甲B聯賽的資格。

從2003年開始,海信地產與青島海利豐俱樂部進行長期合作,球隊的財政有了保障,並且聘請了王守業擔任俱樂部總經理。“老海牛”隊員紀玉傑、左文清先後擔任過海利豐的主教練,並且培養出了于大寶、宋文傑、牟鵬飛、沙一博等一批優秀的球員,同時,朱慧謙、喬侖、崔肖佳等老將離開頂級聯賽之後,也有了去處。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遺憾的是,因為涉嫌“吊射門”等假球操作,海利豐在2010年年初被取消了參賽資格。自此,海利豐三個字徹底消失於中國足壇


NO. 6|陸

從新海牛到黃海衝超,七年磨一劍(2013-)

海牛兩個字,對青島球迷來說,意味著傳承和情懷。所以,當於仲潤在2012年年底對外宣佈青島海牛俱樂部成立時,很多人百感交集。雖然老海牛的原班人馬和球隊傳承已經隨著兩次易主傳到了青島中能手上,但新海牛沿用了老海牛的名稱和logo,並且通過媒體宣傳大打感情牌,聚集了不少人氣。

俱樂部建立之初定下的目標是“三年衝甲,十年衝超”,但是海牛的步子顯然要比預想的大。2013賽季,青島海牛在主教練宿茂臻的率領下,以中乙第一名的身份衝上中甲。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對於青島足球來說,2013年絕對是悲喜交加的一個賽季,中能降級,海牛升級,一支中超,一支中乙,一年的時間,被拉平到中甲的平臺上

成功衝甲的海牛在2014賽季延續了良好勢頭,不僅獲得聯賽第12名成功保級,而且還闖進了足協盃的四強。遺憾的是,新海牛的投資方華築置地,也受到了房地產震盪的影響,最終難以為繼,在經營兩年之後,無奈易幟

2015年,黃海製藥接手海牛,以“青島黃海海牛足球俱樂部”的名義參加了當年的中甲聯賽。賽季結束後,黃海開始全面與巴塞羅那俱樂部展開合作,俱樂部被打上來濃濃的巴薩烙印。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2016賽季,“海牛”二字從俱樂部的名稱中消失,球隊以青島黃海之名參加新賽季的中甲聯賽,隊徽重新設計,隊服的色調也像極了巴塞羅那,而主教練也換成了巴薩B隊的喬迪。一個賽季的爭奪,黃海最終距離衝超只有半步之遙。中甲最終積分榜,黃海、權健和恆豐智誠三隊同積59分,但黃海因在三隊交叉戰績中處於下風,最終屈居第三,無緣衝超。

由於中能在2016賽季結束後降級,2017賽季征戰中甲聯賽的青島隊只剩下了黃海一支。也許是前一個賽季衝超未果的影響過大,加之其後的兩個賽季都有實力不俗且衝超意願更為強烈的隊伍出現,黃海距離中超始終差了那麼一小步。

隨著曾經和青島前後腳離開中超的大連、武漢、深圳等隊一一重回最高舞臺,青島人對中超的渴望也日益加深。

毫無疑問,如今青島球迷重圓中超夢的重擔,落在了黃海身上。只不過,這一次,不是黃海一個人在戰鬥。

黃海青港提前一輪衝超成功,細數青島足球“沉浮”往事

4月10日,青島市體育局局長車景華在青島市體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大力支持職業足球俱樂部發展。制定和完善青島職業足球俱樂部扶持獎勵政策,加大市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力爭今年實現‘衝超’目標。”

4月12日,青島黃海俱樂部正式對外宣佈將以“青島黃海青港隊”的名稱征戰接下來的中甲聯賽。自青島港集團冠名黃海以來,球隊取得了一波五連勝的高潮,目前排名中甲聯賽第一。

更大的利好消息出現在5月6日下午的青島市足球振興推進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上。會上,青島黃海足球俱樂部與青島港集團、青島啤酒集團、青島城投集團、青島飲料集團分別簽訂了贊助協議。眾多實力企業的助力,意味著黃海可以有足夠的資金在間歇期進行人員調配。

會後,以《王清憲:振興青島足球 點放時尚之城》為題的相關內容,也刷爆了朋友圈:“足球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它體現的是一種精神,能夠點燃人的激情,振奮人民的精神,增強市民的自豪感。青島是一座酷愛足球的城市,有著“足球之城”的美譽,應該有讓市民自豪的足球隊。振興青島足球,就是回應青島人民的熱切期盼,釋放人民群眾對足球的熱愛之情,提振市民的精神面貌,增強城市凝聚力,是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國際大都市的題中應有之義。”

至此,足球振興的意義遠遠超越了體育項目本身,振興青島足球被提高到了建設國際時尚城的高度。

實際上,足球的影響早已和城市形象深度“掛鉤”,在青島之前,大連、深圳、武漢等全國副省級城市都在多年磨礪後重新擁有了中超球隊。

2019賽季,深圳男足時隔7個賽季重返中超。和深圳同時衝超成功的還有武漢卓爾,後者在2013年和中能一起降到了中甲。在此之前,大連一方在2018年衝超成功,結束了大連足球連續三個賽季沒有中超球隊的尷尬。

從目前中超16支隊的地理版圖來看,廣東擁有三支球隊領跑中超,北上津各有兩支球隊,重慶、山東、江蘇、河北、河南、武漢、大連各有一隊,全部集中在政治、經濟中心和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所以,中超對於一個城市形象的重要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足球的範疇。

2020年,期待青島足球在七年之癢後,在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最高舞臺上再次電綻放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