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好人”朱士兵用雙柺撐起愛的晴空

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全面衝刺、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大短板和關鍵任務。“講勤勞、樹榜樣、促脫貧”,要樹立可學可比、可信可鑑的先進典型,激發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安徽省殘聯將在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我省扶貧脫貧領域的殘疾人先進典型案例,用身邊人、身邊事示範帶動,動員全社會參與殘疾人脫貧攻堅大局,營造自強不息、脫貧光榮的濃厚氛圍。


“淮南好人”朱士兵用雙柺撐起愛的晴空


在古城壽縣新城區熱鬧非凡的明珠大道上,有一家坐北朝南的“壽州廚藝”飯店。由於誠信經營,價格公道,飯店生意紅紅火火,受到消費者歡迎。這家飯店的經理是一名失去左腿的殘疾人,他是淮南市和壽縣肢殘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淮南紅十字會朱士兵志願者服務隊(愛心基金)發起人、壽縣心連心志願者協會會長。在經營好自己飯店的同時,他不忘回報社會,訪貧問苦,用雙柺撐起自強不息的人生,用雙柺為需要幫助的人們撐起一片愛的晴空。

“淮南好人”朱士兵用雙柺撐起愛的晴空

不幸來臨 堅強面對


1973年3月,朱士兵出生在淮南市迎河鎮酒流村一個普通的農家,18歲時因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這個勤勞善良的小夥子永遠失去了一條左腿。高位截肢後,想到未來漫長的道路和生活不知如何度過,如何每天面對年邁的父母,朱士兵流下了痛苦的淚水。面對生活和病殘的軀體,他想一死了之。

“淮南好人”朱士兵用雙柺撐起愛的晴空

這期間,與朱士兵有婚約的女孩得知他的情況,毫不留情地與他解除了婚約。在失去左腿的痛苦還沒有平撫的時候,又失去了愛情,這雙重打擊讓朱士兵迷惘了,他痛不欲生,一度萌生了輕生的念頭。


再苦再難 也要堅持


朱士兵被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傷痛折磨著,作為母親更是看在眼中,疼在心中。在母親的鼓勵和親友的勸導下,朱士兵頓悟生命的可貴。生來倔強的朱士兵認為沒有過不去的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過去可以做的,以後仍然可以。他說:“雖然殘疾了,但我還有健壯的雙手和一顆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決不會躺在家中,依靠父母和政府救助來生活。”

“淮南好人”朱士兵用雙柺撐起愛的晴空

1992年,在親友的幫助下,朱士兵在家鄉迎河鎮開了一家服裝店,主要經營服裝店、針織品,邁出了傷殘後的第一步。靠著誠信經營和品質保障,他的生意很快在同行中脫穎而出,每天顧客盈門。1995年,他感到經營服裝小打小賺只能餬口,難以有大發展,於是,積攢資金,轉型開了一家電器商店。由於進貨對路,售後服務好,生意很快火了起來,成為迎河、張李、板橋一帶電器經營的“大哥大”。

2014年,朱士兵在新城區明珠大道開了一家“壽州廚藝”酒店。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朱士兵走綠色、土菜的特色經營之路,酒店原材料全部取自農家散養家畜家禽,臘味也是自家醃製。隨著生意越做越紅火,朱士兵沒有忘記對社會責任,做到守法經營,童叟無欺,不做“黑心菜”,保證食品安全,並優先聘用下崗職工,多次受到市場監督部門的好評。


回報社會 奉獻愛心


一個失去左腿的殘疾人,本來需要社會給予他更多的關愛和幫助,他卻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實現了人生的飛躍,把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奉獻給了社會。在品嚐創業成果的同時,朱士兵沒有忘記對自己幫助過的人,懷著感恩社會的熱心,書寫著一位殘疾人不忘記回報社會,奉獻愛心的平凡故事。

“淮南好人”朱士兵用雙柺撐起愛的晴空

2017年7月,朱士兵和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走進淮南市紅十字會,申請成立志願服務隊和愛心基金,希望能帶動招募更多的志願者,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幫扶貧困戶的家中、在獻血活動現場、在馬拉松賽志願者公益助跑團現場都有他拄著雙柺忙碌的身影。他說,每次開展活動雖然累,但心裡很開心,只為證明殘疾人生活的能力和人生的價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擦亮“淮南好人”的榮譽。

“淮南好人”朱士兵用雙柺撐起愛的晴空

從2017年以來,朱士兵帶領他的志願團隊,籌得善款72萬多元,資助貧困殘疾人、因病致貧家庭、留守兒童,慰問敬老院老人、精神病醫院病人,為200多個家庭送去關愛和溫暖。2019年 8月,壽縣心連心志願者協會積極參與安徽省紅十字會開展的“騰訊九九公益日”活動,壽縣心連心志願者協會“攜手愛心在路上”活動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響應,協會於2019年8月27日,先後到隱賢、板橋、迎河、堰口、豐莊、八公山等鄉鎮,分別捐助4戶重度殘疾人子女上大學,捐助6戶大病致貧的殘疾人家庭,共送去善款85200元,併為每戶送去4合月餅,表達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之情。

一個拄著雙柺的殘疾人,帶著一份大愛,走在人生的旅途,灑下一路愛的芬芳。一個心懷感恩的人,把社會對他的關懷化作一種動力,帶領更多的人,播撒陽光播撒愛心,傳遞新時代的正能量。


(綜合江淮時報、淮南文明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