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是怎麼回事,一代不如一代,解決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一諾千金41303642


中國足球的差距主要在球員的基本功和個人技術技不如人。

不用和巴西、阿根廷、法國、意大利等世界先進水平的球隊比,就是和亞洲一流的日本、韓國相比,我們的技術水平明顯不如對手,傳控球能力可以說慘不忍睹。

出現這種情況與我們的青訓質量不高有很大的關係,本來我們的球員技術水平就低,再由他們去教下一代球員,水平更低,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要想徹底解決球員的基本功和個人技術不好的問題,必須把青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資金優先發展青訓,聘請高水平的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國腳級教練來執教,從小孩練起。

提高足球在城鄉尤其是中、小學的普及率也很重要,降低足球運動員進入門檻。

中國足球必須改革,只有紮紮實實把青訓抓好,中國足球才會有光明的未來。


用戶春天好運來


說起來,足球還是跟我們中國有很大的淵源,據說現代足球是由我國古代蹴鞠發展而來。照此看來我國還是足球的發源地。按道理我們的足球底蘊還是很厚的,可就是成績上不來。

其實中國足球也有過輝煌時刻,也衝出過亞洲,也打進過世界盃,當然了即使是輝煌時刻,我們的水平與世界足球強國的差距還是很明顯。

那為什麼現在的中國足球的水平這麼低?國家隊成績那麼差?連亞洲一流都排不上。追根溯源有以下幾點。

1、打假球,隨著前幾年媒體的曝光,中國足球聯賽曾經參與打假球的內幕人盡皆知。

2、急功近利,換帥頻繁,成績不佳就換主帥,過於崇拜洋帥,

3、沒有建立完整的青訓體系,可以挑選的高水平球員不多,不能為國家隊持續輸送人才。

4、群眾基礎薄弱,玩足球的小朋友不多,雖然我國是人口大國,看足球的人也多,但是真正願意把自己家小孩送去踢球的家長不多。

綜上所述,中國足球成績差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從根上解決,不能拔苗助長,更不能盲目追求成績。回到最初,一步一個腳印,從青少年開始培養。


小瑞聊體育


中國足球越來越差了,這是我們大部分人近年來最直觀的體驗,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呢?根據我作為球迷和體育文章分析者的角度,為大家進行分析,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我們都知道,最近幾年,特別是2012年以後開始,中國足球進入了“金元時代”,各大俱樂部動輒豪砸數億元人民幣購買大牌外援,保利尼奧、胡爾克、奧古斯托、奧斯卡、拉維奇、馬斯切拉諾等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家前國腳或者現役國腳紛紛來到中國踢球,彼時,針對中國足球這一“盛況”,各大媒體紛紛驚呼:中超聯賽已經成為了世界第六大聯賽,中國足球即將迎來騰飛時刻。



然而這種美夢被國足啪啪打醒,即使中超來了大牌外援,即使中國足球來了大牌教練,中國足球還是沒能進入世界盃決賽圈(十二強)。我想,這次打臉來的很及時。中國足球越來越差原因可歸結如下:

1.註冊球員少。中國足球的註冊球員人數相當少,雖然我們是人口大國,但是足球註冊人數遠遠少於我們的鄰居日本和韓國。這也導致中國足球的一些好苗子不能被髮掘出來。

2.青訓水平差,基礎差。我們國家的青訓基礎相當差,國內只有山東魯能、杭州綠城等幾家俱樂部青訓相對而言比較好,其他大部分俱樂部青訓設施不完善。

3.急於求成。我們知道,日本韓國近年來足球發展迅速,並且他們一直都是亞洲足球的強國,拋開這兩個國家,越南和泰國的青訓也早已步入正軌,並且已經成果明顯,甚至遠遠超過中國足球,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懂得紮根青訓,步步為營,一步一步的培育優秀球員,而我們呢?今天這個領導說這樣做,明天另一個領導又有其他思路,朝令夕改,急於求成,把中國足球最終變成了一支人不人鬼不鬼的弱旅。

4.體制問題。雖然說中國足球管辦分離,但是實際上足協仍然掌握實權,甚至體育總局的領導都會干預國家隊人才選拔,官僚體制極其嚴重,當然了,希望新一屆的領導能夠做到真正的放權。

4.本土教練水平相對較差。當然我不否認有李霄鵬、李鐵這樣的好教練,但是總體而言,中國本土教練水平較差。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如果您認為有一點道理,請您點贊支持,感謝您的觀看!


琥珀體育


中國足球好的知名球員和國際足球巨星都是兒童年代在街巷衚衕同裡踢出來的好苗子後才走入正軌的。我國的足球就差6歲至13歲這段的孩子沒人抓,管,控,首先保證孩子們上學上體育課能踢著球,放學後回社區也能踢著球。這就要解決場地問題,長江北也要多建室內球場,讓孩子們冬天連續訓練比賽足球。跟日本,巴西的孩子們一樣,13歲前訓練比賽超過一萬小時,這樣出來的球員基本功好,意志堅強。


用戶2282638988490


中國足球在這三十年間,可謂一點也沒有發展,反而退步了,從亞洲一流球隊降為二流球隊,到現在成為三流球隊,為什麼會如此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的沒落下去,其實,有很多人也在尋找原因,而且我也相信,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有以下四點:第一,足球人數比例太低。據上年足球數據得出,中國足球青少年註冊人口6千人。而日本足球青少年註冊人數為60萬,再看看德國,青少年註冊人數為650萬。6千人去跟人家的60萬甚至650萬人去拼?我們拿什麼去和別人競爭。所以國內的球迷們,估計球迷大多數是70後80後吧,90後00後的應該特別少吧,所以以後球迷們,請不要再去責罵在場上拼命的國足了,如果你想罵,先想想是否能把你的兒子送去踢足球,如果不想,那就別罵。第二,社會保障問題。當前的足球從業人員,只靠俱樂部的工資去養活,年輕有為的時候,工資很高,當然,像恆大這種高年薪的不一樣,更不用說,但一般情況,當球員踢不動的時候甚至退役之後,就沒有收入了,生活肯定艱難。所以,在足球這一塊,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能讓人們可以放心的去追求自己的愛好,社會保障沒辦法保證足球從業人員的後顧這憂,這也是很多家長不願自己的小孩踢足球的原因吧。沒保障,踢球的人將會越來越少。第三,足球體制與足球環境問題。很多球員有點小外氣之後,就不再參加球隊的正常訓練了,也不注重自身的鍛鍊與提升,慢慢的思想和技術都退步。當前,看看國內很多球員身材就知道了,一個賽季結束後,滿身橫肉,如此的身體素質,如何去拼搶,如何去跑動?這就是足球的體制機制問題,身體素質變差,思想不積極的,沒辦法淘汰下去,也沒有相關的激勵機制把年輕有為的球員提上一線來。更沒有相關的制約制度,球員應該如何去保養與提升自己的思想與技能。

第四,中國足球沒有走出一條自己的足球道路。三十多年來,當過中國國家足球隊的主教練有無數個,其中不乏德國的,法國的,巴西的,西班牙的,意大利的,英國的等。每一個國家的足球理念與技術都不一樣,不同國家出來的足球教練也不一樣,中國足球經過這麼多屆的主教練指導,沒辦法形成一種特有的技戰術,不像日本和韓國,有自己獨特的球隊氣質與技術。沒有核心技術去支撐與武裝,中國足球也就無法發展起來。

中國足球要發展,必須要解決以上幾個根本問題,才有希望在未來有所進步。


臨沂小滋味


主要是錢的問題。不是青訓搞不好,而是大多數家長出不起青訓費。男孩兒大多喜歡踢足球,也有很多有踢球天賦的孩子,動則十幾萬的學費,讓人望而卻步。如果費用低一些,或者免費訓練,中國的足球人口會大大的增加,也一定會出很多好球員。關鍵是現在很多辦足校的人,都是以贏利為第一目的,而不是在為國家培養足球人才。


王震5577


拿籃協做比喻

我們具備的是人口優勢,但是我們從來不具備籃球人口優勢,給你幾個數據:我們14億人口但是中國籃協註冊常備運動員(也就是接觸常備訓練的)所控制到的只有13000人,日本籃協是75萬人,美國籃協2300萬人,所以說我們國家怎麼能夠把這個籃球人口擴大?從長期來說,底盤的擴大可以影響到上層建築,但是擴大底盤這個決策需要上層來做,說到底 男籃和男足都這個問題


一個痞子而已


專業的青訓是基礎。青訓太差勁了。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孩子去學足球


西伯利亞狼倪子峻


中國足球是怎麼回事?說過很多。

其實,掩卷沉思,覺得都是膚淺的。中國足球到底是怎麼回事?圈內人士、江湖中人,都是清楚的!只不過,是不願意、不敢搬到檯面來說罷了!


rnmh


表面看是因為沒有足球人口,也就是沒有孩子願意從事足球行業。根本原因是...沒人敢送孩子踢球(搞體育),至於為什麼,反正我是不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