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晚播小麥會減產,那麼,晚播的小麥如何增產呢?

一樹繁華


問答裡的問題果真是“百花齊放”有時真能把人搞迷瞪,眾說不一,提法不同,回答不同,各抒己見,千人千面。這也好,理不辯不明,地不粑不平。也摻和幾句。剛才看到兩個問題,都是說播種小麥的畝播種量及播期問題,一個是“小麥每畝播種量是多少最合適,小麥種得早,感覺收成並不好,小麥適時晚播為什麼會增產”?第二個問題是“都說小麥晚播會減產,那麼晚播小麥如何增產呢”?你看這兩個問題猶如一手拿矛,一手拿盾,這買賣怎麼做,咋整?



即然兩個題目,一是種得早收成並不好;一個是晚播會減產。那麼,我就兩者取其中,來一個和稀泥折衷的辦法:播種小麥不要過早,也不要過晚,適時播種最好!

不過,今天是在“都說晚種會減產,晚播的小麥如何增產”的提問下回答問題,只有圍繞這個題目說去。首先肯定的說,播種的晚了,又想高產是不現實的,如果經營操持得法,能和適時播種的小麥產量持平就算萬福,如想超越,哎呀!以我多年種植小麥的經驗體會,是很難做到的。


要不多數的農業方面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都強調適時播種,按當地最佳播期,每晚播一天,播種量要增加1斤左右呢?目的是為了保證越冬前畝莖數。如果沒有莖數、穗數、千粒重數保證,去哪裡談高產?

播種過晚,麥苗入冬前長不出3個葉片,僅能長出一個分孽,完不成多個有效分櫱。來年返青起身時,返青起身分櫱需同時完成,必定要澆水追肥以促使它快長,這樣就易形成苗稚嫩、不茁壯現象,後期易出現貪青晚熟或旺長不抗病害和不抗倒伏的現象,加上乾熱風的侵擾,又需騰茬播種夏玉米,麥子籽粒不能夠達到自然完熟,必定會影響品質和產量。



晚播如何增產:主要在春天返青後管理上,根據苗情墒情,適時晚澆起身水和追肥,起身拔節時要打控旺劑、助壯素,意在植株茁壯。拔節至灌漿期,噴施2-3次磷酸二氫鉀、蕓薹素等一噴三防,使之秸稈茁壯,籽粒飽滿,增強抵禦病蟲害的侵擾和抗倒伏抗乾熱風能力。如有貪青現象,在不誤夏播莊稼播種的情況下,適時晚收2-3天,使籽粒達到完熟。這樣,才能保證產量不低於其它麥田。

早種的弊端,不是本題問題,恕不贅述!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俗語“麥在種,秋在管”,意思就是說小麥要種好,秋要管好,晚播小麥由於先天性的不足,要想增產是比較困難的。衛農認為要想促使晚播小麥增加產量,可以採取以下幾項主要措施:

一是要精細整地。晚播小麥在整地時,要精耕細耙,做到上松下實,墒情差時要提前澆水造墒,做到足墒整地播種,並要適當淺播,促使小麥早出苗,播種時要仔細用心,嚴防斷種斷壟。



二是要施足底肥。晚播小麥由於播時溫度比較低,有效積溫少,苗勢比較弱,因此要增加底肥施入量,尤其是要增施氮肥和磷肥量,來促使小麥快髮根、早出苗生長多分櫱,才有利於小麥安全越冬。

三是選用優良小麥品種。晚播小麥要選用分櫱力強、抗病、抗倒伏的半冬性優良品種,這類品種植株發育進程快,容易達到穗多穗大、早熟豐產的目的。



四是要加大播種量。晚播小麥冬前生長量小,影響有效分櫱,易造成畝穗數不足,必然影響產量。所以在播種時,要適當增加播種量,可依靠單株成穗提高產量。

五是加強田間管理。晚播小麥要根據田間和天氣情況,要注意適時澆水,確保水分供應,還要注意及時追肥,確保營養,要做好一噴三防和治蟲、防病工作,保證小麥健壯生長。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由於前茬作物騰茬晚,或者天氣乾旱、秋雨過多等原因,造成小麥播種過晚。晚播小麥出苗漫,越冬前生長量小,分櫱少,甚至無分櫱,或者無有效分櫱,根系不發達。因此,晚播小麥冬前苗小、苗弱,不抗旱,不耐凍,容易造成死苗、缺苗,並且春季分櫱成穗少,成穗小,畝穗數和穗粒數都少,容易導致大幅度減產。

為了促進晚播小麥增加產量,可以採取以下幾項措施:

1、精耕細耙細播。晚茬小麥在整地時,要精耕細耙,做到上松下實,墒情差時要提前潑地造墒,做到足墒整地、足墒播種,並且要適當淺播,有利於提前出苗,播種時機械要慢跑緩播,嚴防斷種斷壟。

2、施足施全肥料。晚播小麥生長期短,溫度低,有效積溫少,生長緩慢,因此,在整地時要增加肥料施用量,尤其是要增加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促進小麥早髮根、快生長、多分櫱,有利於小麥安全越冬。

3、選用優良品種。晚播小麥要選用分櫱能力強的半冬性優良品種,這類品種植株發育進程快,容易達到穗多、穗大、早熟、豐產的目的。

4、增加播種數量。晚播小麥冬前生長量小,難以形成有效分櫱,如果不加大播種量,容易造成畝穗數不足,必然造成減產。所以,晚播小麥在播種時,要增加播種數量,依靠單株主莖成穗,成大穗。

5、加強田間管理。晚播小麥冬前生長量小,苗情差,容易造成草荒,因此,要做好除草防草工作;晚播小麥要根據田間和天氣情況,要澆好越冬水、返青水、拔節水、灌漿水,還要施好返青肥、拔節肥;乳熟期要做好一噴三防,嚴防植株早衰。整個生育期都要做好治蟲、防病工作,保證小麥健壯生長。


五穀豐登農業


小麥晚播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就像我們老家現在,眼瞅著馬上要霜降了,可因為天氣乾旱,而且今年一整年乾旱,水庫裡沒有存水,所以小麥到現在都沒能種上。

小麥要根據節氣來播種,一般在寒露時最好播種完畢,當然了,所有適時播種都要在風調雨順,或者水資源充足的情況下進行。

當因為天氣乾旱,或者發生澇災,導致小麥一時半會兒種不了,後來等田地可以耕種時,哪怕比正常播種小麥時間晚,也要儘量的把麥子種上,不然就又虧了一季。

正常小麥播種的話,我們這裡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正當時。正當時的時候,一畝地種小麥需要二十斤種子即可,讓小麥出苗後看起來稀稀疏疏就行,因為正常播種的小麥,來年春天是要分櫱的,一棵能分出來好多杈,每一個杈將來就是一個麥穗,種密了反而長不開,會在分櫱時發生各種小麥病變,導致小麥減產。

而種植晚些的小麥,因氣候問題,溫度影響了它們的生長規律,來年春天小麥缺少分櫱機會,如果播種時種子數量不夠多的話,將來沒有分櫱,小麥地裡的麥苗稀稀疏疏,哪怕麥子長的再好,麥穗再大,苗小的情況下也沒啥大收入。

據說冬小麥播種,麥種數量根據日子來決定,比如說秋分前後播種需要二十斤麥種,而過了正當時的季節,每晚種一天要多加半斤種子,這樣才能保證來年春天的麥苗。

那麼小麥最晚什麼時候可以播種呢?這個沒有具體時間,要根據氣候來定日子,如果播種以後,在土壤上凍之前能夠出苗一釐米高就沒事,但前提是麥種足夠多,這樣來年才不耽誤生長,也不耽誤小麥產量。

還有一件比使用麥種重要的事情,晚播小麥一定要施足底肥,有肥有底氣,二話不說,先把土肥施好,深翻土壤,讓小麥有最適合的生長條件。


悠然見東山


小麥在華中、華北地區種植廣泛,而像河北、河南北部一般是9月尾10月初種植,豫南是十月中旬種植。小麥播種了一般在6-10天開始發芽,而現在才開始播種的話,確實有點遲了,有很多地區小麥可能都在發芽了。那麼晚播的小麥也不是就那麼無可救藥的,我們也可以通過科學播種、合理施肥來改善。



播種小麥注意事項

1.科學整地:種植小麥的地最好採用深耕,深耕除了傳統的用牛犁耕,也可用機械安裝比較深的泥刀。機械化耕地效率高、省時省力、比較適合土地集中的平原地區。但是有缺點就是機械化用泥刀耕地,把農作物的雜質、病菌都粉碎混勻散在土質層表面,可能會影響下一茬小麥的種植。給的建議就是耕種時可以給地裡撒一些殺蟲藥物。


2.科學實用底肥:小麥播種底肥很關鍵,常用的是磷鉀複合肥和我們的農用有機肥,到小麥後期生長過程中再做一次淡粉,促進他的發起。

晚播小麥增產的措施

1.通過淺播、增肥:晚播的小麥出現的情況就發芽比較晚,或者後期生長小麥苗兒比較細、不健壯。所以我們在播種的時候,可以採用淺播的方式讓我們的小麥儘早出芽,然後施用好底肥,促進麥苗的粗壯生長。


2.選擇晚播品種:如果小麥播種晚了,我們最好要選擇半冬性、早春性小麥品種。這樣有利於小麥安全越冬,有利於後期生長。品種對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差異,我們要根據你的土地情況,土地比較肥沃選用什麼品種,土地比較貧瘠選用什麼品種,可以諮詢當地賣種子的人。


畜禽養殖學堂


您好,我是三農領域的優質作者,如果有任何關於三農、農村和農村生活趣事方面的問題,歡迎和我多多交流。

其實像是現在這個時候,對於冬小麥這樣的農作物,也是大多數的農民朋友已經是種植完了,但是像是種植時間的選擇上也是有早晚區分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因為像是在農民朋友收穫完玉米之後把這些土地進行重新處理之後,也是施撒上一些底肥的,因為這樣確實是能夠保證種植上的冬小麥能夠正常的存活,並且也是能夠在生長過程當中依靠著這些底肥做一定的營養支撐的。

其二,但是像是很多的農民朋友,他們都是不太會考慮到適不適合種植小麥的,大多數都是查不到土壤相對溼潤的情況下,也是儘早的去種植這些小麥的,但是如果是太早的種植這些小麥的時候,這些小麥通常還是會導致使得這些小麥生長的還是太過於旺盛的。

最後,除此之外,因為如果是小麥種植的時間是比較晚的情況下,很多的農民朋友就會非常的擔心小麥的正常的出苗情況的,因此對於小麥種植時間的選擇上,對於小麥正常生長過程還是需要農民朋友施撒上一些底肥的,所以如果是太晚種植冬小麥,還是會影響到小麥在成熟的時候產量的。


以上是我對於農村這一問題的回答,歡迎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哦~


姑蘇城南


小麥晚播會減產,這是大部分農戶長期種植得出的經驗,但小麥晚播一定會減產嗎,相信提問的人也希望得到一個自己信服的理由,田園小哥明確的說,不一定。


一般情況下小麥適期早播,可增加抗寒抗病能力,晚播的小麥外界氣溫較低,種子不容易出芽或出苗延遲,這樣的麥苗小且弱,冬前基本不分櫱,即使到了春季分孽也基本不接穗,造成穗少粒少,千粒重降低,若是再遇到陰雨或乾熱風等不利外界條件,造成產量下降嚴重,這也是大部分農戶擔心的原因。

但是小麥適期早播是與小麥品種相關的,一般半冬性品種小麥要經過15~30天的0~7℃低溫才能通過春化階段,通過春化階段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抽穗,所以適期早播沒事,但是春性品種就不一樣了,它在0~12℃溫度下5~12天就能通過春化,早播容易引起年前拔節,甚至早穗,若是越冬期遇到寒潮,極易受凍減產,所以要適期晚播為宜,如鄂麥18、鄂麥23、鄭麥9023等。



但是晚播的小麥並不是說晚很多天還能穩產,如真是前茬作物騰茬遲或遇到陰雨、乾旱,以致誤期,還是會受到一定減產風險,要及時採取科學的管控措施,來降低這種減產風險,一是優選春性強、灌漿速度快、千粒重高的品種;二是對小麥種子進行浸種催芽,種子露白後,攤開陰乾,已經萌動的種子忌拌農藥;三是適當增加播種量,通過增加基本苗、以苗保穗,以穗保產。


總之,小麥晚播不一定減產,這與各地氣候與小麥品種有關,一般春性品種適期晚播反而會增產,誤了適播期限,可通過優選品種、浸種催芽及播種量來保產增產。


田園小哥


晚播的原因一般是由於上一茬農作物成熟及收穫較晚,使得小麥的播種不得不延遲;或者遇到連續降雨,不得不推遲小麥的播種。晚播的小麥由於前期積溫不足,分櫱少,很容易出現缺苗,弱苗等現象,如果處理方法不得當,很大可能會造成小麥減產。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晚播的小麥增產呢?


第一,浸種催芽。為了讓種子早一點發芽,我們可以採取浸種催芽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將種子泡進大約三十度的溫水中,半個小時後撈出,然後在環境溫度25度的室內,把浸泡過溫水的種子平鋪在吸水的棉麻布上,再在上面蓋一層棉麻布,每隔一會兒灑一些水,經過一個晚上的催芽後,第二天種子就會露白,抓緊時間播種即可。

第二,播種前施足底肥。為了提高土壤肥力,我們可以在播種前施入適量氮肥和磷肥等作為底肥,比如尿素和過磷酸鈣,以保障小麥的養分供應。底肥足了,小麥才能更好更快速地發芽出苗,還可以增加分櫱和次生根,一定程度上改變苗弱,苗小的現象。


第三,適度淺播。如果我們播種時的深度還是和適時播種一樣,那麼由於氣溫低,養分消耗大等原因,種子出苗期就會比較長,不利於小麥的增產增收。適度淺播可以縮短小麥的出苗期,但是也不能播種過淺,因為播種過淺會使小麥受凍,一般播種深度以3~4公分為宜。

第四,適當密植。晚播的小麥很可能單株分櫱少,成穗率低,為了提高產量,適當增加播種密度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但是也不可過密,因為密度太大的話,土壤養分供應不足,並且根系難以扎深,麥苗反而不健壯,一般確保每畝23萬左右基本苗即可。

除了上面這些方法,還需要注意土壤墒情,對麥田科學管理。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防治結合,才能到達增產豐收的目的。我是秦農視野,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想法,歡迎留言補充,謝謝支持。


秦農視野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在如今的這個時節,恰好是小麥種植的黃金時節,但是仍然有不少農戶卻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按時種植小麥,只能導致小麥晚播。比如在今年的天氣,降水量很多,導致玉米的生長期延長,成熟期也比較晚,所以小麥的播種期也只得相應推遲。但由於生長習性不同的原因,小麥播種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可能導致減產。所以在這個時候,該怎麼樣才能夠控制客觀條件,使晚播小麥正常生長,保證增產呢?

而其實很多人都是不太明白,因為小麥假如在適當情況下晚播不但不會減產,反而可能會增加產量。這就是因為在最近幾年的天氣條件下,冬季的氣溫普遍偏高,這樣就有利於小麥在過冬之前安全穩定生長,直到在冬天時不會遭受凍害而死亡減產。並且小麥晚播的話,生長莖葉也有可能減少,相應的對於養分的消耗也有所減少,這樣的話在春天到來之時,氣溫回暖,分櫱也有可能會有所增多。並且小麥晚播在冬天生長之時,也會抑制病蟲害的生長,也可以適當推遲紅蜘蛛、蚜蟲等害蟲的危害和發生幾率,降低年後黃花葉病等病毒的發病率。


所以如果小麥適當晚播的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病蟲害和凍害的發生,對於春天回暖之時的返青和分櫱是十分有利的,也能夠相應地提升產量。所以,對於晚播小麥的種植方法,還是有要注意的點。比如首先在選種方面,我們應該注意的是要選擇弱春性品種,這樣的話可以在施肥上面增施,從而促進麥苗生長。與此同時再適當加大播種力度,這樣既可依靠主莖成穗,從而增加小麥的產量。


三農堂廣訊


晚播的小麥減產主要原因:苗小、長勢弱、分櫱少、抗凍性降低、易死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