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號稱“奪命11°”的“洛陽宮”啤酒,相忘於江湖,何談容易?

導讀:話說洛陽有一種啤酒,創始在洛陽,繁榮在洛陽,落寞也在洛陽,它曾經在洛陽酒界叱詫風雲,它曾經在洛陽各大燒烤攤“佔山為王”。它就是“洛陽宮”一瓶洛陽本地的啤酒,又名“奪命11°”。就這樣一瓶啤酒曾經在洛陽抒寫了多少傳奇故事,已經相忘於江湖了。只能依稀記起它那威武的樣子和那霸氣的名字。


洛陽宮的發跡與落寞歷史

洛陽宮啤酒出自洛陽啤酒廠,從1970年建廠算起,距離停產已經有幾十年歷史。”洛陽宮“的前身是有洛陽啤酒廠一手創建的。在1995年洛陽啤酒廠與菲利賓企業共同創建了亞洲啤酒廠,”洛陽宮“也以新形象新姿態,隨之登錄市場。為了讓啤酒更有獨特味道,洛陽啤酒廠在2003年引進了先進設備,然後破天荒的推出了11°”洛陽宮“啤酒。至此”洛陽宮“帶著高度啤酒的光環,徹底的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洛陽酒界比較有名氣的啤酒。

曾經號稱“奪命11°”的“洛陽宮”啤酒,相忘於江湖,何談容易?

據專業人士說,洛陽亞啤廠推出這個11°洛陽宮啤酒,是在啤酒中的酒質量規格比較高的啤酒,這個11°啤酒的製作成本要比普通度數低的啤酒成本要高許多,所以當時才能得到洛陽本地人的高度認可。

2013年洛陽宮啤酒廠再一次被資本收購,這次收購的是來自啤酒界的大咖,百威英博集團。百威集團收購了洛陽啤酒廠以後,曾經對”洛陽宮“還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甚至一度邀請一線明星為洛陽宮啤酒做代言,但是”洛陽宮“畢竟是洛陽本地品牌,口味也迎合洛陽本地的口味,所以百威這波猛如虎的操作,並未得到相應的回報。

曾經號稱“奪命11°”的“洛陽宮”啤酒,相忘於江湖,何談容易?

最終因為百威以自己的啤酒口味,作為重點發展,為了把洛陽宮做成全國性啤酒,估計是對洛陽宮啤酒的口味做了改變,導致洛陽宮啤酒在沒有登上全國市場的情況下,在洛陽本地的銷售也因為口味的改變,逐漸下滑,慢慢的由輝煌走向了敗落。最終因為外來品牌的異地入侵加之洛陽宮啤酒口味已變,導致曾經火遍全洛陽的”洛陽宮“頂不住外界的品牌的狂轟亂炸,最終敗下陣來,以連續虧損,告終了曾經的輝煌洛陽市場。

2017年在百威集團經過多方考慮,最終宣佈瞭解散洛陽亞洲啤酒廠。此時這瓶年僅47歲的本地啤酒,徹徹底底的隕落了。我想這樣的結局絕對不是百威集團的本意,但是身為一個大企業,他應該很清楚市場規則,如果強制去支撐一個已經走下神壇的企業,後果是什麼。所以他選擇了放棄。


對於“洛陽宮”的落寞,我想這樣說!

整體來看,這場資本運作,不但沒有讓“洛陽宮”走上人生巔峰,最終卻滅了“洛陽宮”,真是錢沒有賺到,最終還毀了一個老品牌。運作失敗後,洛陽啤酒廠就宣佈解散了。"洛陽宮”這個陪伴了老洛陽人幾十個夏日的啤酒也徹底消失了。至此給大家留下的只有一段美好的回憶。還有每家每戶都有幾個的“洛陽宮”啤酒瓶,僅此而已。

對於洛陽宮的消亡,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老品牌,不好好的想著怎麼去發展自己,壯大自己,而是去想著怎麼被收購怎麼藉助大樹好乘涼。這樣的做法,註定是沒有出路的,洛陽宮的消亡也證明了一切。其實洛陽宮的消失並不可惜,因為它自己不思進取,才造成滅亡的後果,全怪自己。著是市場的規律,強者生存,弱者淘汰!改變不了的事情。但是遺憾的是這個幾十年的老牌子,它是一代甚至幾代洛陽人的記憶,甚至是很多人的喝酒“初戀”。

曾經號稱“奪命11°”的“洛陽宮”啤酒,相忘於江湖,何談容易?


“洛陽宮”老牌子,相忘於江湖,何談容易?

相忘於江湖何談容易,很多洛陽人對於洛陽宮的感情甚是濃厚,怎能輕易忘記。記得人生的第一瓶啤酒,就是“洛陽宮”。當時哪知道這個啤酒的厲害,和好友一杯接一杯的暢飲,誰曾想,在不知覺中就一醉方休了。

據說“洛陽宮”外地人喝了必醉,其實這是有依據的,因為“洛陽宮”選用了啤酒最高度數作為特點,這個度數高於市場其他啤酒的度數,所以初次喝“洛陽宮”的外地人,基本上就是一喝就醉。所以11°“洛陽宮”的名聲也因此流傳於外地!

“洛陽宮”最為紅火的那些年月,甚至洛陽民間都流傳了許許多多關於“洛陽宮”的段子,這足矣說明這瓶洛陽本地啤酒,在洛陽人心中的地位了。

記得那年夏天的燒烤攤,放眼望去遍桌都是“洛陽宮”。在大家魁五首的叫喊中,“洛陽宮”幾乎佔領了,所有當年擼串喝啤酒的記憶。

曾經號稱“奪命11°”的“洛陽宮”啤酒,相忘於江湖,何談容易?


結語

最後想說的是“洛陽宮”這個啤酒,它本身就屬於一個偏安一隅的小眾啤酒,是洛陽人造就了它,也是它造就了洛陽人的口味,其實並不是它有多麼的好喝,只是洛陽人經過常年喝它,慢慢的適應了這個味道而已,最終造成了“洛陽宮”啤酒廠的一個錯覺,也給各大啤酒企業造成了錯覺,認為“洛陽宮”這個啤酒多麼好喝,其實並非如此,只是一種習慣僅此而已。

也可以說是洛陽成就了“洛陽宮”這個牌子,也通過寵愛,毀滅了“洛陽宮”這個牌子,過渡的寵愛,讓洛陽宮啤酒廠極度的膨脹,最終在自我感覺無敵中,慢慢的走下了神壇。也讓百威跟著一起瘋狂了一把!從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其實在啤酒行業裡,像“洛陽宮”這樣的本地性小企業被收購的事件,並不是偶然事件,相同的遭遇相同的結局的啤酒企業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是被“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一樣被消滅或者吞併。

但是“洛陽宮”的滅亡的確有點可惜,可惜它歷史悠久,可惜它本可偏安一隅。可惜它沒有能控制自己的野心守住這個本地老品牌。不過也許這樣才能讓這個“洛陽宮”的牌子牢記於洛陽人的心裡,也許這樣才是這個啤酒的最好歸宿。再見了!洛陽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