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之前在飞哥“我眼中商城人的吃”一文中有不少回复,谈了点商城人在吃上的一些风俗和习惯,但感觉还不怎么全面,像是少了点什么,比如在桌子摆放与座位轮次的讲究上,好多网友也没有正面回答,这里还和大家侃侃吧。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老家人平时无事是很少到亲戚或邻居家吃饭的,只有有事时才到主人家做客吃饭。现在机关单位吃喝或同事间有事没事互请情况比较多,但农村少有人没事互请吃喝的,要不然被人骂。最常见的就是春节拜年走亲窜友吃饭喝酒了,这样酒桌上的讲究就来了。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不说什么菜吧,就先说桌子和座次,主人家的方桌的放法就有些讲究。假设主人家的房子坐北朝南,厅房正中,那么方桌一般放在靠贡桌(或条几)下方,有桌缝的南北摆放,这样桌子座位的等级座次就出来了,按顺序来说:东面靠北为1座,对应的西面靠北为2座,东面靠南为3座,对应的西面靠南为4座,北面靠东为5座,北面靠西为6座,南面的7、8就不论顺序了。那么有人问了,如果主人家堂屋不是坐北朝南怎么摆放和排序呢?很简单,你就假设堂屋放贡桌或条几的方位为北方,大门为南方,这样再按照以上的说法,怎么摆放怎么座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与其他地方不同,他们以正对门者为尊,1座,左右两边为陪座,靠主坐越远座次就越低。若是圆桌其座次可按照大众做法正对门者位尊,也可以硬当做方桌来论次,只是个大概罢了。不知道商城其他地方是否是这样的讲究,据我所知老家桌子的摆放和座次就是这样做法。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在谁坐主座谁坐次座方面商城和其他地方基本一样,除非单位招待客人按照领导级别大小来论次,一般在农村是按照年龄和辈分来分座次的。辈分长年龄大者为尊,做1座,再依次为序就座。商城人是很客气的,出现年龄小而辈分长、年龄大而辈分小的情况是常有的,这时候就经常出现相互谦让的情况,最终谁来坐这个1座有时候还得主人出面来协调,要不然半天没有人敢入座的,主人这时也聪明,年龄相差不大的话肯定是辈长者为尊坐1座,年龄相差过大那就年龄大者坐1座,还会向2坐的人说声歉意并解释原因。还有一点商城人做的比较好,也就是当家里来了个当官的或者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也同样是按年龄和辈分来论次座的,不管你官衔多大,遇到辈分比你高,年龄比你大的人你依然不能坐1座,要不然背后就有人说你身为当官的也不懂什么规矩,暗骂你家人没教到,被人贬低。当然主人在这时候会安排个2或者3坐来安抚当官的,不至于太没面子,不过当官的也识相,这个时候是不把自己当领导来看的,一个劲地喊大爷大伯,称兄道弟的,没个架子反而让人敬佩。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以前我在老家的时候遇到过几次因为座位没安排好客人而中途跑掉的事情,搞得主人家很没面子,不过现在比较淡了,或者老家人都比较懂规矩了,因座位而争吵或不吃饭的情况很少见了。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在座次上有个特例,就是女婿拜头年的时候,不论辈分和年龄了,女婿到老丈人家正式吃饭喝酒那一定是坐1座,待女婿坐下之后,其他人才入座开吃。这是对上门女婿难得的一种尊重吧,当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其他时间女婿就得规矩点了,回到上述讲法来论次入座了,在其他时间你很难再看到女婿被尊重了,而是在老丈人家端茶倒水,俨然是个仆人,这时候老丈人是拿女婿当半个儿子来使唤上了。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还有个现象大家也应该看到,商城人招待客人好像只是针对男宾,而忽视了女客。有男宾时候,主人家的女子及小孩是不上桌子吃饭的,有女客人时,除非年龄和辈分比较大,如姥姥、姑奶、妗奶等可上座外,一般是很难坐上1座的,(当然女宾多时,就按照女宾的年龄及辈分来排座了),若遇到男女混合时候,女客人一般也很规矩,只吃饭不喝酒的,吃完就下来,把喝酒之事让给男宾们了。这个现象说明商城人有点重男轻女了,随着女孩子教育素质的提高及所见世面变宽,这一现象有所改观。现在单位吃饭,同学聚会等男女是平等的,该吃吃该喝喝好了。与外地相比,商城女子稍微腼腆,不喝或少喝酒,淑女的形象表露无遗,偶尔出现个会喝酒的女子,其名声会传很远,可以算是女中豪杰来。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座位安排好了再说喝酒一事。主人家的菜可以少,但酒绝对要够喝的,男士居多时,猜拳喝酒是常见的,猜拳之前倒酒(老家说写酒)之事要安排好。一般情况下主人要么自己写酒,要么安排给4座一下的人了,当然女婿在的时候就直接交给女婿了(拜头年时除外),即使女婿不会喝酒也得把写酒之事做起来。写酒从1座开始,顺时针下来,但碰见自己时隔过去再写,最后才给自己满上,写酒一定要满酒杯,不可少或者溢出酒杯洒一桌子,客人能喝不能喝都要写上,除非事前有人说自己不喝酒,但不能喝酒上来酒桌就得把酒满上,空酒杯是不给主人面子的,这是规矩。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行酒令猜拳(老家叫划拳)方面,也比较讲究,热闹时老家人喜欢打关,就是轮流向桌上之人划拳较量,具体从谁开始一般是主人说了算,没有特别的规矩,或尊者,或看谁酒量大能喝就从谁开始。多数是划拳,鸡虫虎杆、猜火柴棒、玩扑克等那是下选,男人不会划拳有时候会被人笑话,确实不会的也要请个人代替。划拳上是三打两胜制或一拳定输赢;喝酒数量上打关者说了算:仅内一个酒就过,酒量大者可三个酒(输家两个,赢家陪喝一个)后进行下一个,这样一圈下来,打关者至少喝7个酒,多者十几个,面红耳赤不说,酒量小就会有人溜桌底了,再陪其他人打下去,一桌人肯定要放倒几个。倘若碰上几个能胡搅蛮缠的,那这场酒席要延续3-5个小时了。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出拳的时候商城人和别地也不一样,比如:出一个数时,只能出拇指,出其他就是骂人;出两个数时,大拇指作陪再出食指或中指,出其他也是骂人的,如剪刀二在商城就不能出;出三、四个数时,就比较随意些;出五个数就全出了。呵呵,这些只有那些经常划拳的人才懂得了。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吃饭时主人一般要客气很多次的,满桌子的火锅和菜也要说没菜,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招待不周。菜多的一般是吃不完的,剩的越多主人家越有面子,酒肯定要喝,喝好喝醉主人才高兴,感觉脸上有面子。酒没喝好、饭没吃饱就走的情况很少,否则主人会以为客人对他家有意见,不高兴的。有客人吃罢离桌时主人一定要问:“吃饱没?没菜饭吃饱”,“怎么酒没喝好就下来了?”,客人也客气一下“酒足饭饱,再喝就会醉了”,算是对主人招待表示满意。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没菜饭吃饱”成了商城 人招待客人吃饭的口头禅了。分析一下原因,可能那时老家人确实比较穷,很难弄上一些菜来招待客人,菜少是一定的,但不缺米饭,一定要让客人吃饱了才甘心,所以没菜下咽也要把饭吃饱。后来这句“没菜饭吃饱”就成了商城人客气话,如今饭菜都不缺的时候,这话变成客套话了,仍然流行民间,也让人感觉主人的亲切。

老家的座位应该是这样的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老家商城的酒桌我吃了不少,规矩也学了一些,但谈不上全懂。春节期间拜年,亲戚家招待多数是满桌菜还加几个锅,火锅就腊肉、羊肉钝粉条那是少不了的,和着一壶自家酿造的米酒,与亲戚朋友划几拳,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不会喝醉,但很舒服。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更喜欢的还是和那些老同学们老家聚会喝酒,无拘无束,划拳行令,一显身手。如今常年在外,这种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外面的酒场多为应酬,要看领导和客人的脸色,要么别人看你脸色,小心翼翼还陪着笑脸,那种低三下四亦或趾高气昂的感觉简直就不是让人喝酒而是让人遭罪。所以,经常怀恋老家的酒菜和那一声“没菜饭吃饱”被人关怀的感觉。

没菜饭吃饱――商城县人酒桌上那些事儿

(缘在商城:断山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