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發現大型金礦 潛在經濟價值近百億元

黔西南州發現大型金礦 潛在經濟價值近百億元

工程技術人員查看鑽探出來的岩心

近日,貴州省地礦局經過9年時間的持續勘探,在黔西南州興仁市與普安縣交界處,發現一處大型金礦床,潛在經濟價值近100億元。

據省地礦局科技處副處長、省管專家劉建中介紹,泥堡金礦最初發現於1990年,在當時掌握的科學水平、技術水平十分有限的艱難條件下,那一代地礦“尋寶人”就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勘探活動。經過10餘年的連續勘查,成效顯著,共提交黃金資源量22噸,已經達到大型礦床規模。但由於所發現的金礦品位低,開發難度大,甚至被認為外圍為“貧礦區”。

據105地質大隊隊長趙平介紹,為繼續尋找新的金礦資源,2010年,105地質大隊接下了繼續勘探泥堡金礦的接力棒。接到任務後,時任105地質大隊總工程師劉建中與單位技術團隊一起,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團隊掌握的專業技術專長,採取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等手段,系統總結該區域的成礦規律,認為該區域深部還有隱伏礦找礦潛力。通過反覆的理論研究並建立新的成礦模式,科學地預測該區域深部斷層破碎蝕變帶可能為金礦容礦場所。

趙平說,為了證實科學判斷的正確性,105地質大隊編制了揭露地下礦藏的勘查方案,決定對該區域深部進行鑽探驗證。通過深部鑽探工程施工,發現深部斷層破碎蝕變帶中厚大金礦體的存在,礦體達到大型礦床規模。而且還新發現了深部背斜核部還存在層控型金礦體,改寫了前人認為該區域深部賦礦可能性不大的論斷,實現了老礦區有重大發現的找礦突破,使該礦床從大型礦床一躍成為特大型礦床規模。

據統計,該金礦床主礦體分佈在泥堡一帶長達2公里多、寬500米、深600米的區域。截至9月30日,已經累計鑽探達15萬多米,累計查明黃金資源量70餘噸,新增黃金資源量達大型規模,潛在經濟價值近百億元,為貴州黃金工業又提供了一個重要基地,目前有關方面正在著手開發。(來源:貴州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