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梅重出江湖,与朱婷同被称“第二个郎平”,能否再进国家队?

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人们用“第二个郎平”来形容中国女排现役队长朱婷。这个称呼的份量有多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朱婷作为目前最有价值的队员,备受世界瞩目,如此称呼,不能说她实至名归,因为郎导一直在我们心中无人能超越。但这是大家内心的一个期待,也能理解。中国以及世界排协都太渴望再出现一个郎平这号人物,朱婷的实力和潜力,让人们看到了曙光。巅峰时期的“第二个郎平”大家都认识,也都在主动关注她未来的发展状况。但是,近两年加入排球这个大集体的大部分球迷可能不知道,甚至很多老球迷不经人提醒也忘记了,在中国女排经历的10低谷期间,也诞生了这么一位被观众、被媒体称为“第二个郎平的”的球员。她就是重炮手——王一梅。

89km/h,150公斤的冲击力量,能穿透4块厚约1.5cm的木板,这样一组极具冲击力的数据足以对得起“重炮手”三个字。作为主攻手,她有惊人的力量,作为排球运动员,190cm的身高也足够高。开始也是由于力量和身高上出众的优势,她得到了陈和忠教练的赏识,成为了陈和忠教练的重点培养对象,甚至陈教还曾说,即使自掏腰包,也要将她培养出来。而她也对得起陈和忠的这份赏识。

不管现在如何,在那段时期里,她都是我们最该感谢的人。或许因为小编的排球之路就是由她指引的,至今提到这个名字,都有份独特的情感油然而生。其中有骄傲、有感恩、有遗憾、也有安慰。如果你是从04年就开始关注排球的老球迷,你一定懂我说的这种感觉。

骄傲在哪?04年之后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结束,08年北京奥运会陈忠和主教的中国女排拿到了铜牌,而王一梅成为拿铜牌的主力队员,她也因此像巨星般横空出世。她的一记重球扣得日本队的主力队员轻微脑震荡,重炮手并非浪得虚名。这场比赛后她更加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称为“第二个郎平。感恩在哪?黄金时代结束,她仍然在球场驰骋,女排征战北京奥运会的12个人中,她是唯一个还在坚持的人。在中国女排经历的十年的低谷期,说是她撑起了中国队也不为过,那时的王一梅无疑是中国队的一面旗帜。

我们又遗憾什么?遗憾她生不逢时:在她职业生涯的巅峰,中国女排却处在最低谷的时期,后又她因伤错过里约奥运,淡出观众的视线。而当她伤愈后,女排正处于重新复苏的时期,她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所向披靡的主攻手,中国女排也崛起了新一代的黄金选手。20年的职业生涯中,这样一个旗帜般的主攻手却从未获过一个世界冠军。说到底,她虽是我心中的英雄,但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奖项才是对她们努力和坚持最好的回报。这样还宽慰什么?因为她还在努力,得知她正在恢复训练的消息,不少人激动。这些年,很欣慰一直有陪伴她的球迷,伴随她宣布复出的消息,一众老球迷也发出了“大梅重新进入国家队”的声音。这是一种美好的期望。

但事实很残酷——进入国家队她再无可能。虽然会为她遗憾,但还得理智的看待问题。首先,从中国女排所处的大环境上来说:目前女排的黄金时代又回来了,以朱婷为首的新的黄金选手,正是发光发热的时期。而自13年郎平解手女排主教练之后,改变了以往的打法,更加注重协调和配合,一传这条线必不可少。而大梅属于重炮型的选手,攻击力甚猛,但其一传、发球不稳是她致命的劣势,她不适合郎导的战术。从她个人状态来看:像网友所说,体型过胖,难以跳跃,灵活度不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她确实再无可能进入国家队了。

“31岁,我还没到打不了的年纪”。这是她在采访中说的。虽进入国家队无望,但她还可以在联赛中继续打球。2019年到2020年的女排超级联赛即将开始,在辽宁女排公布的阵容名单中,我们又看到了王一梅的名字。某种意义上,她是我们谈及排球时难以割舍的情怀她。在这次的比赛中,大梅会是什么状态,我们这些老球迷且看且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