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3500工資的人多不多?

Adong夜說


到手3500元的工資,即便在四五線小城,也肯定是不夠的,舉個例子,我朋友所在的某五線小城,城邊(市中心1W)的房價都在5000一平,100平需要50萬。

假如題主是單身,且靠自己打拼,光想在五線城市買房,不吃不喝也得10年。更不用說在沿海一線城市了。

再從題主的疑問語氣中,我聽出來兩點意思:

1.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3500工資的人多不多?

2.如果不多的話,我要怎麼做才能提高工資?

以下我就結合這兩點嘗試作答:

一、扣除五險一金到手3500工資多不多

這個多不多,說的是數量,我翻了下國家統計官網(比較權威)記錄,記錄的都是平均工資和平均年收入,具體人數很難確定。何況數量到底10萬人是多?還是100萬人算多?沒有可比性。與其比數量,不如我們來看這個年收入在全國處於什麼檔位。

一般給員工交五險一金的企業基本都是規模以上的企業,沒有規模的企業是沒有經濟能力上全五險一金的,最多是三險(當然不排除個別優質私營企業)。

由於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五險一金比例不一樣,按照我公司的算法,五險一金的比例約佔實發工資的18%(養老8%,醫療2%,公積金8%),核算下你實發工資應在4300左右,年收入(不計獎金)是51600。參照下面三張圖(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這個年收入低於國家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且大幅低於非私營企業平均工資。

由於以上數據統計的是規模以上企業的平均工資,要是綜合考慮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收入情況,這個年收入應屬於中下檔。

二、既然3500的工資水平較低,怎麼做能提高綜合工資收入?

1.明確崗位,加深工作印象

在公司要明確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能是什麼都能幹的服務崗,要在實際工作中給老闆留下具體印象,加薪的概率才能高。

同事李衛原先就是服務崗,公司的大小事都處理,別人一年漲一次工資,他兩年一次。檢修設備的老師傅退休後,他和領導申請專門檢修設備。現在只要設備有故障就能想到他,工資自然就漲起來了。

2.做好本職工作,發展業餘副業

工作間隙,下班之後的時間,也可以用來提高收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兩個:

01.理財

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錢,不要放在銀行裡,利息太低。可以適當的買些利息較高的理財產品。

現在買理財產品非常方便,各大主流APP都有。

要謹記不能太貪,要選出適合自己風險的理財產品。

02.發展興趣,並將興趣變現

舉個例子,如果你愛好寫作,通過頭條號就可實現。

頭條號主張:“無論你的愛好多麼小眾,無論你的創作多麼個人,在今日頭條,你總能和懂你的人相遇。”

寫我懂得,找懂我的。

只要你寫的足夠好,懂你的人足夠多,你的收入也會慢慢增多。

3.整體提升自己,跳槽溢價

努力通過各方面學習提高自己,並在適當的時機和老闆談漲薪,如果沒有得到工資提升的話,要不是公司目前不需要這個崗位,要不就是老闆不願意給你加工資。

不管老闆出於哪種考慮,確定自己足夠優秀,一樣可以通過理性跳槽來實現大幅漲薪。

切記要理性,如果在一線城市相同崗位多,跳槽相對容易,像我這種五線城市你就得學會騎驢找馬來跳槽了。

以上。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樓主您好,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個退休金的社會平均工資大概是在2500元左右。也就意味著至少有一半的人群,至少有一半的退休人員,他的這個退休工資是不足2500元的。所以從退休金的這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實際上3500元算是一個高收入的待遇了。

那麼實際上企業工作或者事業單位工作的一些人員五險一金,扣完之後到手3500元,實際上這也是一個比較少的數字。因為大家想想看現在的物價水平,房價水平等各類的水平還是相當高的,所以說每個月工資如果待遇只有3500的話,確實是不怎麼高。

但畢竟工作是有高低之分的,待遇也是有差距的的,所以說工資收入有高有低,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當然3500元的一個標準人數多不多實際上。並沒有做一個詳細的統計,但是我個人認為3500元的工資人數絕對不會是少數。


社保小達人


這個收入水平應該算中等收入水平了,特別是在中西部地區,在一些國企或者事業單位。

大多數人都是這個收入水平。

在往上走,可能會高一點,達到5000到8000這個樣子,這個需要有點職務。

達到高層管理人員,可能收入水平在1萬多,2萬元左右。這種一般按年薪進行支付。

有些特殊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甚至能達到30到40萬元年薪。

努力奮鬥吧青年!


職場噴一會兒


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3500元,那麼按照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事業保險0.5%,住房公積金12%的扣除比例,扣除五險一金前,應發工資大概是4600元,這個收入水平其實並不算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我國城鎮職工人均收入為6193元,這個金額是扣除五險一金之前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4600元,所以說我國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3500元工資的人肯定是很多的。

而從各個地區的情況來看,我國各省的城鎮職工人均月均收入都已經超過4600元,不過不同地區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人均月均收入已經超過了1萬元大關,在這樣的一線城市中,如果一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只有3500元,那麼生活得會非常艱難,應該算是社會底層的人員了。而在三四線城市中,每個月3500元的收入已經算是中等的水平了,小雷所在城市的普通公務員和國企職工每個月都拿不到這些錢。

不過私人企業到手的3500元和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又不太一樣。

很多私企老闆為了降低人力成本,都是按照當地最低基數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甚至還有一些企業並沒有為職工繳納這些。而公務員和國企職工的五險一金繳納金額都是比較高的,因為在核算繳納基數的時候,他們都是按照全年總收入進行計算的,不單單是每個月工資還包括平時和年終發放的一些獎金。所以即便到手的收入都是3500元,但實際收入上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會比私企高出不少!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中國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時候工資3500元的人真的不多,因為條件很苛刻。

第一,參加公積金的人數。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運行情況報告顯示,2018年,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291.59萬個,實繳職工14436.41萬人,全年住房公積金繳存額21054.65億元。

第二,參加五險的人數。“五險”實際上包含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實際上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因此參加養老和醫療的人數普遍較高。

根據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的人數有3010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是1964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是23874萬人。

根據2018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顯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是3.17億人,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是2.04億人。

所以,2018年全國同時參加五險一金的人數至多有14436萬人(公積金參保人數),由於有可能有交叉,實際五險一金覆蓋人數不會超過1.44億。

全國的勞動者人數有多少呢?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末全國就業人口77586萬人,也就是說有五險一金的人不超過全部就業人員的18.6%。

人們的工資收入水平有多少呢?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人均工資性收入是15829元,這是按照13.95億人口計算的。通常我們認為就業人口才能夠掙工資,2018年全國人口的工資收入總額是22.08萬億元,具體到每個就業人員頭上人均掙得的工資收入只有28460元,人均月工資收入只有2371元。

所以,大部分人的收入還是很低的。雖然說五險一金是好單位,但實際上也有大量的協管員、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工資收入很低,但只有五險一金的保障。我們單位絕大多數人員到手工資收入只有2400元到3500元之間。

如果說工資收入低於3500元的人只有有五險一金人數的一半,那麼有五險一金、工資高於3500元的人數,頂多只有7218萬人了,只有全部就業人口的9.3%。當然這是不分區域,可能在一二線城市這樣的收入很低,但是在全國範圍內還是足以驕傲的。


暖心人社


很多,而且很多扣完五險一金還沒不夠3500的。下圖是網上根據各大網友提供的數據整合的廣東各市平均工資和排行情況表。

從表當中,我們不難看出,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平均工資才五千多,廣州四千多,而其他城市都是3000多,雖然說平均的不準,但這個數據和實際情況出入不大。可以想象得出,咱們國內還是有很多低收入人群的。

當然,這和題主問的還是有點不同的,差別就在於,題主說的是扣完五險一金後,到手3500工資。我們都知道,發下來的工資要扣社保公積金和個稅,才會到我們的手上。但這個社保公積金究竟多少,都不相同。

  • 在私企,如果一個人不交社保公積金,純到手3500,或者按最低標準繳納社保,沒有購買公積金,到手3500,這種是符合題主所描述的情況的。
  • 在政府機關,國企事業單位,社保公積金會交的比較多,一般繳納基數是工資全額,公積金比例按最高12%交。這樣一來,假如一個人稅前工資4500,社保自己交400多,公積金交540,這樣到手也是3500左右,同樣也在題主劃分的人群範圍內。
  • 更有甚者,員工可以按超過自己工資總額的基數來購買社保和公積金。比如我前單位有個領導,在單位買公積金,基數是按當地的繳納基數上限(20000左右),比例按12%來交,個人和公司一共出4800,其中公司只負責出500,其餘4300他自己出。他工資9000,扣除社保公積金和個稅,到手也是三千多。

所以說,這個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3500,裡面還有很多情況要區別對待,五險一金究竟有多少,還有沒有其他補貼,年終獎有多少,這些都會影響自己的實際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按人群劃分的話,呈現一個金字塔形狀,底層的低收入者還是佔絕大多數,畢竟國內還有那麼多的經濟落後地區,有那麼多的務農務工人員,工資3500以下的絕對不少。總之,大家都要努力拼搏,不斷提高自己的收入,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感謝閱讀,歡迎添加對我的關注,一起探討我的所知你的所想。


心念HR


說到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工資3500,我想說這樣的人真的很多,大家不要聽著3500少,我們算一下稅後3500,企業僱一個人得多少成本。

社保費企業大概需要繳納1150元/月,個人需要繳納380元/月,公積金單位和個人每月各需要繳納400元,也就是說到手3500工資的工人企業每月需要支出的成本是 : 3500+1150+380+800=5830元,可見單位承擔的壓力也不小,但是對於工人來說,3500幹啥都不夠,溫飽都很難。

有一次我回家挺晚,夜也很黑了,小區的保安估計也是清閒了,在給家裡打電話,我故意放慢腳步經過聽了他和家裡的聊天,大概就是家裡嫌他掙得少,聽的最清晰的一句話就是他說 “這月工資發了3200,都給你打回去了怎麼還不夠花?”,聽到這句話我心裡顫抖了一下,難道我們不是生活在同一個北京嗎?

工資怎麼這麼低,真讓人不可思議!我發現自己算好一點的情況了,畢竟是他的好多倍,後來我一想到像我住的這樣的小區,北京有成千上萬個,隨之而來的就是成百上千萬的保安同志,他們的工資是否都這麼低?我給自己的答案是:一定是。

類似於保安這種工作技能單一的崗位還有很多,普通飯店的服務員;還有很多公司的銷售職位,在產生不了業績的時候,他們可能都是月薪3500,用二八法則來說,就是20%的人掙著高薪,80%的人掙著低薪,20%的高薪職工所掙的工資總和等於80%的低薪職工的工資總和。

薪資待遇的多少也是一個正向的金字塔,塔尖的人固然薪資高,但畢竟是少數,塔底是工資低的人,根據形狀的大小我們都能看出來底部低薪的人更多,雖然我們勤勞一生,奮鬥一生,真正成功的人並沒有多少,很多人還是拿著3500的工資,憧憬著月薪10000的幸福生活,掙得多有多的花法,少有少的花法,能力強就多掙點,能力不行的就只能掙這麼點了。



而在北京都有這麼多的人月薪3500,我相信其他城市這樣薪資待遇的人一定更加的多,就拿我們老家的四線城市來說,人均收入才2300元左右,能給到3500,他們都會覺得是高薪了。


筆記簿杏豆


首先很榮幸能夠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意見,希望我的回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毋庸置疑,在中國扣除五險一金到手3000左右的人很多。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被 上圖的平均工資給洗腦了,然後就是朋友圈各種拖後腿。

如果經常逛知乎,你還會發現知乎裡全是年薪百萬的大牛,月薪三五萬都不好意思開口。這樣直接影響著兩種人。

第一種人:距離平均工資差距不大,但還未到平均的一部分人,會激起他們拼搏的精神,為達到理想值而努力工作,這當然是一種積極的影響,我想這也是國家統計工作放出平均工資額原因。第二種人:距離平均數差距較大,因此對生活前景充滿迷茫,未來不知在何方,平均數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

這就是平均數所帶來的利弊,但有點統計學知識的人都明白,平均數其實是看不出國民的平均水平的,有名的段子有:我與馬雲的平均工資都上億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平均工資的水分了,而看工資的綜合水平應該看什麼,答案是中位數,但是市面上卻缺少這方面的數據,因為數據展現在大眾面前應該是華麗且擁有正能量的。而中位數的數字卻打不到這個目的。

我國現有14億人口,其中務農人口應該在6.5億,而這6.5億人口中至少有一半是隻務農,不出去打工的,這樣這一部分人的工資應該在3000以下,甚至在2000以下也是可能的。而且三四線城市3500的工資應該是中位數的位置,我因該至少有一半的人在3500左右徘徊的。

所以綜上可得出:我國月薪3500一下的人應該有三分之一的人群。

所以為了美好的生活,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吧!


THANKSSSS


我在浙江十八線小縣城,今年每個月到手六千多一點,五險一金也是有的,但是都是最低標準。我這個工資在我們這裡已經是比較靠上的,我們這裡房價是一萬多一點,有兩個小孩,每個月都勉強夠花,想買房真的只能靠想了!


浙雲農民小黑


首先題主未明確所在的企業是哪類型的,五險一金有沒有按標準繳納?

所以我就以身邊人來舉例!

A每月到手工資3500,實際應發5500,年末有5個月的年終獎。住房公積金每月扣800多,為啥這麼多?是按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繳納。之所以A沒有辭職,折算下來每月有7-8000,題主如果屬於這類情況,那就可喜可賀。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廣州市的平均工資。這份調研是非常隨機的,各個行業的都有,參考價值好過國家公佈的。這樣看來題主的工資遠遠超過了一線城市的平均工資。

如果按“二八定律”,題主的工資放眼全國,那得可喜可賀,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