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服役幾十年,為何單艦作戰能力仍然領先世界?

1084976995


基洛夫級巡洋艦是蘇聯海軍裝備的噸位僅次於航母的最強水面戰艦,採用核動力推進,滿載排水量高達26000噸,可以攜帶超過400枚各型導彈,堪稱是不折不扣的海上武庫艦。首艦於1980年服役,總共完成建造4艘,從第5艘開始由於蘇聯解體取消了建造計劃。話說在基洛夫級巡洋艦剛剛服役的時候,的確是令人感到相當震撼的,充分體現了蘇聯海軍的飽和打擊作戰思想,單艦作戰能力勝過除了航母以外的任何一種水面戰艦。

當時美國海軍的新型主力水面戰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問世年代都比基洛夫級巡洋艦更晚,要想單艦跟基洛夫級巡洋艦PK也是隻有送菜的份兒。然而將近40年的時間過去了,現役的基洛夫級巡洋艦也只剩下了一艘,目前在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當差,雖然中途也進行過一些改進升級,但是總體性能已經不可避免的過時了,跟21世紀的最新銳水面戰艦相比明顯呈現出老態,更不要說還能繼續領先世界。

其實基洛夫級巡洋艦的設計思路就是非常典型的“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為了儘可能堆砌更多的武器裝備,使得自身的噸位體積隨之水漲船高,造成性價比和通用性都是差強人意。首先,基洛夫級巡洋艦由於艦體龐大,使用2臺核反應堆+4臺蒸汽輪機混合推進,不僅建造成本高,而且維護難度大、出勤率低,嚴重製約了它的裝備數量,蘇聯花費了吃奶的勁兒,在十年之內也只建造了4艘,俄羅斯更是隻能勉強保留下唯一的一艘獨苗。

第二,基洛夫級巡洋艦的艦載導彈看上去數量眾多,可是各型導彈的垂髮系統互不兼容,任務彈性相當差,使用效率也很低。威力最大的是SS-N-19超音速重型反艦導彈,射程超過55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3.5馬赫,配備了20個單元的井字形垂髮系統。另外還有96枚裡夫M遠程艦空導彈,射程150公里,分別配備了12個8單元的左輪式垂髮系統。其他的導彈基本上都是近程點防禦艦空導彈,也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不能替換成其他導彈。

基洛夫級巡洋艦真正的戰力強棒就只有20枚SS-N-19反艦導彈和96枚裡夫M遠程艦空導彈,總共116枚導彈。我國的055型驅逐艦,噸位只有基洛夫級巡洋艦的一半,擁有112個單元的大型通用垂髮系統。別看垂髮數量比基洛夫級巡洋艦少,但是能夠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任意搭配導彈組合。比如要想強化反艦能力,可以裝載七八十枚甚至上百枚反艦導彈;要想強化防空能力,又可以多裝遠程艦空導彈或者一坑四彈的中程艦空導彈,可用火力密度將超過基洛夫級巡洋艦,這才是當之無愧的單艦最強戰力的存在。


晨曦談兵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目前早已過時了。

基洛夫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物。

海軍技術突飛猛進,每10到15年會有很大變化。

基洛夫服役已經40年,期間沒有經過大幅度改造,在今天自然是過時的。

基洛夫,是七八十年代的強悍軍艦,屬於那個時代。

在蘇聯紅海軍時代,由於航母遠遠無法和華約相比,才被迫推出了基洛夫。

基洛夫的設計初衷,是作為蘇聯遠洋海軍的主要反艦力量。

在沒有可靠航母戰鬥群的情況下,基洛夫可以深入遠洋,一次性發射20枚SS-N-19“花崗岩”超音速重型反艦導彈。

這種導彈重6噸多,飛機和小型軍艦,都扛不動!

在有體系支撐下,導彈射程高達600公里。彈頭裝藥高達750公斤(普通反艦導彈裝藥不過一二百公斤),非常嚇人。

即便是美軍重型航母,被擊中1發導彈也會重創甚至沉沒。

20發導彈短時間內進行飽和攻擊,確實會對敵人造成較大的威脅,至少當年確實如此。

美國海軍第一套宙斯盾系統,也就是第一艘提康德羅加號,在1983年才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後來又發展到驅逐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第一艘阿利·伯克號於1991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

所以,在基洛夫問世的時代,美軍難以對抗這種重型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

可惜,時代不同了。

首先隨著技術的進步,飽和攻擊這一招已經逐步失效了。

在90年代,俄羅斯軍方分析,認為對抗美國航母戰鬥群防禦能力大大增強。蘇聯海軍必須一次發射80枚甚至100枚以上的反艦導彈,才有可能射穿宙斯盾防禦網,消滅美軍航母。

那麼,基洛夫的區區20枚反艦導彈,也就算不了什麼。

以我國的055大驅為例,有112垂髮單元,可以裝備即使沒反艦導彈,這才有可能擊破宙斯盾網。

實際上,基洛夫的改造計劃,就包括安裝了10部八聯裝共計80單元垂髮,以提高反艦導彈數量。

再說,基洛夫的設計比較落後,各種設備全部堆積在甲板上,搞得像城堡一樣高大。

對於現代海戰,基洛夫軍艦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目標,各種反艦導彈想不擊中它都難。

而新一代的軍艦,均要考慮隱身效果。

比如著名的瀕海戰鬥艦,雷達上僅僅相當於一艘漁船。

一旦開戰,基洛夫是很難逃過敵人的獵殺。

另外,基洛夫的艦載設備基本全部過時,從雷達到火控系統甚至通訊設備,必須全部換裝才行。

而且,基洛夫的自動化程度太低,軍艦需要接近1000官兵。而9000噸的美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官兵只有300多人。

實際上,基洛夫已經大大過時,也沒有大規模改進的意義。因為整體改造基諾夫,還不如製造新型驅逐艦了。

所以,今年俄羅斯媒體公佈,認為現有的基洛夫都會在2021年徹底退出現役。


薩沙


"基洛夫"是俄羅斯乃至全世界僅次於航空母艦的最大水面軍艦,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型標準排水量超過2萬噸以及使用核動力驅動艦艇的現役巡洋艦。"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為23000噸,而滿載排水量則接近26000噸,是當今名副其實的海上鉅艦。基洛夫級艦可裝載500枚左右各型導彈,堪稱“武庫艦”,是美國最大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的4倍。安裝了2座核反應堆和4臺蒸汽輪機的基洛夫級艦最高航速31節、艦長約252米、寬28.5米,艦員727人。基洛夫級艦最令人生畏除了巨大體積外就是艦載的各種導彈,其中有SS-N-19超音速反艦導彈、SA-N-9A中程防空導彈、SA-N-6遠程防空導彈、SA-N-4近程防空導彈、SS-N-15反潛導彈。SS-N-19超音速反艦導彈威力巨大,兩枚命中就能讓萬噸級的艦船葬身海底。




交遊遍天下


世界海軍百年的時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海上霸主,巡洋艦、戰列艦的作戰理念已經不適合現代海戰,戰列艦已經完全退出歷史舞臺,而全球各國的巡洋艦也只剩下“基洛夫級”、“提康德羅加”和“光榮級”三款!而“基洛夫級”巡洋艦作為最具代表性的,其滿載排水量達到了2.5萬噸,採用2座kn-3核反應堆+4臺蒸汽輪機混合動力方式,也算是核動力巡洋艦了,還可以攜帶400多枚反艦、反潛、防空以及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等多種導彈,火力之強大也常被成為“武庫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和055大驅

不過,縱然“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噸位、航程、火力是全球所有其他驅逐艦、巡洋艦所不能比的,但該艦畢竟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物,所以它的性能以及戰鬥力在當下並不是不是最強的,即便是其主打的單艦作戰能力也不是最強的,甚至不及052D、“阿利伯克”等驅逐艦!

首先是防空雷達和防空導彈

“基洛夫級”巡洋艦裝有2個三座標雷達,分別是МР-800“旗幟”(頂對)和МР-710/750“軍艦鳥-M/MA”(頂舵),“旗幟”屬於遠距離警戒雷達,對大型飛機的探測距離約為500公里,探測精度不足;而“軍艦鳥-M/MA”屬於近距高精度雷達,探測距離130-150公里!這兩款雷達無論是在探測距離還是精度還是計算處理能力都不如現在盾艦所用的雷達系統!

▲“基洛夫級”巡洋艦武器配置

而防空導彈更甚至,“基洛夫級”巡洋艦所具備的近(10公里左右)、中(50公里左右)、遠防空能力(100公里左右)三層防空覆蓋能力,現在的驅逐艦也都具備,雖然所搭載的防空導彈數量沒有那麼多,但性能更好更好,比如海紅旗-9B的最大射程200公里左右再加上346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防空能力更為強大!

然後是落後的反艦導彈

其實“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反艦能力並不強,只搭載了20枚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可以攜帶750公斤的半穿甲彈頭,最大射程約為550公里,最大突防速度2.5馬赫,這樣的性能在目前全球主流反艦導彈中只能算是一般!

▲“鋯石”反艦導彈

而且“花崗岩”反艦導彈550公里的最大射程還是通過高彈道(飛行高度17公里)的方式實現的,在加上其紅外特種特別明顯的發動機,這種昔日的“航母殺手”在現在防空雷達和防空導彈面前簡直就是活靶子!這也是為何俄羅計劃將“花崗岩”反艦導彈換成射程只有300-400公里,但突防速度能達到8馬赫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原因!

最後是難以改動的外形

“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外形設計也非常落後了,現在的驅逐艦多多少少都會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而“基洛夫”除了體型巨大之外,該艦上層建築也是錯從複雜,容易被探測到也容易被擊中,這方面的缺點即便是後期升級也無法改變的!

總之,“基洛夫級”巡洋艦無論是在外形設計還是防空雷達、防空導彈以及反艦導彈等方面大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物,即便經過現在化改裝提升都非常有限,所以綜合戰鬥力不如052C/D也在意料之中,而俄羅斯繼續對其升級改造也是沒錢建造新艦的無奈選擇!


天下布武


縱觀當今的俄羅斯海軍,除了壓箱底的核潛艇之外,水面艦船中最具威脅的恐怕就是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噸位大、航程遠、火力強;雖然基洛夫這種典型冷戰思維下的產物在這個“無航母,不國防”的時代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但對於捉襟見肘的俄海軍而言,仍可堪大用。

不過,服役年限和技術老化終究是硬傷,因此俄羅斯也在近兩年啟動了對基洛夫級巡洋艦的現代化改造工作。當然,考慮到改造成本、風險和即戰力等因素,後續的改建工作只會儘可能的圍繞諸如艦電、武庫等亟需升級的領域展開。

客觀講,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單艦作戰能力之所以被廣為稱道,主要還是得益於其“飽和攻擊”的戰術設定:全艦所搭載的各型導彈超過400枚,可同時兼顧對空、對陸、對海以及反潛多種任務。以基洛夫級的防空為例,並非簡單的區域防空,而是涵蓋了近中遠三大射程,真可謂是事無鉅細。

既然能對敵實施飽和攻擊的武庫是基洛夫級生存的根本,那麼俄羅斯就有必要順應技術潮流升級自己的艦載武器。還是以防空為例,原本搭載的96具S-300F“堡壘”防空系統在技術上已略顯滯後,所以俄海軍就決定換裝為基於S-400研發的“魯道特”系統。

換裝“魯道特”後,基洛夫級的防空還是會延續原來的近中遠三程,但各防禦層的導彈射程相比原來卻有了更大的提升:“魯道特”系統的近程防空使用9M96E導彈,最大射程為40公里(舊系統射程僅為10公里)、中程防空使用9M96E-2增程導彈,最大射程可達120公里(舊:射程45公里),而且不需要大型照明雷達的導引、遠程防空使用的則是48N6導彈,同時兼容48N6DM,前者的最大射程為200公里,後者的最大射程為250公里(舊系統遠程防空僅有90公里)。

反艦領域,基洛夫級原本裝備的是SS-N-19“花崗岩”反艦導彈,未來應該會全部換裝SS-N-26“紅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或者3M-54-E/1"俱樂部");如此一來,除了提升固有的打擊能力外,原來SS-N-19使用的傾斜發射方式也可變為垂髮(已確定使用3S-14-U1通用艦載垂髮系統),一定程度上節省了艦上的空間。

此外,基洛夫級的反潛、對陸攻擊能力也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升級。而諸如聲納、雷達等艦電設備則會全部換裝俄羅斯當前的最新產物,最可靠的應該是借鑑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級護衛艦的艦電系統。

綜述而言,俄海軍目前實在不具備建造全新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所以萬般無奈之下最好的選擇就是升級改造基洛夫級巡洋艦,這樣不僅有效的控制了成本,而且也能在短時間內保持俄海軍水面部隊的戰鬥力。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基洛夫級,滿載排水量2.7萬噸,因此,與其說是一艘巡洋艦,不如說是一艘戰列巡洋艦更妥當;當年,蘇聯紅海軍這一艦型服役時,令西方海軍非常恐怖,就將其定位為“戰列巡洋艦”。

別看基洛夫級艦排水量大,但由於採用了核動力系統,依然賦予了此型艦31節以上的高航速;艦長250.1米,寬28.5米,儼然一座是海上龐然大物,究竟又多大,反正本文作者沒有登臨過基洛夫級,但卻數次登上我海軍當年的主力戰艦。

051型驅逐艦,艦長132米,寬12.8米,滿載排水量為3650噸,儘管從紙面指標來看,此艦甚至都不如滿載排水量4000噸的054A型護衛艦大,但人在艦上時仍然能感到此艦非常大了。

從133重慶艦在東海方向驅逐基洛夫級伏龍芝號巡洋艦的圖片來判斷,051型驅逐艦的體量只有伏龍芝號巡洋艦的零頭,兩艦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反差,基洛夫級巡洋艦實在是太大了。

除了1座AK-130雙管130毫米艦炮、8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艦炮、6座CIWS 3M87型彈炮合一近防系統以外,基洛夫級巡洋艦擁有20座SM-233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內置20枚彈重6.98噸射程550公里的P-700 花崗岩遠程反艦導彈。

96枚S-300F射程100公里的遠程防空導彈、128枚SA-N-9垂直髮射中程防空導彈、40枚射程10公里的SA-N-4近程防空導彈、加上8座彈炮合一系統中SA-N-11防空導彈2具4聯裝,共備彈192枚,全艦擁有嚇人的各類導彈476枚,就是一艘大型的海上導彈庫。

此外,基洛夫級擁用3架卡-27直升機,配備魚雷、深水炸彈、水雷和火箭,具備搜攻潛的作戰能力,單一水面艦艇上擁有3架反潛直升機,在全球也是獨一無二的,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反潛作戰能力就鶴立雞群。

網絡上總有人說基洛夫級多麼落後,但其"頂板"三座標雷達用於對空搜索,工作於D/F波段時,依然能探測366公里外的戰鬥機,對2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為183千米。包括對海探測、火控、戰術導航雷達等,衛星通訊系統、衛星導航系統、數據鏈系統、光電跟綜系統等當下先進艦艇所具備的都有,因此,基洛夫級即便在當下依然堪用。

另外,艦殼聲吶、變深聲吶都有,加上高達3架反潛直升機,除了強大的反潛作戰能力以外,反艦作戰能力肯定全球第一,20枚彈重6.98噸射程550公里的P-700 花崗岩遠程反艦導彈,他國海軍即便在今天依然無法超越。

防空作戰能力也是世界一流,具備遠程、中程、近程枚防空導彈456枚,加上8座近防炮、6座彈炮合一的防空系統,世界上真沒那艘艦艇,擁有如此強大的防空作戰能力。

基洛夫級巡洋艦包括艦炮等武器系統並不落後,落後的應該是當時的電子戰系統等,蘇聯海軍在這方面確實落後於西方,但其反艦、防空等武器系統並不落後,因此,即便在當下基洛夫級依然是他國海軍所無法超越的,單艦作戰能力有請問有哪艘艦能超越基洛夫級巡洋艦。


國平軍史


蘇俄的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是僅次於航母的大型戰艦,該型巡洋艦計劃建造5艘,實際只建造了4艘,一艘在蘇聯解體前夕取消建造,目前首艘退役,2艘在役,一艘還在改裝中。該型戰艦也是世界唯一核動力推進排水超過2萬噸鉅艦,也是世界上真正意義上可以同時同時攻擊多個目標能力的戰艦,可攜帶各類導彈500枚,被稱之為武器彈藥庫簡稱武庫艦,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該型戰艦已經別被拍死在沙灘上了。

基洛夫巡洋艦:彼得大帝號武器裝備圖

蘇俄時期的武器一貫的追求大而強的特點,在美國的長灘級核動力巡洋艦的刺激下,蘇俄才建造了像基洛夫級巡洋艦這樣的海上怪獸,基本算是美蘇海軍爭霸的產物。該型戰艦擁有高航速和無限是續航能力,從第一艘服役(1980年)到今天已經39年了,雖然歷經風雨,仍然是老當益壯,威力依然不容小覷。

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強大能力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武器庫:最多先搭載17門艦炮,搭載著名的花崗岩垂直髮射遠程反艦系統,SS-N-19反艦導彈射程在500-550千米,是水面艦艇最大的殺手武器。搭載96枚S300F遠程防控導彈,可搭載128枚中程防空導彈,可搭載近程防空導彈40枚,近防系統8座艦炮,近防導彈192枚,可見是名副其實的導彈武器庫啊。也可搭載3架卡27直升機進行反潛任務,9部雷達,1部聲吶系統,多套火控系統,衛星導航系統,作戰指揮系統、電子戰系統,綜合通訊系統等電子系統,綜合能力突出

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

第二方面:動力強勁,無限續航。安裝2座kn-3核反應堆,備用一套4燃氣電力渦輪機常規動力推進,艦艇可搭載760人,可實現全球航行,也是世界上僅存一級除去航母外的核動力推進的艦艇。

論單艦作戰能力,在當時可謂僅次於航母的海上殺手,具備秒殺一般戰艦的能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海軍的核動力巡洋艦和戰列艦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逐步被更先進的驅逐艦所代替,僅存的也只有俄羅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與光榮級巡洋艦,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這三個型號了。其中論單艦能力俄羅斯的兩級雖然噸位上比美國的提康德羅加要大,但是綜合能力單艦作戰能力已經遠遠落後提康德羅加巡洋艦了。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已經安裝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過400千米,而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是老式的三座標雷達,對大型目標的探測距離也只有300多千米,並且安裝有宙斯盾作戰系統,比基洛夫巡洋艦的作戰系統要高出幾個等級,提康德羅加巡洋艦安裝了128單元MK-41垂髮系統,可實現一坑四彈,可發射戰斧巡航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海基反彈道導彈等,比基洛夫級最原始的垂直髮射系統要強很多倍,再者近防系統和反潛聲吶基洛夫巡洋艦同樣全面落伍,由此可見俄羅斯該型鉅艦,已經成為老爺車了,如果再拿我國最先進的055型驅逐來比較,基洛夫巡洋艦依然差了一大截。

美國提康德羅加巡洋艦

俄羅斯的基洛夫巡洋艦是繼承了蘇聯的遺產,如果看到基洛夫巡洋艦就會知道,外形縱然龐大,再看各種武器和雷達基本佔據了大部分空間,上層建築太雜亂無章了,跟現代的驅逐艦一比,明顯不是一個年代的產物,在電子作戰系統,雷達,反艦導彈,防空系統全面落伍了。

MK41垂髮系統

俄羅斯為了維持大國海軍的地位,一直在努力升級改造基洛夫巡洋艦,但是想改造這麼大艦艇,花費必然是巨大的,而且俄羅斯的造船工業每況愈下,改造效果也不會明顯。給俄羅斯箇中肯的建議,不如直接購買我國的052D驅逐艦,也比改造來的快。而且我國的052D驅逐艦能力也不比基洛夫巡洋艦差啊,保證享受三包優惠,快速補齊艦隊規模。


藍海夢想666


作戰能力強、好用和技術先進領先世界是兩碼事,像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福特級航母和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及航母、45型驅逐艦採用的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技術是世界領先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戰鬥力就是強的,而且也不一定好用。而作為上世紀70年代的產蘇聯所產的基洛夫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巡洋艦,由於裝備了400多枚各種型號的導彈,所以也被稱為武庫艦,無論是防空、反潛、反艦單艦作戰能力是非常強的,但畢竟是冷戰時期的武器技術只能說夠用,還不算領先世界。


當然,目前全球範圍內在技術層面上能達到蘇聯基洛夫級這樣的水準的國家一個巴掌的都能數得出來,如果從全球範圍內的數量來說的話基洛夫一切是領先世界,畢竟一艘艦都可以吊打五常以外的國家。在美劇《末日孤艦》當中美國就專門安排了基洛夫級與美國阿利伯克級進行單挑的場景,由於頂著主角光環結果是美軍勝利。但是基洛夫在實際作戰中與正常的航母作戰體系進行對抗,基洛夫級並不佔優勢。



蘇/俄系列的軍艦由於上面裝備的武器系統特別多,所以為了容納這些武器,就在軍艦上進行堆砌,各種武器都擺在上面給人高大威猛的感覺,但是在今天的軍艦講究整潔的情況下就有點凌亂。其遠程防空彈就裝備了3種、中程防空彈裝了2種、近程防空導彈裝了5種,再加上其他艦炮系統就更多,而這些武器都不能共用一部雷達,都是需要專門的雷達搜尋指引目標,光是雷達和火控系統就多達16部,再加上電子作戰系統、通訊系統、指揮系統等就更加多少。所以需要多達760多人來伺候它。而相比中美的盾艦,一套雷達以及系統可以指引多種武器進行攻擊,這樣省下的不只是人和精力,提升的也是戰鬥力。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眾所周知,原子彈的橫空出世讓世人看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尤其是在上世紀美蘇對峙使核武器發展到頂峰時期,美國不僅在航母、導彈、潛艇上使用了核動力,就連軍艦也採用了核動力,而作為當時的蘇聯則選擇了建造大噸位的核動力戰艦,這就是非常有名的基洛夫級核動力戰鬥巡洋艦。

要知道,在上世紀巡洋艦是使用較多的一種戰艦。隨著軍工科技的發展,巡洋艦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尤其是到了21世紀,擁有巡洋艦的國家除了美國和俄羅斯外,再也沒有其他國家裝備巡洋艦。然而,核動力巡洋艦到目前為止只剩下了俄羅斯僅有的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這並不是說美國沒有建造過核動力巡洋艦,據資料顯示:上世紀美國曾建造了13艘核動力巡洋艦,但是隨著美國海軍裝備的更新換代,核動力航母以及驅逐艦的大量服役逐漸取代了核動力巡洋艦。那麼俄羅斯目前在役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戰鬥力如何呢?

據資料顯示:上世紀蘇聯共建造了4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經濟的衰退,其他3艘已經退役,目前只剩下了一艘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役,成為世界上僅有的一艘非航空母艦作戰水面艦艇,也是俄羅斯紅旗北方艦隊旗艦,該艦全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排水量高達2.5萬噸,可以說是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艦,作戰時主要承擔遠洋反艦、反潛以及防空作戰,是海上編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軍艦組成導彈編隊,可以對敵方水面艦艇和交通線路進行破壞性打擊。

由於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巨大的噸位,自然少不了強大的裝配。據資料顯示:彼得大帝號可以裝備各類導彈近500枚,值得一提的是採用了垂直髮射裝置,攜帶的花崗岩反艦導彈,射程可以達到550公里,飛行速度超過1.6馬赫。在防空方面;彼得大帝號可以為艦隊提供5曾防線,對來襲導彈進行層層攔截,值得一說的是該艦還裝備有S-300系統的艦載版本,可以對遠距離目標進行打擊。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採用了核反應堆,她可以在海上航行幾年,不需要補充燃料。從火力輸出上來看,一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載彈量以及強大的火力輸出能力,即便在強大航母編隊面前,也不會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政大哥哥


基洛夫作戰能力領先誰?單艦作戰和誰?


基洛夫只是裝備了遠程反艦導彈,數量才20枚,大量的是防空導彈:遠程96枚,中程128枚。大量武器用於保護自己免受空中打擊。

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是防空型巡洋艦,有128個發射管,可以發射對地巡航導彈、防空導彈。現在巡航導彈也可以反艦。

中國的052D有64個垂直髮射筒,可以發射巡航導彈、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對艦打擊力不亞於基洛夫。


問題在於水面艦艇之間進行大規模海戰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海戰的主角是飛機——艦載機,遠程反艦導彈也需要飛機偵察提供目標信息。所以基洛夫的設計理念就有問題。2萬多噸的軍艦,反艦能力只有20枚導彈,一艘一萬噸的提康德羅加就可以攔截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