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汽車大多數都裝配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而放棄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汽車Sight


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更先進,可操作空間更大,對比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優勢更多一些。最早的轉向機都是齒條的,純機械傳動沒有助力系統,如下圖所示:

這種轉向機原理簡單,齒輪直接傳動、成本低、佔用空間小。現在依然存在,例如麵包車依然採用,部分農用機械也仍然使用,應用廣泛。早期大貨車都不帶液壓轉向助力系統,例如解放141,全憑臂力,原地轉彎甚至需要副駕駛幫忙,這就是最原始的轉向助力。這種不帶助力的汽車開起來很累,因此液壓轉向主力系統逐漸成為主流。

液壓轉向助力系統出現後,汽車駕駛起來更容易,方向盤變輕,女司機也可以輕鬆駕馭。簡單的說一下液壓轉向助力系統工作原理。上圖可以看出來,液壓助力轉向機基本結構仍然是齒條的,但是在方向柱上加裝了閥體,當你轉動方向盤的時候,閥體會感知你的動作,然後控制液壓油方向,驅動液壓油缸推動方向機,因此轉動方向盤會變得更輕。基本原理就是液壓泵驅動液壓執行原件來實現助力,與千斤頂原理相似。

手壓泵由液壓泵來代替,但是液壓泵需要持續運轉,以便隨時為方向機提供助力。而液壓泵會消耗發動機一部分功率,因此油耗也會少許增加。同時增加了原件數量,例如需要液壓油箱、液壓油管、液壓泵等,零部件佈局有一定的限制。最主要的一點,液壓系統控制非常複雜。想要實現一些特殊的功能,成本增加、系統複雜。例如隨速可變助力,液壓系統需要更復雜的方案,成本高而且系統穩定性下降。但是液壓助力系統回饋好好,路感清晰。

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轉向助力系統逐漸取代液壓助力轉向系統。電子轉向助力系統優點很多,例如佈局簡單、可控性高、節能、能實現很多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不能實現的功能。

電子轉向助力,助力原件為電動機。在齒條轉向機的基礎上,加裝一個電動機來實現。與液壓助力方式是一樣的,位於轉向機立柱上的轉矩傳感器代替了液壓閥體,可以感知駕駛員意圖。ECU把多種信號做對比計算後輸出一個電流驅動電機,電機轉動則實現了轉向助力功能。電動轉向助力結構緊湊,佈局簡潔,節能,不給發動機帶來額外的負載。同時因為電機可控制性高、反應迅速、轉向助力力矩可變、甚至某些車型可以改變轉向助力力矩與控制模式。

例如奧迪的四種駕駛模式切換,不同模式下轉向助力力矩、特性都會不一樣。還可以實現自動泊車,泊車時方向盤由電機驅動,完全可以代替駕駛員停車,轉向角度都是自動調整的。而自動駕駛、遙控駕駛都離不開電動助力轉向機,所以液壓助力系統會慢慢的推出歷史的舞臺,乘用車用的越來越少,商用車用的多一些。







遊戲人超超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相對於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有很多優勢,所以逐漸取代了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成為汽車助力轉向系統的主流。

簡單的總結一下,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有以下幾點優於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1.安全性好;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最大隱患在於當發動機突然停車時,立即會失去轉向助力,這在有的時候是很危險的,尤其是臂力小的司機,會失去方向控制。而電動助力轉向就沒有這個問題,發動機不轉了沒關係,電瓶有電就行,仍然可以正常工作,提供轉向助力。

2.可靠性高;液壓系統是通過發動機帶動液壓泵,通過液壓油傳遞壓力,推動液壓缸的活塞運動來助力,且液壓油壓力較高,運動部件較多,一旦液壓油洩漏,助力系統即失效。而電動助力系統比較結構緊湊,簡單可靠,由電動機直接提供助力動力,沒有其他媒介,所以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3.節約能源;汽車的一切動力,都來自汽油,節能就是節油,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液壓泵,只要發動機啟動運轉著,隨時必須保持一定的油壓,不管你是否正在轉向操作,液壓泵一會兒也不閒著,它一直會消耗一定的動力,也就是汽油會被一直消耗著,所以能耗較高,也就是油耗較高。而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不轉向操作基本上是不耗能的,所以相對來說比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節能。

4.可擴展性好;由於感應司機的轉向意圖是電子傳感器,執行機構是電動機,這中間可以通過電腦進行判斷,然後發出指令,所以各種貼心的優化功能才能得以實現,比如自動駕駛,自動入庫,自動車道居中修正,根據車速提供不同的助力回饋,等等,這些在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中都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汽車生產廠家也願意使用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提升產品的檔次。

5.經濟實惠;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結相對構簡單,成本不會比液壓助力轉向系統高,組件體積小,重量輕,便於安裝和維修更換。

基於以上的優勢,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出現以來,逐漸取代了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大衛Hans


經過這麼多年的維護工作,談談自已對這兩種助力方式的看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其實對於駕駛員來說兩種方式沒有好與不好之分,每一種產品都是精心設計,反覆試驗,市場檢驗。反映到某一型號,或者某臺車的助力系統不好用,都不是這種助力方式不好,而是某個品牌,或是某批產品有缺陷。助力系統就是助力的,能夠減輕駕駛員勞動強度,有更好的駕駛樂趣,也就達到了設計這個系統的目的。

當然兩種系統之間還是各有特點。最明顯的液壓助力需一套獨立的系統,這套系統需儲油裝置,傳動油,高壓與低壓輸油管路,液壓泵,溢流裝置,換向閥,油缸,活塞。這些都是比電動助力多出來的部件。使用了油料,就有油管老化,聯接不可靠,油封老化等等引起的煩人漏油故障。泵在發動機運轉時必需時時泵油,導致磨損,壽命降低,同時必需消耗發動機的功率來建立一個油壓,隨時供系統的需要提供壓力。在直線行駛不需助力時,傳動油從溢油閥溢出。也就是泵隨時在消耗功率和使用壽命,導致車輛耗油量增加。還有就是這些罐、管、泵都安裝在發動機倉,使得機倉緊湊,增加維修時的難度。而電動助力相對簡單一些。不需特地的取力泵和油罐,電瓶供電就行。電線在佈置時也比油管要容易得多,電動機的佈置也比液壓系統隨意得多。

至於有些朋友說液壓系統在故障時用力方向還打得動,而電動的沒電了方向就打不了。其實這是對這種系統不瞭解而引起的誤解。同為助力系統的兩種方式作用都是助力,壞了就會讓轉向沉重。平直的道路上還好,彎多路陡時最好減速謹慎駕駛。因為如果這時助力系統罷工,車速又過快,往往導致嚴重的事故發生。


白開水62069742


汽車的轉向系統是汽車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過去曾廣泛使用的液壓助力現在正慢慢被電子助力所替代,那麼電子助力轉向系統究竟有何優勢呢?請接著往下看。

電子助力更省油

開過車的朋友都知道,車子在熄火的狀態下,方向盤是非常重的,基本很難轉動。因為傳統的液壓助力是由發動機驅動液壓泵以後提供的,因此啟動發動機以後,方向盤就會變得輕很多,這時轉向助力系統才開始起作用。

雖然液壓助力陪伴了汽車工業發展幾十年,技術成熟穩定,但是其有一個顯著的缺陷是,哪怕車輛在直線行駛,不需要轉向助力的介入,液壓泵也依舊時刻在運轉,無形之中就消耗了很多發動機的動力,往直白了講,就是白白費了很多汽油,因為發動機運轉是需要汽油的。

而電動助力因為是由電控單元來控制的,也就顯得智能了很多,甚至還可以在車輛高速行駛時,將助力轉化為阻力,以提高車輛的穩定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車主發現車子上了高速以後,方向盤變沉了。

電子助力結構簡單

電子助力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就是結構簡單,後期維護也比較省心,甚至一般都不怎麼會壞。

而液壓助力則需要定期更換助力油。

因此電動助力的缺陷也比較明顯,比如路感反饋比較模糊。


輕輕侃車


早期汽車所用的轉向系統基本都是液壓助力,隨著技術在前進讓駕使人有著更輕快的駕使感受,操控性更加的簡單。逐步推出了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目前市場上所售賣的家用轎車或SUV車型,基本上用的都是電動助力系統,很少見到液壓轉向系統,慢慢被市場所淘汰。

下面我們分別來說液壓和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優缺點。

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優點:在技術方面比較成熟和穩定,路感比較清晰。轉向助力比較大,大小車都可以使用,一般大車還是在用液壓式轉向助力。

缺點:依靠發動機的動力來驅動油泵,尤其在轉彎以及低速行使的時候,方向就會偏重,液壓的動力來自於發動機,在低速的時候消耗發動機動力,同時增加油耗。在有一點就是方向偏重是不受女司機歡迎。 液壓管路較多相對比較複雜。佔用的空間也是比較大的,養護成本相對較高。

液壓助力工作原理:

液壓轉向助力簡稱轉向機,液壓轉向主要以兩部分組成機械部分和液壓裝置組成。液壓裝置分為常流式和常壓式。當轉向發生動作時,會關閉一側的通道,利用轉閥兩側的壓力差進行助力。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優點:方向盤輕盈好掌控。結構相對簡單,佔用的空間小,能耗損失較低,節省油耗。電子系統反應速度快,相對比較精準,來的比較直接和靈敏。

缺點:路感不清晰,因為方向太輕,減少駕使樂趣。電動助力只適合用小車身上,大車是用不了的,因為體積太重,電動功率沒有那麼高,大車是帶不動的。電動助力電子原件比較多,相對穩定性和可靠性都不如機械液壓式的。

電動助力轉向工作原理:

電動助力根據電腦控制單元發出的傳感裝置和車速所傳出的信號來確定轉力方向的大小,並驅動電機輔助轉向操作的。

小結:通過以上分析,液壓助力方向偏重,駕使起來費力,電動助力方向輕盈,由電腦控制單元調節方向大小,相對精準、傳輸速度比較敏捷。佔用發動機功率少。這幾項也是目前市場上比較熱捧電動助力的幾大原因。


汽車界大明白兒


成本成本成本!!!!!!!第一要素,電動便宜啊,真便宜啊。

優點:電動的控制較為容易,助力可變花樣較多(各種隨速變化啊,其實不值錢)。

缺點來了:電動可靠性不如液壓,電子器件某些時候會要命哦,比如打仗的時候電子干擾哈哈哈。最害怕一點:某些極端狀況下,你想往左打方向,他給你往右。這種事故死人是有發生的,只不過大多數人不知道而已。

液壓缺點就是比較貴啊,但是純機械可靠性高(為什麼越野車都是液壓)。故障通常在油封。其實要不是車廠黑,液壓維護成本也不高。

電動不能用於一些要求轉向力很大的重型車輛,例如載重300噸的礦山車輛,其實還有很多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這就要求全液壓轉向了(無齒輪齒條、蝸輪蝸桿等轉向機構)。方向盤僅控制液壓閥。

總之,能上液壓的是良心的,畢竟貴


少林寺外賣員


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更先進,可操作空間更大,對比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優勢更多一些。最早的轉向機都是齒條的,純機械傳動沒有助力系統,如下圖所示:

這種轉向機原理簡單,齒輪直接傳動
、成本低、佔用空間小。現在依然存在,例如麵包車依然採用,部分農用機械也仍然使用,應用廣泛。早期大貨車都不帶液壓轉向助力系統,例如解放141,全憑臂力,原地轉彎甚至需要副駕駛幫忙,這就是最原始的轉向助力。這種不帶助力的汽車開起來很累,因此液壓轉向主力系統逐漸成為主流。



液壓轉向助力系統出現後,汽車駕駛起來更容易,方向盤變輕,女司機也可以輕鬆駕馭。簡單的說一下液壓轉向助力系統工作原理。上圖可以看出來,液壓助力轉向機基本結構仍然是齒條的,但是在方向柱上加裝了閥體,當你轉動方向盤的時候,閥體會感知你的動作,然後控制液壓油方向,驅動液壓油缸推動方向機,因此轉動方向盤會變得更輕。基本原理就是液壓泵驅動液壓執行原件來實現助力,與千斤頂原理相似。
手壓泵由

液壓泵來代替,但是液壓泵需要持續運轉,以便隨時為方向機提供助力。而液壓泵會消耗發動機一部分功率,因此油耗也會少許增加。同時增加了原件數量,例如需要液壓油箱、液壓油管、液壓泵等,零部件佈局有一定的限制。最主要的一點,液壓系統控制非常複雜。想要實現一些特殊的功能,成本增加、系統複雜。例如隨速可變助力,液壓系統需要更復雜的方案,成本高而且系統穩定性下降。但是液壓助力系統回饋好好,路感清晰。

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轉向助力系統逐漸取代液壓助力轉向系統。電子轉向助力系統優點很多,例如佈局簡單、可控性高、節能、能實現很多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不能實現的功能。
電子轉向助力,助力原件為電動機。在齒條轉向機的基礎上,加裝一個電動機來實現。與液壓助力方式是一樣的,位於轉向機立柱上的轉矩傳感器代替了液壓閥體,可以感知駕駛員意圖。ECU把多種信號做對比計算後輸出一個電流驅動電機,電機轉動則實現了轉向助力功能。電動轉向助力結構緊湊,佈局簡潔,節能,不給發動機帶來額外的負載。同時因為電機可控制性高、反應迅速、轉向助力力矩可變、甚至某些車型可以改變轉向助力力矩與控制模式。


例如奧迪的四種駕駛模式切換,不同模式下轉向助力力矩、特性都會不一樣。還可以實現自動泊車,泊車時方向盤由電機驅動,完全可以代替駕駛員停車,轉向角度都是自動調整的。而自動駕駛、遙控駕駛都離不開電動助力轉向機,所以液壓助力系統會慢慢的推出歷史的舞臺,乘用車用的越來越少,商用車用的多一些。


水墨丹青一世情


對於關注汽車的網友們,其實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疑問,並且尋求解答,而這次我們來看看將會給大家回答哪些問題。


一:電動助力結構緊湊

電動助力省去了笨重的液壓部件,換成了體積更小的驅動馬達,可以更好地佈置,還能省下空間,並且液壓部件是需要發動機驅動的,省去後還可以減小發動機負荷。

二:體驗更舒適

目前的車輛都在往更舒適的方向發展,電動助力轉向由於採用電機驅動,轉向時所需駕駛員施加的力更小,甚至可以通過調整電磁閥,營造出不同時速下有區別的轉向力度,例如低速時方向盤輕盈,便於靈活倒車;高速時穩重,便於保持車道。某些追求駕駛感受的車型還支持在不同模式下調整轉向力度,為駕駛員提供最合適的轉向手感。

三:擴展功能更多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與ECU連接,可以擴展出幾種不同的功能,例如車道偏離輔助:在車道偏離時,驅動電機工作回正方向盤;自動泊車:無需駕駛員控制方向盤,驅動電機自行工作;甚至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同樣需要電動助力轉向的幫助。


玩車教授


液壓助力可靠性高,功率大,採購成本高,使用成本高,總結起來就是貴。

電子助力便宜,佔空間小,功率小。

一般轎車用電子助力也就夠用。

液壓助力比較合適載重車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