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憂慮,快樂生活

生活中有的人患得患失,在沒有得到的時候,擔心得不到,得到之後又害怕會失去,他們的心就像鐘擺一樣在得失之間搖來搖去,時常憂慮、經常痛苦。

放下憂慮,快樂生活

有這樣一段話:

“不要為明天憂慮,天上的飛鳥不耕種也不收穫,上天尚且要養活它。田野裡的百合花,從不憂慮它能不能開花,是不是可以開的和其他花一樣美,但是它就自然的開花了,開的比所羅門皇冠上的珍珠還美”。

花鳥蟲草在這世上都能快樂的生活著,而我們擁有智慧勞動的人經常在利益得失之間憂慮和思量著。

有人做過一個統計調查,發現愛憂慮的人40%的憂慮是關於未來的事情,30%的憂慮是關於過去的事情,22%的憂慮是來自於微不足道的事情,4%的憂慮來自我們改變不了的現實,剩下的4%的憂慮來自於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小月是一個愛憂慮的人,碰到任何事、任何人,他都會設想出很多種可能的結果,很多種別人可能對他的態度,多年來這種憂慮已經變成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知道自己活的累,但是不知道怎麼改變,或者下決心去改變,只是按照習慣在生活。

為了改變自己,小月找到了一份推銷化妝品的工作,她有時會上門推銷,有時會通過講美容課來推銷。這種工作使他的憂慮有增無減,因為沒有別人可以依賴,事情的結局又完全無法預測,他幾乎整天都在憂慮中度過,有時夜裡也無法入睡。他想到別人拒絕的語言、厭煩的感覺、尷尬的表情……這一切她彷彿能夠看到並清晰地感受到。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擔憂,內心世界紛亂複雜。

後來,經過不斷的心理鬥爭她開始安慰自己,將對自己工作的期望值降到最低,並在一次次的痛苦中調試自己的心態。他認為自己工作的初衷是要改變自己,培養快樂的能力,不能把賣多少產品、掙多少錢當做壓力,這會阻礙自己的快樂。

於是,他就試著滿心歡喜的上完一堂美容課,然後心平氣和的將她的美容品介紹給客戶,心平氣和的等待對方的決定,適當的給以鼓勵提醒。但是,他不會勉強,不會給對方壓力,不會想盡辦法,非得讓客戶買下自己的產品。但他相信,他在對方心裡埋下了一粒種子,它會呆在那裡,一旦時機成熟,說不定哪天客戶需要這個美容品,就會來找她。通過這種方式,小月的憂慮減少了,工作也越來越舒心。

放下憂慮,快樂生活

生活中,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所持的那些憂慮的荒謬之處,為此可反覆追問自己:“我憂慮有什麼用?”一旦把畏懼和擔憂分解後,你就該問問自己:“最好的結果會是什麼?最壞的結果會是什麼?”採用接受最壞結果的方法。這樣你會發現原來的優慮並不是不可征服。你可以常常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麼?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你必須接受這個結果的話,就準備接受它,最後鎮定的想辦法改善最壞的情況。

著名籃球運動員邁克爾·喬丹說:“我從來不去預料結果,因為每當你考慮結果,你總會想到一個糟糕的結局。無論我陷入何種處境,我都會想,自己一定能成功――而不去想如果失敗了會怎樣。有些人一想到會有一個糟糕的結局,並會憂慮的渾身發冷,也許他們是害怕面子上下不來,或者招人奚落。我認為,如果我想在一生中有所成就,就必須積極進取。我必須主動出擊,我相信,畏畏縮縮是成不了什麼大器的。”

喬丹的這種做法是值得愛憂慮的人借鑑的。遇到事情時,不去想結果,這樣就會避免想結果失敗了會怎樣,可減少憂慮的心情。

放下憂慮,快樂生活

一個人要敢於用自信的姿態迎接一切惡運,用坦然的心境承受一切苦難,縱然沒有鮮花,沒有掌聲,幸福和快樂照樣以盈滿心間。在生活中必須得自己打開自己的心結,學會拋開憂慮,快樂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