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女童因頂嘴被父親毆打致死:中國父母為什麼喜歡打罵孩子?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讓我十分震驚:

前幾天,海南萬寧的一名男子抱著一名女童,衝進市人民醫院的急診科。女孩從頭到腳佈滿了瘀傷,呼吸微弱,雙眼緊閉。儘管醫生第一時間就展開了急救,女童還是搶救無效死亡。醫生覺得很奇怪,於是報警。

六歲女童因頂嘴被父親毆打致死:中國父母為什麼喜歡打罵孩子?

最後據這名男子蔣某交代:

女童是他六歲的女兒。出事這天,他剛從外地回來兩天,在陪著女兒在出租屋裡寫作業時,他不停責罵女兒,女兒忍不住,頂了幾句嘴,蔣某便一怒而起,抓起手邊的皮帶、掃把、衣架,將女兒踹翻在地,狠狠地連續抽打了一個半小時。直到他累了,停下了手,對躺在地上的女兒說:“快起來,去洗洗。”這時,孩子用盡她全身的力氣,說了最後一句話:“爸爸,我起不來了。你拉一下我吧。”此刻,蔣某還以為女兒是裝的,很不屑地說:“你這麼厲害還需要人拉嗎?”然後也沒有理孩子。5分鐘後,孩子慢慢變弱。變弱後,他才想起送到醫院,然而為時已晚。

六歲女童因頂嘴被父親毆打致死:中國父母為什麼喜歡打罵孩子?

說實話,看完這則新聞,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而且我看到網友們紛紛在評論中訴說自己曾經被父母毒打的經歷。可見這件事並不是孤立事件,它值得大家深刻地反思。我們今天就來深入地探討一下,為什麼很多中國父母喜歡打罵孩子?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七點:

1、中國父母常把孩子當做“私有物品”,而不是“獨立的人”

中國父母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往往在潛意識中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品”,隨意打罵、調教。

我可以說這種思想就來自中國古代的“三綱五常”。“三綱五常”中有一句就是“父為子綱”,所謂“父為子綱”即孩子必須對父親絕對服從。一旦孩子違背父親的意志,父親就可以隨意地懲罰孩子。

比如《紅樓夢》裡就寫過賈政打賈寶玉,賈政先是叫小廝打,喝到“堵起嘴來,著實打死!”後來覺得這樣不解氣,又自己舉起大板,咬著牙狠命打了三四十下。最後若不是王夫人和賈母趕來,賈寶玉恐怕就要被他打死了。

由此可見,封建社會,完全就是把子女當做父母的私有物品,可以隨意處置,而現代中國人,可能也還會有這種封建思想,真的是非常有害呀!

而歐美國家的父母往往會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比如德國音樂家舒曼講過一個童年往事:舒曼十四歲那年的一天,他母親問他:“你願不願意跟我學美術?”舒曼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他對學美術根本沒有興趣,但他又擔心拒絕母親,母親會不高興。最終他只有低頭不語。這時他母親卻笑著說:“你的沉默已經給了我答案,但是如果你響亮地對我說‘不’,我會更高興。為什麼不說呢?即使我是你的母親,我也沒有權利勉強你去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

2、很多中國父母沒有“尊重孩子”的觀念

“觀念”不同於“理念”,“觀念”往往是在長期的成長過程中,通過感性認識得到的一些觀點;而“理念”一般是理性思考以後得到的觀點。“觀念”很難改變,而“理念”則很容易改變。

一般而言,一個人的觀念往往來自於其父母。比如父母“不貪不義之財”,那孩子長大以後也一樣會“不貪不義之財”,這就是他從小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形成了這樣的觀念。

由此可見,“觀念”還是很強大的,它類似於“基因”,會從親代向子代“遺傳”,而中國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觀念,可以說也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換句話說,中國父母小時候挨其父母的打,所以他們長大了自然也就覺得“父母打孩子”天經地義。

當然“觀念”也不是絕對不能改變,如果意識到“觀念”的錯誤和危害,肯定也是可以改變的。

3、很多中國父母沒有“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的感受”,簡單來說,就是“換位思考”。有“同理心”的父母就能理解孩子的感受,親子關係也就會更好,而沒有“同理心”的父母則會忽略孩子的感受,所以就更容易打罵孩子。

4、很多中國父母“不懂溝通”

如果父母不會使用“溝通”來引導孩子、解決親子矛盾,那麼顯然他只有通過使用“打罵”來逼孩子就範了。這種做法雖然“簡單、粗暴、有療效”,但顯然會破壞親子之間的感情,導致孩子不再與父母溝通。若長期這樣做,孩子就會對父母反感,甚至仇恨,到了青春期能力增強,就會反抗父母。這就是所謂的“青春期叛逆”。

5、很多中國父母過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我敢說中國父母絕大部分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般就是希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學。是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一旦孩子成績不令人滿意,父母就可能感到巨大的失望,最後失望就會轉化為憤怒,有的父母可能就要抄傢伙打孩子了。

6、很多中國父母壓力大,所以通過打孩子來發洩壓力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如果父母壓力很大,那麼他心情肯定不好。這樣的父母就像一個“火藥桶”,隨時都可能被孩子的一個行為“引爆”。父母可能就會遷怒於孩子,把自己心中的壓力、憤怒發洩到孩子身上。比如,父母正好在單位被領導訓斥了,回家發現兒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可能就會立刻發脾氣,打孩子。一旦父母發現打完孩子,心情變好了,那麼他就可能會經常打孩子。

7、很多中國父母有各種錯誤觀念

中國父母最常見的一個錯誤觀念就是“打是親罵是愛”。反正在中國父母眼裡,父母做什麼都是愛,就算把孩子愛得跳樓了,那也是愛呀,那也為了他好呀!我就不明白了,若 “打”也是愛,“罵”也是愛,那什麼不是愛呢?孩子既然聽得懂人話,為什麼不能通過溝通解決矛盾,非要打罵呢?

另外還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錯誤觀念,這個就更荒謬了,你打孩子,肯定會影響親子關係,哪來的“孝子”?若孩子是父母從小帶大的或許孩子還不至於恨父母,若孩子從小就跟父母沒什麼感情,恐怕就不一定了。

再來還有“不打不成材”的錯誤觀念,這個就不多說了,在美國,法律都規定不允許打孩子,人家的孩子不一樣成材嗎?

六歲女童因頂嘴被父親毆打致死:中國父母為什麼喜歡打罵孩子?

我知道大家肯定要問了:放棄打罵,父母又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那當然是要靠“溝通”來解決親子矛盾,並引導孩子了。那該怎麼進行親子溝通呢?我建議可以參考托馬斯·戈登寫的《P.E.T.父母效能訓練》一書。所謂“P.E.T.”就是“父母效能訓練”的縮寫,實際上就是一個親子溝通的方法。托馬斯·戈登是美國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被譽為“溝通之父”,其推出的“P.E.T.”培訓已經廣泛應用於50多個國家和地區,比爾蓋茨的父母當年就參加過這個培訓。

限於篇幅,這裡只講“P.E.T.”中的兩個要點(以後有空會再跟大家詳細解讀):

第一,“積極傾聽”孩子的話

所謂“積極傾聽”,具體做法是先認真聽孩子說話,再表述自己對所聽到的內容的理解。使用“積極傾聽”可以促使孩子講出自己的感受,父母就可以理解、引導孩子。

第二,不要傳遞“你-信息”,而要傳遞“我-信息”

所謂“你-信息”就是對對方的批判,而“我-信息”就是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父母不要批判、指責孩子,而應該只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過自己的想法、感受來引導孩子。

因為你一指責孩子,他肯定就會產生逆反情緒,他就不會再聽你說什麼了,換句話說,你一指責孩子,你跟孩子之間的溝通之門就關上了,再說什麼都沒用了。

最後給大家舉個例子,下文是一個學了“P.E.T.父母效能訓練”的媽媽分享的經驗(這個媽媽的兒子叫小樹,當時2歲多):

我和我的兒子,第N次因為刷牙的問題,在浴室大戰半個小時。我給他講了“為什麼要刷牙”的道理,但這熊孩子一看到我手裡的牙刷,就堅決地轉過頭去表示抗議。

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感到虛弱無力。我洩了氣,坐在浴缸裡,垂下拿著牙刷的手,收起故作輕鬆的笑容,無奈地對小樹說:“媽媽知道老逼小樹刷牙,小樹不願意。小樹一哭,媽媽也很心疼的。媽媽不想讓小樹哭。可是如果不刷牙,媽媽真的擔心小樹的牙齒會壞掉。牙齒壞掉,小樹就吃不了好吃的了,還要去看牙。看牙的時候挺不舒服的,媽媽去看過。想到要帶小樹去看牙,媽媽也覺得很心疼。媽媽已經很努力地輕輕刷牙,陪小樹玩,不想讓小樹不舒服,可是小樹還是不肯刷牙,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媽媽真的是希望小樹的牙齒一直健康。”

然後,小樹睜著大眼睛看了我的眼睛五秒鐘之後,齜著牙,把自己的一張大臉送了上來。那一刻我感動得想哭,我摟著他的頭,激動地說著謝謝:“謝謝小樹配合媽媽刷牙,這樣媽媽就不用逼你了,媽媽好開心啊!”

這樣的溝通有兩三天。從此之後,是的,從此之後,每一天小樹都乖乖地讓我給他刷牙,再也沒有哭過。

六歲女童因頂嘴被父親毆打致死:中國父母為什麼喜歡打罵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