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是时代发展的一个活标本。

在汉中市内最好的出行方式,就是骑上一辆单车,穿大街走小巷,一会儿可以看到三国时期的古迹,一会儿走进了五六十年代的小街,一会儿穿行在八十年代的绿荫下,一会儿又会看到鳞次栉比的某某嘉园,某某府。恍惚间以为是在时空隧道里穿梭一样,一上午就走过了千年历史……

好在汉中街头有丰富的特色小吃,它们会把你拉回到当下,拉回到这烟火人间。

汉中街头的特色小吃,除了大名鼎鼎的汉中面皮以外还有很多,可是即便你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依然会被汉中的朋友说你还没有吃到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还有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今天就写一写我在汉中街头走过哪儿吃过啥了吧。

准备出发了……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槟豆凉粉

传统的槟豆凉粉是由槟豆粉做的,是汉中人重要的小吃之一。

早点时间,巷口的小小槟豆凉粉店前已经挤满人了。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过了早餐的时间,我们来到了位于一个菜市场里的一家凉粉店,就看到了这两位老人家。据说他们每天早上都会光顾这家凉粉店,一人一碗凉粉,吃完后老爷爷开着电动三轮车载上老婆婆离开 。这张照片是2018年春天的时候拍的。

今年暑假回汉中时好友告诉我,她后来去那家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还会经常看到这两位老人家,还是那个时间,依旧是一人一碗凉粉。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饮马池巷,在巷子深处有一个水塘,传说中当年刘邦的部队驻扎在这里,那个水塘是当年的饮马池。

汉中街头还有一种特色小吃,叫作汉中锅贴。

最早被称为锅边油花子,是将发好的面擀成面饼,一层层的抹上油、盐、花椒粉、最后放上剁好的肉沫,卷成长卷。大锅内放入猪油,长卷码好在锅的内壁,经过水蒸油煎。朝下挨着锅底的部分被油煎成了金黄色,吃起来油滋滋的,上边部分是蒸熟的,咬上去很柔软,这种上面软下面脆的口感还是满立体的。

不过今天的人更追求饮食健康,猪油被清油替代,清油也就是汉中人用的油菜花菜籽油,肉沫会被核桃芝麻花生粉替代,但仍然是香气扑鼻,吃过以后唇齿留香。

想吃一定记得赶早!来晚了就没得买喽~~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路过一家人的大门口,一盆盆的花吸引了我的注意。女主人见我在拍照,就走过来说,她的这些花春天的时候可以开上一百零八朵,言语间一脸的幸福和自豪。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在街边偶尔会买到一种特殊的油炸红糖饼,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是用木柴来烧锅的。咬上去外表油脆,里面软糯,香甜可口。我很喜欢吃这种油炸糖饼。在汉中几乎处处离不开辣子,每天胃里像有座火山一样,咬上一口红糖油饼,感觉舒服多了。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这是八一三厂小区街上的一家芝麻烧饼店。

芝麻饼周沿略厚、中心较薄的软饼坯子,层层包裹着油菜花籽油,撒上芝麻,用炭火煨熟,层次分明,颜色金黄,口感酥软得恰到好处。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梆梆面。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过去卖梆梆面的人很多是在夜晚挑着担子出来,他们手里拿着梆子,敲着梆子叫卖。夜晚梆子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传得很远,也很特殊,所以得名梆梆面。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这是刚刚出锅的米糕馍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这是夫妻俩开的点心铺,妻子在屋内埋头做着各种点心,丈夫在门前摊位上叫卖。这是其中包着传统油纸的各式月饼。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出去玩儿的时候,在城固街头买的白馍馍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米凉粉,将大米打成浆后,用米浆做的凉粉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汉中的街头巷尾有太多太多的美味小吃,一次短暂的旅行是吃不过来的,也是吃不够的。

汉中保留了很多各个时期的建筑,小街,巷子。当地的好友娓娓诉说着这里的饮食,典故,传说。不经意的言谈中,蓦然回眸间,你能深深得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就像这汉江的江水,浩浩汤汤,不舍昼夜,流向远方……


汉中的街头和小吃

【来源 这里是棒棒公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