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委內瑞拉石油儲量世界第一,卻沒有沙特那麼有錢呢?

我喺村姑


波斯灣地區是全球已知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區,因此波斯灣沿岸的國家基本都擁有較高的石油儲量,其中沙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為2600多億桶,在世界石油儲量排名中位居第二,佔全球石油總儲量的16%,可能大家都以為石油儲量排名第一的國家仍然在波斯灣附近,實際上不是的,石油儲量排名第一的是位於南美洲的國家——委內瑞拉,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為2900多億桶,佔全球石油總儲量的18%。

委內瑞拉石油工業



從石油的儲量上看委內瑞拉和沙特不相上下,但是兩個國家的經濟水平為什麼差得那麼遠,為什麼委內瑞拉會“窮得只剩下石油”呢?這得從多方面講起:

馬有良馬和劣馬之分,石油也有優質和劣質之分。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雖高,奈何質量不行。沙特的原油屬於輕質原油,雜質少,開採成本低,原油提煉成本低,倍受國際石油市場的青睞。比起沙特,委內瑞拉就有些悲哀了,2900多億桶的石油儲量只有少部分是輕質原油,大部分都是雜質較多、粘稠度高、流動性較低、開採成本高、提煉成本高的重質原油,即便是經過處理的石油半成品也沒多少人買。

油質不好,若是油價高,委內瑞拉還是可以撐下去的,奈何油價也很不給力。在前期輕質原油開採成本低,油價高的情況下,委內瑞拉過的很滋潤,然而油價哪有可能一路飆升而不下降呢?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油價低迷,80%經濟依賴石油出口的委內瑞拉被一悶棍打暈了。沙特開採一桶石油的成本不足10美元,前期將輕質原油開採殆盡的委內瑞拉,在2008年後已然進入了開採重質原油階段,以委內瑞拉石油公司不怎麼成熟的開採技術,開採一桶重質原油的成本高達二十幾美元,再出錢運輸到國外售賣,哪還有錢可以賺呢?沒錢賺,就沒人開採石油,石油供應不足的委內瑞拉,甚至也已經開始從美國進口輕質原油了。今年4月份,委內瑞拉的石油日開採量已經降到了100萬桶以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委內瑞拉從美國進口了一部分輕質原油,除了自用外,還想通過勾兌的手段,稀釋重質原油,降低提煉的難度,然而只不過是“飲鴆止渴”罷了。

反美鬥士查韋斯與馬杜羅

委內瑞拉經濟結構單一,經濟發展受油價波動影響是必然的,然而油價並不是決定因素,油價只是壓倒委內瑞拉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真正把委內瑞拉掏空的是委內瑞拉虛高的福利政策。查韋斯執政時主張委內瑞拉石油公司國有化,把私營石油企業全部打壓下去或者收購,想要大賺一筆,這在委內瑞拉的經濟學家和知識分子眼中是致命的,於是有人提出抗議,奈何查韋斯當即來了一波高福利,讓委內瑞拉民眾都生活在了溫柔鄉里,不思未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古人的告誡,但是委內瑞拉民眾和查韋斯不知道這個道理。高福利讓委內瑞拉民眾變得懶惰,住著委內瑞拉政府免費蓋的別墅,各種物資都靠進口,生產能力逐漸退化,危機隨時可能會爆發。查韋斯下臺後,“卡車司機”馬杜羅接任,恰逢國際油價大跌,委內瑞拉經濟危機爆發,沒錢了咋辦,按理說應該調整經濟政策刺激經濟回暖,然而委內瑞拉政府沒有對經濟政策做出調整,而是拼命印錢,進而導致了極度的通貨膨脹。商人們賺不到錢,紛紛尥蹶子不幹了,委內瑞拉的市場徹底崩潰。

只是內部的崩潰,委內瑞拉還不至於那麼慘,奈何查韋斯和馬杜羅都是反美鬥士,也就使得美國在委內瑞拉最虛弱時,又重重的補上了一刀。查韋斯剛執政時,美國和委內瑞拉正在蜜月期,二者在石油開採方面存在很多合作,但後來查韋斯不斷將石油企業國有化,直接打了美國很多石油公司的飯碗,也就是從那時委內瑞拉與美國開始反目成仇的。委內瑞拉石油企業國有化後,不斷加徵石油開採稅,於是美國石油企業就紛紛撤出委內瑞拉,隨之消失的是先進的開採技術。面對美國的“不禮貌”,查韋斯毫不客氣的在委內瑞拉掀起了一場反美風波,反美意志一直傳承到馬杜羅這裡,隨之延續的還有美國對委內瑞拉長期的經濟制裁,給委內瑞拉原本就已經十分慘淡的經濟又多添了幾絲涼意。

委內瑞拉VS美國

總的來說,石油儲量世界第一的委內瑞拉經濟危機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原油質量不行,市場不佔優勢;經濟結構單一,油價暴跌對委內瑞拉經濟的負面影響極大;委內瑞拉兩屆政府沒有及時調整經濟政策,而是持續虛高的福利政策,徹底掏空了委內瑞拉;美國的制裁,使得委內瑞拉慘淡的經濟雪上加霜,更加慘淡。幾個因素中最關鍵的還是委內瑞拉政府錯誤的經濟政策,如果委內瑞拉想要改變現狀,還得從這方面入手。


黑先生1998


委內瑞拉現有技術可提取的石油桶數約為3009億桶,排名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沙特,通過現有技術可提取的石油桶數約為2665億桶。

委內瑞拉與沙特人口相仿。其中委內瑞拉人口數量3200萬不到,而沙特人口總數則略超3200萬,沙特還略微多一點。

為什麼沙特那麼富裕,而委內瑞拉看起來卻像是在坐吃山空呢? 歸納下來有三大原因:

  • 首先,雙方的石油開採成本和運輸成本相差甚大。

  • 其次,委內瑞拉是典型的反美國家,和美國關係不好,經濟上不斷受到美國製裁;而沙特與美國外交關係良好,國際環境也就寬鬆。

  • 第三,委內瑞拉自身的經濟體制也有較大問題。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沙特與委內瑞拉石油的開採與運輸成本

沙特石油質量比較高,都是優質輕質油。沙特石油以地表淺層石油為主,大部分鑽井深度不到1000米,開採成本甚至可以低到5美元/桶,2017年沙特出口的石油平均開採成本,根據測算,哪怕算上設備折舊據說也就8.92美元/桶。如果油價是70美元/桶,沙特就可以淨賺60美元/桶。

我們要知道全球石油中,輕質油是較少的,目前世界上石油消費得最多其實是中質油。輕質油中品質高的,甚至不需要複雜的煉油過程,稍微分離就能作為汽油、柴油使用。

而中質油則需要經過一定的煉油加工,才能生產出汽油、柴油和其他各種化工原料。

委內瑞拉的石油則屬於稠油,品質相當於中質油煉過後產生的下腳料。稠油得先被調和成重油,重油品質差,一般只能用來發電或者是給大型輪船做燃料。重油在油價較低的時候,一半是較少人問津的。只有在油價飛漲導致輕質油和中質油都太貴並且缺貨時,委內瑞拉稠油才會成為選擇,此時價格會比中質油低10美元左右。

於是,一旦國際油價暴跌,石油市場供大於求時,大多數煉油廠自然傾向於買優質的輕質油和中質油。委內瑞拉稠油要打開銷路就只能繼續降價,此時價格比中質油的售價每桶還得再低15至20美元。

除了賣得賤以外,委內瑞拉稠油運輸也更麻煩,是不能直接裝上油輪出口的。因為過於粘稠,直接裝船會把輸油管和輸油泵給堵住。因此委內瑞拉稠油必須先經過加工,先分離走一部分瀝青,而後再用輕質油稀釋,最後才能裝船運輸。

這意味著什麼?委內瑞拉想出口自己的稠油之前,還得先向人家進口輕質油。

沒錯,委內瑞拉還得從中東、俄羅斯以及美國進口輕質油來勾兌稠油。

正因如此,委內瑞拉石油的成本要20到25美元一桶,比沙特高至少10-15美元左右。同時,售價比沙特石油還要低10-20美元。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油價在40-50美元低價的時候,委內瑞拉石油不僅銷量不好,而且也幾乎沒有賺頭。

據說在2016年,委內瑞拉每桶稠油的售價只有24美元,而生產成本大約是23美元,這樣每桶油就只有1美元利潤了。

所以,委內瑞拉依靠石油,就只能活在高油價時代。說白了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導致全球油價高企,當時樂開花的不僅有美國的頁岩油廠商,還有俄羅斯的普京和委內瑞拉的查韋斯。

委內瑞拉經濟體制問題

委內瑞拉過度推崇“計劃經濟”,體制僵化。這不僅表現在石油工業的管理上,而且在農業上出了大問題。

從查韋斯時代開始,委內瑞拉便開始推行了大規模的食品公司併購和可耕地徵用。委內瑞拉甚至竟然認為進口要比自己耕種更划算,這種思想導致委內瑞拉現在成為了一個連糧食都要大量進口的國家。

在2010年前,在大約六年時間裡,委內瑞拉共計徵收了至少4500萬畝的可耕地,這也是其國內基礎農業全面崩潰的主要原因。

結論

農業基礎破壞後,當國際油價不理想時,委內瑞拉自然是很難抵禦美國全方位的經濟制裁與金融封鎖,自然就會造成國家如今的這種困局。


建章君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和石油工人碰拳)

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確實是世界第一,石油收入是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佔到了政府收入的70%以上,這一點和沙特是一樣的。除了石油比沙特多以外,委內瑞拉地處拉丁美洲,氣候好土地肥沃礦產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但是沙特除了石油和王子以外,似乎沒什麼其它特別的東西了,可是委內瑞拉確實沒有沙特那麼有錢,不但沒錢還非常地差錢。明明條件比人家好,但是錢卻不如別人多,這裡面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不妨先問一個問題:請問你為什麼錢那麼少呢?拿著這個問題去問任何人,他的回答十有八九會說我掙得少啊,當然錢少了。那麼同樣是挖油和賣油,為什麼沙特掙得多而委內瑞拉就掙得少呢?原因還有點小複雜。

開採石油雖然並不是一個特別複雜的事情,但是這個技術最早都是外來的,無論是拉美國家委內瑞拉還是中東國家沙特,剛開始他們做不了這個,能做的事情就是當地主往外租土地,租給歐美的石油公司讓他們挖石油,自己收租金和分紅。沙特和委內瑞拉的石油產業就是這樣利用外資建立起來的,但是問題就在於這些石油公司都是外國人控股,雖然生意紅火但是利潤的大頭都被外人拿走了。

所以委內瑞拉和沙特都想著怎麼把石油產業給拿回來,也就是奪回石油公司的控股權。委內瑞拉的做法是簡單粗暴的國有化運動,先成立自己的國家石油公司,規定新的油田都由國家石油公司自己開發不再外租,同時以前外資石油公司的稅收不斷提高,租金不斷提高,收繳經營利潤,甚至按規定價回收股份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就造成了大量的外資紛紛撤離,委內瑞拉也因此遭受到了各國的制裁。

委內瑞拉的國有化發生在70年代左右,所以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水平也基本上停留在了70年代一直沒有多少進步,石油的冶煉水平相比之下更低,高品質的汽油它家根本就生產不了,所以委內瑞拉出口的都是中低端的石油品種,利潤並不高;再加上國企效率低腐敗嚴重,就導致石油的產量上不去成本下不來,所以雖然石油儲量最多,但是賣油的收入跟沙特沒法比。

這收入本來就不高吧,但是前一任總統查韋斯還搞各種各樣的福利,免費的住房免費的醫療免費的教育免費的汽油免費的工資,這種福利曾經一度超過了北歐那些全球排名前5的國家,如此發福利的原因是為了收買選民獲得選票然後保證自己可以一直連任下去,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這種模式在油價高達100美元以上時還能維持的欣欣向榮,但是當油價掉到50美元以下時,就漏洞百出了,不但窮而且幾乎窮到要破產。

沙特現在的國家石油公司名字其實叫: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阿美”是個縮寫詞,全民叫:沙特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從這個名字上就能看出來這家公司曾經就是一個美資石油公司。阿美石油最早的股東是來自美國的雪佛龍、德士古、埃克森和美孚,這幾家完全控制著阿美石油公司,包括產量和價格都是美國人說了算。

當然現在阿美石油公司是沙特王室百分百控股的,沙特王室拿回石油公司花了20年時間,而且拿回的方法可不是委內瑞拉那樣類似搶奪的辦法,而是用錢去一點一點地收購股份。從1960開始掏錢收購,一直到1980年終於買回了阿美石油100%的股份,儘管控制權到手了,但是原來的經營體系一點都沒有破壞,依舊和四大石油公司進行著緊密的合作,公司的經營、管理和銷售也基本沒變。

所以雖然沙特貌似是個落後的封建君主制國家,但是王室成員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讓懂行的人做擅長的事,自己不亂來。於是阿美石油公司的管理人員和市場人員都是國際化的一流人才,沙特的石油勘探和冶煉技術也屬於全球第一那個級別的水平,各種原因導致沙特的石油開採成本全球最低,即使價格降到40美元它依舊有利可圖,而這個時候其它國家已經在賠賺吆喝了。

沙特錢多當然是因為收入高,但是大家對於沙特的有錢似乎有一些誤區。石油這個東西的產業鏈並不長,也就是說帶動的就業人口不會特別地多,所以石油產業的巨大收入註定會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無法惠及到大部分沙特人。這就意味著沙特給人土豪的印象完全是因為那些王室土豪的高調作風時不時地刷了我們的屏幕,而關於沙特窮人的新聞根本就登不上首頁。

我們去查沙特的年人均GDP的話,發現數據確實很好看,高達2萬美元,而我國的這個數據還不足1萬美元。計算這個數據的時候沙特可是把佔了他們人口將近三分之一的外來務工人員排除在外的,這些人吃得差住的差掙得少,包攬了沙特各種蓋房子挖石油掃馬路等一系列的髒活累活,甚至在軍隊裡都有外來農民工的身影,但是這些人可是不會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中的。

(阿拉伯的石油工人裡有很多是外來務工人員)


局勢君


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確實世界第一,而且事實上比沙特差錢很多。

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8版的數據,委內瑞拉已經探明可採儲量3018億桶,這個數量居於世界第一位,比起排在第二位的沙特的2662億桶自然是有領先優勢。

不過,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量在2018年降到了28年以來的新低,也就是每天出口124.5萬桶,而在2018年,沙特基本上是每天出口石油771.7萬桶,只有在2018年12月降到每天出口石油725.3萬桶。沙特的每天石油出口量是委內瑞拉的6倍左右,僅從出口石油的數量上,誰更有錢立時分出了高下。

委內瑞拉石油出口量銳減事出有因,一方面是受國內經濟危機影響,通貨膨脹已達到了極致卻無法消彌,該國的貨幣貶值得驚人,物價則上漲得驚人;另一方面,該國的石油是稠油開採成本較沙特等國大得多,且很多年以來石油基礎設施的投入很小,這些都導致了委內瑞拉空有世界第一的石油儲量,卻沒能產出更多的石油換來更多的收入。

探尋內因,委內瑞拉的經濟痛點繞不開“石油”二字。委內瑞拉過分的依賴石油收入,經濟結構可以說非常單一,甚而解決民生需求的日常生活品,都靠賣石油獲得美元,才以獲得的美元向全世界採購這些日常需求品。“美元石油”這是個連結詞,一旦美國在美元上動點想法,要治一治委內瑞拉,也是很夠委內瑞拉吃一番苦頭的。雖然現在委內瑞拉也是積極推進石油交易去美元化,但是經濟結構的單一,卻是一個很大的硬傷,恐怕難在短時內得以改善。

拿陷入經濟危機泥潭中的委內瑞拉,去跟現在的沙特比較,那隻能用一句話歸納: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雖然委內瑞拉也曾經是南美的富國,但透支了太多,而建設則偏少。


波士財經


委內瑞拉和沙特都是石油大國,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達到2970億桶,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然而委內瑞拉和沙特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發展狀態,沙特是中東石油富國,而委內瑞拉卻窮的連吃飯都成了問題,這不得不令人深思。下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委內瑞拉位於南美北部,北臨加勒比海,西與哥倫比亞相鄰,南與巴西交界,東與圭亞那接壤。委內瑞拉國土面積92萬平方公里,人口3156萬,首都加拉加斯。

委內瑞拉是一個資源大國

委內瑞拉礦產資源豐富,石油儲量2970億桶,世界排名第一,鐵礦資源儲量20億噸以上,煤儲量約90億噸,天然氣儲量3.6萬億立方米,還有豐富的鋁礦和金礦。有著這麼大的一個寶藏,只要稍加開發,委國人民就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富足生活,然而現實是與此相反。

委內瑞拉原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從西班牙獨立後於1830建國,至今有近200年的歷史。依靠豐富的資源和眾多的人口,20世紀80年代委內瑞拉一度成為拉美最發的國家,人均GDP一度達到美國的40%。然而到了如今卻窮得吃不起飯,這不能不讓人懷疑國家的治理水平或發展政策存在重大問題。

委內瑞拉目前的這種局面主要是由以下4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過度依賴石油產業,但不注重提高開採技術水平。

查韋斯總統上任以後,趕上了國際油價的上升期,國際油價從1999年的10美元/桶左右漲到了2008年最高時的147美元/桶,其後國際油價大幅回落,2016年國際油價一度跌破30美元/桶。委內瑞拉前期通過出口石油換取了大量美元,石油出口佔所有出口收入的80%以上,有錢了的委國沒有用這些資金去大力發展生產,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而是去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搞社會福利去了。結果等到油價下跌,沒有錢去搞社會福利,自身的生產能力又沒有建立起來,導致了國內物資短缺。後來隨著開採技術水平的落後,和開採設備的嚴重老化,其石油產量也難以大幅提升,產量大幅落後海灣石油富國沙特。

其次、貨幣超發,通貨膨脹嚴重,國家信用喪失。

油價下跌,外匯收入大幅下降,沒有錢償還外債和國家財政開支,委國想到了最簡單的、最直接的解決方式,那就是不停地印鈔。2012年6月時1 CNY = 0.67VEF,而到了2018年5月時1 CNY = 10967.73VEF,不到6年的時間,強勢玻利瓦爾貶值了16000多倍。由於嚴重的通貨膨脹,強勢玻利瓦爾基本失去了購買力,導致很多人將本幣換成美元,而本幣無人要。貨幣的發行本來要以國家財力和信用做擔保,但是永無止境的超發貨幣,嚴重透支了國家財力和信用,經濟由此陷入困頓。

再次、超前的社會保障水平,令國家財力不堪重負。

在前任總統查韋斯時代,委國依靠出口豐富的石油資源換來了大量的美元,於是委國開始推行社會主義建設,在全國實行免費住房,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等措施,委國人民一下子步入社會主義時代。然而,好景不長,近幾年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下跌,委國財政收入大幅減少,財政收入已不能覆蓋社會支出,財政出現危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習慣了舒服日子後,面對福利待遇的大幅縮水,國內居民食品供應都成了問題,很多人無法忍受這種每天排很久隊才能買到一天食品的日子,而選擇湧向鄰國謀生。

第四、國內政治鬥爭令局勢動盪不安。

目前委內瑞拉總統是馬杜羅,而議會卻控制在反對派手裡,總統和反對派長期不和,不利於國內改革和經濟的發展。委瑞內拉長期跟美國對抗,美國不但在經濟上對委國進行制裁,在政治上支持委國內反對派,導致國內局勢動盪,加劇了國內危機。

委內瑞拉本來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如果有正確的經濟發展方針和政策,發展成為一箇中等甚至發達國家都是可能的。然而,還處在經濟發展的初階階段,就開始依靠石油換來的美元大搞社會福利,均等富裕,而不是大力發展生產力,一旦資金來源枯竭,不但福利沒有了,反而演變成一場危機,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銘蘇先生


委內瑞拉常規石油可開採儲量776.8億桶,名列西半球第一,在世界排名第五。

剩餘的開採量770多億桶,但是如果再加上奧利諾科重油帶12000億桶重油的地質儲量(根據目前技術水平,預計可開採儲量約為2350億桶),這相當於中東石油儲量的一半,這也稱得上是題目中所說的“世界第一”了。

但事實上卻是這樣的情景,自經濟危機爆發五年來,委內瑞拉的極端貧困人口增加了一半,有230萬以上的國民跑到國外,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通貨膨脹率超過世人的極限想象,2018年達到了100萬%。

沙特和委內瑞拉,兩個國家兩重天,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同樣是世界“油箱”。為什麼國家的差距這麼大呢?

原因有以下三個:

其一、高福利、計劃經濟、拙劣的金融政策。

委內瑞拉從二十一世紀初,查韋斯上臺擔任總統,查韋斯上臺後,實行查韋斯式樣的“21世紀社會主義”,實行反美外交,把自己打造成"拉美紅星"、"卡斯特羅第二"、"窮人的希望和救星"、"反美旗手"、"21世紀社會主義的倡導者"。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搞全面國有化,實行高福利的惠民政策,相繼推出了“羅賓遜計劃”“蘇克雷計劃”“深入貧民計劃”“食品商場計劃”“瓜依凱布洛計劃”“住房計劃”等福利政策,通過政府鉅額的財政開支去維持國內高福利。但盲目的高福利就是養懶人,降低了他們積極向上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生產建設做貢獻的積極性,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

直到現任總統馬杜羅,依然保持高福利惠民政策,但是,世界原油價格一直走低,國家財政收入不斷減少,政府很難維持這麼高的福利政策。

於是政府開始果斷的採取拙劣的金融政策,超發貨幣,導致了惡性通貨膨脹,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大漲,遭到人們的哄搶,人們生活水平直線降低,開始吃不飽肚子,犯罪率逐漸提高,整個經濟持續惡化。由於委內瑞拉一直惡化的經濟環境,幾乎沒有國家願意給委內瑞拉出口商品,人們的工資水平下降,失業率大大提高,國內石油開採受到極大的影響;再加上西方國家連年對委內瑞拉的制裁,整個國家經濟倒退了幾十年。

委內瑞拉人開始舉行大規模的遊行和暴動,不少人紛紛逃離這個國家,去隔壁的國家去尋找食物,有條件的會選擇移民到其他國家。

其二、高度腐敗。

越是實行高度計劃經濟的國家,越是國有化程度高的國家,政治就越腐敗,上層統治者的生活越奢靡,這似乎成了一個規律,委內瑞拉也不例外。

腐敗在使少數人腰纏萬貫同時,必然有多數人窮困潦倒。這是因為政府已經控制經濟並且讓經濟達到“自我毀滅”的程度。前總統查韋斯把國營石油公司中知道他們所做的事情的人換成了他知道將效忠於他的人。當權者的親信們樂於將錢從公司中取出中飽私囊,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資金返回公司以至於公司無法將多餘的石油轉為精煉油。

其結果是,1999年至2013年公司產量減少了25%。2018年,一位叫索洛薩諾的獨立專家宣佈,因為委內瑞拉官員和政客們的貪腐,委內瑞拉國庫損失了3500億美元的財富。委內瑞拉《國民報》報道稱,索洛薩諾是一位秘魯人,巴塞爾政權研究所國際資產追索中心的律師,他說,3500億美元這個數字足以讓委內瑞拉登上國際腐敗損失統計榜的榜首了。

索洛薩諾表示,他們統計榜單上排名第二的國家(他沒有透露是哪一國),損失額度也不過1000億美元而已。儘管索洛薩諾3500億美元的數字到底是怎樣計算出來的,至今還沒有披露,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委內瑞拉都一直被認為是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腐敗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透明國際的2015年清廉指數排名中,委內瑞拉在167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158位,與海地並列美洲腐敗的老大。除了官僚階層控制和侵吞國家資源,貪腐的另一個源頭是官僚操縱了該國的固定匯率機制。

由於極端嚴重的通貨膨脹,官方匯率和黑市匯率之間形成了令人瞠目的缺口。委內瑞拉手中的美元數量非常有限,這就意味著,進口商如果想要得到按照政府極低的官方匯率將手中的委內瑞拉貨幣兌換為美元的機會,就必須向貨幣管理委員會的官員們奉上大筆賄賂。

去年,曾經有一位委內瑞拉商人對《紐約時報》透露,他為了獲得商品進口許可,一次就行賄數十萬美元。除此之外,進口商們往往可以瘋狂地高報進口商品的價值,以獲得更多的美元。接下來,他們就可以將這些美元塞進自己的口袋,或者是拿到黑市上賺取巨大的差價。

委內瑞拉上層某些高官利用公款販毒成風也是導致委內瑞拉經濟陷入困境的因素之一。2017年,美國財政部宣佈,美方經調查認定委內瑞拉副總統艾薩米涉嫌參與毒品走私活動,美方將對其進行制裁。在此之前,尼古拉斯-馬杜羅總統的兩個侄子曾因策劃將800公斤可卡因帶入美國境內而被逮捕,而總統的其他幾個得力助手被懷疑是某販毒集團的頭目,不知道有多少公共資金被那些高官用來販毒,也讓陷入困境的委內瑞拉經濟雪上加霜。

其三,石油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國內經濟單一。

委內瑞拉雖然在名義上是石油儲量和加工大國,但就其國內的石油品質來說,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算是最差的。

品質最好的是中東地區出產的輕質油,有些地方出來的石油據說放進汽車裡就能開動,雜質少、埋藏淺,開發成本低。

委內瑞拉的石油卻是品質比較差的高硫高粘度重質石油,在分類上屬於稠油、超稠油,開採和冶煉成本都比較高,市場價格還不夠好。

全世界石油大漲價的時候,他們也不愁銷售,價格品質稍微低一些,也能有市場;當全世界石油大減價的時候,連品質優秀的石油都賣不上好價格,委內瑞拉的石油在國際市場上就更加無人問津了。

委內瑞拉整個國內經濟對石油開採和加工依賴非常嚴重,在查韋斯時代,國有石油公司PDVSA 已經佔到了整個國家外匯收入的 95%。

目前,委內瑞拉的經濟瀕臨崩潰,委內瑞拉人民的生活每況愈下,委內瑞拉的政局也越來越動盪,經濟前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低迷下去。


歷來現實


根據美國石油公司的統計,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最高的國家是委內瑞拉,沙特阿拉伯在這個榜單上面排行第二,但是與富的流油的沙特阿拉伯相比,委內瑞拉這個盛產世界小姐的國度近年來卻處於經濟崩潰階段,百姓極度貧困。委內瑞拉和沙特阿拉伯一樣都是以石油出口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為什麼委內瑞拉沒有沙特那麼有錢呢?

儘管委內瑞拉和沙特阿拉伯都是產油大國,但是所產石油的品質有著本質區別,沙特所產的多數是多數輕質油,油的品質比較好,而委內瑞拉所產的多數是重質油,石油開採之後,還需要經過勾兌、提煉等多個環節之後才能出口,因此相比沙特而言,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成本比較高。

儘管石油開採是個暴利行業,但是早期沙特和委內瑞拉都沒有開採石油的技術和能力,因此兩國的石油開採都被歐美等國家的石油公司所壟斷,石油開採的大部分利潤都是被歐美石油所攫取,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委內瑞拉和沙特採取了兩種不同的方法來將石油收歸國有。

委內瑞拉的做法比較簡單粗暴,委內瑞拉首先建立自己的石油公司,然後宣佈新的油田不再外包,通過對承包舊油田的歐美公司增收稅收和租金的方式回收原來承包出去的舊油田,這種方式導致外企石油公司紛紛逃離委內瑞拉,缺少歐美先進技術的支持,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水平一直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

沙特的做法則要和平的多,沙特現在的石油公司全名叫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最開始的股東是埃克森,美孚等美國石油公司,沙特通過收購股份的方式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才將阿美石油公司收歸國有,儘管阿美石油公司已經收歸國有,但是它原本的經營方式並沒有改變,依然和歐美石油公司有緊密的合作,同時沙特和美國的關係一直都很友好,可以算的上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馬前卒,在石油開採上美國也會給予技術支持,因此沙特的石油勘探和冶煉技術一直處於世界前列。

從石油的品質和石油開採技術上來說,委內瑞拉都要落後於沙特,據統計,沙特開採每桶油的成本不到10美元,而委內瑞拉的開採成本則是沙特的3~4倍,開採同樣一桶油,委內瑞拉要比沙特賺的少多了。

在石油價格暴漲的年代,委內瑞拉曾經也過過一段好日子,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10年左右的時間內,石油價格暴漲,委內瑞拉通過出口石油成為南美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同時期的委內瑞拉政府把石油賺來的錢用於改善民生,提供免費住房,免費教育,免費醫療,那時候委內瑞拉的富裕並不為人所知。

沙特的油田卻是沙特王室所私有的,沙特王室一個一個確實是腰纏萬貫的金主,沙特給人以土豪的形象完全是因為土豪王室的原因。

因此我們覺得沙特比委內瑞拉有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沙特確實比較有錢,從石油開採成本上來看,沙特的開採成本要比委內瑞拉要低很多,因此在石油價格暴跌的年代,沙特依舊能夠賺的盆滿缽滿,而委內瑞拉則要過苦日子了。其二,是因為沙特土豪王室的影響,沙特王室的土豪形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沙特是個土豪國家。


國聞雜談


委內瑞拉確實如題目所說,他的石油儲量居於世界第一。而著名的中東土豪國家沙特,他的石油儲量僅僅是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的七成。按照我們常規的想法,參照沙特阿拉伯的富裕程度,委內瑞拉應該是一個比沙特更土豪,更“壕無人性”的國家!

  然而,讓我們打臉的事是,沙特阿拉伯富的流油,而委內瑞拉卻窮的只剩石油!是什麼原因造成委內瑞拉如此困頓的呢?

  首先,固然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極為豐富的,但是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難度缺遠遠超過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石油就像從茶壺裡倒餃子,肚子裡有貨但是拿不出來!石油這個東西並不像地裡長的莊稼那樣,長在地裡,時間到了,去收割就行了。而石油則是藏在地底下的,它就像我們男同胞藏私房錢一樣,藏的比較淺,就比較容易被夫人們發現。藏的比較深,被夫人起獲的概率就低很多。

石油也是如此,埋藏的淺,就很容易開採,沙特的石油多數就屬於這種狀況。埋藏的深,那開採難度就很高。悲劇的是,委內瑞拉的石油主要就是這種深層稠油,開採難度高,帶來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在委內瑞拉開採石油成本比沙特開採石油要高得多。開採一桶石油,在沙特阿拉伯,成本只要7到8美金,而在委內瑞拉則成倍增長,而且由於難度大產量就相對較少,所以說委內瑞拉石油儲量高但是這個儲量無法迅速變成產量!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委內瑞拉的石油油品不行,屬於國際市場中價格相對較低的深層稠油,這樣一來他們的石油單價比沙特又得低上一些。這些事情在石油價格高企,每桶原油高達130美元的年代裡,這都不是事只是賺的很多與賺的超級多之間的差別。而在全球油價開始進入下行通道,委內瑞拉的日子就開始不好過,當石油價格進入50美元以下欲振乏力的時候,這對於委內瑞拉石油出口的打擊太大了,因為石油開採成本不會隨著油價下降而有一分錢的下跌。而且他們的油品也不會有所提升,這兩大劣勢就使得在這個油價進入低谷的年代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不可能像沙特那樣給國家帶來可觀的收入。

  然而委內瑞拉現狀這個鍋,石油表示不背,事實也是如此。委內瑞拉政府政策的豪賭與短視,使得委內瑞拉陷入萬劫不復。委內瑞拉總統是選舉制的,這些政治家為了競選連任,只圖眼前利益,甚至飲鴆止渴,哪管身後洪水滔天!委內瑞拉隨著石油價格高企,國家的富裕程度達到了歷史新高。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委內瑞拉屬於虛胖,完全依靠石油!就在這個時候委內瑞拉推出了一系列福利政策,免費的住房,汽油,教育!委內瑞拉總統就像一個賭徒一樣,豪賭國際油價會維持長時間高位運行,以支撐他的高福利!他沒有利用這個石油紅利期大力發展工業,推動技術革新。而是用來收買人心,換取選票,結果好日子沒有幾年,石油價格崩了,而國家收入大幅降低,而這些福利卻覆水難收,政府左支右拙!  

 

隨著油價持續走低,委內瑞拉政府為了維持自己的高福利政策,出現了巨大赤字。委內瑞拉政府的應對之道,非常奇葩,不就是沒錢麼,那還不簡單?印鈔機全速開動印錢,這個頗有當年運輸大隊長常凱申的風範!大量超發的貨幣,在缺乏國家信用作為支撐的情況下,使得貨幣價值一貶再貶,大貶特貶,貨幣不如草紙!通貨膨脹使得整個委內瑞拉的經濟涼涼,人民的日子非常困苦,而委內瑞拉政府卻不好好想辦法拯救民生,人家還像電視明星一樣出來懟天懟地懟美國!就像半島北的思路一樣,把所有的困難都歸於美國,而不反思自我,這樣也是醉了!


福垊


委內瑞拉的綜合石油儲量確實是世界第一,而沙特石油儲量只有委內瑞拉的70%。但既然是買賣,不管是石油還是其他,東西得賣出去,成本低價格高才賺得多,從這點來說,委內瑞拉就確實比不上沙特了。

委內瑞拉賣石油賺得並沒有沙特多

首先從是由石油開採說起,委內瑞拉的石油主要是深層稠油,開採難度較高,開採成本高,平均一桶石油的成本為20-25美元,委內瑞拉稠油的價格也要比主流中質油的售價低8-10美元。

與委內瑞拉不同,沙特的石油存在油質好、埋藏淺、易開採的優勢,最終結果是沙特的石油成本全球最低,平均每桶8-10美元,即使價格降到40美元它依舊有利可圖。

而且委內瑞拉在70年代有一場國有化運動,驅趕了國內外資,特別是有關石油開採的企業資本都外逃了,所以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水平也基本上停留在了70年代。

在原油產出方面,委內瑞拉比不上沙特的原因大概有三個:第一,天然的資源開採難度增加了開採成本;第二,國有化讓石油開採效率降低;第三,外資出逃停止輸入技術和資本,導致油田設備老化後,產出效率進一步下降。

但總的來說,只要油價夠高,那麼委內瑞拉賣石油就還有利潤,畢竟它的儲量很多,但錯就錯在委內瑞拉將經濟發展動力全部放在了,當油價下跌,委內瑞拉的噩夢也就來臨了。

油價不足以支撐國內高福利,經濟自然崩潰

其實說到底都是因為委內瑞拉自己作死,雖然賣石油使得委來瑞拉成為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國家,2014年油價100美元時候人均GDP1.65萬美元,於是委內瑞拉開始實行各種高福利政策,其中包括免費的住房、免費的醫療、免費的教育、免費的汽油甚至是免費的工資,這種福利曾經一度超過了北歐那些全球排名前5的國家。

不過這種模式在油價高達100美元以上的時候還能維持的欣欣向榮,但是當油價掉到50美元以下時,就漏洞百出了,不但窮而且幾乎窮到幾乎要崩盤。

委內瑞拉經濟接近崩潰,通貨膨脹率將達1370000%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報告顯示,到今年年底,委內瑞拉的年化通脹率將達到1370000%(1.37萬倍),遠高於今年7月預期的1000000%(1萬倍),IMF還表示,2019年委內瑞拉年化通脹率將達到10000000%(10萬倍)。

舉個栗子:在委內瑞拉今年年初價值1玻利瓦爾(委內瑞拉貨幣)的商品,2019年末需要花10萬玻利瓦爾才能買到。

現在委內瑞拉不僅有40%的商店關門,還有25%的商店暫停進貨,因為商家沒有現金來支付貨款,委內瑞拉經濟已經陷入混亂。


金十數據


委內瑞拉的情況比較複雜,不能僅僅看一個石油儲量第一就認為委內瑞拉“應該有錢”。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雖然很多,但石油品質很差,屬於國際市場中價格很低廉的稠油,不僅品質差,而且埋藏深,開採起來難度大成本高。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成本是沙特的四到五倍左右,光這一條就註定了委內瑞拉不會像沙特一樣有錢。所以委內瑞拉石油儲量雖大,產量卻不高,利潤更是遠不如沙特。

但委內瑞拉之所以會淪落到現在這個舉步維艱的狀況,不僅僅是石油品質的問題。因為石油品質再差,也比沒有強。委內瑞拉作為一個石油豐富的國家,在前年和去年居然發生了大規模饑荒!今年的情況也不會好過,這裡就要說說委內瑞拉這個國家的制度了。


首先,委內瑞拉,以及整個拉美國家人口的共同特點就是——不太愛讀書。拉美盛產美女(如上圖這種美女在拉美非常非常多),所以世界頂尖的名模大部分都是拉美血統。委內瑞拉的女孩子們以選美為第一目標,並沒有多少人對教育感興趣。至於男孩,也有出路,因為拉美的強項世界聞名——足球。委內瑞拉的男孩有相當大的比例去踢足球。加上熱帶的人本來就愛娛樂,無論是桑巴舞還是沙灘排球,反正基本沒什麼正事,大家都不愛讀書。

這就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今天的委內瑞拉,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是純文盲,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半文盲。

人民平均文化水平如此低下,自然也就無法發展出像樣的工業產業,所以委內瑞拉直到現在都是一個完全的農業國,而且土地制度也很落後,屬於大地主大莊園制。但委內瑞拉之所以沒爆發革命,靠的就是天主的恩賜——石油。

雖然委內瑞拉平均文化水平很低,卻實行的是民主制,沒文化的選民是最容易被忽悠的,所以最能忽悠的查韋斯被選上了臺。查韋斯承諾——當選後給委內瑞拉每個家庭發一套房子!



老查不僅敢說,還真的敢幹!他當選總統之後,還真的就給很多家庭發了房子。之所以查韋斯政府有這個錢,因為在99年查韋斯當選之後,國際油價一直不錯,所以委內瑞拉當年的經濟指數很好看。查韋斯本人文化水平不高,也沒太多的心思去考慮以後的事情,他只知道:現在油價很高,手裡有錢,該給大家發福利了!

所以委內瑞拉一直在給國民分享石油福利,那段時間大家過的都很滿意。老查在滿意的同時,把自己的親戚朋友紛紛安插到了委內瑞拉國有的石油公司裡,讓自家人也滿意滿意。雖然安插了自家人之後的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效益一年不如一年,好在國際油價十分堅挺,所以表面上也還過得去。

2014年下半年開始,全球油價暴跌。

這個時候,委內瑞拉的苦日子來了。

實際上在此之前,委內瑞拉就已經過的一天不如一天了。因為被查韋斯胡搞過的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效益越來越差,政府的石油收入銳減,委內瑞拉政府入不敷出。

然後查韋斯政府幹出了一系列讓人驚為天人的事情。

一個正常的政府,出現了嚴重的財政赤字,基本思路自然就兩種:提高收入,減少支出,開源節流嘛。而查韋斯的思路要簡單的多,他採取了跟解放前國民黨政府一樣的辦法——不就是錢嗎?印就是了!



委內瑞拉貨幣叫做玻利瓦爾幣(玻利瓦爾,南美的解放者),查韋斯政府在財政赤字之後開動印鈔機,大規模的印錢發給老百姓,填補虧空,查韋斯認為這樣事情就解決了。


稍微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在生產力未發展的情況下,商品總數沒有提升,濫發貨幣的後果只有通貨膨脹。

所以委內瑞拉陷入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在查韋斯去世的前一年,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了800%,比如你年初買瓶礦泉水2塊錢,年末就要16塊錢一瓶了,大概就這個意思。

但之所以說查韋斯及他的繼任者馬杜羅為首的委內瑞拉政府腦洞清奇,就清奇在這——他們在濫發貨幣的同時,還不想要通貨膨脹!

怎麼辦呢?

正常的政府當然是刺激生產,趕快通過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充裕商品。可是委內瑞拉壓根就沒有工業,什麼都靠進口,沒什麼可生產的。於是委內瑞拉政府幹了一件很絕的事情——用軍隊看著商店,嚴禁漲價!

理解不了這個意思的同學,打個比方。如果明天全國人民手裡每個人都發一億人民幣的現金,飯館需要給每個服務員開出五千萬的年薪才能留住人,可是飯館的菜依然是三十塊錢一盤,你覺得會怎麼樣?

傻子才會開飯館啊!

所以委內瑞拉的商場紛紛關門,既然你不讓我漲價,我乾脆不賣了。

然後委內瑞拉政府決定——用軍隊強制商家,你必須賣貨!

在搶劫般的購物之後(畢竟每個老百姓都是“有錢人”),委內瑞拉的商家們終於賣完了最後一點貨物。可是他們卻再也無法進貨了,因為進口不能靠他們已成了廢紙的玻利瓦爾幣,進口要靠美元。可是油價暴跌之後的委內瑞拉根本就沒有多少美元,在油價跌破30美元之後,沙特還受的了,只是錢賺的少了點。可是委內瑞拉的開採成本都不止30美元,這樣一來徹底涼了。

本來經濟形勢就非常糟糕,讓委政府這麼一折騰,國民經濟徹底崩潰,市場貨架上空空蕩蕩,委內瑞拉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



(圖為搶購物資的人群)

恍然大悟的委內瑞拉政府向國外謀求解決方案,委政府跟中國多有合作,願意用石油換取中國的商品,危機有了一些解決的曙光。之前問答社區裡有人問為什麼不發給老百姓錢來讓大家共同富裕,委內瑞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