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竑危難中被李宗仁收留,卻無故離去並勾走大部官兵

黃紹竑危難中被李宗仁收留,卻無故離去並勾走大部官兵

上世紀二十年代,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3人起身行伍,先後消滅老軍閥陸榮廷、沈鴻英等人,一舉統一廣西。後來又組織新桂系2萬部隊參加北伐,屢立戰功,被人稱為“廣西三傑”。李、黃、白三人都是接受過近代軍事教育的軍校畢業生,既能帶兵打仗,又有一定的政治、軍事謀略,堪稱文武全才。

但在這3人中,李宗仁僅為廣西陸軍速成學校(其前身為廣西陸軍小學)畢業,學歷最低。黃、白兩人除了上過陸軍小學與李為校友外,以後還上過武昌陸軍預備軍官學校(即陸軍中學)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其學歷均比李高得多。此外,李宗仁政治謀略遜於黃紹竑;軍事謀略弱於白崇禧,那麼為什麼黃、白二人為何敢於服從李宗仁呢?

黃紹竑危難中被李宗仁收留,卻無故離去並勾走大部官兵

李宗仁起兵最早,實力最強

新桂系的發跡地是玉林和梧州,其起家資本是李宗仁的“定桂軍”和黃紹竑、白崇禧的“討賊軍”。早在1921年孫中山令陳炯明進兵廣西時,時在桂軍林虎部任統領的李宗仁就趁著舊桂系失敗,率所部兩營及收攏的數連潰兵千餘人,避入了粵桂邊境的六萬大山,這千餘人馬就是新桂系起家的最初本錢。

1922年5月,粵軍總司令軍兼援桂軍總司令陳炯明謀判孫中山,將入桂粵軍撤回廣東,李宗仁趁機率部進駐玉林,割據了玉林五屬(玉林、北流、陸川、博白、興業),招兵買馬,整軍經武,將玉林變成了新桂系最早的根據地。黃紹竑等人漂泊無依時,也是先到玉林投靠李宗仁進行先期休整。

黃紹竑危難中被李宗仁收留,卻無故離去並勾走大部官兵

李宗仁治軍嚴謹,深得民心

早在粵軍入桂,李宗仁率部開入六萬大山之時,他就告誡部下官兵:此次進山,並非上山落草、去當土匪,而只是到山中暫避而已。當時,部隊生活異常艱苦,有人建議憑藉這上千武裝,“出去打幾趟生意”,被李宗仁堅決拒絕。不久,李部為了生存,投靠粵軍陳炯明部,在奉令開往橫縣“點名”時,他申明兩條軍紀:(一)本軍不許佔住民房;(二)本軍對商民買賣公平,嚴禁強買強賣。

為了使軍紀切實得以執行,李宗仁派人沿街巡邏,發現有一士兵被懷疑偷竊群眾衣物,為整飭軍紀竟將這名士兵處以槍決。“自這番整頓之後,全軍頓形嚴肅。令行禁止,秋毫無犯。所過之處,軍民都彼此相安。”以後,李部進駐玉林之後,更是軍紀嚴明,其管治下的玉林五屬和容縣、貴縣共7縣,稱得上廣西全省唯一一塊兒淨土,廣西富商巨賈和桂粵邊境商戶紛紛遷居至此。

黃紹竑危難中被李宗仁收留,卻無故離去並勾走大部官兵

李宗仁處事公道,深得軍心

李宗仁在處理桂系內部利益衝突時,總能充分照顧各方利益。在玉林起家時期,李宗仁麾下除了自己的兩個營以外,還有收攏的何武連、伍廷颺連、俞作柏連、陸超連等潰兵,還有黃紹竑、白崇禧的部隊。為了協調好這些來自各方面的部隊的關係,李宗仁總是處處優先考慮入夥部隊的利益。

譬如,在幹部提拔上,李率部進駐玉林後,所部編為兩個支隊,提拔的兩個支隊司令(相當於團長)何武、李石愚二人,都是後來投奔的潰兵首領。“李宗仁十分注意新參加部隊和基本營之間的協調問題。調整人槍總是從他的基本營抽撥,而補充則往往是先補充陸超、俞作柏、伍廷颺等新參加的部隊。”

黃紹竑危難中被李宗仁收留,卻無故離去並勾走大部官兵

李宗仁既鐵面無私,又有容人之量

李宗仁對於自己的親信將領要求也格外嚴格。例如,早期投奔的何武一向與李宗仁私交甚好,長期跟隨征戰、忠心耿耿,但1924年討伐陸榮廷時,身為縱隊司令的何武不聽從前敵總指揮白崇禧調度。李宗仁對何武說:“我們的私交是私交,軍令是軍令。我如徇私不辦,將來無法維繫軍令。你這次必須撤職。”最終何武被遣返回鄉種田。

早在六萬大山時期,李宗仁就表現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品格和氣質。當時,剛剛投奔李宗仁的潰兵中,有大約兩個連的部隊於黑夜潛逃出山,有人主張派兵去追,但李宗仁卻竭力反對,認為他們既然要走,不必強留。及至後來,黃紹竑也率部離去,並私自勾走了李宗仁相當一部分兵力,他也仍然採取這種態度。

黃紹竑危難中被李宗仁收留,卻無故離去並勾走大部官兵

對黃紹竑所部寬宏大量,有大恩在前

黃紹竑部投奔李宗仁之前,由於曾經投靠入桂粵軍,被廣西各部視為“反骨仔”,隨時面臨被消滅或包圍繳械的命運。頻臨絕境的時候,李宗仁收留了他們,使他們得以休整和補充,對其是有大恩大德的。但兩軍合夥不到一年,黃紹竑卻不甘心坐困玉林,決定出兵梧州另謀發展。這原本就有些忘恩負義,更令人難以容忍的是,黃部出走時,不僅帶走了所部全部兵力,還勾走了李宗仁屬下的5個營。

當時,李宗仁總共只有有8個營約3000多人雖然後來有兩個營中途返回,但仍有3個營上千人被黃拉走,這種典型的挖牆腳令李宗仁的屬下都十分憤怒,並堅決主張派兵追擊。但李宗仁對此事卻能處之泰然,“凡我同人,合則留,不合則去,各人原可自作抉擇。”由於李宗仁本人態度坦然,一時憤憤不平的部屬逐漸平靜,沒有釀成兩軍火併的結果。

黃紹竑危難中被李宗仁收留,卻無故離去並勾走大部官兵

正因為李宗仁對黃紹竑的這份恩情,使得黃紹竑攻佔梧州地區後再次與李合作,攻佔南寧後兩部合二為一,組成定桂討賊聯軍並推李宗仁為聯軍總指揮,自己則甘居副職風波。定桂討賊聯軍總指揮部的成立,最終確立了李、黃、白3人在新桂系集團中各自所處的地位。

由此可見,李宗仁之所以能成為新桂系集團中的一把手,乃是由他個人素質中的長處和他在新桂系起家及統一廣西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所決定的,是黃紹竑等人對其為人心悅誠服的結果。

黃紹竑危難中被李宗仁收留,卻無故離去並勾走大部官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