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種植後,為什麼要在上面蓋上一層薄膜?

彝州老趙


大蒜幾乎是家家戶戶做菜時都必需要用到的,多食大蒜對身體也好,因此在農村種植大蒜的人還是相當多的。我國大蒜的產量也是很高的,我們在農村可以經常見到一大片田地裡都種植著大蒜,如果見過的可能會發現,一般種植的大蒜的表面會覆蓋一層東西,有的覆蓋的是塑料膜,有的是用的稻草。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其實覆蓋一層膜是改善生長環境,提升產量和品質的,好處也是特別多。首先是能防止害蟲入侵,也能一直雜草的生長。一般在噴灑了除草劑後把膜覆蓋上,或者是放上一層稻草,這樣雜草沒有了生長空間,而且日照減少,雜草也沒法生長了,再加上除草劑不會流失,雜草可真是無處容身啊。而這樣做同時也加強了農藥的藥效,可以除去害蟲,另外一些別的蟲子也被膜給阻擋了,沒法進入。這樣的保護,大蒜就能更好地生長了。

還可以遮陰,同時留住水分。大蒜比較喜歡陰涼的環境,不能受到太強的陽光照射,而且比較怕旱,田間土地一定要溼潤,不能幹旱。一般來說大蒜都是夏末八九月份的時候開始種植的。這時候氣溫還是比較高,而且光照很強,水分也就會快速的蒸發掉,如果光照太多也是會抑制大蒜出苗的,播種後覆一層膜,就能減弱光照,防止水分流失,種子才能更好的發芽,而且這樣也就減少了澆水的次數,節約了成本和人力。

另外就是能保持溫度,起到保暖的效果。大蒜本身不是太能抗寒的,管理不得當,就會被凍死。大蒜的成熟時分一般是冬季,冬季氣溫較低,如果溫度太低的話,大蒜是有可能被凍死的。因此覆膜能提高溫度,保持溫度,不會讓溫度下降太快,這樣大蒜才能安全的過冬。這樣的保溫措施,讓大蒜一到春天立馬漲勢驚人,生長極快,葉子也長的大。

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防止肥料的流失。大蒜是喜肥的作物,如果遇上雨季,雨水大量沖刷,就會導致肥料很快的流失,而大蒜所需的養分較大,肥料流失,養分自然就不夠了,就會影響它的生長。前期如果肥料就流失過多,有可能連苗都長不出來,更別提收成了。因此覆膜可以防止雨水的沖刷,肥料不會流失,而且保護了土壤,提高土壤內的養分,讓大蒜能很好的吸收,更好的生長。同時也減少了肥料的使用量,也是節約成本的。

一般覆膜了的大蒜,就會比較的高產,成熟的也早,環境改善了,植株長得也健壯,這樣一來產量和質量就都上來了。不過要記住,覆膜也是不能覆蓋太厚的,特別是放稻草,一般輕輕一層就夠了,如果放的太厚,也是會影響大蒜出苗,甚至影響它後期的生長的。塑料膜倒是可以覆蓋雙層,效果更好,如果用的是塑料膜,一定要壓緊,不能有空隙,如果是隨便放上去,根本一點作用都起不到,雜草反而會長的更多。膜必須要緊貼地面,兩邊緊緊地壓在溼土裡面,然後把它給壓實了。等到大蒜的苗長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就要破膜了,有一些大蒜是可以自己破膜的,人工的話就是用鐵絲在膜上打孔,一釐米左右就足夠,不要開太大。現在也有了覆膜機,可以輔助種植。不過地膜雖然這麼好,用完記得回收啊,一整片大蒜地,用的塑料膜也會不少,不好好處理可是會造成汙染的。





農業老徐


大蒜是我國比較常見的一種經濟農作物,其口感辛辣,具有一定的殺毒滅菌的作用,通常作為一種配菜來使用。另外,隨著近兩年大蒜行情的見好,我國大蒜種植的面積也是越來越大,這也讓很多的蒜農、蒜商們小賺一筆,賺取了不錯的利潤。

北方蒜田覆蓋地膜、南方蒜田極少

在大蒜種植後其上面蓋的一層薄膜在我們這邊又稱地膜,通常為透明色,並且其厚度較薄。在大蒜種植後蓋上地膜多是在北方農村才會有這樣的操作。而由於南方氣溫較高,所以在雲南等南方農村蒜農種植大蒜後是不需要覆蓋地膜的。

增加除草劑藥效

首先,在北方農村大蒜種植完畢之後通常會噴施一遍除草劑後再蓋上地膜,而這時覆蓋地膜可以保證農田中的除草劑效果更好,增強除草劑的除草性能。

保證大蒜田的水分

再者,在種植完大蒜之後,蒜農通常也會隨之澆一場大水後再覆蓋上地膜。而大蒜是一種非常需要水分的農作物,再加上大蒜要越過漫長的冬季,而這段生長週期較長,但由於天氣較冷所以不適宜較水。所以,這時的地膜可以保證蒜田的溼潤,可以減少蒜田水分的散失。

保證大蒜田的溫度

最後,一般情況下大蒜在秋季種植後要越過漫長的冬季,而冬季一般情況下氣溫較冷,再加上大蒜在零下十度左右極易發生凍害。而此時的地膜就可以保證地膜下方的溫度略高於地面的溫度,可以有效降低大蒜凍害的發生

雙重地膜

另外,在我國的個別蒜鄉的蒜農中有覆蓋雙重地膜的習慣,即在大蒜破膜而出後另在其蒜苗上方覆蓋一層地膜,有類似於“大棚”的作用。據說這樣可以加速大蒜的生長,可以提前蒜薹、蒜頭等相關產品的上市。


農村王小霞


大蒜種植以後為什麼要蓋上一層地膜?這個問題就有我豫東小農一個專業的大蒜種植戶來給大家回答。

(1)大蒜蓋地膜能夠明顯的提高大蒜的產量

這幾年我一直在農村老家承包土地種植大蒜,由於地膜的寬度是2米,就會出現有的地塊在分畦的時候不能夠完全的分平均,這樣的話就會出現有幾趟不能夠蓋地膜。不能蓋地膜的大蒜的蒜頭在收穫的時候一般沒有蓋地膜的長得大,所以產量就沒有蓋地膜的高。



(2)蓋地膜能夠起到提高地溫以及保溼的作用

我們這裡屬於半乾旱地區。特別是在大蒜種植以後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刮北風,很容易就會把土壤給刮幹了,大蒜的生長又需要大肥大水蓋地膜能夠起到很好的保溼作用,所以蓋地膜能夠起到保溼抗旱的作用。


地膜一般都是白色的,在太陽照射的時候能夠起到很好的增溫保溫的作用。地溫提高了大蒜的生長髮育就會提前,進而使大蒜的抽苔時間提前。蒜薹越早上市價格越高,所以能夠給咱們蒜農朋友們提高經濟收入。

蓋地膜也能夠促使大蒜早成熟為種植下茬農作物提早騰地,這樣的話也能夠保證夏季農作物的生長。俗話說得好“春爭日夏爭時”夏季農作物種植的越早長得越好產量就越高。比如說我們這裡的蒜茬花生的產量基本上在900-1000斤,而麥茬花生的產量只有500-600斤之間。


豫東小農


你好,我是小江侃生活!希望我的回答能帶給你參考價值!

針對大蒜種植後,為什麼要在上面蓋上一層薄膜?這個問題,其實地膜是為種植改善環境的一種新型培育方式。在農村日常的種植中,可看到地膜基本可分為兩種顏色,一種是黑色,一種是白色或者是透明的。

那麼大蒜種植後,為什麼要在上面蓋上一層薄膜?起作用大致有以下幾點:

1.大蒜蓋地膜提高土溫、抑制土溫、恆定土溫:

在冬天或春天氣溫過低時,地膜能夠很好的吸收太陽光照,起到提高土壤溫度的作用;而天氣炎熱時,也能夠隔離熱氣與土壤的接觸面,起到抑制土溫的效果。

2.大蒜蓋地膜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大蒜鋪地膜可以避免突然被雨淋和日曬,使得土壤中養分不易流失,讓肥料能夠充分的被大蒜吸收,增強大蒜根系的生長。

3.大蒜蓋地膜可減少雜草生長:

大蒜在整地種植後,鋪上地膜可抑制雜草的發芽,減少雜草吸收土壤中肥料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杜絕雜草的生長,減少人工對大蒜的管理。

4.大蒜蓋地膜可減少土壤水分流失:

大蒜種植後鋪蓋地膜使得土地保溼能力增強,減少土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進而減少蒸發,同時還能提高大蒜植株的光合作用。

總之大蒜種植後,在上面蓋上一層薄膜是對大蒜生長百益而無害的方式,相當程度上的減輕農戶對大蒜種的投入成本,從而收穫更加高產優質的大蒜。


小江侃生活


我們農村種植大蒜後蓋上一層薄膜,因為這樣的好處很多,比如可以有效減少雜草的蔓延,而且還能保溼、增溫促進作物早熟。不過種植大蒜覆蓋薄膜也是有一定的弊端和“危害”的。

對大蒜來說蓋上一層薄膜,這種栽培方式加重了病蟲害的發生,由於蓋薄膜後保溼性強,將會加大大蒜根腐、爛根、根蛆病的發生。因而,在我們播種前,對選種子特別重要,可以把大蒜種子分“優劣”等級進行規劃種植,如果是規模種植戶,需要注意做好大蒜種子拌種工作極其關鍵。

提高地溫大蒜進入返青期前應以提高地溫為主,此時要對薄膜上的遮蓋物,如樹葉、作物秸稈、枯死的蒜葉或塵土等及早清除,以增加透光度,提高地溫。對於損壞的地膜要及時修補,以增強保溫、增溫效果,促進地膜大蒜及早返青。

大蒜是我們農民較為熟悉和普遍喜歡並接受的一種調味蔬菜,它可食的部位多,根據當地行情收穫蒜頭、蒜薹做為經濟作物種植。種植大蒜,一定要把握好播種時間,和澆好水幾次關鍵的水。這是保證大蒜“健康”、高產的關鍵。


農人顧流芳


前言:種植大蒜覆蓋薄膜主要是因為兩個因素:保溫性和防止水分蒸發。這兩種因素也是植物生長的必要的條件,大蒜栽種時間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氣溫17℃左右,在這個季節的有著明顯的特點,就是溫度低、溼度小、氣候乾燥。對於植物的生長非常不利,為了更好的促進大蒜的成活率,只採用人工輔助的方法改變環境。



大蒜種植鋪設地膜--保溫性

在寒露後的季節種植大蒜,在這個適合土地的溫度會有明顯的差距。夜晚與白天的溫差溫差大,白天土地的溫度還是可以的,到了夜間土地的溫度非常低,覆蓋上地膜就是為減少土地的散熱性,減少溫度的差別,更有利大蒜的生根發芽。溫度是大蒜生長過程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這個季節種植鋪設地膜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蒜種植鋪設地膜--防止水分蒸發

在秋季末的時候,屬於是天高氣爽,相對環境比較乾燥。這個時期的溫度變好差距比較,晚上比較冷、白天,尤其是中午前後溫度比較高。種植土地的水分蒸發量就比較大,水分的大量蒸發對大蒜的生長非常不利,覆蓋上地膜能夠非常有利的減少水分的蒸發。這個效果非常明顯,你在看地膜的時候,在內部都是有非常多的水珠在地膜上面,說明土地的水分通過溫度差,凝結在地膜的表面了。


總之,

以上是我在實際大蒜種植過程中瞭解到的,我的一個同學家是山東金鄉的那邊的,人們主要是以種植大蒜為主,也在那邊去玩的時候。在不經意間和他們的種植戶的兩天中瞭解到的,大蒜種植鋪設地膜的作用,在每個行業中都有自己的秘籍不是嗎?


起點農業


在農業生產中,越來越多的農資被廣泛運用,為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做出了貢獻。而在眾多的農資品類中,又當屬農膜的運用最廣泛和效果突出!那具體到大蒜種植上,在壟上覆蓋農膜又是怎樣的原理呢?


大蒜種植的農膜使用,會有兩類不同的方向,其功用和效果不盡相同。一是普通農家小塊菜地種植;二是商品化大蒜種植。

首先來看看普通農家的小塊大蒜種植是怎樣來使用農膜的。根據我所看到的家庭種蒜情況,一般是在將大蒜種子種在平整好並用有機肥做基肥的土裡後,再澆足水分,這個時候再用農膜將大蒜地覆蓋,其中還會要將農膜用竹木支成弓形。等大蒜出苗後,在晴天先將農膜兩頭打開,進行通風練苗,當大蒜葉返青,就會趁晴天將農膜收起,農家大蒜的種植中農膜的作用就告一段落。


因此,普通家庭栽種大蒜使用農膜的作用主要是保溫保溼促大蒜種子萌發,在大蒜長出葉子後,農膜的這個作用就不大了,而且還會阻止大蒜的長高,再說如果仍然將農膜保持,因為裡面的溫度高,會讓大蒜瘋長,致使大蒜苗架瘦弱,影響產量和品質,所以農民就會及時把農膜撤除。有的不用農膜而用稻草覆蓋、草木灰覆蓋等等,基本都是這個原理。

其次來看看商品化大蒜種植的農膜使用。這種時候,專業大蒜生產者不是把整個蒜地覆蓋起來,而是分壟一條條直接覆蓋在土上。其中栽有大蒜的那條農膜會在大蒜出苗後在晴天揭掉,或者在大蒜長出的地方將膜弄破,讓大蒜苗能夠長出。而分佈在大蒜兩側的農膜就會一直固定在地裡,保持到大蒜生長的一生,到生產結束時回收處理。

在這樣的商品大蒜種植中,農膜的作用就更多了,除了和上述普通農家種蒜的保溫保溼這一基本作用外,還有除草防病蟲害的作用。除草的原理就是讓蓋在大蒜兩廂的農膜內持續高溫高溼,這樣的環境野草就難以生長,如果仔細看過這樣地裡的植物生長過程就知道,覆膜後高溫高溼有利於種子萌發,很快就長出嫩葉,呈淺黃色,如果膜不及時揭開,很快這樣的嫩葉就被“燒死”,野草就沒了。這就是大蒜萌發長葉後需要及時揭膜的原因。而防病蟲害的原理就是,只要除掉了野草,一些病蟲害的宿主就沒了;另外農膜裡持續的高溫高溼也會讓覆蓋的土壤裡原來留存的病原菌或蟲卵失去生長的有利條件,一定程度減少了大蒜種植地的病原菌或害蟲基數,達到減少大蒜種植病蟲害發生的目的。當然,仍然有一些適應高溫高溼環境的病原菌或蟲卵,這樣的就會要進行藥劑防治了。

“蒜你狠”這種情況讓我們記憶很深,這是因為隨著大蒜價格的起伏,農民種植意願發生變化,較長的生產週期讓市場具有不可預知性。但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農業技術還是不斷髮展的,農膜的大量應用對農業的發展將會發揮持續的作用。

歡迎不同意見留言討論!感謝您的閱讀、點贊、收藏和轉發,更多內容請關注“原生態鄉村”!


原生態鄉村


大蒜種植後,為什麼要在上面蓋上一層薄膜?我家雖然不是什麼大蒜種植大戶,但幾乎每年也都會種一些大蒜,也會用到薄膜來覆蓋。以下我就來談談種植大蒜需要在上面覆蓋薄膜的道理。

其實不止是大蒜,很多農作物在播種之後,都需要在上面覆蓋薄膜,以此來達到相應的效果。


首先一個,我想是為了防治有害物質的滋生。

比如預防蟲害等的入侵,有效的防止雜草的蔓延生長。在覆蓋薄膜之後,外面的害蟲就沒辦法進入下面的土裡了,而薄膜下的蟲害病害等,可能會因為覆蓋薄膜後,改變了原有的環境後,病蟲害就可能會被殺死或者受到抑制。與此相似,雜草也是如此,在噴灑了除草劑、覆蓋薄膜後,雜草就受到了雙層的打壓,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雜草對於蒜苗的危害。

再一個,覆蓋薄膜就是為了改善水與溫度的問題。

保持地裡的一定的溫度,促進大蒜的發芽生長。一般來說種植大蒜的時候是在九月底十月初,這個時候已經進入深秋,溫度相比是比較的低了,將大蒜瓣種植在地裡後,薄膜就是在太陽的照射下,有效的提升土地的溫度,讓大蒜地裡的溫度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促進正常生長。同時覆蓋薄膜後,也是有利於保持土壤溼潤的。你會發現,當有陽光照射時候薄膜上會生成大量的水珠,它們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土壤的墒情,有利於大蒜快速生長。

其實有些地方種植大蒜,沒有覆蓋薄膜,是覆蓋的稻草這樣的東西,同樣會起到良好的效果。在種植大蒜最初給它們覆蓋的這些薄膜會伴隨它們的一生,從發芽到收穫,都有這些薄膜的功勞。而到最後,這些薄膜會被收集起來,銷燬掉,這是為了防治薄膜對土地造成汙染。


蘇北申哥


大蒜種植後,為什麼要在上面蓋上一層薄膜?入秋後,是種植大蒜的好季節。在種植大蒜過程中,為什麼要在上面蓋上一層薄膜嗎?這是有非常多的用處的,對大算種植好處多多,有利於保墒抗旱、防控雜草、提高土溫和增熱等等作用,使大蒜的快速生長髮育以及安全越冬。


第一,在大蒜地上覆蓋農膜,有利於保墒。種植大蒜一般是進入立秋節之後,就可以開始了。入秋後,天氣晴朗,氣溫高,雨水偏少,土壤水分蒸發量大,不利於大蒜髮芽。在大蒜播種後,上面覆蓋農膜,阻止了太陽光的輻射熱對土壤的熾烤,阻止水分蒸發的作用,保證了土壤的墒情,有利於大蒜瓣在土壤裡吸收水分,膨脹發芽。在大蒜地上覆蓋農膜,對後期幼苗的保墒保水作用非常大,提高大蒜幼苗抗旱能力。因此,在北方乾旱地區種植大蒜,在地上覆蓋農膜,具有非常好的抗旱保墒作用。

第二,在大蒜地上覆蓋


農膜,有利於除草。北方種植大蒜,地裡容易生長秋季和越冬的雜草。在大蒜播種後,地上覆蓋農膜,能夠大大地抑制了雜草種子的發芽,減輕雜草吸收土壤肥料營養,有利於大蒜的快速成長,提高產量。大蒜種植後,覆蓋農膜,大蒜地裡沒有雜草,就不需要人工除草,減少了許多勞動力。還避免了使用除草劑,減輕了除草劑在大蒜上的殘留量,減輕農藥對人的危害,並且降低了農藥投資,降低了種植成本,從而提高了經濟效益。鋪蓋農膜後,為種植戶節省了許多管理時間,從事其它的農事活動,是降低勞動成本的有效途徑。

第三,在大蒜地上覆蓋農膜,有利於增溫。入冬後,土壤溫度很快下降,到了結冰期,土溫會下降到0℃以下,大蒜將會停止生長。在種植大蒜後,氣溫一天比一天低,到了結冰期,土壤溫度會更加的低。覆蓋農膜,能夠接受太陽光的輻射熱,提高土壤溫度,能夠加速大蒜幼苗的生長。大蒜在冬天覆蓋農膜後,生長速度非常快,與沒有覆蓋農膜的大蒜,在生長狀況上,具有非常大的明顯區別。所以,蒜農在大蒜播種後,習慣覆蓋農膜,主要是提高冬季土壤溫度,促進蒜苗的快速生長。


第四,在大蒜地上覆蓋農膜,有利於防凍。大蒜進入冬季,冰天雪地,土溫非常低。當地表溫度下降到-15℃以下時,大蒜幼苗就會產生凍害,出現死亡現象。大蒜地裡覆蓋農膜後,當太陽光照射時,能夠吸收大量的輻射熱,使地溫會提高5~8℃,有利於保護幼苗安全越冬。因此,大蒜播種後,覆蓋農膜對大蒜幼苗安全越冬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總之,大蒜播種後在地上覆蓋農膜,有利於土壤保墒保溼,提高抗旱能力;有利於抑制雜草的生長,減少中耕除草或噴施除草劑等等麻煩,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利於提高土壤溫度,促進大蒜在冬季能夠正常生長髮育;有利於冬季提供太陽光輻射熱量,保護幼苗不受凍害,能夠起到防凍作用。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首先不是所有種植大蒜的都會覆蓋地膜,我們河北這裡只有在種的比較晚的時候才會覆膜栽培,其他情況下多是選擇裸地種植。地膜覆蓋有優點也有缺點,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地膜覆蓋大蒜】

地膜覆蓋的優點

1、地膜覆蓋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夠增加地溫,從而可以拓寬種植時間

地膜覆蓋能夠增加2℃左右的土壤溫度,使大蒜能夠提早出苗,苗齊苗壯。春季種植大蒜,如果地膜覆蓋栽培可以提前播種15天,增加大蒜的生長時間,提高產量,也會早上市。秋季播種可以延期播種15天,從而使倒茬蔬菜種植有了更多的選擇。

2、地膜覆蓋能夠增加土壤溼度,利於出苗

大蒜出苗需要較高的土壤溼度,土壤相對溼度為80%左右時出苗更好。

如果不覆蓋地膜,蒜瓣播種後需要大水漫灌;如果覆蓋地膜,我們造足底墒整地完成後直接播種,最後覆蓋地膜就可以了。

【非地膜覆蓋】

地膜覆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1、先播種後覆膜:大蒜起小高壟播種,壟高10-20cm,壟寬60-70cm,兩個高壟之間留的距離很小,大概只有20cm左右。每個壟上播種3-4行,株距為10-15cm,播種之後覆蓋80-90cm寬的地膜。

這種先播種後蓋膜的種植方式雖然保溫保水效果好,但是在出苗時需要破膜出苗。一個一個的刺破,並且把苗露出來後還要用細土覆蓋好苗的周圍,壓實薄膜,防風吹,增加保溫效果,工作量真的很大。

2、先覆膜後播種:越來越多的種植者開始採用這種種植方式,可以減少破膜出苗的工作量。在覆蓋好地膜的壟面上用播種器按照規格打孔播種。並用細土覆蓋洞口,所有膜邊用泥土封嚴壓實。出苗後轉入正常管理。

如果您對種植時間要求的不那麼嚴格,也就說能夠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日均溫20-22℃)及時播種,那麼就不需要覆蓋地膜了。現在市場上能夠降解的地膜還是挺少的,而大量使用不能降解的地膜,會造成環境汙染。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