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近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孤膽英雄”楊子榮

“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這是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經典唱詞,作品改編自作家曲波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故事講述的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我軍剿匪小分隊在東北的茫茫林海、皚皚雪原驚心動魄的戰鬥經歷。

縱使歲月流逝,豪情萬丈、智勇雙全的楊子榮形象常演常新,鮮活依舊。10月27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將在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三期帶領觀眾走進“林海雪原”,重溫鬥智鬥勇的“智取威虎山”,再次領略“孤膽英雄”楊子榮的傳奇人生。

《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近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孤膽英雄”楊子榮

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海報

和經典作品的結局有所不同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楊子榮在活捉座山雕之後沒多久,就在另外一次圍剿土匪的行動中不幸遭到槍擊,當場犧牲。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身世都是一個謎。《故事裡的中國》特別邀請《林海雪原》小說作者曲波的女兒曲毳毳、扮演楊子榮的京劇大家童祥苓先生、楊子榮當年的戰友高森老人和張道敬老人,以及楊子榮的親屬楊克武,共同講述隱藏在歷史深處的這位真實的戰鬥英雄。

“楊子榮是真實的楊子榮”

戰友們說,他是有勇有謀、大無畏的英雄

楊子榮的身上既有中國古代俠客的忠肝義膽,又有著人民子弟兵的熱血忠誠。濃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使得這個人物獨具魅力。很多人都曾以為楊子榮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隨著一些新聞報道相繼曝光,大家才知道他是一位真實存在過的英雄人物。

作者曲波在小說《林海雪原》的第一句就寫道:“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志。”據他的女兒曲毳毳在節目中回憶,父親和楊子榮、高波在共同的剿匪戰鬥中,結下了生死之交的革命友誼,以至於那段刻骨銘心的經歷總是縈繞在父親的腦海裡,他寫書並不是為了成名成家,而是希望把他對戰友的那些懷念,都寄託在這本書裡。

《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近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孤膽英雄”楊子榮

圖:主持人董卿在節目中對話《林海雪原》作者曲波之女 曲毳毳(左)

1957年,《人民文學》雜誌截取了幾個章節進行選發,起了個名字叫“奇襲虎狼窩”,隨後引發熱烈反響,並陸續衍生了一系列文藝創作,受到無數觀眾的喜愛。這讓曲波備感欣慰,他終於把這個故事告訴給了全國人民。

《故事裡的中國》特別邀請到了楊子榮當年的兩位戰友,分別是已經92歲的高森老人,和已經89歲的張道敬老人。兩位老人講述了當年楊子榮如何化裝成土匪消滅座山雕的過程,而楊子榮還不止一次獨自深入虎穴龍潭,奪取剿匪行動的勝利,“他是有勇有謀、大無畏的英雄”。

對戰友們來說,楊子榮不是一個藝術形象,而是真真實實和他們一起生活過、戰鬥過的同志,他的聰慧、機警和勇敢,始終鮮活地存在於他們的記憶。來到節目,他們希望更多觀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瞭解這位孤膽英雄,讀懂他的付出與初心。

《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近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孤膽英雄”楊子榮

圖:楊子榮戰友張道敬(左)、高森在節目中追憶楊子榮剿匪故事

“我總是在想,他不害怕嗎?”

倪大紅、李光潔攜手再演《智取威虎山》

1958年,上海京劇院把《林海雪原》搬上京劇舞臺。1970年,京劇《智取威虎山》又被拍成了電影。京劇大家童祥苓先生同時在兩部作品中扮演楊子榮,很多觀眾一看到他,那直上雲霄的“穿林海,跨雪原”唱段彷彿就會在耳邊響起。

如今,童祥苓先生已經84歲高齡了。在《故事裡的中國》舞臺上,童老一開嗓,中氣十足,寶刀不老。他在節目中分享道,當年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在七八月份最熱的天兒穿著二十多斤的厚大衣,不但要表現出最冷的天氣,還不能讓汗冒出來。因為條件艱苦、任務繁重,一天能睡四個小時已經很不錯了。

《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近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孤膽英雄”楊子榮

圖:京劇表演藝術家 童祥苓在節目現場再唱京劇電影《智取威虎山》經典橋段

多年前,童祥苓先生艱苦創作,成就了一個時代的經典。《故事裡的中國》也滿懷敬意,投入巨大的熱情,將這部經典濃縮於二十多分鐘的篇幅,讓電視觀眾得以集中看到楊子榮的偉岸形象。

在2015年的電視劇版《林海雪原》中,李光潔、倪大紅曾分飾過楊子榮和座山雕,但在戲劇舞臺上合作尚屬首次。此次再接挑戰,李光潔試圖進一步走進楊子榮的內心世界,“這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任務,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我覺得他是有害怕的。但英雄和凡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英雄可以把這些情緒都剋制住,然後再去完成他的任務。在新時代裡我們該怎樣去詮釋這樣一個英雄,該怎樣讓我們的觀眾瞭解那樣一段歷史,這是我們這一代文藝工作者肩負的責任。”

倪大紅希望在這樣一次重演經典的機會中,求一個完美:“我一定要告訴後代,我們能有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都是一代一代的像楊子榮這樣的為我們付出生命的人所換來的。”

《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近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孤膽英雄”楊子榮

27年時光尋找楊子榮

“孤膽英雄”早已不孤,赤膽忠心薪火相傳

在小說《林海雪原》的結尾,楊子榮接受了新的作戰任務,為解放全中國再次出發。現實生活中,楊子榮於1947年犧牲於一次剿匪行動,戰友們只知他的原籍在山東膠東一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他的身世成謎。

《故事裡的中國》請到了一位特殊的嘉賓楊克武老人,他是楊子榮的兒子,更確切的說——他本是楊子榮哥哥的孩子,因為楊子榮生前只有一個女兒,於是被家庭做主過繼給了楊子榮的妻子許萬亮。

當年,楊子榮從山東報名參軍之後,杳無音訊。1950年,一位闖關東的村民回家說楊子榮當了土匪,此事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楊子榮已經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特級偵察英雄,國家也在努力尋找楊子榮的親人,好讓英雄榮歸故里。可惜,在村裡的小廣播聽說此事的家人,沒敢確認。楊克武老人遺憾道,1966年奶奶去世了,“一直到她去世,她都不相信她兒子是土匪”。

《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近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孤膽英雄”楊子榮

圖:楊子榮之子 楊克武登臺揭開塵封的楊子榮身世之謎

後來,曲波無意中發現了楊子榮和偵察排戰友們的一張合影,帶著這張照片重新尋找,終於解開了他的身世之謎。彼時距離楊子榮犧牲,已經過去27年。

“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楊子榮精神,薪火相傳。在他的家庭,三代當兵,報效國家。而在我軍陸軍某師的“楊子榮偵察連”,一代代年輕人從新兵入營開始,就傳承著他赤膽忠心的信念,他們爭當新時代楊子榮式的偵察英雄,並屢建奇功——今天,“孤膽英雄”早已不孤。

新中國成立前那一段驚心動魄的戰鬥,為文學的書寫賦予了魂魄,而藝術所塑造的這些不朽的英雄形象,也必將會繼續激勵著我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

《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近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孤膽英雄”楊子榮

圖:主持人董卿在節目中分享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