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文丨舞雩

他是一名謫仙人,不御劍,御的是風。

他不為世間紛雜而憂心,無論疾苦還是歡樂,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

他飛到雲端,俯仰天地,沒在裝,人家是真的高冷。

列禦寇,列子,一個仙氣十足的名字,一個逍遙無我的人。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沖虛之名,世已久忘

世人只聞老莊之名,早已忘卻列子御風的事蹟。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列氏,古帝王列山氏之後,子孫氏焉,鄭有隱者列禦寇著書八篇,號列子。

列子的出身應是顯赫至極,但具體的出生年代已不可考,據推測大約生於公元前450年至公元前375年之間,享年75歲。

毫無疑問,這在當時絕對是高壽。

他著書立作,存有舊本二十篇,多寓言。劉向去其重複,存者八篇,號曰道家,便是赫赫有名的《列子》。

唐玄宗天寶年間,他被詔封為“沖虛真人”,為四大真人之一,宋宣和年間又被加封為沖虛觀妙真君。

所以《列子》一書被道教奉為《沖虛至德真經》。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其中可讀者,一篇天瑞,知曉萬物化生;一篇湯問,道盡仙神軼事,餘者力命,黃帝,仲尼,周穆王,楊朱,說符,無外乎“無為”二字。

而今回溯,列子的這些思想,對華夏民族的哲學、宗教、科學、技術、文學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道家“無為”的相關理論在他手上漸漸清晰,他是第一位將道家學派發揚光大之人。

老莊之間,當有沖虛列子。

/等風來,天地清明

談論起道家之書所包羅的哲思,除卻“無為”這個核心觀之外,往淺顯了說,總是那番論調:人當順應自然,樂天知命,求得真正的自我,超然物外,不要為空洞的名利所困。

道家以出世而入世,入世的由始便是“以達觀、磊落的態度去生活”這句。

在著書立作的諸多道家先賢中,對生命表現出最達觀、最灑脫、最磊落的,當非列子莫屬。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列子思想上崇尚虛無飄渺,古書中有他御風而行的記載,這是他瀟灑的一面。

莊子《逍遙遊》:“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然而現實中的列子,則時常處於困頓之中。

《莊子》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

列子的貧窮,連不認識他的人都看不下去了,所以有人對鄭國宰相子陽說,你若資助列子,既是做了一件好事,救了一位有學問的人,又能博個“好士”之名。

子陽聽了便派人送去十車糧食,不料被列子嚴詞拒絕。

曰:“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也。”

其弟子嚴恢問之曰:“所有聞道者為富乎?”答曰:“桀紂唯輕道而重利是亡。”

妻子沒他那麼“瀟灑”,家裡經常斷糧,作為女主人的她也有“責任”。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於是埋怨丈夫說:我聽說有道之人,首先是對家庭負責的人,至少能夠讓妻子和孩子快樂地生活,你卻經常讓我和孩子捱餓,快樂地生活更是談不上,你的道在哪裡?宰相送的糧食你都不接受,嫁給你這樣的男人,真是倒了十輩子黴!”

列子卻笑笑說:“你不懂,這個宰相併非真的瞭解我,他自己並不知道咱們家窮,是別人告訴他的,他是聽了別人的話才這麼做的,以後他若是聽見有人說我的壞話,他也會信的。”

說完這話,他餓著肚子,繼續“清靜修道”去了。

一年後,鄭國有人叛亂,作為宰相的子陽被殺,眾多黨眾受株連而丟命,列子卻因“不是他的人”而沒人找他麻煩。

“曲彌高而思寂寞,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無論世事多麼紛繁,無論塵世多麼熱鬧,彷彿都與他無關。

列子,擺脫了人世間貴賤、名利的羈絆,順應大道,淡泊名利,故能清靜而修道。

譬如有風,才能望見雲的浮動,還有人心的浮動。

下雪有下雪的有趣,春風有春風的和煦。能隨時、處處體會到當下的好,夜夜是春宵,日日是好日,這才是人生的意義。

所以,重要的是當下、即刻,正在他喜歡做的事,這般,靜靜地等風來,吹散雲霧,則天地清明。

/在雲端種下翅膀

列子之學,本於黃帝、宗於老子。

相傳他曾向關尹子問道,拜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們的真傳。

《淮南子·繆稱訓》:“ 列子學壺子,觀景柱(測度日影的天文儀器)而知持後矣。”

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御風而行。

《述異記》中說,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遊八荒,立秋日就反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這種說法不管是真是假,在當時就唬住了不少人。

他說他在飛行時感受到身體和靈魂的交融,心神凝聚,五官和肉體都不復存在,不知不覺便飄起,只聽見風從耳邊呼呼作響。

如果從科學的角度看,人是不可能做到御風而行的。

但道家認為,當人修煉到一個高度時,應該是可以完成心身的淨化。當心靈上升到一個高度後,就會感覺身體在飄。

何謂“御風而行”?這可以理解為一種自信。

這種自信,來自於列子灑脫不羈的性格,來自於道家血液中與世無爭、淡然處世的基因。

這個有生活情趣的人,經常約朋友等風來,邊等邊喝酒,與天鬥,其樂無窮。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風乘於我,駛向逍遙

在《列子·黃帝》中,一則有人向列子請教御風之術的故事,很值得回味。

列子拜老商氏為師,以伯高子為友,把兩人的所有本領學到了手,然後乘風而歸。

尹生聽說了,想學他御風而行的絕技,就住在他家,甘心情願地做起了雜役……

“請教我御風的絕技吧”,尹生一再懇切地央求,可是列子總是默然不理。最後尹生實在沒有了耐心,便憤然離去。

幾個月後,尹生又回來了。列子問:“為何去而又復返呢?”尹生說:“我知道自己太急切、太魯莽了。”

“以前我以為你很通達,所以未跟你多說。”列子平靜地告訴他。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自從我拜壺丘子為師以後,經過了三年時間的磨練,變成了心中不敢有是非念頭,口裡不敢說利害得失,才勉強贏得老師多看我一眼而已。”

“五年以後,我又變成了另一種心想是非、口言利害的心境,才勉強博得老師會心的一笑。”

“七年以後,已經達到從心所念而無是非對錯,隨口所言而無利害得失了,老師才要我跟他並席而坐。”

“九年以後,任由我心中所想,口中所說都不會涉及是非利害了。”

“那時只覺內外如一,體光通明,可以把眼睛當耳朵,耳朵當鼻子,鼻子當嘴巴,都沒有差別。”

“於是心神凝聚,形體消釋,骨肉融化,不知不覺隨風飄浮,忽東忽西,最後我也分不清是‘風乘我’還是‘我乘風’了。 ”

“而你現在要拜我門下為弟子,卻怨憤不滿,牢騷滿腹,那麼,你的身體天地都不會接受,四肢任何部分都無法載動,又怎能飄浮起來呢?”

尹生悟,再拜。

風乘我,我乘風,蝶夢我,我夢蝶……無非就是虛實之間的生死物化之事。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呂氏春秋》載:“子列子貴虛。”

列子之虛,尚清淨,兼具老聃之樸,莊周之玄,佛家之幻。自然一齊,體道合真。

最終,至臻無心,即大逍遙。

/風行風止,天地無為

列子向關尹子學射箭,已經能夠射中了,就去向關尹子彙報。

關尹子說:“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射中嗎?”列子回答說:“不知。”關尹子說:“還不行。”

列子回去繼續學習,過了三年,將自己學射箭的情況告訴關尹子。關尹子說:“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射中嗎?”

列子回答說:“我知道了。”關尹子說:“那好,一定要記住這其中的道理,不要輕易地荒廢了。不僅射箭是這樣,治理國家和修身做人也都是這個道理。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列子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只追求結果,而忽視過程。

知道事物發展的過程,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

從簡單的射箭就可以發現,不要只在乎射箭的射中,還要掌握射箭的規律,知道為什麼會射中。

在做任何事時,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做到精益求精,切忌急功近利。

這其實就是一種“無為”思想的體現。

所謂“無為”,都是順應自然,讓“諸法如義”,斷盡分別妄想,抱中守一。

笑傲江湖的武當掌門也敢道號沖虛?歷史上沖虛之名只屬於他

是故風行風止,在乎天地,歸於無為。估計,這便是列子能夠御風而行的心得所在。

有人說,列子生來會飛,是天才。他笑著說,我那是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酒的時間,用做等風來罷了。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心有所定,御風而行。聽從內心,無問東西。

以上就是本期內容,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冊,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