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英國的高升號被日本擊沉以後,為什麼承擔賠償的是清政府?

白話歷史君


這事兒從表面上看英國沒做錯,確實應該是清政府賠。整個事件差不多就是清政府租了英國高升號作為運兵船,結果途中高升號被日本擊沉。從租賃關係來講,高升號是在清軍手中壞的,英國肯定不會去找日本的麻煩,冤有頭債有主,一碼歸一碼。

但是你說清政府有錯嗎?其實也挺無辜的,一船的士兵就這麼沒了,還得要賠錢,找誰哭去。

原本租高升號是絕對沒什麼問題的,按照李鴻章的想法,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朝鮮事件的緊迫,當時甲午戰爭還未爆發,中日雙方並沒有撕破臉皮。

但是朝鮮前線,清軍很是吃緊,需要運送兵員物資等等。而就當時的形勢來看,如果派軍艦明目張膽的運兵,未免有挑釁的意思,而且朝鮮半島周邊海域大都是日海軍勢力範圍,阻力較大不安全。所以李鴻章選擇租用英國怡和公司的商船高升號。

英國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日本人雖然強橫好戰,但是他們也是沒有膽量去招惹英國船。而且英國船上有英國人,日軍要是動武,無疑會把英國推向自己這邊。但是李鴻章這個算盤顯然有些過去天真了。

豐島海戰拉開了甲午戰爭的序幕後,高升號好巧不巧的闖入了日海軍攻擊範圍。確實有著大英帝國的旗幟,日軍不敢妄動。但是他們也並不想放船上的清軍離開,畢竟雙方已經宣戰了,於是要求高升號上的清軍投降。然而這些清軍也是硬氣,寧死不屈,雙方數小時交涉無果。見此情況,日軍方面準備採取進一步行動,升起了代表進攻的紅旗。

船上的英國人一看,這還得了?我就跑跑運輸,你們卻要我命。當即帶著一眾船員跳船。隨後戰鬥打響,雖然高升號是一艘商船,沒有攻擊武器。但船上的清軍依然利用手中的槍支對日軍發起攻擊。

但商船和軍艦畢竟是兩種不一樣的船,結果便是高升號被擊沉。871名江淮子弟,陣亡。值得一提的是,指揮此次戰鬥的日軍指揮官,乃是日海軍名宿,東鄉平八郎。

他很有計謀,知道船上有英國人,所以第一時間是交涉,並沒有動武,從而向英國人示好。而後英國人跳船,船上清軍認為他們是臨陣脫逃,於是開槍射擊,東鄉見時機成熟,立馬下令攻擊,美其名曰是為了救英國人。而最後,數名英國人得以存活,對日軍感激不已,這位後來英國的態度有著很大影響。

但不管怎樣,畢竟是英國船被擊沉了,擊沉中立國船隻是不被允許的。按理說,清政府可以藉此拉攏英國政府向日本方面施壓,而日本則會在英國的憤怒中瑟瑟發抖。

確實事情開始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當時李鴻章和奕劻都第一時間找上了英國人,煽風點火,這是日本在侮辱英國,希望英國教訓日本人。而當時日本人也很慌,怕英國藉機干預朝鮮戰場,甚至一度停止王朝鮮增兵,做出了停戰的準備。

與此同時日本還首先向英國道了歉,並且告訴英國自己已經嚴肅處理了向高升號開火的艦長。

而消息傳到英國後,國內也是一片憤怒,一時間“抗日援華”的呼聲高漲。

但是,國家面前沒有對錯事非,只有利益。當時英國因為對抗沙俄,已經選擇了日本作為亞洲的第一盟友,在政府的干預下,此事並沒有在國內成功發酵。當然這背後還有日本運作的原因,當時日本收買了許多的英國媒體,一方面宣傳日本的認錯誠懇態度,一方面跟蹤報道所謂的事件內幕。

這個事件內幕就是所謂的高升號非法徵用,其認為中日雙方交戰,英國作為中立國,其船隻卻參與到了戰爭中來,本身就違反了國際法。而且對於當事人倖存者的一系列採訪報道中,清軍頗顯野蠻,日方則是有理有節。總而言之在一系列運作之後。英國國內從開始的怒不可遏,變成了日本沒有錯,甚至於連賠償不應該。

所以,最早英國官方給出的結論是,日方無需為此事擔負任何責任,因為高升號為交戰國執行交戰任務,日本軍隊有權扣留或擊沉它。

而這事兒還沒算完,船畢竟是沉了,總得有人承擔損失,兒英國人最後裁定賠償責任應改由中國政府承擔。

當然了,這個索賠其實是不合理的,首先是超期了,根據國際海事法律,索賠要在五天內提出,可是這事兒已經拖了快兩年。(很顯然,英國人再等,等甲午戰爭結束,輸家全賠)然後是中方認為,誰擊沉的誰賠,理由是兩國宣戰時期,高升號正在海上航行,並不知情,而其執行的任務是幫助朝鮮平叛,所以他們與此次戰爭無關。所以英國之前所作出的所謂中立不合法判決時不合理的,當時日本應該時讓高升號原路返回,而不是擊沉它。

說起來也有幾分道理,但是英國人不聽啊,你得還我,誰叫你弱啊。雙方僵持了許多年,最終還是清政府認慫了,給了33,411英鎊的“慈善補償,息事寧人。

總的說來,這件事兒發展到最後,其實和事件本身已經沒多大關係,國家強弱才是硬道理。要是甲午戰爭中國贏了,英國必然會放棄日本,與中國結盟,那就是日本輸家全賠咯。




白話歷史君


清政府的處境

清政府當時的狀態是,自列強大盜開始紛紛加入到對清政府的窺視以來,清政府想到最有效的方法是坐享漁人之利。

清政府總覺著自己是主人,忘了外國人的臉是租來的白來的,可腦子不是租來的白來的,自然選擇的不是鷸蚌相爭而是狼狽為奸,清政府也不是漁人是肥羊。

高升號沉沒後,清政府賠償的結果就從表現上來說,也不是空穴來風。

首先,“高升”號不是軍艦,只是掛著英國國旗的商船,由英國怡和公司擁有。“高升”號是由清政府租用的,目的是將清士兵運送到朝鮮。

高升號沉沒緣由

1894年7月25日,在朝鮮豐島的海面上,日本聯合艦隊“吉野”、“浪速”、“秋津洲””的第一批游擊隊遇到了北方海軍巡洋艦“濟源”和“廣乙”。

日本軍艦發出戰鬥信號,“濟源”和“廣乙”寡不敵眾逃走。

這時,“高升”進入戰場,濟源”降下旗幟以示避免戰鬥。

但“高升號”繼續向東航行,遇到了日本船隻“浪速”。“波速”發出警告,要捕獲“高升”。

“高升”號拒絕投降,“浪速”立即發動攻擊,直到下午1點多,“高升”號被“浪速”擊沉。

871名清軍官兵在海底喪生,只有大約200人被附近巡航的外國船隻營救。“浪速”號營救了高慧蒂船長和幾名外國水手。——高升號就這樣被沉默了。

英國人的態度

日本人第一時間聯繫英國外交部,稱這次是誤炸,英國水手救起且妥善安排,日本願為這次失誤承擔一切後果,給予足夠賠償。

此外在新聞媒體人,日本人做足了功夫,佔據了道德高點,致使國際都知道是清政府派兵出海先干涉朝鮮半島日、朝兩國的事。利用英國人,居心叵測,有意挑起英、日戰爭等等。


作為英國人來說需要盟友,首選是清政府,其目的通過清政府來制衡周邊其他小國。

但自日本明治維新後的日益強大使英國人明白,日本才是亞洲老虎,清政府只是待宰的羔羊。

當然,英國不希望中日戰爭 為了抵抗俄羅斯,英國需要中日兩國的支持。還有英國幾十年來一直在中國的投資,擁有不可估量的利益。所以日本入侵中國必然會損害英國的利益。

出於這個原因,英國要求中國和日本在“高升”事件發生前撤出朝鮮,以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但日本無視英國的要求,日本提交了一份關於高升號事件的報告,稱擊沉“高升”號是一項法律行為。

英國基於自身利益,11月10日裁定,日本有權扣留或擊沉“高升號”,日本不必對這一事件承擔任何責任,承擔擊沉高升號的責任由清政府負責。

1903年3月,清政府不得不向“高升”的所有者怡和公司支付總計33411英鎊的“慈善賠償”。——這一天,“高升”號沉沒已近九年了。

這次賠償和甲午戰爭的失敗相同,不是軍事和財政的失誤,是裹足不前自以為是,和慈禧太后命令司機跪著開車的結果一樣,一樣,一樣的……


火天諾


甲午戰爭爆發時,幫中國運兵的英國運輸船高升號居然被日本擊沉了,按照慣例,日本肯定負責,沒找到鬧到最後居然是日本沒責任,清政府賠錢,清政府自己死了9000多名士兵,還讓我賠錢,這什麼道理嘛,確實沒道理,不過政治就是這樣,弱國無外交啊,誰叫你弱,不欺負你欺負誰啊!


高升號事件是在1894年,當時清政府和日本因為朝鮮的事情已經交上手了,朝鮮前線吃緊,清政府要向朝鮮那邊運兵員和物資,只是清軍軍艦有限,沒有多餘的運輸船運兵。這時李鴻章就開始算計英國人了,李鴻章就租用了英國的怡和公司的商船高升號幫自己運兵,在李鴻章看來,英國人的船,日本是不敢擊沉的,畢竟英國人可是當時的第一強國呢,一旦日本真的擊沉了高升號,對清政府是有利的,憤怒的英國政府肯定會站在清政府這邊,有可能要報復日本,這樣一來,甲午戰爭就對清政府有利了,只要英國人干涉了,日本人還是怕英國人的,所以李鴻章認為,不管高升號擊沉不擊沉都是好事,不擊沉,我的兵就運到朝鮮了,增加在朝鮮的清軍實力,擊沉了,日本人就要承受英國人的怒氣,把英國人牽扯進來,讓英國人壓制日本人,不管哪方面,李鴻章都得利,李鴻章的算盤的確打的很精,可是他天真了,政治不是這樣玩的。


高升號最終還是被擊沉了,李鴻章欣喜若狂,覺得英國人就要站在清政府這邊了,的確高升號被擊沉,英國人是很憤怒的,決定要報復日本人的野蠻獸行。日本政府也是害怕,努力對英國攻關,結果事情卻180度轉彎了,英國人最後得出的結果是日本人沒有責任,高升號幫助交戰國運兵是不對的,日本有權力擊沉或扣押,責任在清政府這邊,最後是清政府賠錢了事。真夠冤屈的,我死了兵,還讓我賠錢,有苦向哪裡訴啊,真是不公平啊,是不公平,但也正常,誰叫你是弱國啊!那高升號事情的經過到底是怎樣的呢,清政府是否無辜呢!


清政府真是無辜的,當時高升號運著近一千名的清軍去朝鮮,在途中,遇到了日本軍艦,大家開戰,清軍軍艦被打敗了,日本人也看到了掛著英國旗艦的高升號,當然日本是不敢擊沉高升號的,畢竟那是英國人的船啊,但是也不能就這樣放過高升號,讓它真的把清軍運到朝鮮吧,所以日本人的打算就是扣押高升號,俘虜船上的清軍。經過幾小時的交涉,船上的清軍寧死不屈,絕不投降日本人,要打就來,但是船上的英國船人和手下的人害怕啊,萬一打起來,自己就要沒命了,怕死的英國人決定把船交給日本人。寧死不從的清軍決定暫時扣押了英國船長,控制了高升號,和日本軍艦對轟,只是商船怎麼打的過軍艦啊,所以在戰鬥中,高升號被日本軍艦用艦炮擊沉了,高升號上近一千清軍壯烈犧牲,葬生海地,因此所有的責任都是日本人搞的鬼,可是最後結果卻是清政府賠錢,這真不公平,沒辦法誰叫你是弱國呢!


英國人那樣做,無非就是政治利益罷了。當時的國際形勢是英國和俄國爭鬥,俄國人把手伸向了亞洲,甚至進入了中國的東北地區,英國人是很不滿的,認為亞洲是英國人的利益地區,不能讓俄國把手伸的太長。而這時的日本人看到機會,主動找上英國人,說自己願意當英國抗俄的急先鋒,做你英國人的炮灰,本來英國人是要扶持清政府抗衡俄國的,只是清政府太弱太無能了,因此拋棄清朝,和日本結成英日同盟。在甲午戰爭爆發時,英國就是支持日本的,只要日本人不打英國在中國東南利益地區的上海,你日本怎麼打都可以,日本也是那樣做的,只進攻遼東半島罷了。所以高升號被擊沉,英國人就說日本沒有責任,還說日本那樣做是為了挽救被清軍控制的英國人,不得已而為之,所以高升號幫交戰國運兵是違反了英國中立的原則,而船被擊沉了總要找個替罪羔羊頂罪啊,因此最弱的清政府背這個黑鍋了,英國就是偏幫日本,無非就是日本比清朝更適合當英國人抗俄的炮灰,出於大局考慮,自然拋棄清政府,站到日本那邊了。最有意思的是,高升號的賠償是甲午戰爭過後賠的,如果清政府在甲午戰爭打敗了日本,最後的結果就不是清政府賠錢了,而是日本賠錢了,英國會站在清政府這邊,一切都要用實力說話,可惜你清政府無能打輸了,弱國只能被欺負了,國際外交就是這樣的道理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

因為利益,當時的清政府是個軟柿子,稍微有點實力的國家都可以拿捏,二當時的日本則是世界強國,與日本發生衝突很明顯不符合資本主義利益至上的原則。

當時清日甲午戰爭中,日本海軍偷襲清朝海軍,將“濟遠”“廣乙”兩艦擊毀,而後又攔截到了誤入戰場的清朝運兵船“高升”號,在船上士兵的奮起反抗下,日軍向“高升”號開炮,將毫無防衛之力的“高升”號運兵船擊沉。

而“高升”號運兵船是英國怡和公司的商船,事件發生之後,英國國內媒體則是炸開了鍋,群情激奮,各大報紙強烈譴責日軍野蠻獸行。當時世人都以為英國會站在清政府這邊,向日本問罪,李鴻章更是欣喜若狂,認為天助清朝。英國軍方更是反應強烈,準備採取必要的軍事行動。

然而事實的發展令誰也沒有料到,最後英國方面不但沒有問罪日本,反而將罪行歸於清政府,還在甲午戰爭期間為日軍造軍艦、運軍火,公開支持、縱容日本侵華。

原來日本抓住了英國的利益點所在,當時英國和俄國在中國都存在巨大的利益。俄國控制著中國東北、西北地區,英國控制著中國東南地區。日本若侵略中國,則必然會觸碰到英俄兩國的利益。日本以不干擾英國利益區為交換,獲取了英國的支持。所以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戰事主要發生在遼東與山東半島以上,英國的利益並未受損。

而作為氈板上的肉,清政府只能在英日兩國的交易下,吞下苦果子。所謂:弱國無外交,強權即公理。歸根結底還是清政府自己不行,又不爭氣啊!





彌渡逆旅


有人說英國人捏軟柿子,其實日本人對英國而言也是個軟柿子。關鍵在於英國人日本人與英國結盟了一一《馬關條約》打開了中國資本市場,此後又聯英抗俄幫助英國的遠東平衡戰略。

甲午戰爭中日本海軍偷襲清朝海軍,將“濟遠”“廣乙”兩艦擊毀,而後又攔截到了誤入戰場的清朝運兵船“高升”號。日本人想俘虜中國陸軍,要高升號停船(不是針對高升號)。船上士兵在我的同鄉江西省彭澤縣高善繼將軍的領導下的奮起反抗,沒有炮使用步槍射擊。日軍向“高升”號開炮,將毫無防衛之力的“高升”號運兵船擊沉。全船將士壯烈殉國。

此事日本毫無道理。日本沒有宣戰,高升號也沒有主動攻擊日艦,屬於和平時期襲擊友和國家人員和財產。此時引發英國輿論沸騰,紛紛揚言對日施壓甚至開戰。但英國為了自身利益,選擇結盟日本,欺壓中國。

一來鴉片戰爭後列強就取得了對華輸出商品購買原料的權力。但此時列強開始對外輸出資本即在亞非拉等殖民地投資辦廠,利用亞非拉廉價勞動力同時省往返運費賺取更多暴利。因為歐美列強都是對華單方面最惠國,它們需要一個切入點即一場戰爭讓中國打開資本市場。日本的出現讓它們省事省力省錢就可以搭個順風車,於是支持日本,很多事就假裝看不見了。

二來克里米亞戰爭後,英俄結仇。俄國放棄在南方土耳其獲得不凍港的夢想,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做俄羅斯與加拿大即英國的緩衝,一心南下向中國發展,甚至想獲得長城以北特別是包括旅順這個不凍港在內的黃俄羅斯。這是英國這個世界霸主兼超級攪屎棍所不能容忍的。它選擇聯合日本這個“好控制"的小國結盟對抗俄羅斯,

為了資本輸出和戰略利益,英國選擇犧牲中國,向大清索賠高升號損失。這就是西方文明。也是許多人吹捧自由民主平等的國家,“自由世界"的祖宗。


劉傑無圖乾貨


我僱了你的車輛,結果我和別人打架,對方把車砸爛了。

我問你,你找我賠償,還是找和我打架的那人賠償?

作為你來說,肯定找我啊

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