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醫切脈最好在寅時?

為什麼中醫切脈最好在寅時?


一提到中醫,我們不少人馬上會浮現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中醫給病人把脈的形象,三個指頭按在病人手上,凝神靜氣,然後就知道你身體有什麼病,你要注意什麼,再給你開個處方。真是太神奇了!

中醫為什麼要用三個指頭而不是四個或五根指頭號脈呢?中醫究竟是怎麼號脈的?什麼時候號脈最好呢?《素問》的第十七篇《脈要精微論》給出了答案。“脈要”就是切脈的要領,“精微”就是脈象的微妙變化

“黃帝問曰:診法何如?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黃帝問:脈診的方法是什麼?

岐伯回答:脈診的時間通常在平旦太陽剛升起的時候,這個時候,陰氣沒有擾動,陽氣沒有耗散,也沒有飲食,經脈之氣還不充盛,絡脈之氣調和勻靜,氣血沒有被擾亂,所以可以診察出有病的脈象。診察脈象動靜的同時,也要審視眼睛的神氣是否充盈,觀看面部的五色,觀察五臟六腑的虛實強弱,形體的盛衰,這些方法互相參照,綜合分析,來決斷疾病死生的情況。

為什麼中醫切脈最好在寅時?


診脈最好的時間是在平旦,也就是寅時(凌晨3:00-5:00),這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困難。那怎麼辦呢?我們要靈活掌握,我們可以從為什麼要平旦診脈中得到啟發,平旦診脈是因為陰陽之氣沒有擾動,沒有進食,氣血沒有亂,這其實已經告訴診脈的要求,那就是要儘量避免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干擾,比如要避免進食、運動、精神刺激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氣血不亂,才能讓醫生獲得真實的脈象。

脈象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作用呢?

“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死。”

是血液匯聚活動的場所。

脈體長表示氣充足流暢,脈體短表示氣病,就是氣弱、氣虛導致血的運行無力、不流暢;數脈多見心裡煩躁、煩熱,大脈表示邪氣太盛——脈象滿指而大,大而有力表示邪氣太盛,大而無力表示正氣極度虧虛;上部脈盛大多見氣高氣急、呼吸急促,下部脈盛大多見腹部脹滿——脈象分為上中下三部,上部在頭,中部在手,下部在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