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到家,你是等漲價賣還是收下來就賣?

寒冷144115435


作為農民,而且是專業種植水稻的農民,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我來談談我的觀點。望不吝賜教!水稻收到家,如果要等漲價了再賣,必須要晾曬揚場後儲存起來,否則,想留也留不住的。


可現實中的農村、農民已經沒有倉儲條件,沒有烘乾設備,沒有曬場了。現在都是大面積承包,水稻收割下來後,不是小數小目,家家都是70噸——80噸以上,沒地方曬場、沒地方堆放、沒地方倉儲起來。怎麼辦?農民只好從收割機裡放出後,直接將水稻拉到米企、收購點銷售。再說,曬場、揚場夫妻二人需要3天時間,再加上銷售夫妻二人需要一天,總工作日需要8天左右,按我們當地人工費用200元/天計算,曬場、揚場、銷售成本增加1600元左右,倉儲也需要費用,100畝水稻倉儲起來再賣,需要增加成本2000元左右,等於增加生產成本20元/畝。攤入水稻價格裡,水稻價格上漲0.15元/斤才能保本。因此,我們當地農民左算算,右算算,橫算算,直算算,收割機裡放出直接賣掉划算些。

水稻倉儲起來,待價而沽,風險較大,萬一水稻價格下降,得不償失。今年水稻價格想比去年高0.15元/斤的可能性不大。託市收購價雖然沒有下調,但價格與去年持平,臨儲庫存稻穀仍然有1.3億噸,今年水稻總產量也可能有1.3億斤,水稻仍然供大於求,去庫存任重而道遠。

從我們當地這幾年銷售水稻情況來看,水稻收割後直接銷售價格都在保護價之上,與曬乾後銷售利潤差不多,省時省力,農民都是將水稻收割後直接銷售。水稻後期上漲的幅度也不大,甚至會降價,農民都摒棄惜售心理了,防止“賣跌不賣漲”的情況發生。我們當地水稻都是機械收割脫粒,而且等水稻完全成熟了才收割,收割時水稻田乾裂了,水稻莖稈枯萎了,天氣乾燥,收割的稻穀都比較幹了,秕穀從收割機鼓風機吹掉了一部分,直接銷售質量上沒有太大區別,收購商也不會出格地壓價收購,只是扣除水雜而已。

對於水稻如果行情好,可以曬乾儲存等漲價再賣,但水稻價格漲的起來嗎?曬乾儲存銷售,收購商也會扣除水雜的。水稻價格話語權在收購商手裡,定價權也在收購商手裡,農民在銷售上處於弱勢地位,水稻價格即使漲價了,農民也無法參與利益分配,漲價的利潤可能被中間商、經紀人瓜分了。我認為,水稻收割後賣掉省事些,存儲起來,不放心,也很糾結的很。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你是水稻收割後直接賣掉,還是曬乾儲存待價而沽?歡迎發表評論留言。

長江老農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中秋節過後都忙著收稻穀,今年稻穀的產量還不錯,讓辛苦忙了大半年的農民很是歡喜。但歡喜之餘又愁了起來,雖說今年水稻的產量不錯,但水稻這低迷的價格也不少農人也是相當頭痛的,收穫的水稻到底是直接賣掉還是等漲價了賣?


一、水稻的價格

從去年開始雜交水稻的價格就從1.3元每斤降到了1.1每斤元,米質較優的水稻也從1.45元每斤降到了1.3元每斤,然後一整年價格都是沒有太大的上升。而今年的稻穀價錢相比去年稍微的有所上升,也是各自漲了一毛一斤,也沒太大的漲幅。

今年水稻的產量不錯,一畝田平均下來差不多一千斤乾的穀子。小唐家種了六畝田,把自家吃的和養雞鴨的稻穀留出來,還能賣掉三畝田的稻穀。現在稻穀的價錢還不是很好,小唐還在觀望到底要不要馬上就賣,我是想著還是放放看,萬一後面漲價了現在賣就虧了,這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誰都希望賣個好價錢。




二、小唐會選擇漲價賣,為什麼呢?

之前小唐說過,除去家裡吃的和養雞鴨的穀子,小唐還有三畝田的水稻可以賣,那這三畝田曬乾了差不多三千斤,要是賣的價錢好的話,除去開支一畝田還能賺一點,要是價錢低賣了到時候連農藥化肥錢都不夠,賣了幹嗎?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三畝田曬好的稻穀也沒太多,家裡寬敞也可以存放一段時間,等到漲了在賣。小唐也是做了兩手準備,要是價錢一直不漲,反正穀子沒多少,大不了到時候吃不完為還可以碾米賣,現在米質好的大米一斤能賣到2.3元,比直接賣稻穀划算的多,當然這只是像我們這種種田少的農戶才會這樣做。



三、稻穀收下來就賣更適合種田大戶,為什麼這麼說?

種田大戶少說都有個五六十畝,那麼多的稻穀收回來晾曬和存放都是一項高強度的體力工作,收回來的稻穀放久了難免不被老鼠光臨,在加上今年的稻穀價錢又比去年稍漲了那麼一些,他們就會邊收邊賣了。

這樣能減輕自己的負擔,不用那麼勞累,也不用費心去找晾曬的場地和存放的場地,稻穀價格基本上都是在一個很平穩的狀態,就是漲價也沒太大的幅度,還不如收了就賣了。


總結:漲價賣和收了賣還是看個人需求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個人覺得稻穀漲價的幅度不大,如果不想太辛苦還是邊收邊賣會更好。


小唐話三農


我是阿金,今年只種了大約8畝的水稻。除了留2000多斤自己家吃和餵雞餵鴨以外,其他的能直接賣就全賣掉,這稻穀的價格不需要等待。

如果你有功夫把稻穀全曬乾,然後有地方囤積,可以坐等漲價。畢竟稻穀的價格再怎麼跌也跌不到哪裡去了,所謂稻穀稻穀,價格一直都是在低谷。





橙主阿金


上週家裡把中稻收割了,由於之前採取的是直接播種,沒有育秧苗移栽,收割時只能用收割機,有兩個稻田稍微等了幾天,因為周邊別人家的水稻還沒有完全成熟,收割機無法跨過。從今年的收成來看,比去年要稍微好點,因為去年家裡漲水,很多水稻被沖走了不少,今年較長時間沒有下雨,好在水庫裡有水可以滿足農田灌溉,總體上對產量影響不大。

2019年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價為1.2元/斤,從我們那的情況看,市場價也基本上是這個數字,不過我家收上來的稻穀目前還沒有賣,曬乾後先儲存起來了,因為按照我們那的習慣,此時賣糧基本上就是最低收購價,品質較好的也難有好價格,如果放在年底很多人外出打工回來,會到別人家買米吃,價格貴點無所謂,只要大米質量好,所以一般會留在年底賣。水稻收到家,是等漲價還是收下來就賣?微塵微視界對此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品質一般的稻穀及時出手,不宜盲目囤糧

原來我們那種早、晚兩季稻,早稻收割完就得抓緊時間栽晚稻,記得小時候有一年,正是要割早稻時,天天下雨,一天到晚根本沒有停下來,只是雨量大小的問題,有的稻穀直接在稻田裡發芽了。沒辦法只能冒雨割水稻,那時鎮上沒有什麼收割機,只能靠人工割水稻,其中的辛苦也只有經歷過的才能體會,稻穀收進家裡也是麻煩事,因為沒有那麼多地方可以晾開,捂在一起更是發熱,發芽的更快。那一年的早稻真是影響不小,直接拿去賣沒人收,只能先過篩然後再賣點,後來實在賣不了的,就索性讓它繼續發芽,用稻芽來做糖。個人認為如果自家水稻品質一般的,家裡又沒有地方儲存的,不用考慮直接出手賣糧,盲目的囤糧只會錯失良機。

二、需要資金急用的可以考慮及時變現

很多農民在春季買農資時,會有一個習慣,先賒賬,說好等水稻成熟後再來還賬,一般情況下,賣農資的也會同意,因為如果不賒賬,很多時候生意不好做。但等到糧食成熟時,有的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足夠的資金還之前的費用,在這種情況下,糧食收進來後,還是隨行入市比較好,把稻穀變現後來還給對方,遵守個人信用,這樣後面店家也敢繼續賒賬,給自己也緩解下資金壓力。糧食作物跟其他的農產品不太一樣,因為其價格相對穩定,100斤糧食基本上可以估算出值多少錢,所以自己手裡有糧食,也等同有資金,如果自己真的需要變現時,對於糧價問題也不用考慮太多,在最低收購價附近就可以考慮出手。



三、優質糧源可適當惜售,一般年底時優糧優價

一般情況下,新糧集中供應市場時,優質糧源的價格差很難區分開,如果自己手裡的糧源比較好,個人認為還是要避開售糧高峰,因為在整體糧源供應充足時,很多人更多的在意價格,對於品質反而沒那麼較真,優糧就難優價。一般情況下,年底對優質糧源需求量大,畢竟年底快要過年了,親朋好友之間的走動較為頻繁,得買品質好點的大米,有的還會專門買高檔大米當禮品送人,市場上對優質糧源的需求量明顯提升,市場價格自然也會適當地增加。所以,如果自家有條件儲存的,稻穀的品質也屬於上等的,不妨適當地惜售,等價格稍微漲點再出手。

四、整體上水稻價格上漲空間不大,農民賣糧節奏需合理把握

今年水稻的種植面積存在一定的減少,局部地區受天氣因素影響,產量也有所下降,但從大的方面來看,目前糧源供應量還是很充足的,整體還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在這樣的背景下,水稻價格很多有較大的上漲空間,基本上會圍繞在最低收購價附近波動。2019年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購價分別為1.2元/斤、1.26元/斤和1.3元/斤,在實際過程中,很多時候最低收購價成了農民賣糧的最高價,所以得有這方面的意識,不宜盲目地囤糧惜售。一旦錯過了最低收購價運行機制,那麼部分糧源的市場價就可能低於最低收購價,在賣糧節奏上得合理把握。



總之,水稻收購後,究竟是隨行入市及時出手,還是適當地囤糧惜售,還是得先看自身情況,不能一概而論,畢竟各自的需求不同。當然總體來看,水稻價格較為穩定,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只會在相對區間波動,那麼農民在賣糧時就需要合理安排賣糧節奏。如果當地市場交易較為活躍的,可以考慮優質糧源放在後面,但如果當地活躍度一般的,還是選擇在啟動最低收購價預案時出手較為合適,因為一旦錯過了這樣的機會,糧販可能大幅度減少,後期想賣糧時卻發現沒人上門收,那樣就會比較被動。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水稻收到家,是等漲價了賣還是收下來就賣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大家好,我是一個既會吟詩又會搬磚的農村娃,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老婆家在長江流域的江漢平原上,家裡的主要農作物就是水稻,老婆的爺爺今年70多歲了,聽老人家講,在02年之前,他們家的水稻就從來沒有賣過,沒賣過的原因是老人家不讓賣。老人家是經歷過饑荒的人,總害怕哪天又回到那缺衣少食的年代。

雖然家裡的糧食早就夠吃了,年年種,年年收,新稻壓舊稻,舊稻都生蟲發黴了,可老人家就是不讓賣,老人家總覺得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後來家裡的糧食實在都沒地方堆了,再加上大家都勸老人,說現在家裡的糧食比舊社會地主家的糧食都多,怎麼還會怕沒有糧食吃呢?老人家才同意賣的。


今年老婆家也種了四畝晚稻,這不馬上就該收穫了。前兩天打電話,老人家說今年水稻的長勢還可以,估計每畝產量在1300斤左右。我跟老人家開玩笑,問他今年的水稻還賣不賣了?老人家說賣,收下來就賣,我問他不等一等,看看價格到底怎麼樣?老人家說不等,還給我列出了三點收下來就賣的好處。

第一,他們那裡目前的水稻收購價格是1.3元每斤,後面的價格是漲是跌,只能預測誰也說不準,有一年,他收了水稻以後想著等價格漲了再賣,結果越等價格越低,都等到第二年新的水稻下來了,價格也沒漲上去,還沒有第一年剛收穫時高,所以他今年不打算等了,準備收下來就賣。


第二,水稻的價格一直都比較穩定,漲跌幅度都不大,後期就算漲也漲不了多少錢,每斤能漲兩毛錢就了不得了。今年新收的水稻,他準備留上一部分夠吃的,剩餘的賣掉,大概能賣3000斤左右,也沒有多少量。就算每斤漲兩毛也才多600塊錢,況且還不一定真的會漲。

第三,如果要等價格漲,那就要考慮水稻的儲存問題,水稻儲存既要防潮又要通風還要防蟲。長期儲存的水稻必須晾曬的特別幹,不然就容易返潮發黴,往年儲存水稻時,先在房間的地面上墊上磚頭,再在磚頭上面鋪上木板,然後在木板上面用鐵皮圍成糧倉,將水稻放在倉裡面,這麼做的目的是防潮。除此之外還有,經常開門開窗進行通風。費這麼大的勁兒去賭一個還不一定真有的600塊錢,划不來,所以他準備水稻收下來就給賣了。


聽完老人家的分析後,我被老人家清晰的思路給驚呆了。我覺著如果數量小,真的就如同老人家說的一樣,儲存下來等價格漲,還不如一收下來就給賣了。當然如果數量特別大,有個幾萬斤,那就算1斤漲一毛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這就另當別論了。

大家覺得老人家說的有道理嗎?


搬磚的農村娃


對於水稻收回家,是等著把水稻曬乾漲價賣還是收下來就賣的問題,這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最近近兩年的水稻價格總體上來說還是不景氣的,而且水稻價格浮動的區域也不是太大,但對於優質水稻價格稍微高一些,對於普通水稻價格那就低了一點。



根據今年發改委公佈關於水稻收購最低保護價,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保護價為1.26元每斤,粳稻的最低收購保護價為1.3元每斤,早秈稻的收購價格為1.20元每斤,與2018年的最低收購保護價格持平,相應的來說也屬於調低了收購的價格,畢竟物價都在不斷的上漲,通貨膨脹率已經存在著。



我國的水稻因為這些年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而且水稻的新品種不斷的出現,使得我國的水稻目前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庫存水稻基本上超過了1億多噸,對於庫存的水稻在不斷地向外拍賣,可是成交量相對比較低,主要是因為水稻的用途比較窄,一般用多人們的主食消費。這也就是為什麼水稻現在價格比較低的主要原因。



由於近些年水稻價格相對比較低,使得農民開始把種植水稻的傳統農業轉向了其他方面的種植,也使得我國今年的水稻的總產量預計會比去年減少546萬噸。比如2018年我國水稻的總產量為2.1億噸,但是我國國內的水稻的消費需求量為1.9億噸,這樣就使得水稻的產能剩餘達到近2000萬噸。今年天氣總體上來說被調的好,可以說是風調雨順儘管東北地區受到了兩次颱風的影響,出現了導播的現象,會造成局部地區的減產,但總體上今年的水稻還是大豐收的,水稻的產能還是有剩餘的。



總之,鑑於目前水稻的價格比較低迷,平均水稻價格在1.2~1.36元每斤之間,對於優質的水稻價格能達到1.45元左右每斤的行情,特別東北地區的一些無公害水稻的價格能達到三元左右每斤的行情。對於農民種植戶而言,如果說家裡的水稻的產量比較少,建議收穫後的水稻直接賣掉,這樣儘管水稻的價格相對低一些,可是減少了水稻的曬乾以及期間的消耗,剩下的時間可以出去打一點小工,能夠賺到更多的錢。當然對於水稻種植大戶而言,目前的價格相對比較低一些,收穫以後最好曬乾進行儲存,等到我國開始是儲備糧收購,水稻價格會有所上漲。但今年水稻總體上價格不足以出現太大的波動的行情,普通水稻平均在1.26元左右每斤應該屬於正常的市場價格,對於優質的水稻價格應該能達到1.38元左右每斤的行情。


宗元三農堂


水稻收到家,你是等漲價賣還是收下來就賣?

對於主題上這個問題我覺得提問的這個人可能不是農村的,他沒有想清楚再問,大家都知道,在農村收完水稻,是不能賣出的,想賣出也沒有人買,因為水稻剛收上來還是溼的,一般收上來都要經過一兩天的時間晾曬 ,這樣才能使稻子的水分蒸發,如果遇到太陽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可能晾曬的時間,還要延遲一兩天,只有等稻子熟透了之後才能進行出售。

1、農村田地少,收割起來也辛苦

記得小時候我們家裡種的水稻數量不多,但是收割起來的時候也是一件特別讓人頭疼的事情,因為以前收割稻穀和打農藥,除草,這些都是要靠能力去完成的,不像現在什麼東西都是機械化,既省了人工又省了時間,而且機械化的操作也遠遠的超過了人工,那個時候我們家種了三畝地,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收割起來確實特別累,因為我會經常到田裡去幫忙,就是用那種鐮刀把水稻割下來,然後用那種腳踏式打鼓機,邊踩邊用手上的稻穀在打穀機上面轉,一天下來收割的數量最多隻有半畝地,因為我們家就三口人,所有的活基本上都是靠父母去完成的我只能儘量的去幫著父母,不讓他們那麼辛苦。


2、一般不會等到漲價再賣

說的稻穀漲價,其實你們有沒有發現中國的糧食,基本上都沒怎麼漲過價,最多隔個一兩年上漲一點點,隨後就保持平穩,像主力上所說的,等漲價了再賣,怎麼可能呢?再加上中國的農田大多數都是在群山峻嶺旁,而且在農村一家人的田地,也沒有多少,最多就幾畝地,一年到頭來如果是靠種田,根本就賺不了錢,哪怕是稻穀漲價了,也賣不了幾個錢,如果是那種平原地帶,田地又特別多,全部用機械化操作,收割起來也方便,這樣數量多的話,可能會考慮等漲價了再賣,但現實是不允許的,特別是我們南方那邊的地特別少,哪怕是一年辛辛苦苦到頭來,最多也就賺個一兩萬塊錢,呃,對現在這個社會來說,一兩萬塊錢又能做點什麼呢?


現在在農村出去打工的人特別多,田地基本上都被人承包了,而這些承包的人他們還是能夠賺到點錢的,但是糧食他不會等漲價在賣,基本上收完之後,晾曬乾了就會賣掉。你們對以上,有沒有別的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評論,敬請關注(久天上),謝謝!


久天上


目前水稻已經陸續開鐮收穫,在很多人心裡都會感覺“種稻子容易賣稻子難”,很多時候辛辛苦苦種的稻穀,就是因為沒把握好賣的時機,一斤少賣個3分、5分的太正常了。題主所說的有些不好理解,如果知道能漲價,誰還會收下來就賣掉?言歸正傳,其實糧價一年一個形勢,誰也說不好後期能不能漲價,賣糧有點像押寶一樣。那麼今年的水稻應該啥時賣比較好呢?說句心裡話,如果是我賣糧,現在剛收下來不會賣,我會在10-11月末之前出手。



一、用笨方法判斷,從多年來的稻穀價格波動情況看,有這樣一個規律,就是水稻剛收下來,價格都是偏低一些,到10月份之後,正是糧食銷售旺季,用老百姓的話說大量走糧的時候,價格上漲的可能性大,後期一些企業備貨差不多了,收糧也比較挑撿了,所以價格回落的可能性較大。



二、從今年的國內稻穀形勢來分析,稻穀託市收購價格與去年保持不變,仍然是是秈稻三等1.20元/斤,中晚秈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從價格沒調整來分析,今年託市收購的量不會太大,一方面是因為庫存稻穀較高,在1.3億噸左右,另一方面託市收購只是在糧價過低的時候啟動,所以後期價格也不會太高,預計到11月份的時候應是今年的高價時間段。下面是近期水稻價格:



三、為什麼看好10、11月份稻穀行情,而不看好12月份之後的行情呢?主要是因為第四季度,受元旦和春節的大消費拉動,是我國大米消費的旺季,下游需求比較旺盛,而10、11月份正是各加工企業備貨加工的時期,如果此時託市收購再啟動,對稻穀價格會有一定拉動。而進入12月份,各行各業進入年終決算期,資金面緊張,農產品價格多以下行為主,對水稻行情不利。



總的來講,農民朋友種地不容易,在出售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否則即使多收了“三五斗”,也多賣不了多少錢。同時,也要看糧食質量如何,如果是質量好、前有存儲條件的,可以持糧觀望,最晚不要超過11月末就得出售。如果糧食質量不好,水份較高,數量也不大,可考慮儘快出手,因為後期差一些的糧食也賣不上好價錢。從價格角度講,目前,東北普通粳稻一般在每斤1.35-1.40元左右,如果急等用錢的話,在當地賣毛糧能達到1.35元以上也是可以考慮出手的。


三農廣訊


現在早秈稻的收割工作基本完成,一些地方的中晚稻也有部分收割,日前發改委公佈了水稻的最低收購保護價,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保護價為1.26元每斤,粳稻的最低收購保護價為1.3元每斤,早秈稻的收購價格為1.20元每斤,相比2018年是持平的,考慮到其它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其實2019年的水稻價格並不理想,甚至給人以下跌的感覺。

水稻收到家,你是等漲價賣還是收下來就賣?

筆者認為若是屬於農民少量種植,大可以收穫後直接賣。因為最近幾年的水稻價格一直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水稻的需求方向比較單一,不像玉米可作為深加工,也可以作為畜禽飼料,需求比較廣泛,而水稻只能是日常食用,而且最近幾年隨著水稻品質的改良,以及收益相對比較理想對種植量的刺激,水稻的產量已經是供大於求了,也就是說後期水稻價格即使上漲,也沒有太大的上漲空間。農民即使收穫的時候沒捨得賣,後期價格出現了小幅的上漲,考慮到水稻晾曬時的損耗和人工,還不如早期賣掉,有時間農民可以打打零工賺點錢來的實惠。

但是種植大戶就另當別論了,因為種植大戶的水稻種植量大,可能價格稍有波動收益就會有很大的影響,種植大戶可以考慮適當延後水稻的出售時間,因為最近幾年受水稻供應過剩的影響,很多農民的種植方向都法師了轉變,這就使得水稻的種植面積發生了一定量的變化,據統計2019年水稻的產量比去年下降546萬噸,所以預計後期水稻的價格是有可能出現小幅上漲的,這就是為什麼建議種糧大戶可以適當延後出售。

但是有一點需要提醒農民朋友的是,即使延後出售也不可過於等價惜售,因為現在不管是水稻還是玉米、小麥其價格波動都不會很大,漲跌幾乎都是“一瞬間”的事,可能稍有遲疑價格就下來了,賣糧還是要注意把握時間。


果然悠


水稻收到家,你是等漲價賣還是收下來就賣?

目前已經進入9月下旬,2019年產的早秈稻收購已經基本結束,新季中晚稻已有少量收割上市,其中受地方儲備糧收購、大米加工廠搶新加工等帶動,新稻價格穩中有漲。如近日湖北荊州新產中稻收購價123元/百斤,比上漲漲了1元/百斤。

截至目前,主產區一季稻的長勢已經處於乳熟期,部分地區進入了成熟收穫期,2019年的主季稻穀購銷即將大範圍展開。從今年市場情況來看,因為2019年水稻播種面積下降,部分地區特別是東北部分產區水稻長勢受到不利天氣影響,單產及品質都有一定下降,對新稻的價格會有一定支撐。

但是新稻穀的價格要想上漲,在陳稻庫存量龐大、稻米市場供求總體寬鬆等的背景下,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一方面,2019年產稻穀最低收購價保持上年水平,即三等粳稻130元/百斤,中晚秈稻126元/百斤,對於今年的新稻底部支撐還是比較強的。但是,託市收購的力度可能會繼續減弱,對中後期的新稻市場購銷來說,更多的還是提供底部支撐。

另一方面,大米市場的需求雖然進入了旺季時期,但受國內經濟形勢低迷、消費能力下降等影響,大米市場的走貨並沒有明顯的好轉,而且旺季不旺的特徵也將繼續保持。從對部分大米加工企業的瞭解來看,今年新大米的走貨要比往年同期差一些,各方面對後市的信息也不足。

綜上所述,隨著新稻穀的陸續批量上市,糧小咖認為在今年的生長形勢下,前期可能在各級儲備輪換收購、米廠搶新及搶低價收購等帶動下,新稻穀價格會有短期的穩中上漲行情。而隨著儲備輪換收購任務完成、市場化主體的入市積極性減弱,託市收購將成為支撐新稻價格穩定的主要力量。基於此,對於產區農民來說,或許在初期漲價階段出售可能更划算一些,或者再適當延後一下再賣,避開高峰為宜,切不可惜售等價,因為等來的價格很可能不如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