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幸福:對父母的態度暴露了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這世間,所有的愛都是指向團聚,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指向分離。

養兒方知父母恩。很多人真正的為人父母之後,才明瞭自己爸媽的不易,也是從哪個時候開始,慢慢的懂得感恩和回饋。

只是這種付出,與他們對我們的疼愛相較,真的不值一提,這就是為什麼老話講的好:“人的心,都是往下長得。”

《遇見幸福》裡,有三組可愛的家庭,一輩子互相幫扶著過日子,到了兒女這一代,依然相處的像親兄熱弟。

這種罕見的感情,是每個人都缺少並且為之羨慕的。

遇見幸福:對父母的態度暴露了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郭京飛飾演的歐陽嚴嚴,和蔣欣飾演的甄開放,劉孜飾演的蕭晴是三個不同性格的人,他們常常相愛相殺,卻又不可或缺。

無論是遇到什麼坎,都會本能的彼此拉扯一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儼然就是一家人。

雖然每個人的家庭現狀不同,但他們都格外的孝順,在與父母的相處中,我們看到了每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遇見幸福:對父母的態度暴露了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歐陽嚴嚴在三個發小裡面,算是最成功的,也最有錢,家裡住著200多平的房子,辭職後他一直在找尋新的出路。

罕有時間和精力去關照家人,平日裡和我們絕大多數人一樣,不過是打打電話,問候一番。

遇見幸福:對父母的態度暴露了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母親常年患病,身體欠佳,又不想給兒子添麻煩,所以病重後一直瞞著,直到臨終,才說出實情。

他哭著說,自己後悔死了,也提醒其他人,別再說自己忙了,有空多回家,陪陪爸媽,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可以買

他悔恨自己沒能在母親病榻前盡過一天孝,細細想來,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在上演此類的悲劇,總是覺得等自己有錢了。

等自己混出個人模狗樣了,再來孝敬父母,豈不知,她們等不了,也等不起,更戳心的是,當爸媽的最需要的不是錦衣玉食。

也不是年輕人最珍視的錢財,他們需要的不過是陪伴,一日三餐,一家人齊齊整整的過日子。

只可惜,好多人都理解錯了,當父母撒手人寰之時,才追悔莫及。

遇見幸福:對父母的態度暴露了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所以,如果有條件,有可能,儘量的和父母住在一起,下了班帶他們去逛逛公園,吃點好吃的,就是最平淡的幸福。

歐陽嚴嚴沒了媽之後,更懂得了人生。甄開放對甄建國也曾不解過,只因他好心辦壞事,幾千塊的裙子,硬生生給毀了。

雖然看著裙子心疼,但看到父親內疚的眼神,她更心疼,所以才試著去換位思考,感恩家人為自己所做的一切。

她張羅著給父親相親,不過是想讓他的晚年生活能夠有人相伴,不至於淒涼無助。而蕭晴呢,對父親更多時候也是橫眉冷對。

尤其是在對蕭春泥的教育問題上,兩代人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也因此,吵得不可開交。

遇見幸福:對父母的態度暴露了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好在她瞭解父親的不易,也在盡己所能的護他安好。

每個人都有父母,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真正的“孝順”。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一個人對家人的態度,其實就暴露了他最真實的人品。

在我們生活的周遭,那些結婚生子後依然“啃老”的人,哪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老人痛苦之上的人。

骨子裡其實是最自私的,他們最愛的人是自己,而不是父母。我的讀者在後臺留言說,她身邊一位老人,為了給兒子還房貸,退休後一直堅持工作。

每天不論再苦再累,都會咬牙堅持,風雨無阻。不幸的是,因為過度勞累,猝死在家中,都沒人發現。

等兒子發現時,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遇見幸福:對父母的態度暴露了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如若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我們很難理解父母對子女的無私付出,但當你真正成長成熟之後便會懂得。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就沒有容易二字,那些看起來活得很輕鬆的人,不過是有人在替他負重前行。

愛,應該是雙向的,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希望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永不上演。

互動話題:《遇見幸福》裡的三位爸爸,你最喜歡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