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為何有人說他清高?

許文嬌


馮小剛說,“陳道明”是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裡低頭的男人。在熱鬧的娛樂圈,陳道明一直以來,都是一位特立獨行、深居簡出的人物,即使要參見一些公開的活動,都給予人一種正派博愛、嫉惡如仇、部隊政委的感覺。



但年過花甲的他,至今都沒人可以撼動他在演藝圈的“長老”地位。而究竟是怎樣一種人生經歷,造就如此的他?

家庭環境,塑造品格

1955年4月26日出生於天津,陳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醫學教授。因此,雖然陳成長在一箇中國現代極為複雜的一個年代,但家庭的教育對他的影響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言惡應酬,滴酒不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在學生時代他也是一名體育好手。



飽讀詩書,無疑也是他的一個標籤,在09年已經辭世的季羨林季老,就曾稱讚過陳可勝任北大的研究生導師。同時陳與錢鍾書也是忘年之交。不過,他自己卻只是很簡單的評價自己,不過是個戲子而已。

大器晚成,早期的演藝之路

1971年,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去陳道明所就讀的十二中招生,朋友們把陳道明押到考試所在地的宣傳隊。他不想面試卻被評委老師選中,進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學習舞臺劇表演。1978年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進修班研習表演理論,結業後分配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任演員。

直到1984年,陳出演末代皇帝溥儀一角而一舉成名。而之後90年的《圍城》,出演玩世不恭的方鴻漸,更讓他囊獲多個大獎。其中就包括第十一屆“飛天獎”最佳男主角獎。

這裡簡單科普一下,金鷹獎、白玉蘭獎和飛天獎並稱為中國電視劇的三大獎項,金鷹獎代表專家與觀眾的肯定,由中國文聯、視協與觀眾票選而得。白玉蘭獎代表行業的肯定、飛天獎代表政府的肯定。同時飛天獎也是創辦時間最早,歷史最悠久的中國電視獎項。

昇華之路,從老幹部到老戲骨

在90年代初《圍城》獲得成功之後,其實一直到99年,這段時間,陳並沒有太多叫好的演繹作品出來,後來在一個訪談節目當中,陳也如下表示:

“我沒有覺地我著急,哎喲我不愉快!哎喲我鬱悶!我還是覺地我挺好,所以經過這段時間檢驗,我知道我將來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我還是很快樂。”

就是這樣一種平和的心態,陳一直等待機會,用一個演員和人的自我修養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而不是像今天許多演員一般,壓力大就黃賭毒。

1999年,陳道明憑藉《我的1919》獲得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以及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2001年,陳也遇到了對他演藝人生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戲—《康熙王朝》。46集的《康熙王朝》在中國內地開播前,它的50集版本已在臺灣和香港播出,均取得了相當高的收視紀錄。在內地,《康熙王朝》的收視率達到了13%,全面超過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門》的收視率。

也是因為這部電視劇,陳道明獲得了“美菱杯”觀眾最喜愛的男演員評選銀獎和第二屆陽光健康電視明星。同時獲得第2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提名。(因為陳沒有到現場被取消提名資格,當時是由孫海英呂麗萍夫婦雙雙獲得"觀眾最喜愛的男女演員獎")

而在電影方面,2002年上映的張藝謀轉型執導的首部武俠電影,後來也被認為是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里程碑—《英雄》,陳也在其中飾演秦始皇。雖然不是主演,但也把人物內心演藝到了極致。



而在2007年。央視電視劇頻道的開年戲,選中的也是陳道明和胡軍主演的41集連續劇《臥薪嚐膽》。2012年,陳道明主演了電視劇《楚漢傳奇》,並在劇中飾演了漢高祖劉邦。



而在中間這幾年,包括像《無間道3》、《建黨偉業》等電影,陳即使不是主演,但絕對是一部電影裡面最壓場子的哪一位。

最近幾年,陳最為人所熟知的電影,無疑是2014年,陳與鞏俐主演了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歸來》,並在片中飾演陸焉識。《歸來》是2014年張藝謀導演拍攝的劇情文藝電影,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



該片主要講述了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的在大時代際遇下的情感變遷故事。該片於2014年5月16日在全國上映併入選為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影片,截止到6月30日該片在中國內地收穫2.95億票房,刷新國產文藝片票房紀錄。

無懼非議,從演員到青年導師

而最近一段時間,陳道明稍微有點吸引大眾眼球的,無疑是他首次參與綜藝節目錄制。2015年11月,陳道明首次參與綜藝節目錄制,擔任北京衛視傳統文化展示真人秀《傳承者》評委。

在一個高臺花鼓的表演之後,青年評審團紛紛提出質疑,這時陳徹底爆發了,指著那些青年學生說了如下的話:

“你們有很高的知識,但對於一些傳統的文化,你們連嘗試都沒有。沒看過就否定了它的存在。每一張臉怎麼會是一樣的呢?是你沒看見每一張臉的樣子。這幫孩子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那時候我在天津人藝,曾經有七年的時間在臺上在臺上一句臺詞都沒有,演了匪兵、特務、八路等等雜角色。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主角,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要敢於寂寞,甘於平庸,然在各種職業中要有一種甘於寂寞的精神準備,所以希望孩子們,你們要努力,但不要著急,凡事都應該有個過程。”

對此,網友也都紛紛表示,”陳老師,我們都想聽你聊人生。“

還包括前段時間,陳也炮轟涉毒藝人。當涉毒藝人用”壓力大“來作為自己吸毒的理由時,陳也發聲了:

“現代人誰沒壓力?老百姓沒有壓力嗎?演員掙得比老百姓多,過得比老百姓好,演員非要說壓力,也是在名利場想出名的壓力,用壓力解釋吸毒,純屬藉口!”

陳在公開場合,往往惜字如金,很少發聲,但一旦開口,一定是直達人心,擲地有聲。

關於家庭,一直在默默耕耘

1978年,在考上廣播學院的第一個暑假,她到天津探望舅舅。舅舅趁機把同單位的陳道明介紹給她,那一年,陳道明23歲,杜憲24歲。陳道明為了不與妻子杜憲兩地分居決心要考上一個好學校。

1978年,他進入中央戲劇學院,1981年,杜憲大學畢業,分到中央電視臺做《新聞聯播》的播音員。陳道明也成為杜憲的“首席觀眾”,只要有她出鏡,他都會守候在電視機前“關心國家大事”。1985年陳道明夫婦的女兒陳格出生,13歲就被送到了英國讀書。杜憲從她一直熱愛的傳媒業悄然隱退,在家裡做全職太太,後成為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

陳也極少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的妻女,但從他很多次的訪談可以知道,家人是讓他內心一直保持平靜和自如的最大港灣。

出生於醫藥世家的陳道明,深知醫學裡的“韜光養晦”之哲學,因此,每接一部戲,他自己也會休息好久,甚至是一兩年,尤其如今他也已經年過花甲。在早期剛進劇團之時,他也沒有一鳴驚人,在舞臺上跑龍套,一跑就是七年,中間起起伏伏,依然孤芳自賞。人生從來不是一場100米,而是一場持久的馬拉松。更需要的是韌性,而不是爆發力。


因此,就是這樣一種對人生“慢”的心態,促成了如今他對生活的一種“輕”的認識。不焦慮,不妄得,正如他說的那樣,“人活得簡單一點才高級”。一切成功,都只是順其自然。


Free娛樂


陳道明不止清高,還很謙虛,更懂禮讓,下面我就說說我的觀點。

1.陳道明身世於書香門第,父親是個高檔知識分子,對家庭很負責任,對他的教導一點也不落下。是以,陳道明從小就非常優異,不但琴棋書畫樣樣精曉,並且極具活動先天,是一個萬能的體育健兒。他才氣橫溢,季羨林曾讚美他的才氣足以勝任北大的研究生導師,他還和民國著名佳人錢鍾書是石友。不外縱使陳道明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但他只說自己是個伶人,一個只想專心演戲的伶人。

為人低調,備受好評

陳道明作為老一輩的藝術家,在娛樂界的口碑和人脈都比較好。他固然表面非常冷酷,自帶高慢,給人一種不食人世炊火的感受,其實認識他的人會曉得,他是一個非常仔細,很會關懷體諒人的“暖男”。他遇事鎮靜鎮定,當石友趕上麻煩事的時刻,他總能給他們好的定見和建議,和他聊過天的人也許都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受吧。

為了好戲,謝絕高片酬,乃至情願自降片酬

現今的娛樂界,由於顏值一夜爆紅的明星一抓一大把,而這些流量明星的片酬也是高得驚人。對此,陳道明也透露表現了自己的見解,他以為自己並不在乎自己拍戲能賺多少錢,在乎的是自己演出來的戲可否知足觀眾的等候,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在好好地演戲。而他感覺如今的年青一代的演員,不是欠好,而是在“流量為王”的時期下,不能不選擇同流合汙,追逐本錢。

禮讓勤學,對自己的戲有嚴峻的請求

陳道明先生不但對自己戲有嚴峻的請求,為人還非常禮讓勤學。在電視劇《前半生》傍邊,陳道明的戲份雖不多,但其老道的演技足以有目共睹。和他搭過戲的馬伊琍曾對他如許評價,她提到陳道明先生非常勤學,即便沒有他的戲份,他也會留下來遠遠地看著其他演員是怎樣演戲的。陳道明和馬伊琍聊天的時刻,他就談到自己假如仍然依照自己誰人年月演戲的體式格局,就可能不適應如今觀眾的需求,所以他想要抱著一個進修的立場,看看如今的年青人是若何演戲的,以便更好地調劑自己的演戲體式格局。

馮小剛也曾讚美他是一個只要在戲裡才肯垂頭的人,他對戲的執著尋求相對稱得上年青一代演員進修的標杆,假如娛樂界多一些如許的老戲骨的話,置信這個圈子也會多一點積極向上的內容吧。


觀影閱事兒


陳道明不太合群,有個性,不尚浮華,不願低頭,其實很多平民百姓也一樣,只是他身處娛樂圈太鶴立雞群了。

其實,僅從一些文章看,他很謙虛,在錢鍾書面前;他很有趣,總看抗日神劇;他也很隨和,拉著小崔不放,勸他戒菸。

在低俗的面前清高,應該是一種勇敢的拒絕!


叫及時的雨的老頭兒


首先大家瞭解陳道明嗎?陳道明被稱為表演藝術家,而且陳道明從來不拍爛片,說她清高倒不如說他嚴謹。在娛樂圈大家稱他是老戲骨,不喜歡的人喜歡說他清高,因為陳道明對於娛樂圈中所謂"明星"的批評可謂針針見血,話語中充滿了不屑,自然就讓一部分人不舒服了。

就連大導演馮小剛也對他的性格評價過,說他"清高的只肯在戲裡低頭"。但是,當你瞭解他之後,你就知道陳道明為什麼有看不上小鮮肉的資本了。

從小陳道明受教育水平和素養都是極高的。一家人都是高學歷家庭。他的父親是天津醫科大學教授。要知道,在舊中國,能上學的人本就很少了,而陳父上的是當時最好的大學之一,且學的是外語專業,說明陳父的才華和格局是屬於頂尖的。

陳道明的岳父,更是厲害。各種學位拿的手軟。是我國力學基礎教育的先驅者,在輕結構力學、工程彈塑性分析、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方面有豐碩的成果,是現代計算力學邊界元法的國際知名學者,任職清華大學教授,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樣的人肯定很優秀。

如果真的說陳道明清高,那麼我只說他有清高的資本。中國最好的男演員是誰,可能有很多答案,但陳道明絕對是最好的男演員之一。你還認為陳道明清高嗎?


絮叨59秒


這個跟陳道明本人的素質修養和家庭成員的高文化高素質水平有關係。先開來看看他本人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1.他父親陳磊光,畢業燕京大學,後任美國經濟總署翻譯

2.他的母親,90歲了,還能欣賞樂器

3.妻子杜憲,畢業中國傳媒大學,主持過新聞聯播

4.岳父,畢業美國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之後畢業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5.陳道明才華橫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學生時候是體育全能,探戈高手,他飽讀詩書,還能寫得一手好字


張北北


陳道明一直被大眾推崇的原因在於很少有緋聞,彈鋼琴的水平也很高,網上流傳錢鍾書老先生敘述陳道明的知識儲備堪比清華教授,至於到底如何水平,不得而知,但網上流傳許多關於出自陳道明之口的金句和格言,應該沒有可信度。

作為一個演員,作為大陸被少數推崇的幾位男演員,陳道明的被許多觀眾喜愛和認可,除了俊朗外形和儒雅身段,很多集中在平時低調的處事。雖然前些年網傳與左小青有過緋聞,後來也認為是捕風捉影沒有確鑿證據而不了了之。

與生俱來的演戲因子

陳道明,1955年出生於一個世家。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他是一個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人。他在劇中的角色大多數一本正經,嚴肅認真的樣子,但是私底下他卻是一個認真隨和的人。

陳道明的血液裡,有民國時代的因子。

出生於中醫世家,父親是燕京大學高材生,在天津大學任過教,還在天津美國救濟總署當過翻譯,小時候住在三層小洋樓裡……

從小就活在民國的遺風裡,耳濡目染,心領神會,身上接載了那個時代的氣息。所以,他能將一些角色演得入木三分,不奇怪。

30多年的演藝生涯,他出演的電影不到20部電視劇30部,但是每一部作品口碑都十分的好。像這種大腕明星,保持這樣的產量真的是少之又少。要知道現在某當紅女明星一年就要拍6部作品,還不加綜藝節目。

出色的作品

陳道明確實也出演過許多影視劇的角色,但多數角色並不成功,比如《楚漢傳奇》中的劉邦塑造就很值得商榷,《手機》中與王志文的對手戲也不佔上峰。《無間道》的演出也很是突兀,《英雄》中秦始皇的表演其實就是康熙帝的延續,《我的前半生》中客串的飯館老闆也沒有出彩的地方。

《建國大業》中陳道明扮演的角色

認為比較高質量的作品只有《康熙王朝》與《中國式離婚》。這兩部劇推出的時間很近,而且人物塑造的反差很大,陳道明在兩部劇中都發揮了高超的演技和精湛的水準,但《康熙王朝》中的形象刻畫被許多劇評家詬病,表演痕跡過重,而且話劇張力太強,更多見演技和臺詞段落的地方太過於舞臺化。

陳道明扮演的康熙大帝

《康熙王朝》裡面最精彩的這一段,康熙在大殿訓斥群臣,原來不是這樣的,是陳道明琢磨角色之後,靈感突發,自己把自己的想法融入進去,整個臺詞,肢體動作一氣呵成!這是教科書級的表演,一直為觀眾,業界津津樂道,百看不厭。

《中國式離婚》是一部中國電視劇。一共23集。這是根據中國作家王海鴒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反映中國現代社會中年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尤其是婚姻狀況的電視劇。《中國式離婚》是一部社會倫理片,講述的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婚姻問題。一個當代中國普通家庭的離婚故事白描,一次中國人婚姻的深度探訪。中國影帝陳道明--飾演丈夫(宋建平)攜當紅影星蔣雯麗--飾妻子(林小楓)共同演繹一場驚心動魄的婚姻故事。

中國式離婚劇照

《中國式離婚》中的表現,將一箇中年男人在婚姻中的隱忍和無奈,與蔣雯麗的完美對手戲至今都是中國電視劇中的經典之作。

《我的1919中》扮演著名外交家顧維鈞先生,作為一戰的戰勝國,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去巴黎參加"巴黎和會"。弱國無外交,巴黎上面的強盜們想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顧維鈞慷慨陳詞,拒絕在協議書上簽字。成為外交史上硬氣的演講,但是國家太過於貧弱,這種聲音顯得十分渺小。

陳道明扮演的顧維鈞

在這樣的環境下,陳道明將顧維鈞那種激昂而又無能為力的心態演繹得淋漓盡致,這種極致就是弱國還能咆哮,絕不顯示弱小。

在《歸來》中,陳道明將知識分子被壓迫,被打擊而又求生渴望的狀況演繹的出色不凡。同時描繪出愛情是經歷風雨考研的,讓人看了落淚又珍惜珍重。

知識分子“陳道明”

客觀地說,陳道明的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各個都沒得說,他自己曾經就表示:“有些東西堅決不拍,比如抗日神劇和偽歷史劇。演員是要提高辨識度和文化覺悟,輸出良性的情懷和情感,你在給觀眾端上什麼樣的飯菜,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希望儘量淨化自己,而付出的則是‘約束’。”對此,陳道明也是說到做到!

外儒內法,清高是原則

一個演員只要做好演員的工作就好了,沒有必要在場外被無限的誇大和讚揚,德藝雙馨是對每個藝術工作者的要求,我們社會卻將這個行業分成了藝術家與戲子確實,這麼多年來,陳道明演活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這天真的夜


【馮小剛形容陳道明“清高得只肯在戲裡低頭”,而當你知道陳道明的家庭背景和他的成長經歷,以及結交的朋友的時候,你就能理解他為什麼清高了】

陳道明清高,那是有清高的本錢和自我要求

陳道明的家世,就決定他自然而然的對自我要求嚴格,自然會顯得清高。

陳道明的父親,陳磊光是燕京大學畢業,後來迴天津,在天津醫科大學一直教英語,後任天津美國救濟總署翻譯。在50年代,能夠上燕京大學那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而且是外語專業畢業,可以說是高知識分子。

陳道明的岳父,杜慶華1940年畢業於上海交大,1948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航空工程碩士學位,1951年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獲博士學位。是我國力學基礎教育的先驅者,是現代計算力學邊界元法的國際知名學者,任職清華大學教授,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道明的妻子,杜憲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曾是央視主播,播過《新聞聯播》,1988年就當選政協委員。

陳道明背後的長輩們都是頂尖的高學歷背景,妻子也是非常優秀的女子,這種背景自然也在背後鞭策著陳道明,做人做事都必須遵守原則,不能讓家族蒙羞。

陪人面試,別人沒上自己卻面試上了的戲碼同樣發生在了陳道明身上

16歲的陳道明陪朋友去話劇團面試,結果他的朋友沒有面試上,他自己卻被錄取了。就這樣陳道明在天津人民藝術劇院開始學習舞臺劇表演。但是學習舞臺劇的表演並沒有那麼輕鬆,主角也不是隨隨便便讓你當的,所以陳道明需要經常出演什麼匪兵啊之類的像跑龍套一樣的角色。但是陳道明的思想覺悟顯然比一般人高的多,他覺得能站在舞臺上就是光榮的。

1978年陳道明開上了中戲,開始對錶演進行系統學習,有了前面7年的話劇學習墊底,再加上中戲的系統學習,陳道明一出來就是一個了不得的演員。直接跳過了新人階段。

1988年《末代皇帝》一炮而紅

1988年陳道明出演《末代皇帝》一炮而紅,那個時代街上的人見到他都叫他皇上。陳道明的戲有一個特點,就是幾乎每一部都是精品,《圍城》、《我的1919》、《康熙王朝》、《臥薪嚐膽》、《楚漢傳奇》等都是頂尖之作。其中,《康熙王朝》將陳道明的知名度推向巔峰。

即使是紅了,陳道明也沒有讓身上沾上一點銅臭

很多明星火了,就著急趁熱打鐵,需要儘快趁著熱度還在,趕緊撈金。對自己的品行有自我要求的陳道明顯然沒有這麼做。

1、拍《圍城》是趕鴨子上樹,原本他不打算出演

1990年,錢鍾書的《圍城》開拍,導演黃蜀芹第一個想到陳道明:

“道明身上有種傲骨,不是明星耍大牌的那種驕傲,是知識分子的風骨,一種孤傲,一種不羈,一種玩世不恭。他的這種氣質就是活脫脫的方鴻漸!”

但是陳道明卻不想拍,擔心自己演不好這麼重要的角色。如果換成其他演員,那真是求之不得,趕緊進組。但是陳道明則不一樣,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自己確認能做好,才做。

導演實在覺得陳道明是最好的選擇,所以把葛優、英達都叫到現場,整個劇組都準備好了,問陳道明,就等你了,演不演?陳道明沒辦法,才選擇出演,結果一部佳作誕生。

2、因為《圍城》,陳道明和錢鍾書成為了忘年交,在錢鍾書的影響下,陳道明更清醒了

陳道明與錢鍾書交往後,越發覺得在文化面前,自己就是個戲子,啥都不是:

“在這個名利場裡,我得到很多,但也失去很多。人類最大的災難是個性扭曲,演員會使很多人個性扭曲,會虛偽、虛榮、不擇手段。拍完《圍城》,突然之間成名後,我浮躁過一段時間。和現在一些不知深淺的演員一樣,以為天下就是他的,好像所有人都應該為他活著一樣。”

有了新的感悟之後,陳道明更加堅定自己的原則,去掉了身上成名的浮躁,這時候的他更像一名學者而不是演員。這種東西是非常寶貴的,一般的演員不可能有此種經歷,這也決定了陳道明一開始的起點就比很多人高了許多。

3、後來的陳道明只接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劇本

馮小剛拍攝《一地雞毛》的時候,很擔心陳道明把小林這個角色演成了皇帝一樣端著。然而陳道明非常喜歡這個角色,因此主動和馮小剛聊起這個事兒,表態:“我喜歡小林這個人物,一切都聽你的,一切不在話下。”

拍攝時,陳道明果然完全變了一個人。穿著踢裡邋遢的服裝,殷勤、周到、萬事有商有量,一個活脫脫低眉順目的小職員,令全劇組人刮目相看。

為了喜愛的角色,陳道明可以放下自己高貴的頭顱,但是相反,如果不認同,錢都可以不賺,發呆就好。

拍《梅蘭芳》,陳道明說想歇歇,後來陳凱歌找了孫紅雷。

拍《孔子》,合同都簽了,陳道明說算了,想再歇歇,後來胡玫找了周潤發。

陳道明在家裡幹什麼呢?

發發呆,彈彈琴,畫畫,陪太太做做十字繡,這就是淡泊名利,安於平平淡淡的生活的陳道明。

陳道明都是看片論酬

他從不妥協,從不隨波逐流。他永遠看片論酬,不喜歡的片子給再多錢他也不接,而如果看中某個角色,自降片酬甚至零片酬出演也時有發生。

有兩類劇陳道明堅決不拍:抗日神劇和偽歷史劇。他認為:“牽扯到一個正確的歷史觀問題。文化特別重要,每個人如果都有一種情懷的話,對國家、對親人、對族人的良性的情感,不愁出好片子。”每次看到陳道明這些認知和觀點,總是讓人肅然起敬!

結語

所以陳道明是真的清高,這種清高並不是無理由的驕傲,而是一種自我要求,淡泊名利,看透本質。在娛樂圈裡,陳道明的人生態度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股清流,他的品質,值得學習和尊敬。



十三盤娛樂


陳道明為什麼清高,其實和他的出生背景,從小接受的教育,個人的三觀還有取得的成就都有關係。 一方面出生於中醫世家,父親是燕京大學高材生,在天津大學任過教,還在天津美國救濟總署當過翻譯,從小接受的教育是頗具儒家文化的;另一方面多次獲得影帝,身處娛樂圈這個“大染缸”,為人低調自然讓人覺得清高。


娛樂搞蝦米


一般表現“清高"的人,多數是比較理智的,不熱衷、或者牙根就不參與那些“湊熱鬧”的事兒,可以說內心陽光,判斷一些事物比較客觀、理性,觀點獨特,他人不好左右。因此,也認為不太“合群",“惹的”朋友也有看法,被誤解“清高”是情理之中。


小城靜悄悄


首先是性格,人家的性格本來就是那樣,不容易改的,沉默寡言,實力演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