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殺武大郎,原因之一是為了報復武松嗎?

穆學國


潘金蓮曾經三番五次勾引過武松,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潘金蓮殺死武大郎,卻與武松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因為在潘金蓮的眼裡,武松只是武松,武大郎也只是武大郎而已。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潘金蓮從小就受人虐待,青春年少時更是被人當作玩物,她受足了冷眼和欺凌,活命不易,活下來之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及時行樂,醉生夢死,她要的,就是自己的享樂,不管他人的死活。

很多受成極度苦楚的人,大都會如此。

潘金蓮受過什麼欺負呢?她從小就被她娘賣到了王招宣家。因生得有些姿色,又彈得一手好琵琶,深得主人歡喜。但王招宣很快死了,家裡人不容她,便又被母親索要出來,再次賣出,賣給了良田千頃、家財萬貫的張大戶家。

張大戶是個老殺色鬼,只是見了老婆如同老鼠見貓,不敢亂來。但自從潘金蓮到了他家後,因為潘金蓮長得漂亮,又聰明又伶俐,又正好是含苞待放的花季年齡,楚楚動人,張大戶的慾望戰勝了膽量,乘老婆出門之機,把潘金蓮給佔有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這事終於被張大戶那個悍婦老婆知道了,還了得!把張大戶罵了個狗血淋頭,把潘金蓮打得個要死不活,然後,懲罰性地把她嫁給了武大郎。所以,潘金蓮嫁給武大郎,純粹是一種報復性懲罰。

一個從小被賣來賣去,青春期又被一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強姦,長期霸佔,還被主家婆打得要死,有這種痛苦經歷的女孩,你指望她會有人倫?有道德?有貞操?

所以,她既對張大戶沒感情,對武大郎更沒感情,她只有她自己,然後就是對周圍一切的仇恨和不屑。

所以,她從來就沒有拿武大郎當過丈夫,武大郎只是牽在她身上的一條藤,只是因為沒地方去,加上這是主家的安排,無奈,只能暫時牽扯在一起,名為夫妻,實際只是個做樣,哪有夫妻之實。

潘金蓮也有理想。她也想嫁個好男人,至少在她眼裡,是模樣周正(最好是瀟灑)、有頭有臉(最好是官員),所以她到處招蜂引蝶,才不管什麼武大不武大呢。

武松來了,這樣一個人人都讚揚的打虎英雄,縣裡的武都頭,很是符合潘金蓮的選擇標準,所以她在武松面前賣弄風騷,百般調戲,才不管她是武大的弟弟還是哥哥。終於被拒絕之後,也不過悻悻而退,絕沒有道德和人倫上的羞愧。

潘金蓮除了想傍個好男人之外,她其實是發自內心的風騷,她的慾望從來都是草原上的跑馬,因為她經歷的男人太讓她掉胃口了,不是頭童齒豁的糟老頭,就是又矮又醜的“三寸丁”,好不容易遇到個威風凜凜的英雄兒郎武松,所以哪怕熱臉貼冷臉,也要試試。

被武松拒之於千里後,又遇到了英俊瀟灑的西門慶,自然故伎重演,決不放棄。二人終於做到一處之後,狼狽為奸,十分投契,因此不想做露水夫妻,想天天粘在一起,武大郎成了唯一橫亙在中間的障礙,於是,三下五除二,把武大郎給報銷了。

因此,即便沒有武松那檔子事,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潘金蓮,也是會對武大朗動手的。


帝國的臉譜


這個我沒覺得。潘金蓮確實想勾搭武松,她確實是嫌棄武大郎。但是武松搬出去之後,這潘金蓮也沒有主動去勾引過別人,當然也沒這機會。

這西門慶符合了潘驢鄧小閒的幾個要素,自信心爆棚了,主動去勾引的潘金蓮,潘金蓮也就順水推舟了。

她殺死武大郎,是因為西門慶踢傷了武大郎,而且我記得武大郎威脅了潘金蓮,意思是你不好好伺候我,看我弟弟回來怎麼收拾你們。

於是乎,潘金蓮一不做二不休,想著只有死人的嘴最把牢。沒想到仵作不配合,給留下證據了,不然說真的,武松到時候還真沒有證據,至少沒有物證。中毒一說就死無對證了。

所以我覺得潘金蓮殺武大郎是為了自保,為了殺人滅口,不然武松回來,武大郎要是一訴苦,沒準武松還真能把潘金蓮打死。


暢讀讀後感


潘金蓮和西門慶通姦,被武大發現後,武大趕去捉姦,卻被西門慶一腳踢傷。本來武大已經答應了潘金蓮,等他病好了,就給潘金蓮一紙休書,讓她嫁給西門慶。為什麼潘金蓮還是要毒死武大郎呢?從宋朝的法律的角度說,潘金蓮可能有財產方面的考慮。

古代絕大多數時候,女性沒有財產權,女兒也沒有財產繼承權,必須要依附於男性才能生活。所以講女人要三從,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也有這個意思。如果有兒子,丈夫死後,兒子可以繼承家產,可以跟著兒子一起生活。如果沒有兒子,就比較糟糕了。

我以前寫過《三孃教子》,也簡單提到過這一點。王春娥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另兩個老婆改嫁走了,剩下春娥和丈夫的前妻生的兒子薛乙哥,以及一個老僕人薛保。但在薛保眼裡,薛乙哥是薛家的少主人。後來發生爭執,薛保就明確表態,如果春娥決心也要走,那就走,他會留下來。這意思就是,你走可以,但是不能帶走薛家的財產。雖然春娥當時只能靠給別人紡線織布來養活一家人,但她仍然不是一家之主。

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傳統上農業時代的中國人都特別希望有兒子,就是因為如果沒有兒子,自己死後一切都要變成別人的。甚至皇帝家裡也是如此。如果皇帝絕嗣,只能請外藩入繼,一旦入繼之後,死了的皇帝的老婆孩子就會很尷尬。比如仁宗無後,英宗繼位後,曹皇后就曾經對韓琦哭訴過,英宗對她不好。最狠的是嘉靖,在入繼大統之後,乾脆讓武宗徹底絕祀了,不僅武宗絕了,連孝宗都無祀了。

如果一家人沒有兒子繼承財產,正妻如果還在,那麼是可以做主的,如果正妻死了,女兒也已經嫁人了,即便是沒嫁人,也是無權繼承的,最有可能的是按照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由這家人的侄兒們瓜分財產。這也就是傳統上所謂的吃絕戶。

比如林黛玉,就面臨這個問題。她母親早死,她父親在外地為官,她寄養在賈家。後來她父親去世,賈璉帶她回去料理喪事,給她帶回來的財產其實就並不多,原因就是她家實質上就成了絕戶。而賈家之所以要讓賈璉出面,也是因為賈璉在賈府長期處理事務,經驗比較豐富,能夠應付林黛玉的堂兄弟們,可以儘可能多的為她爭取一些財產。

北宋時候女性的地位其實還是比較高的,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女性是有一定的財產權的。雖然沒有孃家的財產繼承權,但是在嫁人的時候可以獲得比較高額的嫁妝,這是屬於她的私人財產。即便是被休了,一般也是可以帶走一部分嫁妝的。

潘金蓮的情況還要更糟糕一些。因為他是武大郎花錢買來的,所以其實她在武家也並不算正妻,實際上是妾,地位是比較低的。武大郎之前沒有兒子,如果有兒子,在武大郎死後,兒子就有權利把潘金蓮轉賣掉。在《金瓶梅》裡,西門慶死後,幾個小老婆,就有一個被吳月娘賣掉了,因為吳月娘是正妻,是有這個權利的。

因為潘金蓮的這個身份,所以如果武大不死,等到武松回到家來,就不是給潘金蓮一紙休書的事,而是可能要被賣掉,或者是賣給其他人家為奴,或者是賣給大戶人家做妾,潘金蓮的處境都會變得更加糟糕。

所以,潘金蓮也許認為,在武松回來之前,武大郎如果死掉,如果武松回來後也不計較,那麼潘金蓮就還有繼承武大財產的可能性。在《金瓶梅》裡,武大郎有個女兒,後來潘金蓮進西門慶家的時候,就帶去給她做丫鬟了。《金瓶梅》裡雖然對潘金蓮進西門慶家時有無帶財產並無明確交代,但似乎並不是一點點都沒有,只是和李瓶兒這種大款相比顯得很窮。

比如《金瓶梅》裡提到過,冬天的時候潘金蓮穿著一件比較舊的皮毛外套,雖然不如李瓶兒那般光鮮,但在當時,能有一件這樣的衣服,也不是容易的事,潘金蓮可能就是從武大家裡帶來的。以武大的家庭條件來說,如果潘金蓮被掃地出門,可能就不會有這個衣服了。

在這個意義上,潘金蓮毒死武大郎,可能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法律問題,而是有自己的算計的。


蕭武


如果按照電視劇中的情節,潘金蓮毒死武大郎,原因之一確實是為了報復武松,也是為了心中一點想親近武松的奢望,但在原著中,雖然潘金蓮曾經勾搭過武松不成,又被武松威脅過,心裡也不痛快。但是還不值得為心中的那點兒不痛快而謀人性命。潘金蓮之所以毒殺武大郎,不是為了報復武松,而是因為害怕武松。



潘金蓮在武松出差期間,與西門慶勾搭成奸,姦情被武大郎知道後,前去抓姦,結果武大郎沒抓成奸,反被西門慶踢中胸口,口吐鮮血,重傷臥床,潘金蓮不但不照顧武大郎,而且還繼續與西門慶來往快活,武大郎也是被嫉妒衝昏頭腦,竟然威脅潘金蓮:



“你做的勾當,我親手來捉著你奸,你倒挑撥姦夫踢了我心,……我的兄弟武二,你須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歸來,他肯幹休?你若肯可憐我,早早伏侍我好了,他歸來時,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覷我時,待他歸來,卻和你們說話。”



正是武大郎的這番話,讓潘金蓮擔心害怕,繼而起了殺夫之心。潘金蓮聽了武大郎的話,一聲不吭轉身到了王婆家中,說與西門慶與王婆,當時西門慶還嚇的一跳,最後還是在王婆的挑唆和勸導下,為了徹底把潘金蓮與西門慶勾搭成奸,西門慶踢傷武大郎之事遮蓋,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用砒霜把武大郎毒死了。


萍風竹雨123


武大郎被殺原因就是潘金蓮和西門慶鬼迷心竅了。

做為男人武大郎明知道不是西門慶對手,可還是去捉姦,結果被打傷,這也不能怨武大郎,因為這是尊嚴。

可是在武大郎養傷時,西門慶和潘金蓮還是不知悔改,頻頻約會不說,還設計要害死武大郎,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一點不顧忌武松?我認為當時正處於熱戀時期的西門慶和潘金蓮頭腦發熱鬼迷心竅了。

現實中這樣例子很多,人在那時候智商會降低,會為了目地不擇手段,現在很多情殺案都那樣,比如現在離婚自由了,可還有出軌的女人勾結姦夫殺丈夫,很多案件都讓人不理解,可事情就出了。

潘金蓮和西門慶也一樣,潘金蓮受了武松的刺激後,由愛生恨,正好又遇到了西門慶,而西門慶和武松一樣高大魁梧,而且還多金,重要的是西門慶還會哄女人開心,這對感情上受了傷的潘金蓮是要命的,潘金蓮很快淪陷,而且是感情和身體的全部付出,而風情萬種的潘金蓮也迷住了西門慶,這樣一來兩個人看武大郎必然不順眼,即使武大郎受了傷,最後也難逃一死。

最後多說一句,潘金蓮可悲之處不在於被武松打死,而是在死後,潘金蓮幾乎被活剮了幾千年,在歷朝歷代潘金蓮都是蕩婦,當然了這也是咎由自取。


天宇的文史情懷


最初的潘金蓮確實是對武松動了真情,一、‘我聽得一個閒人說道,叔叔在縣前東街讓養著一個唱的,敢端的有這話嗎?’

聽說叔叔在外養了一個小蜜,可是真的?

英雄喜歡美女,嫂子我理解,不是什麼丟人的事!

二、‘叔叔你不會簇火,我與你撥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熱便好。’

感情是須要激情的,如果叔叔不好意思表達,嫂嫂也是性情中人,火一樣的激情正渴望著釋放!

三、‘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殘酒。’

我 雖不再完美,但那是命運的不公,你如不嫌棄我已不再是清純兒女,請你接受我這如火真情。

這就是赤裸裸的挑逗,但被武松用一種“冷血”的理由拒絕後這種失落的心情正好被西門慶所填補。雖然是在王婆的安排下見面,但確實是潘金蓮主動勾引了西門大官人。西門慶按照王婆的示意故意把筷子跌落,撿起時捏了潘金蓮的腳以試其意,此時這位一直拘謹美少婦的表現卻令讀者大吃一驚:‘那婦人便笑將起來:大官人休要羅唣,你有心,奴亦有意,你真個要勾搭我?’

——大官人是不是要勾引奴家?如果是,還用如此演戲幹什麼?

西門慶只是填補了潘金蓮躁動的激情,殺武大郎也只是踢開一個絆腳石,但似乎談不到是報復武松。


細雨遙山


我是薩沙, 我來回答。

這主要是宋代或者說明代的通姦罪決定的。

水滸寫的是宋代,而作者施耐庵是明朝人。

無論哪個朝代,通姦罪都是很重的。

根據宋代法律,潘金蓮作為有夫之婦和西門慶通姦,只要武大郎去告發(畢竟武大郎已經捉姦在床,罪證確鑿),西門慶和潘金蓮立即會被判處2年有期徒刑。

如果是明代,就更可怕了。傳承元代蒙古人的習慣,明代如果丈夫捉姦在床,可以立即斬殺姦夫淫婦,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即便沒有當場斬殺,事後姦夫淫婦也要受到嚴懲,女人一般會被賣為奴婢。

這種情況下,西門慶和潘金蓮就很危險。更別說,西門慶還打傷了武大郎,這更是罪上加罪。

即便武大郎懦弱不去告狀,只要武松回來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哪怕武松不去殺人,只去告狀,因為有武大郎這個人證,加上潘金蓮和西門慶的事情早已滿城風雨,姦夫淫婦一定會倒大黴。

最輕也要坐牢2年!

宋明都是非常強調禮法的,潘金蓮如果因為通姦坐牢,之後根本就無法在社會立足,只要自殺一條路。而西門慶作為姦夫,一樣也是難以在社會立足,為人不齒,全家都要連帶遭殃。

這種情況下,西門慶和潘金蓮為了自保,下毒手殺死武大郎就是一了百了的方法。

因為只有武大郎親眼看到兩人通姦,將其殺死就消滅了人證。

後來武松回來以後去告狀,因為缺少人證,知縣收了賄賂以後就不予起訴。

話說回來,臺灣目前還是有通姦罪的,對岸叫做妨害婚姻與家庭罪

第 239 條 有配偶而與人通姦者,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與其奸者也相同。


薩沙


我認為,潘金蓮殺武大郎與報復武松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其根本原因是為“情”所困,為“情”所迷。


潘金蓮在見到武松第一眼時,確實眼睛一亮,幻想如果武松是她的情郎該多幸福。一時“情”動的她一時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她可是武松的親嫂子,古稱“長嫂如母”,這種情怎麼可能有結果呢!雖然潘金蓮的追求很熱烈、大膽,但武松的拒絕卻是果斷、正義。遭拒後,潘金蓮確實恨過武松,但時間卻讓這種無可奈何的恨煙消淡化。


西門慶的出現,讓潘金蓮整個身心全赴到了他的身上。女人的“愛”就是那樣的濃烈、忘我!她與西門慶“恩愛”時,內心中早已忘了還有一個武松的存在。在他們的姦情被武大郎發現,直到合謀殺害武大郎,這個過程中,武大郎還有一個打虎英雄的弟弟這件事好像誰都忘了!只是武大郎臨死前的一句話才驚醒局中人,原來武大還有一個“凶神”弟弟。


所以,潘金蓮殺害武大郎與報復武松沒有任何關係,是所謂的“情”讓她迷失自我,眠滅了人性!


風情2707


潘金蓮自從和西門慶通姦,西門慶的偉岸徹底征服了潘金蓮的心,從內心深處激發了潘金蓮早已沉睡的心。

被武大發現後,武大捉姦不成反被西門慶打傷。潘金造就時時刻刻處於驚恐之中。打虎英雄武松回來,幾月不見同胞哥哥被人欺負到這種地步。武松豈能潵霸干休,一定要討個說法。

武松的報復之心,使潘金蓮日夜不安,時時刻刻處在驚恐中。雖說有武大的保證,但武大的保證能值幾何。在潘金蓮心中一點數也沒有,越來越多的擔心和不安,使潘金蓮和王婆西門慶日夜考慮這事件如何善後。

又鑑於西門慶徹底開發了潘金蓮早巳麻木的身體,使潘金蓮慾望欲來欲濃。以前,潘金蓮在張大戶家中,被張大戶霸王硬上弓後。通姦段時間後被張大戶老婆發現。賤價處理給武大,武大三寸丁之軀,張大戶老而無用的身軀。怎能比得上西門慶的偉岸。西門慶年輕俊美,風流倜儻,各種的因素在潘金蓮心中,交織織聚,組成了一張大網,不知如何突破才好。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武大身上。武大一死,就消滅了證據,傳言。武松回來,武大已死,沒有證據。武松也奈向不了這一事件白髮生,過個一年半載,風頭過去,就算嫁給西門慶也是有可能。

矛盾的中心是武大,他一死,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武松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又能如何。畢竟王法在那擺著,還能不顧一切殺人不成。等個一年半臷,嫁給西門慶,雙宿雙飛,自由自在的日了一在後頭。

所以,殺了武大,消滅證據。也許是最好的辦法。所以,三人一合計,罪惡的行動就開始了。




















畫詩人生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我也來說一說我的觀點。個人淺見,認同的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留言評論!感謝!

首先,我不認為潘金蓮殺武大郎是為了報復武松;其次潘金蓮之所以毒殺親夫,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且聽我細細道來:

01毒殺武大郎原因之一:懼怕武松報復

武大在捉姦之時被西門慶打傷,臥床期間,曾經警告過潘金蓮:

“你做的勾當,我親手來捉著你奸,你倒挑撥姦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們卻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們爭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須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歸來,他肯幹休?你若肯可憐我,早早伏侍我好了,他歸來時,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覷我時,待他歸來,卻和你們說話!”

潘金蓮原話轉告西門慶後,西門慶的表現是“卻似提在冰窨子裡”;正在憂懼的時候,王婆除了一個主意:讓西門慶弄來砒霜,潘金蓮求來治療心疼的藥,把砒霜下在裡面;武大死了之後,一把火燒掉乾淨,毀屍滅跡、讓武松查無實證,沒辦法報復。

02毒殺武大郎原因之二:古代婚配製度

除了懼怕武二郎的報復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促使潘金蓮毒殺親夫,那就是古代的婚配製度。

古代婚配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講究“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潘金蓮想要擺脫武大郎,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武大郎休妻;可是武大郎都躺在病床上了,還是隻求潘金蓮“好好服侍、往事不提”,這樣被戴綠帽子,武大都忍了,由此可見,讓武大郎休妻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時候王婆還有一句話讓潘金蓮下定決心:

“自古道:‘嫂叔不通問。’‘初嫁從親,再嫁由身。’阿叔如何管得?暗地裡來往半年一載,等待夫孝滿日,大官人娶了家去,這個不是長遠夫妻”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武大死了之後,雖然有武二這個親弟弟,但是礙於倫理道德“叔嫂不同問”武松是沒有辦法干涉潘金蓮的婚姻的,潘金蓮也沒有孃家人,和武大郎也沒有子嗣,所以沒有必要遵循“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三從,只要給武大郎守孝期滿,就可以恢復自由身,想要改嫁全憑自己。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加上西門慶承諾的“只要長做夫妻。”促使了潘金蓮狠下毒手,謀殺親夫。

文中作者說的好:
戀色迷花不肯休,機謀只望永綢繆。
誰知武二刀頭毒,更比砒霜狠一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