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大院放一塊大泰山石,這種“雅好”是怎麼形成的?

到泰山旅遊,當地宣傳冊上,印有漢武帝對泰山的八個讚詞:“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

漢武帝是一個“泰山迷”,曾十次駕臨泰山六次舉行封禪大典,漢武帝這八個讚詞,前六個概括其形,後兩個寫其觀感。

高大,是泰山的根本特徵,高大得讓人敬畏,也讓人產生困惑。

单位大院放一块大泰山石,这种“雅好”是怎么形成的?

泰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在次序上,文化遺產還是附著在自然遺產上面的,自然屬性是泰山的第一屬性,自然遺產先於文化遺產。

“泰山石的特別”是因為“泰山特別”,“泰山特別”首先是因為其自然特徵上的高大,泰山因為高大,而使遠古的中國人產生了自然崇拜。

過去中國人沒有海拔的概念,認為泰山特別高,高過其他大山,而奉之為五嶽之首。現代海拔測量數據顯示,東嶽泰山1545米、西嶽華山2160米、南嶽衡山1290米、北嶽恆山2017米、中嶽嵩山1440米。

泰山高度居五嶽第三位,按照現在的測量數據,泰山這個“五嶽之首”應該“讓賢”,但是,沒有現代測量學常識的古人,當時全憑一種觀感,感到泰山的不平凡。

觀感是一種直覺,直覺又往往是一種真實的感受。有些山,用現在海拔概念看是高的,但是相對高度看起來並不高——周圍其他山也不低,但泰山恰恰相對高度很高,它突起於黃淮海大平原上,山勢顯得特別雄偉。

漢武帝的“惑”字,用得特別好,這就是一種對高大無法解釋後的困惑,也是一種被自然力量震懾得服服帖帖的感覺。

現代研究表現,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視作具有生命、意志和偉大能力的對象而加以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出現於新石器時代。

以人格化或神聖化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等為崇拜對象的自然宗教,其崇拜範圍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風、雨、雷、雪、雲、虹等天體萬物及自然變遷現象。原始人認為這些自然存在現象表現出生命、意志、情感、靈性和奇特能力,會對人的生存及命運產生各種影響,因此對之敬拜和求告,希望獲其消災降福和佑護。

中國先人對泰山的自然崇拜也概莫能外。但,人們對泰山的崇拜,極其特別,在中國歷史上有登峰造極的特點。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及以後的堯舜禹時代,就有“及岱宗”和拜祭泰山的活動。儒家學說經過西漢董仲舒的改造後,拜祭泰山更成了帝王的必須。董仲舒宣揚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兒子,即天子,代表天統治人民。因此,全國人民都要服從皇帝的統治,諸侯王也要聽命於皇帝。

皇帝是“天的兒子”,就需要人天對話,表明其權力來源的神聖和崇高,泰山研究專家、泰山學院教授湯貴仁說:“泰山是古代皇帝與天地對話的地方,只有到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的帝王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帝王!”

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禪,形成了世界上獨有的數千年不斷的泰山帝王封禪文化。《史記 封禪書》有遠古七十二帝王朝拜泰山的記載。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被視為國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徵,成為歷代帝王狂熱追求的盛事。據史書記載,自秦代到清朝2000多年間,先後有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12位帝王到泰山封禪,歷代帝王通過封禪、朝拜泰山,樹立了皇權國威,而泰山因帝王封禪成為國家祭天聖壇的象徵。

帝王們對泰山的喜好,不全是因為泰山的高大。登峰玉皇頂,人們會發現主峰和群峰之間的呼應關係:主峰巋然屹立,而群山如拱。在玉皇頂極目遠望,群山如作揖狀,朝向玉皇頂,在一剎那,很容易明白帝王們何以如此喜好泰山!

泰山的雄偉挺拔讓先人肅然起敬,而群山如拱的形貌又暗合了古代政治上的隱喻,從自然到社會,從庶民到帝王,形成了對泰山的獨特崇拜,泰山被尊稱為“岱宗”,宗者,首也。

单位大院放一块大泰山石,这种“雅好”是怎么形成的?

泰山尊貴,泰山石也尊貴,這種尊貴源遠流長,衍生出各有特色的“石頭崇拜”。小時候,看到各家各戶蓋房子,都會專門找一塊泰山石,寫上“石敢當”砌在牆壁裡,說是能鎮宅避邪,這在山東許多地方是常見的風俗。有的人祈求平安,或者升官發財,也會放一塊泰山石在室內或桌子上。

泰山的形成,歷經了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各個地質時代的演變過程。從區域構造看,太平洋板塊以近東西方向對歐亞板塊的強烈俯衝,使泰山地區在近南北向伸展作用下,北東東向泰前斷裂發生強烈掀斜活動,泰山大幅度抬升,致使泰山的新構造運動表現得十分普遍和強烈,它們對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格局起著主導性的控制作用。

泰山在板塊掀抬斷裂中隆起,與廣袤的華北大平原形成強烈對比。泰山南部受斷裂影響,上升幅度大,其基層在上升風化過程中,異峰突起,陡峭峻拔,露出大片基底雜巖;北部上升幅度小,嶺低坡緩,谷寬溝淺,保存著典型的古生代蓋層。

從空間形象上看,泰山由低而高,造成層巒疊嶂、凌空高聳的巍峨之勢,形成由多種地形群體組合的地貌景觀。研究表明,泰山雜巖有25億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對研究中國東部元古代地質構造、岩漿活動及板塊構造,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2006年,泰山管委會舉辦地質公園學術彙報會,甚至宣佈發現一塊大於34億歲的鋯石。

到泰山上拿一塊石頭,它的年齡可能久達25億年,這讓壽齡常常難以過百的人們,又找到了“崇拜的理由”。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後開始的大規模城建活動中,泰山石炙手可熱,高大的建築物前會放置一塊大的泰山石,大廣場裡邊會有一塊泰山石,單位院落門口也會放一塊泰山石,這些大的泰山石少則幾十萬,大則上百萬。

問題是,這種對泰山石的追捧,幾乎遍及全國各地,需求巨大。40多年來,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但對泰山石的需求卻似乎“一以貫之”,這種長時間的需求,造成不良後果。眾所周知,大的泰山石和河溝裡的泰山石不同,大的泰山石是需要開山闢路才能得到的,巨大的需求導致泰山周圍的許多山丘因此被劈挖掉了,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和風景地貌。2009年,泰山區域又發現墨綠色的泰山玉,開採泰山玉,對泰山又形成新的破壞。

近日山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聯合印發《支持泰安市並在全省開展泰山石保護及交易市場整治行動方案》,決定自10月8日起集中開展2個月的泰山石保護及交易市場整治行動。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泰山石安居泰山,就是讓喜歡泰山、喜歡泰山石的人留下更美好的念想。

(大眾日報記者 周學澤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