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挑山工」爲啥越來越少?他們是登山路上最受尊敬的人

接上文,多年前我登過泰山,當時記憶裡就有泰山挑山工的影子,負重百斤的挑工步履穩健,節奏感十足,一路向上攀登,把我們這些輕手利腳的遊客輕鬆甩在身後。挑山工所到之處,必定收穫遊客無數的讚歎聲。

可是,本次登泰山,卻很少看到挑山工,沿途只看到了4、5位,而且大多是負重下山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南天門和中天門附近,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泰山“挑山工”為啥越來越少?他們是登山路上最受尊敬的人

中天門開始登山

本次登山的路線是在太外村坐景區旅遊車到中天門,從中天門爬山到南天門。這是個有點偷懶的登山線路,但是下山,我選擇了天燭峰方向,一路各種驚險,咱們後面分解。請關注,我是懶遊的故事。

泰山“挑山工”為啥越來越少?他們是登山路上最受尊敬的人

中天門附近遇到的一位挑山工

“在泰山上,隨處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兩頭垂下幾根繩子,掛著沉甸甸的物品。”這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在《挑山工》中對泰山挑夫的描述。《挑山工》是馮驥才在1981年寫的泰山見聞之一,也是泰山題材的著名散文之一,描繪了挑山工們艱辛的勞作和驚人的毅力,讚頌了挑山工堅韌不拔的攀登精神。1983年選入全國高中語文課本,後選入小學語文課本。

泰山“挑山工”為啥越來越少?他們是登山路上最受尊敬的人

泰山中天門附近的小店

在泰山,“挑山工”又稱為“擔山工”、“擔泰山”,是一個古老的職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先秦時就有七十二代君主封泰山之說,其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君清帝等12位帝王,都以不同的形式祭祀過泰山。他們為宣揚“君權神授”,便大興土木,刻石紀功。

而歷代皇帝的祭祀用品,泰山上的建設材料,臨時或長期居住在山上的人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都是靠人挑上去的,這就形成了“挑山工”這一職業,至今仍不能完全取代。

泰山“挑山工”為啥越來越少?他們是登山路上最受尊敬的人

一路上看到的唯一的負重上山的挑山工

泰山挑山工總結出的登山經驗:“上山要走‘Z’字形,前腳尖先著地,這樣一是省力,二是有個緩衝,能保護膝蓋。上山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自己膝蓋的感受,如果感覺累了、疼了就慢一點,或歇歇再走,掌握節奏……”

泰山“挑山工”為啥越來越少?他們是登山路上最受尊敬的人

挑山工

2003年從桃花源到北天街貨運索道的建成,成批的貨品已不再依賴挑山工了。挑山工們只能做些零碎活,一般是等到貨物用汽車或客運索道運到中天門或南天門,再由他們往指定的零散地點挑。旅遊旺季為了給遊人讓路,貨物都從貨索走,但是淡季應該給挑夫留一些零散活。

所以我們現在登泰山看到的挑山夫,大多是在南天門的索道處開始,把貨物送到半山腰,一般是龍門到昇仙坊之間的區域。這就是我這次登山看到的挑山夫多數是負重下山的原因。即便如此,挑山工老道的技能,也讓遊人歎為觀止。

泰山“挑山工”為啥越來越少?他們是登山路上最受尊敬的人

從南天門走向龍門的挑夫

活兒越來越少,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無奈地離開了泰山另找出路。據說泰山上現在大概也只有二三十人了。他們大多來自泰安周邊的農村,也有一些偏遠的貧困地區,要很久才能回一趟家。因為太苦,老一批挑山工很多已經挑不動了,而年輕人誰也不願意幹這個,並且現在都有索道,活兒也少了,只有短程的運輸還會找挑山工,現存的挑山工有可能就是最後一代了。

泰山“挑山工”為啥越來越少?他們是登山路上最受尊敬的人

南天門下的挑山工

越來越多的挑夫只能選擇了離開這個行業。而年輕人也不會選擇這個又累又不賺錢的行業。隨著時間的推移,挑山夫也會跟磨剪子戧菜刀、修鋼筆和修自行車等行業一樣,在時間的洪流中慢慢消逝。

“挑夫工,挑夫工,性實在,不談空,步步穩,擔擔重……”,希望一直能在泰山上看到挑山工的身影,他們永遠是泰山登山路上最受尊敬的人。

泰山行,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