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直升機遇上戰鬥機很難逃脫嗎?

譖璨TDiz6670


直升機遇上戰鬥機是否很難逃脫?肯定會有很多人認為直升機會九死一生,直升機是無法與戰鬥機抗衡。但是“天明”卻不是完全認同。直升機和戰鬥機所戰鬥的領域基本上不是同一個層次、不同的環境地理、不同的航電武器設備同樣也會影響戰局的情況、更何況武裝直升機上還裝備著武器系統,誰又能肯定直升機不能再防禦抵抗的過程中,將戰鬥機擊敗,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呢?


直升機可利用山谷,避過戰機鎖定

戰鬥機和直升機的空間戰鬥區域不同。戰鬥機一般會在9000米~20000米的高度中,進行戰鬥奪取制空權。而直升機的戰場一般會在第“第五空間”300米以下的空中,最高一般不會超過1000米,對地面進行打擊、奪取超低空制空權、近距離火力支援、安全護衛,最主要作用於對地面的壓制。對於戰鬥機而言,速度快在低空無法滿足戰機的操作空間,無法施展飛機的機動性,而且較為危險,所以戰鬥機很少會出現在低空作戰。直升機低空屬於他的作戰領域,有著“樹梢殺手”稱號!有著靈活的機動性,可以利用不同的地勢來躲過戰鬥機的追擊和鎖定,在進行反擊。如果在低空和超低空的打鬥,戰鬥機無疑是用己之短來攻敵之長,所以在低空區域戰鬥機並不一定是武裝直升機得的對手。
此圖↑為直升機低空飛行


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兩機的鬥爭也會出現不同的狀態。如在空曠平坦的地方沒有障礙物,雖然從機動性上比較直升機得靈活性要大於戰鬥機,但是戰鬥機在速度和升限上要遠遠超過直升機,所以直升機基本上是完全暴露在戰鬥機的雷達和屏顯上,所以直升機在空曠平坦的地方是無法與戰鬥機抗衡。但是在錯綜複雜的丘陵等地帶,直升機就可以利用自身的靈活性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做掩體,用自身所攜帶的空空導彈,來進行防守反擊戰。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在這種情況下,並不一定會輸給戰鬥機。或者利用特殊地理位置、自身的機動性能與戰鬥機進行纏鬥等帶己方的空軍力量支援。
此圖↑戰機高空飛過雪山,直升機大多無法飛到這樣的高度

隨著科技和各國往直升機方向的發展。1985年美國諾斯羅譜·格魯曼公司開始進行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武裝直升機機載毫米波火控雷達的概念研究,歷經14年“長弓”問世,在直升機火控雷達上有了里程碑的突破。它將傳統的直升機雷達從機頭裝裝到了旋翼頂部,將原雷達探測角度增加到360°,提高了直升機的探測範圍、生存力、作戰效率,更加適應現代化的多功能特種作戰。網上也有數據說明,安裝“長弓”雷達的“阿帕奇”以後,直升機戰場生存能提高7倍、作戰效率提高28倍。
↑圖為“阿帕奇”旋翼頂部,


的“長弓”雷達探測範圍能達到360°

同時俄羅斯雙頻段火控雷達“勁弩52”也在2004年3月裝在卡莫夫直升機公司新研製的“卡-52”武裝直升機上開始試飛。在探測距離方向都得到了提升。而“勁弩-52”集毫米與微米波的性能優點,具有對空、對地的兩種模式,也說明了裝有“勁弩-52”雷達的直升機基本上擁有了對空防禦和對空攻擊的戰鬥行了。不再像大家所說的一旦遇到空中戰鬥機直升機將是“九死一生”的情況。
↑圖,武裝直升機是擁有對空攻擊的短程空空導彈

隨著直升機武裝性能的變強,戰略思維也跟隨改變,先發現敵人、先瞄準敵人、先攻擊敵人的這種觀點,先發制人以攻代防的模式,可大大提高直升機的生存能力。各國都在為這個問題進行研發新款雷達。如直升機的隱形等。同時也可組織或者策劃一場直升機與戰鬥機的對抗攻擊,可加強今後直升機遇到戰鬥機時,將如何去應對這種局勢,如何化解危機。當然這也是“天明”在針對直升機遇到戰鬥機是否很難生存這個問題作出的一個衍生問題。
玩心跳↑直升機與戰機對抗

總體來說,直升機遇上戰鬥機很難逃脫的這種情況一般很少遇到。直升機與戰鬥機都擁有各自的戰場,同樣都擁有各自的對手,兩者基本上很難還遇上,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去擔心這種問題。

謝謝閱讀!給人點贊,手有餘香!謝謝點贊關注!


墨家荊天明


答案是“九死一生”!武裝直升機號稱“樹梢殺手”,是地面裝甲力量的噩夢,曾有機構統計在相同戰場環境下,武裝直升機與主戰坦克的戰場交換比約為1:14!但是,如果是遇到敵方先進戰鬥機的話(螺旋槳戰機另說),就算是目前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也得“歇菜”!
大名鼎鼎的美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阿帕奇”也玩“大象漫步”!彷彿看到幾億美元在地上打飄兒!😂

武裝直升機是一般隸屬於陸軍序列(例如,我國軍隊序列中有專門的“陸航部隊”),是現代陸軍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打擊地方地面裝甲部隊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全球範圍內性能最優秀的武裝直升機包括美國AH-64“阿帕奇”、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俄羅斯米-28“浩劫”、K-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歐洲四國聯合研發的“虎式”武裝直升機、我國的“武直十”武裝直升機以及南非“茶樹隼”武裝直升機等。


我國“武直十”武裝直升機
俄羅斯K-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全球唯一的雙旋翼武裝直升機!

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名氣最大,海灣戰爭中“阿帕奇”打擊伊拉克T-72、T-64坦克如“砍瓜切菜”一般!但是個人最喜歡的一款國外武裝直升機是俄羅斯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武直十自然是最愛!),米-28武裝直升機空重約7噸,最大飛行速度約350公里/小時,航程約500公里,最大載彈量約3.6噸,能夠同時搭載16枚AT-6空射反坦克導彈並同時掛載2具57mm火箭巢,外形邪惡、武力爆表,比“阿帕奇”更具有武器裝備的“暴力美學”!
擁有厚重裝甲的坦克在武裝直升機面前就是“薄皮大餡”!

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外形、名字都更具“彪悍氣質”!
見識下米-28飛行員座艙門裝甲的厚度!“毛子”做事就是“蠻橫”!

即便如米-28這樣暴力的武裝直升機,就算遇到二代戰鬥機也會“九死一生”!主要兩個因素,一是飛行速度、機動性存在量級上的差距,二是機載火控/武器系統差距巨大!二代/三代戰鬥機的飛行速度普遍在1.5馬赫以上,機動性更是直升機無法比擬的,同時戰鬥機生來就是為空戰,機載火控/武器系統是用來對付同樣具有高速/高機動性的戰鬥機的,用來對付飛行速度慢、機動性差的武裝直升機,就像“成年人毆打小學生”一樣輕而易舉!因此,即便是目前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遇到二流噴氣戰鬥機也只有捱打的份兒!
就算是遇到二代戰鬥機,目前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也只有“捱揍”的份兒!


那麼難道武裝直升機遇到戰鬥機一點希望都沒有嗎?個人認為也不那麼絕對,需要看戰場環境。如果在叢林、山嶺地區交戰,武裝直升機可以依靠突出的低空性能規避戰鬥機攻擊,再伺機利用直升機專用空空導彈予以反擊,也存在“逆襲”的可能!當然,如果是遇到類似“巨嘴鳥”這樣的螺旋槳戰鬥機,相信包括“阿帕奇”、“浩劫”在內的先進武裝直升機還都是可以放手一搏的!
如果遇到的是類似“巨嘴鳥”這樣的螺旋槳戰鬥機,那武裝直升機還有的一拼!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洗稿!)


威吶解析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機載雷達和空空導彈性能有限,戰鬥機很難對付低空低速飛行的直升機,不具備下視下射能力的機載雷達無法為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提供製導,紅外製導的空空導彈則面臨諸多地面紅外干擾,不過,也有例外,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戰鬥機對付埃及直升機除了使用機炮外,還在近距離飛過直升機上空時大角度爬升,依靠強大的氣流吹翻直升機致其墜毀。

隨著現代戰鬥機機載雷達和空空導彈的性能不斷提升,要對付武裝直升機簡直太容易了,現代化的紅外空空導彈,諸如AIM-9X已經可以攻擊海上和地面目標,更不要說紅外特徵明顯的武裝直升機了。武裝直升機如果被對方戰鬥機發現,其低空低速能力已經無法保證其安全,至於釋放干擾彈,效果也不佳,武裝直升機通常安裝的是對付便攜式防空導彈的紅外熱焰彈,對付一般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尚可,但無法對付那些現代化紅外製導空空導彈,更別說雷達制導空空導彈了。

至於反擊,現代不少武裝直升機都搭載了紅外製導空空導彈,不管是改裝的“毒刺”還是中國天燕-90或者法國“西北風”,但其性能有限,遠遠不如專門的空空導彈,對付對方武裝直升機還好,對付高速戰鬥機就很勉強了,機炮更是聊勝於無,武裝直升機的火控系統根本就沒設計對付高速目標的能力,個別戰例,諸如兩伊戰爭中,伊拉克“雌鹿”擊落伊朗F-4“鬼怪”,更多的還是偷襲與僥倖,不具備普遍適用性。


鷹眼防務觀察


不是很難逃脫,而是基本上沒可能逃脫。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的關係,就好比武裝直升機和坦克的關係,後者遭遇前者基本上可以雙手放開操縱桿等待制裁了。

目前武裝直升機最大飛行速度不超過400公里/小時,以這個速度在低空飛行的武裝直升機對於中高空飛行的戰鬥機來說,幾乎就是固定不動的靶子,一枚近距紅外彈再補一枚雷達制導中距彈基本上可以確保100%擊落,沒有任何懸念。武裝直升機的機動規避和紅外干擾措施,對於便攜式防空導彈還要一定的作用,但對於當前主流的具備下視下射能力的中距雷達彈來說,幾乎等同於形同虛設。這種剋制關係,和武裝直升機天克主戰坦克的剋制關係非常相似,目前這種近乎天克的關係還沒有太好的逆向辦法。

事實上,當交戰過程中一方失去制空權之後,戰鬥機都不會盲目升空,更別說武裝直升機了。歷次戰爭經過顯示,在喪失制空權之後,失去制空權的一方很難派戰機起飛迎敵。一方面,機場跑道、氣象雷達、導航設施可能在對方第一波空襲中被摧毀殆盡,無法支援己方戰機升空。另一方面,空情完全處在敵方預警機的掌控之中,就算武裝直升機強行升空,也無法有太大作為,反而很快就會遭到敵方戰鬥機的獵殺,武裝直升機的這種絕地反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能白白增加己方戰損。


軍機圖


武裝直升機遇上戰鬥機,那是妥妥被虐的下場。無論是速度,機動性,還是載彈量或者是導彈水平,武裝直升機跟戰鬥機相比都完全處於被壓制狀態,一旦二者爆發衝突,武裝直升機打不到戰鬥機,但戰鬥機一回合就能打掉武裝直升機。
圖為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需要明白,武裝直升機從來都不把戰鬥機視作作戰對象。武直的主要作戰目標是坦克等裝甲目標和其他武裝直升機,特別是對地面裝甲目標那絕對是一大殺器,被譽為“樹梢上的殺手”。即使是面對同類,武裝直升機也有一戰之力,只是戰力之間有高低罷了。像目前最先進的武直,美製AH-64D“長弓阿帕奇”重型武裝直升機,就是一架武直中的“戰鬥機”,各方面都非常先進,載彈量恐怖,對坦克或者灘頭部隊,亦或是別國武直,都是一個很有威懾力的對手。
阿帕奇最多可以掛載16枚地獄火導彈


但要是面對戰鬥機,哪怕是再落後的戰鬥機,強如“阿帕奇”都只能迴天乏力,唯有被宰的命運。因為,武直無法掛載空空導彈和先進的雷達,無法鎖定並攻擊戰鬥機;另外,直升機的機動性太差,跟戰鬥機沒法比,基本上現代戰鬥機都可以實現超音速飛行,哪怕亞音速,直升機都追不上。別說用導彈,哪怕用機炮,都能乾脆利落得打掉武直。
戰鬥機可以輕鬆打掉武裝直升機


兵者詭道也


也許看到這個問題之後,許多人在開始進行數據上的對比,把雙方的速度、高度、火力等等進行對比,從而得出他們之中,誰更佔優勢,可惜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這是兩種不同的裝備,

他們的特性完全不一樣,相遇的話不能說,誰必然佔據什麼優勢,從目前的實戰情況來說,武裝直升機絕對不是束手待斃的。

主要原因是二者的高度和速度差太大,直升機主要活動在低空與超低空,速度200到300公里的樣子,戰鬥機主要活動在中高空,速度可以在一千公里以上,這造成高度差少說1000米,速度差600公里以上。

直升機對戰鬥機來說,屬於一個低空低速目標。高速的戰鬥機去攔截低空低速目標絕對是一個頭痛的事,有關的情況可以瞭解一下,二戰時期的伊爾2攻擊機讓德軍頭痛的原因,除了重裝甲外,就是其低空低速的飛行特點。面對速度更慢,高度更低的直升機只能更頭痛了。其實更大的問題早,如何發現直升機,在低空飛行時,可以藉助地形的掩護。尤其是地面雜波,往往可以讓機載雷達無法發現目標。

許多人所列舉的直升機被戰鬥機擊落的事件實際上都存在問題,基本上都是戰鬥機攔截運輸直升機,而不是武裝直升機,而且不是在超低空。相反在實戰中,有更多的例子證明相反的事實,在1982年的中東衝突中,敘利亞的小羚羊是直升機在以軍掌握了制空權的情況下,對以色列的裝甲部隊進行了相當有效的阻擊,連以軍自己也承認:它們確實造成很大的麻煩,而不是說自己的空軍有效的壓制它。有說法稱: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的米24直升機擊落了伊朗的F4戰機。

目前技術在進步,戰鬥機發現低空低速目標的能力加快了,但是直升機也不再是以前的無還手之力,如今也加裝了空對空導彈,到底最終鹿死誰手,尚不可知的。


麥田軍事觀察


也不一定,這個還得看地形跟具體的作戰情況,正常來說戰鬥機想要打武裝直升機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或者說,當武裝直升機能夠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就沒有戰鬥機什麼事了。

固定翼戰機屬於高空作戰武器,而直升機屬於低空作戰武器,如果武裝直升機掠地面低飛的話,很可能可以藉助於地形的掩護優勢躲過固定翼戰機的追打,比如沿峽谷飛行,固定翼戰機就無法對武裝直升機造成太大威脅,在森林地區飛行同樣也是又這樣的問題,武裝直升機可以藉助於森林跟山地掩護逃走。

其次,現代武裝直升機的作戰半徑大約是300~350公里之間,也就是說在有武裝直升機的地方,他的前沿基地就在200~300公里左右。以俄羅斯s400或者美國薩德的射程,這個距離就已經進入了反導系統的作戰半徑了,而反導系統一般可以探測到600~800公里左右的固定翼戰機,即便是隱形戰機s400也可以在320公里左右探測發現。這也就是為啥武裝直升機膽敢在戰場耀武揚威的主因,人家是有後盾的。現在全球最貴的武裝直升機也就2500萬美元,而最便宜的固定翼戰機外貿售價也在4000萬美元以上(中美俄自用戰機可以降到2000多萬美元一架),這一換一的買賣誰更吃虧呢?


優己


就像噴氣式戰鬥機對活塞戰鬥機束手無策一樣,高速高空戰鬥機對貼近地面飛行的武裝直升機和很難發力,這是因為戰鬥機的攻擊手段主要是針對高空高速的戰鬥機目標,比如紅外、激光、雷達、電視制導的空空導彈,甚至是自助式制導打出去不用管的智能化巡航導彈,它們都需要在大空域範圍內的機動空間,貼近地面飛行的武裝直升機由於地面的反射作用,導彈和戰鬥機設備將面臨更加複雜的熱源以及雷達波反射信號,這就給定位攻擊製造了麻煩。

其實用戰鬥機執行反武裝直升機的任務併為在實戰中出現過,偶爾的有戰鬥機擊落直升機的案例也都是僥倖,現代化戰鬥機不會選擇在超低空飛行滯留,因為複雜的地面以及鏈接雷達火控的多管防空炮對戰機有極大威脅,飛得越高就意味著越安全(此時又會受到防空導彈的威脅),高空飛行的戰鬥機不具備向下鎖定目標的能力(可向下搜索的火控設備只有精確制導炸彈),就算能鎖定直升機也很容易被目標擺脫。

直升機自身的機動能力遠在戰鬥機之上,再加上干擾彈和電磁干擾設備的幫助直升機很容易利用超機動性能擺脫咬住自己的機載導彈(蘇聯戰機熱衷於過載機動性能就是這個道理),機載導彈一般體積較小做能搭載的燃料十分有限,在幾次大轉彎機動之後就會因為燃料耗盡而墜向地面。即便是便攜式肩扛反直升機導彈在第一次為能擊中目標時也很難再的手,因此只要武裝之聲駕駛員保持較高警惕狀態還是很安全的。


利刃號


那也得看情況。首先你沒制空就不敢上直升機了。直升機在空中對於戰鬥機是毫無還手能力的,比如在兩千米的高度遭遇,直升機肯定涼。

但是這不代表直升機沒有一些逃脫手段。如果直升機的高度較低,機載雷達有可能根本看不到直升機。機載雷達下視問題一直存在。當雷達從上往下照射,會遇見地面噪波,雷達分不出哪個是目標哪個是直升機。等到直升機高度升高,雷達才能分辨出來。還有些雷達不好分辨靜止的目標,比如多普勒雷達。



所以直升機的逃脫方法之一就是降低高度,甚至直接降落躲起來就可以。那些亮晶晶的干擾彈都是紅外干擾,對於雷達制導導彈基本無效。金屬箔條幹擾的作用也沒太大。更何況導彈有時候即使在干擾彈附近爆炸也可以摧毀直升機。主動被動電子干擾由於距離近會被燒穿也沒法起作用。


武裝直升機主要還是用來消滅地面目標的,不能拿人家的弱點去跟戰鬥機的優勢比較。雖然在戰鬥機和地面防空導彈的眼裡這是靶子,但是這些武器本來就是針對直升機的。同樣地面裝甲人員在武裝直升機的眼裡也是靶子。


蛋科夫斯基


武裝直升機遇上戰鬥機很難逃脫嗎?難度是很大,但是並不代表的武裝直升機面對戰鬥機只能被人宰割。


軍用武裝直升機的飛行速度一般在300~350公里每小時之間。飛行高度一般在2000米以下。

面對戰鬥機的動輒兩三千公里的時速,兩三萬米的飛行高度...打不過,跑跑不過,繞人家不和你玩,是全方位的被吊起來打。
如果在開闊空域相遇,(只要高度大於100)那麼好的別想跑。



然而武裝直升機的飛行高度通常為一樹之高,也就是說飛行高度低於100米,這也就意味著武裝直升機可以在極短時間之內潛伏至地面附近,而戰鬥機所搭載的雷達通常下視能力較差,就算是主攻地面的攻擊機,殲轟機之類的,下視能力較強,即便如此直升機也能通過地面的大量雜波干擾殲轟機的辨別 贏得一線生機。

但是即便如此直升機面對戰鬥機,也只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別說那群被抽冷子幹掉的丟人現眼的玩意兒)

我國的武直十武裝直升機擁有天燕防空導彈....但是這東西是用來武裝直升機之間的空戰的,只會讓他打戰鬥機想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