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為何要大規模組建近衛軍?近衛軍與蘇聯普通部隊有何區別?

歷史學齋


近衛軍最早出現於奴隸社會,那時的近衛軍主要是主要擔負一些緊急艱難危險的任務軍隊的稱呼,並不代表特殊的含義。

到了古羅馬帝國時期,近衛軍成為了一支可以左右政局的巨大力量,多次參與政變廢黜羅馬皇帝,到了後期,甚至出現近衛軍長官廢帝后擁兵自立的現象。

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近衛軍的不光彩時期,成了為某些政治陰謀的馬前卒。

而到了十二世紀的時候,意大利將專門護衛國旗的精銳部隊冠以了“近衛”稱號,由此,近衛軍開始成為了一種榮譽稱號。此時的近衛軍,可以算做是軍隊的精銳,和特種兵是普通士兵中的精銳一個道理。

在俄國,彼得大帝於1690年創立了第一支近衛軍。而近衛軍的大規模出現,則是在二戰時蘇聯衛國戰爭時期。

其實,在蘇聯建立之後,衛國戰爭之前,是不存在近衛軍的。蘇聯後期的近衛軍都是誕生於偉大衛國戰爭期間。

那麼為何蘇聯要大規模建立近衛軍呢?

在東線戰場開闢後的前期,蘇聯軍隊幾乎都是被德軍壓著打。德軍甚至很快打到了莫斯科城下。可以說,蘇聯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所以,為了表彰在戰鬥中表現勇敢,做出了特殊貢獻的部隊,為其他部隊樹立典型,鼓舞士氣,斯大林決定給予這些部隊授予“近衛”的稱號。

而獲得了近衛稱號的部隊,雖然在軍服上和普通部隊並沒有什麼區別,卻會有特別的勳章和絛帶來表明近衛軍的身份。另外,在士兵待遇上也會比普通士兵提高不少,在裝備和人員補充方面則可以優先進行補給。

到1945年5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榮獲近衛軍稱號的計有: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40個步兵軍、7個騎兵軍、12個坦克軍、9個機械化軍和14個航空兵軍,217個步兵師、9個空降兵師、17個騎兵師、6個炮兵師、53個航空兵師、6個高射炮兵師、7個火箭炮兵師;13個摩托化步兵團、3個空降兵團、66個坦克團、28個機械化團、3個自行火炮團、64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旅、11個殲擊反坦克炮兵旅、40個火箭炮兵旅、6個工程兵旅和1個鐵道兵旅;1個築壘地域;18艘戰鬥艦只和許多軍(兵)種部隊。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無力維持龐大的軍隊規模,從而在1991年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裁軍。裁軍過程中,大量的近衛軍部位被解散。殘存的少數近衛軍部隊也因為政治鬥爭的原因被禁止佩戴蘇聯近衛軍的徽章。這其中就有前蘇聯空降兵部隊。

但是,在俄羅斯後續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被剝奪了近衛榮譽的空降兵,則用自己無匹的功勳,無畏的勇氣以及巨大的犧牲證明了自己無愧於近衛軍的歷史和傳統。隨後,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司令部恢復了空降部隊的近衛軍軍旗,並許可其可以在任何場合佩戴近衛軍證章。

如今,依然保留著“近衛軍”番號的俄軍部隊,以陸軍和戰略火箭軍為主,海空軍除空降兵以及陸戰隊以外,不再保留近衛軍部隊。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

歡迎關注crazy歷史,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歷史!


Crazy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可以理解為近衛軍是蘇聯的精銳部隊。

沙俄時期1690年,彼得大帝就組建了近衛軍。他們是保衛沙皇的主力部隊,是俄軍的精銳。

蘇聯的近衛軍誕生於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以後。

當時斯大林認為,必須樹立一些軍隊的典型,將一些擁有集體英雄主義、英勇頑強的兵團改為近衛軍稱號。

第一批主要是步兵第100師,改為了近衛步兵第一師。該部隊在1941年9月初,突破了葉爾尼亞以北的德軍防線,對於粉碎德軍和收復葉爾尼亞地區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隨後宣佈的近衛軍,都是蘇軍有卓越戰功的主力部隊,包括步兵、空軍和海軍。

根據斯大林的命令,蘇軍最高統帥部為蘇軍陸軍近衛部隊和兵團的軍人頒發“近衛軍”胸章,給海軍近衛軍人頒發繫有黑豎條橙黃色波紋綬帶的長方形金屬薄板製成的胸章。

同時,設“近衛軍軍人”稱號,並給予額外津貼,軍官拿1.5個薪額的薪俸,戰士則拿2個薪額的軍餉。

也就是說,近衛軍士兵是拿雙薪的,待遇也要好得多。

然而,錢不是這麼好拿的。近衛軍往往被用到最關鍵的戰場,傷亡遠比普通部隊要大。


近衛軍的裝備補充比較好,人員步兵也比較及時,所以戰鬥力自然比較強。

所以,近衛軍其實就是蘇軍的精銳部隊。

然而隨著戰爭的進行,近衛軍逐步開始氾濫。

截止到1945年5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榮獲近衛軍稱號的計有: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40個步兵軍、7個騎兵軍、12個坦克軍、9個機械化軍和14個航空兵軍、117個步兵師、9個空降兵師、17個騎兵師、6個炮兵師、53個航空兵師、6個高射炮兵師、7個火箭炮兵師、13個摩托化步兵團、3個空降兵團、66個坦克團、28個機械化團、3個自行火炮團、64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旅、11個殲擊反坦克炮兵旅、40個火箭炮兵旅、6個工程兵旅和1個鐵道兵旅、1個築壘地域、18艘戰鬥艦只和許多軍(兵)種部隊。


薩沙


近衛軍是軍隊中榮譽的稱號,廣義上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精銳中的精銳。在衛國戰爭之前蘇聯是沒有設立近衛軍的。蘇聯近衛軍部隊幾乎都是戰前新兵打出來的。


蘇聯組建(獎勵戰功部隊)近衛軍在與德軍交戰戰況焦灼的情況下無疑能夠鼓動蘇聯紅軍士兵和軍官們的犧牲精神。鬥爭意志更加堅定。在二戰中蘇聯軍隊要獲得近衛軍的稱謂也必須是付出巨大犧牲並且重創敵軍達成一定戰略意義才能獲得的,並不是說直到戰爭結束蘇聯擁有許多近衛軍稱號的大部分部隊徒有虛名。

蘇聯軍隊中獲得近衛軍稱號的兵種幾乎涵蓋了當時的所有兵種,不過以步兵師,團和坦克裝甲部隊,航空部隊最多。名義上近衛軍只是一個稱謂,不過在一場戰爭中能夠重創敵軍對於任何付出犧牲的軍隊來說,任何獎勵都比不過獲得近衛軍稱號的榮譽寶貴。因此為了保留該支部隊的戰鬥精神也是很有必要為這支部隊予以獎勵。這也是蘇聯人在領土被佔領很多,仍然有勇氣將德軍擊退的原因之一。


蘇聯的近衛軍與普通部隊的區別在於,在戰爭爆發前幾乎都一樣,只不過西方戰線的部隊最先與德軍交戰。因此無論是阻擊還是,反攻只要能夠極大顯示出蘇聯紅軍大無畏的鬥志,和不退縮的精神更能夠重創德軍毫無疑問就能夠擁有近衛軍的殊榮。而那些以極少數士兵能夠做到重創德軍的戰士,也會獲得蘇聯英雄稱號。到反攻階段能夠始終衝在第一線的戰鬥團體,很多能夠得到近衛軍的稱號。不過到反攻階段時很多地方打頭陣的多是近衛軍部隊為主力。


這種獎勵也在戰爭中起到了培養有素養的部隊和指揮官的作用。通過近衛軍和頒發蘇聯英雄獎的設立保證了蘇聯軍隊在衛國戰爭期間的鬥爭意志,這也是共產主義軍隊的標誌性做法。在其他地方這種戰鬥團體被稱為“尖刀連”。


客矢解


二戰蘇軍的“近衛軍”是指部隊和兵團因英雄主義和高昂的戰鬥力贏得卓著的戰功,故而被授予代表榮譽的“近衛軍”稱號。近衛軍往往會獲得最新式的武器,兵力也較多,滿編或者接近滿編,人員的軍餉也比較高。所以近衛軍的戰鬥力要高於其他普通部隊。


在戰爭初期,由於德軍的突襲和蘇軍的準備不足,使得蘇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極高的傷亡率讓蘇軍的士氣下降嚴重,個別部隊甚至出現集體叛逃的惡劣事件,即便是一些高級指揮員也對戰爭失去了信心,能夠完成作戰任務的部隊寥寥無幾,為了重振低迷的士氣,使蘇軍重新恢復鬥志,蘇軍開始為那些有著優異表現的部隊授予“近衛軍”稱號,這既是對他們英勇作戰的獎勵,也是對其他部隊的激勵,激發他們的榮譽感和自尊感,達到提升戰鬥力的目的。


介於蘇軍在初期的巨大損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蘇軍都無法做到對所有部隊的損失進行補充,只能對各部隊進行區別對待,擔負進攻任務的部隊將優先得到充足的補充,防禦部隊的補充相對較少,只有在重要地域執行防禦任務的部隊才會得到充足補充。而蘇軍一直在1943年之前,在進攻方面都存在的致命的缺陷,那個時期,進攻對於大多數的蘇軍部隊來說意味著慘重的傷亡,他們很難突破德軍的防禦陣地,即使突破了也極有可能被德軍預備隊封閉殲滅。主要原因就是蘇軍從上到下普遍缺乏進攻經驗和技巧,尤其在戰術層面上。


這些在戰場上已經證明自己的近衛軍無疑是執行進攻任務或者重大防禦任務的最好選擇,在決定性的戰役上自然要投入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所以這些近衛軍總是得到各種特殊的照顧,無論在兵員還是武器裝備上。在數場戰略性決戰中,蘇軍的近衛部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最激烈的戰場上總能看到英勇的近衛軍,他們無愧於稱作二戰蘇軍最精銳的部隊。


戰略論


蘇軍的所謂的近衛軍在蘇軍相當於一種榮譽單位,它們出現於蘇德戰爭早期,只有在作戰中表現英勇的作戰單位才能夠獲得一種榮譽的稱號,或者說,立了軍功的部隊才能獲得近衛軍的番號。

1941年9月18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發布第308號命令,將一批立正大功的兵團改名為近衛軍,其中步兵第100師改稱近衛步兵第1師。

相關單位在俄軍當中屬於精銳的意思,與蘇軍的普通部隊相比,雖然裝備完全一樣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在編制上有所不同,通常擁有更多的重型武器,編制人數還相對要多一點,在補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先權,人員待遇等方面會更高一點。

當然了,這類部隊獲得更好待遇的同時,也意味著,擔心最重要的任務,也是對德作戰中的主力了。到偉大衛國戰爭末期,蘇聯近衛軍已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


麥田軍事觀察


近衛軍從字面上來說,就是貼身護衛的意思。其實這個翻譯並沒有那麼恰當,可是漢語中找不到太合適的詞來翻譯“近衛”,因此就只能將蘇軍的這些部隊翻譯為“近衛軍”了。

實際上,蘇軍的近衛軍並不是指負責安全保衛的部隊,而是在戰爭中表現出色的野戰軍!

“近衛軍”的名稱在古羅馬的時候就出現了,可是那時候主要是負責重大節日和國王加冕活動的安全保衛任務。後來意大利和法國也先後出現了近衛軍。法國的近衛軍都是從久經沙場的軍人中選拔出來的精銳,不但擔負著統治者的安全保衛,也參與維護首都治安。

歐洲古代的近衛軍說白了就相當於我國古代皇家的御林軍 和錦衣衛,近衛軍的統帥相當於現在的衛戍區司令。

歐洲人也喜歡攀比,彼得大帝一看大家都有近衛軍也坐不住了,於是也建立了自己的近衛軍,這是俄羅斯的第一支近衛軍,不過還是負責首都安全和皇帝個人護衛的軍隊。

而蘇聯的近衛軍開始於衛國戰爭時期。

1941年秋天,斯大林對一批保衛莫斯科抵禦德國入侵中表現突出的幾個步兵師授予近衛軍稱號。這時候的近衛軍跟實際意義上的近衛軍相比,已經超出了貼身和護衛的範疇。

蘇聯的“近衛軍”更確切的說,是國家授予軍人的一種榮譽,跟授勳的意思大致相同。不過授勳的對象大多是是有功的個人,而近衛軍則是國家對那些屢立戰功的部隊授予的一種集體榮譽。

好士兵不是個個都想當元帥,但作為一名戰士,都把當近衛軍戰士當做一種追求,一種無上榮光。所以蘇聯建立近衛軍的初衷就是鼓舞戰士奮勇殺敵,奮不顧身保衛祖國,保衛家園。

莫斯科保衛戰的後期,斯大林又把近衛軍的榮譽授予給了蘇聯一支最精銳的裝甲師,這支部隊在衛國戰爭中也不負眾望,在衛國戰爭中屢立奇功。


隨著戰爭的進行,蘇軍獲得近衛軍殊榮的坦克部隊也越來越多,將近50多支裝甲部隊進入近衛軍行列。

後來,授予獲得近衛軍編制的部隊突破了兵種限制,開始向各兵種推行。凡是部隊作風勇敢,不管是陸軍,海軍,還是空軍,只要是在戰鬥中多次立功的部隊,都被授予近衛軍榮譽稱號。

但更高的榮譽帶來更多的責任,蘇軍發佈軍規,作為近衛軍的部隊必須在全軍衝鋒在前,聽從指揮,奮不顧身。如果在戰鬥中畏首畏尾,不能堅持到底,當了逃兵或者被敵軍擊潰,不但近衛軍的稱號被取消,指揮官還會被軍法審判。


斯大林還指示為近衛軍專門設計了軍旗,為近衛軍的戰士設計了統一佩戴的胸章。凡是享有近衛軍稱號的部隊,待遇也比普通隊伍高,補給也比普通部隊多一些。在重火力配備方面,近衛軍可以優先供給,火力比普通部隊更猛。

而事實上,蘇聯近衛軍也確實奮勇當先,不辱使命。在戰場上,哪裡任務最重,情況最危急,哪裡就用近衛軍出現。哪裡有近衛軍出現,哪裡的敵軍就聞風喪膽。

無論在衛國戰爭還是反攻德國法西斯的重大戰役,到處留下了近衛軍的威名。 這些衛國戰爭時期的近衛軍在抗擊入侵,保家衛國的解放事業中確實表現突出,戰功顯赫,出現了數不勝數的英雄個人和英雄集體,他們的光輝事蹟在全蘇聯廣為流傳。不僅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極大程度上振奮了軍心,凝聚了民心。
衛國戰爭結束後,蘇聯不再授予部隊新的近衛軍稱號。但近衛軍的戰士們在保衛蘇聯,保衛蘇維埃和反法西斯的戰鬥中做出的歷史貢獻,也永遠載入史冊。蘇聯解體後,每逢二戰紀念日,那些近衛軍老兵還會佩戴當年的胸章才加各種紀念活動。無論出現在哪裡,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小約翰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首先俺糾正題主一個錯誤,蘇聯這近衛軍他壓根就不是組建的,那是授予的,這是一種極高榮譽的象徵。

當然您要問這近衛軍和普通部隊有啥區別?您自己個聽這名字——近衛軍,就這三字聽著他就不一樣。這不僅僅是待遇不同,那火力配置他也不同。

那麼大傢伙要想整明白這近衛軍的事,俺感覺咱先從這近衛軍是咋來的說起,打這麼個底,後邊咱在說這事,就明明白白了。

近衛軍的起源

這近衛軍,擱西方過去指的是部隊中精銳中的精銳。最早形成近衛軍概念的時候,還是出現在奴隸社會。

擱那會其實就是作為一個部隊中最大那頭,身邊的扈從部隊。那麼這時間到了十二世紀的時候,那上了戰場喜歡玩藝術的意大利,這就把護衛國旗的精銳部隊給了專門的名字——近衛。

這就是近衛軍最早的來源。那麼這事流傳到了小個子拿破崙時期,他就把這近衛軍的意義給擴大化了,變成了一支部隊的殊榮。

規定只有經歷過二十場以上還能活下來,而且沒缺胳膊少腿啥的法國大頭兵,這才有資格進入近衛軍裡邊,沒這前提條件,您壓根就沒這資格申請。

後來為了提高近衛軍的含金量,拿破崙還把這近衛軍分成了,新近衛軍和老近衛軍。

而這老近衛軍是從新近衛軍中選取的精英所組成的,這老近衛軍喊出的號子都和別人不一樣,這天底下壓根就不存在通過拼刺刀不能解決的事。

您瞅瞅這牙口,硬不硬。

那麼老毛子是啥時候有了這近衛軍的呢?

那還是在彼得大帝手裡邊產生的,話說這彼得大帝那可是了不得的存在,老毛子現在這麼硬,就是人家給老毛子打的地基,所以這人擱世界史上那都是有一號的人物。

他就瞅著歐洲這幫子老鄰居,家裡邊都收藏著這麼一支牛掰的不要不要的部隊,自己個手癢也就建立了一支。

所以老毛子地頭上出現的第一支近衛軍是在1690年,而蘇聯出現近衛軍是在衛國戰爭時期,之前在蘇聯前期壓根就不存在這樣的部隊。

而這些近衛軍基本上都是戰前的新兵,一刀一槍用血與火烤出來的。

大傢伙都知道,小個子希特勒摸著鼻樑骨下邊的衛生胡,抽冷子趁著蹲在西伯利亞高原邊上的斯大林不注意,玩了一出閃電戰。

就這麼一傢伙下去,把個斯大林打了個灰頭土臉的,一丁點招架的餘地都沒有,就被希特勒的大頭兵給平推到了莫斯科城下。

這都頂到了斯大林的眼皮子底下了,之前咱說老毛子的部隊潰不成軍這都不誇張。

話說這時間點上都到了亡國的節骨眼上了,老毛子也虧是戰鬥的民族,真不慫,一傢伙就把希特勒給頂住了。

這前前後後出了不老少用少量的人員,就頂住了德國戰車推進的部隊,那都回事拿肉腦殼頂子彈,頂出來的。

這有功勞就得嘉獎不是,於是斯大林就把這些個部隊授予近衛軍的稱號。

那麼第一批產生的近衛軍是那些呢?

根據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第308號命令,這就出現了第一批近衛軍。

步兵第100師變更為近衛步兵第一師,後來這個師進行改編,變成了現如今的警衛機械化第一軍。

還有步兵第127師,變成了近衛步兵第二師;步兵第153師,變成了近衛步兵第三師;步兵第161師,成為了近衛步兵第四師。

大傢伙瞅瞅他們之前的番號,這都是一百開外的,只能說明這些師都是後來組建的,而且是由新兵組建的師。

所以老毛子的近衛軍那都是由新兵部隊結結實實的打出來的,不管是那個師,只要掛上了近衛倆字,那都是打惡仗血仗打出來的。

這不後來這近衛軍從步兵,擴展到了騎兵部隊,坦克部隊,空軍和海軍當中,都有掛著近衛二字的部隊。

此後又組建了近衛集團軍,這種集團軍下轄那都是近衛軍,一般的部隊這都進不去。

當然一旦被列入近衛軍的編制中,軍官的待遇提升0.5倍,士兵直接提升一倍,一旦有了損失優先補充,火力配置都比一般的部隊要好。

但相對來說,他懲罰也更為突出。規定一旦冠以近衛兩字的部隊,那就是全軍的表率,如果戰爭期間出現丟失軍旗,出現貪生怕死,戰鬥潰逃事件,指揮者立即被送到軍事法庭,近衛二字也會被剝奪。

後來老毛子進入反攻階段,頂到第一線的反攻部隊全部都是近衛軍,普通部隊很難撈到。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蘇聯的近衛軍他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近衛軍,但話說回來,他們確實打出了近衛軍的威風,都無愧於這倆字的稱呼。

這時間到了和平時期,蘇聯在也沒有授予新的近衛軍的稱號,到了裁撤部隊的時候,這些被裁撤的部隊可以將他們原有的近衛二字轉授給其他的部隊。

這些個近衛軍他們的軍旗和普通部隊的都不一樣,正中間是近衛軍的徽章圖案,最上方用俄文寫著:“消滅德國侵略者”,下邊才是部隊的番號名稱。

而且每一個近衛軍士兵都有一枚象徵近衛軍的胸章,這有別於其他的部隊。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史


蘇聯在衛國戰爭時期的近衛軍不是組建的,而是授予的,簡單的說就是用命換的。蘇軍第一批近衛軍出現在1941年的葉里尼亞戰役以後,當時朱可夫指揮預備隊方面軍收復了葉里尼亞以後,參戰的一批蘇聯步兵師被授予第一批近衛軍的榮譽稱號,其中原來的第100步兵師改稱近衛第1步兵師。隨後近衛第1坦克旅等等一大批近衛部隊先後誕生。
近衛軍徽章
近衛軍的軍旗,還有歌曲,不過沒有找到歌詞

對於當時蘇軍來說,由於戰爭出人意料,蘇軍被德軍打得一敗塗地,大量部隊被擊潰,而且很多部隊都是一擊即潰,蘇軍的士氣極其低落,對於勝利已經失去了信心,軍隊的紀律幾乎崩潰,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要嚴格紀律,這就是著名的270號命令,後來還有227號命令,這幾個命令的中心思想就是不許後退一步。
在一些重大戰役中,總是有一些部隊被授予近衛軍稱號,比如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第316步兵師改稱近衛第8步兵師。
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近衛第13步兵師又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保衛斯大林格勒的第62集團軍改成近衛第8集團軍。


近衛第8集團軍司令員崔可夫。

而只有嚴格的紀律是不行的。電影兵臨城下里邊的那個片段其實挺有代表性的,如何能夠使軍隊恢復秩序和紀律,除了嚴厲的懲罰手段以外,還要有希望和英雄。說白了就是胡蘿蔔加大棒,不足後退一步的命令是大棒,而組建近衛部隊就是胡蘿蔔。這些近衛部隊和其他部隊的區別首先是有自己的徽章,蘇軍近衛軍有一個近衛軍徽章,這個和美國傘兵可以把褲子塞到傘兵靴裡邊一樣,都是其他士兵羨慕和效仿的目標。
近衛軍軍官士兵的素質要比一般的部隊高。


潘菲洛夫,蘇軍近衛第8步兵師師長,近衛第8步兵師原來的番號是第316步兵師。

然後就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了,近衛軍的普通士兵每個月的軍餉是其他部隊的2倍,軍官是1.5倍,這個毫無疑問就是蘇聯版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簡單粗暴,但是很有實效。

被授予近衛軍稱號的部隊,一般在補充兵力和裝備上處於優先順序,一般的蘇聯步兵師能有和五六千就不錯了,但是近衛步兵師一般都能湊到近8000人,同時近衛步兵師裡,經常會有一個自行火炮團,這個是其他步兵師十分羨慕的。當然,給你兵,給你炮,給你的任務也重,近衛軍一般都是會投入非常艱苦的任務,象攻堅行動,同時傷亡也會比較大。


有痰


二戰時期,蘇聯大規模組建近衛軍,主要就是為了表彰那些作戰英勇、立下汗馬功勞的部隊,以達到鼓舞士氣、鞏固團隊精神和軍人榮譽感的目的。


1941年9月18日,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決定,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發布第308號命令,對一些功勳部隊改名嘉獎,伴隨著衛國戰爭的血與火,一大批功勳部隊陸續成長起來,被授予近衛軍稱號的部隊範圍涵蓋到了海陸空三軍,到了二戰末期,數量和實力已經十分龐大。



這些近衛部隊,當然是不同於普通部隊,他們是有戰功、有紀律的並且得到了最高統帥部的認可的。他們擁有自己獨有的稱號,冠有“近衛”(等同於精銳部隊),有自己特有的軍旗,所屬軍人有自己特有的胸章,同時設有近衛軍軍人稱號。我們都知道知道軍隊裡都分三六九等,作為精銳部隊的近衛軍,在補給、人員補充、武器裝備更新等方面擁有優先權自然就不足為奇了!



近衛軍,有點類似我們古代的禁軍、羽林軍什麼的,在古代那都是是統帥的扈從、保衛的部隊,到了近代以來,更多就是一種榮譽性質了,畢竟牛掰的部隊多多少少都有點稱號,比如我軍,除了彭總喊出來的38軍萬歲軍耳熟能詳,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比如攻堅英雄連、戰鬥英雄連、帶“鋼”字的連、模範連、尖刀連、神槍手連、先鋒連、猛虎連、以人名冠名的連、以地名冠名的連、神炮連………等等,都是榮譽的見證!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蘇聯組建近衛軍實際上是一種忠誠度考核,只有立場上過關的人才有機會進入近衛軍。這是因為當時有大量的蘇聯部隊陣前倒戈,蘇聯官方不得不臨時管控,通過更加嚴格的考核,保證部隊不會臨陣變節給國家帶來損失。

蘇聯有自己特殊的國情,蘇聯有22幾個加盟成員國,這些國家角色非常尷尬,他們很多是被蘇聯征服來的,所以對於這些國家的人民來說,他們既是蘇聯人,也是被蘇聯侵略的人。所以在德軍入侵的時候這些國家的人民直接選擇倒戈,反過來與德軍並肩作戰打蘇聯,整個二戰期間蘇聯倒戈軍隊高達576萬人,所有國家裡最高。所以,蘇聯只能選擇通過組建近衛軍這種方法,選純俄羅斯族人來當兵,保證兵員的忠誠度。

蘇聯的近衛軍確實有戰鬥力上的提升。這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提升。在早期,蘇聯軍隊是採用各國各地區兵員共用的方式,在軍隊裡各地地區的兵員都有,這很容易形成派系,在軍隊裡內鬥。而成立近衛軍後,由於兵員都是俄羅斯族人,這個問題解決了。

其次,蘇聯的軍隊組成是以建設兵團方式組建的,這使得他們有大部分的士兵不僅要打仗還要搞生產,這會導致部隊訓練不足,組建近衛軍後剔除了那些非俄族人,那些人就專心去後方搞生產,而留下來的部隊則專心訓練,這戰鬥力自然提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