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學生選了物理、地理和生物,但其地理、生物成績都一般,該怎麼辦?

李霞6666


在新高考模式下地理和生物是採用賦分制來計算總分,地理與生物由於是報考人數中最多的兩門,同時也是既不難學也不難考,因此一般都建議選擇這兩門科目。但現實中不應該直接就報讀這兩門,在高一的時候應該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科目而,不一定要走“大眾路線”。

第一,選課的時候更多得看自己的成績。

當你所有科目都只是一般,那麼地理與生物肯定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各科目的優良標準不一樣,對於地理與生物來說你靠個80分也許只是普通,但是放在政治或歷史上這個是一個不錯的分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考個90分算不錯,但放在政治或歷史上是一個挺高的分數。政治與歷史都是易學但難考高分的特點,但考低分也難,造成50~70分段的人特別多。

第二,選課的時候也要顧及自己的興趣。

雖然某個科目成績一般,但自己喜歡不會太嚴重拖後腿的情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自己的愛好可能在後期也會發揮出不錯的效果,因此也不要輕易放棄。

因此,在高二入學不久改科目還是可以的,畢竟還有充足的準備時間。但一旦到高二後期就別想那麼多了。這時候只能考慮如何提高分數而不是心存其他妄想,地理與生物還是比較容易學和考的。

地理與生物甚至其他任何科目,個人覺得理解比背誦更重要,知道知識概念說的是什麼意思遠比背誦容易。我們只需記好關鍵字眼,以關鍵字延伸,只要會選會填就好。地理應該重點放在認圖上,邊認圖邊記住知識點。生物可以系統來記憶,從宏觀生物到微觀生物的規律與特點來記憶知識點。

總之假如以上看不懂,那麼就一點,做題做題再做題,你能做題說明你基本知識基本沒問題。接下來的題目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假如做不了題,那麼對應知識點背好理解好,因為你肚子的料還不夠。


喵梵六六六


我的孩子今年高三,選科第一年的小白鼠,這個問題我一直關注,我覺得對此我是很有發言權的。

題主說自己的孩子選了物理、地理和生物,但您沒有交待,這三科,是不是結合了孩子的性格與興趣點所選取的科目,如果是,那麼OK。

很慶幸,您的孩子選了物理。在《教育部指引》的93個專業類的選考要求中,提及最多的是科目是物理,共被60個專業類提及(不含允許無要求的專業類),佔專業類總數的64.5%;也就是說,選考了物理,便可以報考“要求選考物理”的這60個專業類,另外,允許“不設選考要求”的29個專業類也可以報考,所以一共可以報考89個專業類,即佔專業類總數的95.7%。意思就是說,將來報志願的時候,鮮有咱們孩子受限報考的專業。

所以說,地理與生物,只是這個選擇組合中的配角,孩子選了地理和生物,肯定是有選擇的道理,要麼是喜歡,要麼是相對來說成績好一點,也或者,是這兩個科目,包含了孩子一選二選備選的職業興趣點。既然有選擇的道理,那麼一往無前地去提高成績便是,因為得失總是相伴而來,我們要的,無非是利益更大的一頭。

在這幾年對孩子選科的思考當中,我覺得高考的位次誠然重要,這關係到孩子是否可能考入更好的大學,然而對孩子來說,有興趣的專業更關係到她大學之後的發展,關係到她一生的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孩子會更投入,更專注,更不惜氣力。

至於成績,還有兩年的時間,還是竭盡全力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更何況長遠來看,目標把握準了,我們的孩子在高中之後的高等學校的學習生涯中,也必定還會有更好的發展。


青苔要開花


選了物理+地理+生物組合,但是地理和生物成績都一般,怎麼辦?”贏在高三“觀點:趁早,儘快改;如果不能改,就想辦法把它們學好吧。

一、地理和生物成績一般,很可能吃虧!

地理和生物,是選考科目中相對比較容易學而且容易得分的科目,正因為如此,選擇這兩科的學生是非常多,比如山東省第一批選科數據中,選擇地理的學生最多,其次是生物。

也正因為如此,選擇生物和地理的學生中,有很多學霸存在,比如成績好的學生,會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組合,也可能會選擇物理+生物或者物理+地理的組合,因為生物和地理,對他們來說,就是提分的科目,深受尖子生喜愛。

在實現賦分制度的背景下,如果你的競爭對手過強,對你的賦分肯定是不利的。比如我們這裡曾經進行過一次模擬考試,由於生物題目比較簡單,結果賦分就出現了很大的差距,92分的賦分成95分,91分的就賦分成80分,原始分差1分,最後的等級分差距15分,這就是賦分制度。

當然,因為成績差的學生,也會在政史地生四科中進行選擇,所以地理和生物的”分母“也是很大的。賦分到底對你是否有利,還要看你所在的層次,如果你能突破分數的密集區,就可以賦分更高,如果在這個區域,賦分和你實際水平差距不大,否則就可能賦分更低。

二、怎樣學好地理和生物?

很多學校,選擇了就不能更改了,學校也不可能讓學生經常修改,所以如果不能修改,就盡力把這兩門學科學好,好在這兩科學習難度並不大。

生物屬於理科中的文科,對於生物的學習方法,記憶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學霸都說學好生物,一定要對教材足夠熟悉,對於教材中的大字、小字和圖片,都需要熟記於心,但是不能機械地背誦,最好先理解,理解了之後該背的部分背得滾瓜爛熟,爛熟於心,提到哪個知識點,基本能知道在哪一頁的哪個位置,如果能做到這些,生物一般都會學得不錯。

地理屬於文科中的理科,自然地理需要思維,識圖能力非常關鍵。人文和區域地理要多背誦,然後刷題。

跟上老師的思路,瞭解學科特點,再加上態度認真,多背多練,這兩門學科學起來並不難。

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幫助,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選科選了物理,地理和生物,這個組合還是相當不錯的。

首先,這個組合能夠滿足將來高考的時候絕大部分專業都可以報考。由下表來看能報考99%的專業,是非常不錯的。

題友說孩子這三科當中地理和生物學習一般,那說明物理學的是非常不錯的。物理是高中各科中最難學的一門科目,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都非常高,如果學生物理學的不錯的話,說明理科思維非常好,孩子也很聰明,具有比較強的學習能力。那麼學好地理和生物就不難。

地理本來是屬於文科中偏理科的一門科目,而生物是理科中偏文科的一門學科。這就說明兩科知識的學習有共同特點,那就是有大量需要記憶的基本知識點,必須要下功夫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牢固記憶。


建議對這兩門知識,首先要分清模塊,理順脈絡,構建知識框架,地理以地圖為把手,生物以基本結構為為基礎,穩紮穩打,下功夫進行記憶。在基本知識和理論紮實的前提下,做一定量的練習,以孩子的能力能夠很快提高的。

其實我推測孩子物理學的非常好,另兩門一般可能就是在偏文科的記憶方面並不擅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選擇像歷史,政治等這種文科科目,更沒有優勢。而化學其實也有大量的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而且非常瑣碎,學起來很困難。

所以綜合比較下來,選擇物理,生物和地理還是一個比較符合孩子特點的組合。只要找到方法,合理運用,加上孩子的天賦,會很快把這兩門的成績提高上來的。


師者馥仁心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找出這兩科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不感興趣還是沒有認真學;如果是不感興趣,那麼接下來就要考慮換科的問題,在換科之前一定要慎重,是否換成了化學與政治就可以學好,如果沒有這個信心,那麼建議學生把心思放到如何學好這兩門學科上!

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博士,一直以來都在關注高中生教育問題,所以對於高考政策還是比較瞭解的。

一、物理+生物+地理這個組合未來發展怎麼樣?

這個組合專業覆蓋率為91.42%,是偏理科組合,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在學習方面的是理解的內容較多。如果學生物理學習沒有問題的話,關於生物和地理學習一般也不會有問題。造成成績差的一般原因就是在這兩門科目花費的精力和時間較少!

所以在學習中要切記,高考是對總成績的排名錄取,不是依靠單科成績!任何一個科目的拉下,都會影響你的考學方向,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學習的時間和精力!

二、生物和地理該如何學習?

生物是屬於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比較多,這裡建議學生配合教材來複習,對於生物那些比較難記專有名詞,要多抄寫多默記,可以記在紙貼上,沒事的時候看兩眼;其次就是要多做題,通過做題來加深對課本知識點的記憶。對於做錯的題目,不要懶惰,要及時整理,通過錯題分析出掌握薄弱的知識點,不要在同一坑裡摔兩次。

地理與生物相反,是文科中的“理科”,對於很多文科生來講,它都被列為天敵。地理的學習和物理差不多,主要就是理解記憶,具體的方法如下:

關於我整理了一份《高中地理易錯點和難點》,需要的同學或家長,私信:地理,就可以免費領取!

三、回到選科

對於沒有選科或者有機會改的同學,在選科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成績及未來發展進行選擇,否則會給你未來專業發展上帶來很大限制。

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幫助,我是”北大博士教數學“,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北大博士教數學


作為一個輔導班老師

長期教授物理地理生物這三門課

前提已經選擇了物理地理生物

地理生物成績不理想

想要的答案是怎麼學習這兩門課程,如何提高成績

首先地理

三個大模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

兩個選修,海洋地理,環境保護或者旅遊地理

重點說一下三大模塊

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就是個理論推理的過程

自然地理,從宇宙大環境,太陽系,地球公轉自轉開始

然後講三大圈層,岩石圈,水圈,大氣圈,最後講一下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難點在三圈環流與氣候,三大圈層的知識點都有聯繫,慢慢做推理。

人文地理,從人口到城市,城市內部差異,交通運輸

人口增長問題,人口遷移問題,人口分佈問題

城市發展問題,城市分佈問題,城市內部差異問題

農業地域類型,水稻啊,小麥啊,牧場啊

交通運輸佈局,五種運輸類型的差異

區域地理,重點就是講案例,區域之間差異,從位置,水文,工業,還有各種區域治理問題

我各位認為學好地理,最關鍵的並不是書本上這些理論知識。最關鍵的是地圖,我要求學生上課前必須徒手畫世界地圖與中國地圖,元素儘可能多,然後花大量時間練習,還有理論推理。考前集中練題,大考不可能考到平時的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基本功與理論知識必須紮實,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再說說生物,與地理學習方法差不多,基本功與理論知識必須紮實。雖然生物知識不夠系統,比較亂。

人體,細胞,植物,動物,基因類。

人體結構圖,動植物分類圖,細胞圖必須畫好。

有絲分裂,邊解旋邊複製等重點理論必須紮實。

想想,物理那麼難,成績都比地理生物好,地理生物這點東西,也就是初三沒有學,忘記了太多,知識不夠紮實。

地理生物提分比物理來得要快得多。











初中生教育


我要說涼拌,題主會生氣嗎?

以我對學習科目的認知,地理和生物兩門課應該是高中期間最好學的兩門課。是屬於那種多花些時間就可以提升上來的兩門課。生物雖然一直都屬於理科,但是其中需要背記的東西也比較多,如果多花點時間,也是可以得到提升的。

現在,你說你的地理和生物兩門課成績都一般,我基本上可以推定,你其他的科目是很差,之所以選擇地理和生物,那是因為相比較而言,這兩門課的成績還算是比較好的,當然也只是跟你的別的科目相比較而已,跟別人一比就啥都算不上。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樣的話我們大概是可以信一半的,大概連編這個故事的人也沒有看到鐵杵磨成針。但是,我還是想說,對於高二的學生來說,努力是你唯一有可能的出路。

門門功課都不好,先要想辦法把自己沒有弄懂的去弄懂,不行該找老師補課的補課,把那些基礎的理論、公式、原理都通過補課的方式搞搞清楚,在這個基礎上,確保自己有一定的題量訓練。對你來說,刷題也是很有必要的。很多成績不好的學生,平時懶得學,遇到稍稍變化的題型就轉不過彎來。所以,弄懂了基礎後,再爭取熟能生巧。

另外,該記的記,該背的背。如果說數學和物理注重懂的話,那麼剩下來的語文、英語、地理甚至生物中的一部分,都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別人花一個小時的時間,你得花兩個小時的時間,否則你如何趕上別人,那些基礎比你好的人,可能比你還用功呢,而且不用懷疑,這是事實。

總結:面對現狀,該補課的補課,,在弄懂弄通的基礎上,加倍的努力,或許有可能趕上。我也只說是有可能,具體還要看你努力的程度,方法對不對。能用勁還要用巧勁。


蘇小妮


作為一名高中地理的輔導老師,給您一點簡單建議:

首先進行分類。

物理,背完公式,多做題,總結規律,那麼在自習的時候,需要多分配一些時間,給物理。

地理和生物,屬於同一類,大部分內容需要背誦,少數內容需要理解。那麼早讀的時候,多背誦背誦,針對需要理解的內容,也要先背下來,再嘗試著理解。實在不行,做做題,和答案對一下,試著從答案的思路,來理解。

如果對高中的地理,有什麼疑問,請關注我,每天帶你學習一個必考點。

這幾天我在講解高中地理必修二:區域地理,可以關注一下。


高中地理輔導


穩紮穩打

對於大部分高中同學來說,物理科目可以說是最難的科目,學生們的物理成績普遍較低,高分很少。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你家小孩的物理成績不錯,這足以說明孩子夠聰明。能把最難的科目學好,那麼其他科目自然不在話下。

生物科目是新高考之前理科綜合中最簡單的科目,地理科目對於文科生來說普遍較難,但對於物理學的好的同學來說也不會很難。因此,只要選擇了生物、地理科目,那麼在等級考試之前多花些時間來學習這兩門科目,相信到時候能夠取得突破。

從總體的高考選考科目的組合來看,物理、地理、生物這三門科目的組合在將來填報志願的時候是比較有優勢的。據統計,物理、地理、生物組合可選專業佔比達到97.93%。


高考地理說


物、化、生、歷、地、政六門課,哪個自己可以拿到好成績就選哪科,如果是學校沒有滿足你,可以申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