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旌湖的橋:伴隨城市成長,見證歲月如歌

「徵文」旌湖的橋:伴隨城市成長,見證歲月如歌

「徵文」旌湖的橋:伴隨城市成長,見證歲月如歌
「徵文」旌湖的橋:伴隨城市成長,見證歲月如歌「徵文」旌湖的橋:伴隨城市成長,見證歲月如歌
「徵文」旌湖的橋:伴隨城市成長,見證歲月如歌

旌湖的橋

譚金強

「征文」旌湖的桥:伴随城市成长,见证岁月如歌

萬成煉 提供

市區東門外有一條綿遠河,德陽人親切地稱它為母親河。

這條河流是沱江支流的源頭,從綿竹漢旺由北向南流淌而來,途經德陽市區的這一段河道,被稱之為旌湖。

綿遠河的河面,窄的地方大約250米左右,寬闊的地段約400—600米左右。

以前,在綿遠河上幾乎沒有橋樑。兩岸的人往來,必須脫去鞋襪,涉水過河。由於河道長年被水沖刷,河床免不了坑坑窪窪,凼凼坎坎,不熟悉河床地形的人,免不了誤入深水區。因此,過去綿遠河每年都有淹死人的事發生。

聽老人們講:舊時的綿遠河,到了枯水季節,當地一些耍霸氣的人,強佔河道,用幾根樹棒、木板板,上面鋪些穀草,在坑窪地段,搭個簡易的橋,強要過河人的錢。每到深水季節,兩岸的人想往來,就只好乘搭渡船,所以在東外街綿遠河段設有擺渡的碼頭。

每遇漢旺地區山洪暴發,洪水猛獸,擺渡的人不敢貿然划船渡人,兩岸的人想到對岸辦事,只得望著滾滾浪滔的河水興嘆!

到了清朝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由縣人賴任全、鄧慶祥等人倡議在縣城的東門外修建一座石撟,兩岸的人募捐,選址在東門外的雙平渡碼頭。搭建的橋為石木結構,取名為“東平橋”。

這座東平橋長約240米的跨度,高約2.5米,橋面由四塊石板鋪成,寬約4米。東平橋的建成,無疑給兩岸人們的往來帶來了方便。但是,當時建築材料受限,橋基不牢固,若遇洪水洶湧時候,免不了把橋墩、橋面沖垮,導致兩岸的交通中斷。

1958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西南地區搞“三線建設”,把德陽作為重工業基礎建設的重要基地,相繼在德陽建設了二重、東方電機廠、東方電工機械廠。這些部屬企業及眾多輔助企業相繼在德陽落戶投產,小小個德陽縣城突然增加了幾萬人。每遇星期天單位休息,或是逢場天,兩岸的人要往來購買物資,就把只有4米寬的東平橋的橋面塞得滿滿的,一堵就是半天,有的人為了搶先過橋,只好攀爬橋沿欄杆過橋,不小心掉下橋落到河裡的事也時有發生。

1971年10月,決定在東平橋原橋地址新建一座寬石拱橋。仿河北趙州橋大拱套小拱的樣式,由旌陽、和新、壽豐等這些丘陵地區的公社出石材,綿遠河西岸如孝泉、揚嘉、景福等平壩地區的公社出人力。1972年7月1日竣工通車。大橋建好了,取名叫“東風橋”,但德陽人習稱為“東大橋”或“東橋”。

這座新建的橋跨度為260米,寬7米,北面101根、南面為102根欄杆,欄杆高約1.5米。

1983年德陽建市以後,城市人口流動、商貿往來逐年增多,不僅中江、德陽的車輛要從此通過,其它地方的車輛也要從此過,這座只有7米寬的東橋就出現了擁擠堵車的現象。

1994年,經德陽市政府批准,又在東橋南面依照原橋模樣建築一道橋樑,又在橋的兩端,加築了抬梁,作為往來的行人通道。同時,在兩橋樑中間建起了同寬度的隔離帶,並在隔離帶上設置了閘門,以調控旌湖河段的水位。東橋的加寬,大大緩解交通壓力。

在“再造一個德陽”的口號下,由於老城區西面有寶成鐵路穿過,為了發展德陽的新城,只有向綿遠河東岸一帶開發。綿遠河東岸新建城市,這座東橋就遠不夠往來車輛的交通往來。

「征文」旌湖的桥:伴随城市成长,见证岁月如歌

毛健 攝

為了達到東西兩岸的交通暢通無阻,德陽政府又在旌湖上相繼建起了孟家大橋、灕江路大橋、青衣江路大撟、黃河路大橋、長江路大橋、岷江路大橋、岷江閘門橋、珠江路大橋、沱江路大橋、嘉陵江路大橋、柳稍堰閘門橋、八角大橋,再加上把原來的東橋更名為凱江路大橋,一共十三座橋樑。

旌湖上的橋樑是德陽城市的交通樞紐,通過這一座座橋樑,東岸與西岸的城市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寬闊的河流,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泛著碧波,從城市中心曲繞而過,給這座現代化科技的重工業城市增添了美麗的自然色彩。這十三座橋樑融匯貫通,使整個城市交通暢通無阻,也是德陽城市經濟發展騰飛的象徵。

日前,由德陽日報社主辦、德陽晚報承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有獎徵文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將邀請省市知名作家擔任專業評委,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10月中下旬公佈獲獎名單,舉行作品分享會暨頒獎儀式。諮詢電話:2301527

該活動由綠地·新裡城全程支持。綠地控股集團資產規模現已達9000億,連續7年榮獲世界500強,2018年居第252位。依託地標建築、高鐵商務、酒店集群、現代消費、會議會展、總部經濟、教育產業、科創產業、文旅產業、康養產業等10大產業優勢,綠地行業“領頭羊”之一的地位不斷夯實,在中國房地產綜合實力排名達第2位。

綠地·新裡城以生態社區、品質大盤、公園享受、康養居所為設計建造宗旨,精心打造一處墅級低密社區,容積率僅1.58,讓生活就在公園裡。同時,更有國家一級資質物業為業主提供365天五星酒店級的貼心服務,讓生活舒適度達到極致。

「征文」旌湖的桥:伴随城市成长,见证岁月如歌「征文」旌湖的桥:伴随城市成长,见证岁月如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