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丸和柴胡舒肝丸,到底哪個更好?

中醫杜川


要比較這兩種藥,我們就要從它們的配方、適應症逐條看起,先說逍遙丸。

逍遙丸

大家都知道,逍遙丸是一種女性常用藥,其實逍遙丸的功效範圍遠不止婦科。

先來看逍遙丸的配方組成:

柴胡、當歸、白芍、炒白朮、茯苓、生薑、薄荷、炙甘草。

其中柴胡疏肝解鬱,為君藥。


逍遙丸的主要功效為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用於肝鬱脾虛所致的鬱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月經不調。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月經不調都可以用逍遙丸進行治療,其只適用於肝鬱性月經病,表現為行經時間延長、過期不淨,量或多或少,經色紫暗,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等症狀。在服用逍遙丸之前,應先去婦科或乳腺科進行檢查,注意對症治療,不要自行服用。

同時,男性出現因壓力過大產生的思慮過度、生氣傷肝等,也可以用逍遙丸進行改善。

雖然逍遙丸是生活種的常見藥,但並不意味著可以當做保健品長期服用,這樣會對肝腎功能造成傷害。對於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或者特殊人群,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後果,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選用。

現在在逍遙丸的基礎上增加牡丹皮、梔子兩味藥材製成加味逍遙丸,可治療肝鬱水溼、十二指腸潰瘍、血脂異常等。

柴胡疏肝丸

柴胡舒肝丸的配方組成包括:醋炒陳皮、柴胡、川穹、麩炒枳殼、芍藥、炙甘草、香附。



其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症,臨床應用包括:

  1. 胃炎:瀉肝可以安胃,肝氣條達,胃不受侮可用於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等等;
  2. 消化性潰瘍;
  3. 腸易激綜合徵;
  4. 肝膽疾病:如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
  5. 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
  6. 乳腺增生、高泌乳血癥等婦科疾病;
  7. 男性乳房發育症等男科疾病;
  8. 抑鬱症。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柴胡舒肝丸臨床應用是比較廣泛的,雖然它和逍遙丸都有疏肝的作用,但針對的病症還是各有側重的。藥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疾病的藥物,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柴胡疏肝散(丸)出自張景嶽著《景嶽全書》中收載,是由張仲景《傷寒論》書中載的四逆散方中,枳實易枳殼,增加陳皮、川芎、香附共七味組成。功能:透解鬱熱,疏肝理脾行氣,活血止痛。主治:熱厥證。症見肝氣鬱結,脅肋疼痛,寒熱往來,或手足厥冷,或脘腹疼痛,或洩利下重、脈弦。柴胡疏肝散(丸)為治傳經熱邪,陽氣內鬱之熱厥證和肝脾不和所致的胸脅脘腹不舒等證的方劑。 而逍遙散(丸)出自宋大觀年間陳師文校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書中收載。由甘草、當歸、茯苓、白芍、白朮、柴胡、生薑、薄荷等組成。功能:疏肝解鬱,健脾養血。主治:肝鬱血虛所致的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或見寒熱往來、或月經不調、乳房作脹、舌淡紅、脈弦而虛者。本方系四逆散去枳實增加當歸、茯苓、白朮、生薑、薄荷等組成。主治肝鬱血虛,影響脾土不和的證候。 兩者共同點均為四逆散衍化而成,以調和肝脾所致的各種疾患。但柴胡疏肝散(丸)以疏肝行氣,活血止痛見長。逍遙散(丸)以調和肝脾,養血健脾見長。前者重在疏肝行氣;後者重在養血健脾。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點擊右上角右關注。未經許可,嚴禁搬運。


一葉輕舟85


從大範圍講的兩個藥都是舒肝解鬱的中成藥,但是兩個藥有各自的特點和個性。

一、逍遙丸的適應症


逍遙丸是逍遙散製成的中成藥。有疏肝解鬱功能,同時還有健脾養血功能,所以除了肝氣不舒以外,還有脾虛也可以治療。

因為方中除了柴胡、芍藥、薄荷,疏肝解鬱以外,還有茯苓、白朮、當歸、甘草、生薑可以健脾養血。

可以治療以下這些症狀,兩側胸肋部疼痛頭痛目眩,口燥咽乾,容易疲倦乏力,食慾下降,胃口差,女性出現月經不調,乳房脹痛


中醫五行學說裡面講肝為木,脾為土。而肝木太旺的時候可以剋制脾土,所以如果肝氣不舒也會導致脾的功能下降,所以這個方子正好是舒肝解鬱,健脾養血,肝脾同調的良方。

如果有肝鬱化火的表現,比如說容易煩躁,易怒,手腳容易發熱,口乾目赤,面頰發紅,加上丹皮和梔子兩位藥,就是丹梔逍遙丸。

二、柴胡舒肝丸的適應症


而我們的柴胡舒肝丸是裡面的名方柴胡疏肝散加味而成的。

主要治療肝氣鬱結、肝氣不舒導致的胸部疼痛,疼痛部位比較固定,或有刺痛,喜歡嘆氣,胃部經常脹悶不舒服、舌苔比較厚的情況。身體比較壯實的人群可以使用。

方中柴胡、白芍、陳皮、香附、枳殼舒肝理氣,消脹止痛。加半夏、茯苓、桔梗、厚朴、紫蘇梗、豆蔻等藥以健脾、行氣消脹。山楂、檳榔、六神曲以消除食積,加三稜、莪術行氣活血化瘀。考慮非常週期,既有疏肝解鬱,還有消食除脹、還有考慮久病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血瘀,活血化瘀。

方中健脾補氣的藥物比較少,所以針對體質比較強的人是比較適合的。如果脾虛比較明顯,比如容易乏力、容易疲倦,食慾下降,脈象比較弱的人群,是不適合使用的。


更多養生防病,知識,請關注頭條號:中醫杜川


中醫杜川


歡迎閱讀,分享健康科普,傳播中醫藥文化!

這兩個藥都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不同的是逍遙丸偏於養血,調理月經,柴胡舒肝丸偏於理氣止痛。兩者沒有絕對的誰比誰好,對症下藥才是真理。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兩個藥各自的適應症:

逍遙丸

逍遙丸舒肝解鬱效果顯著,用後使人氣血運行流暢,周身舒適,能明顯改善人的精神狀況,使情緒舒暢,心情愉快,故有逍遙之美稱,清代著名醫學家葉天士稱讚其為“女科聖藥”。 逍遙丸專為肝鬱脾虛、血虛脾弱而設的,為中醫調和肝脾的名方。

功能主治:舒肝健脾,養血調經。用於肝氣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月經不調。吃它可以消氣,生氣的時候吃它可以解除生氣帶來的壞處。

附:加味逍遙丸

加味逍遙丸是在逍遙丸的基礎上加上丹皮、梔子,清熱的力量增強,也增強了調理女性月經不調的功能。所以對於肝氣鬱結兼有月經不調女性來講,加味逍遙丸更適合。但是梔子和丹皮藥性偏涼,故舌苔白、腹痛喜暖、畏寒等寒性體質的人不適宜服用。



柴胡舒肝丸

柴胡舒肝丸中具有舒肝理氣,消脹止痛的作用。對於乳房、胸脅部脹痛,抑鬱,可伴有食積、嘔吐酸水的人群效果更好。

柴胡舒肝丸除了能治療上述病症外,對部分肝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乙型肝炎等的治療也有效果。





小喜有話說

推薦一個聯合用藥

1、痛經:柴胡舒肝丸+女金丸/加味逍遙丸/艾附暖宮丸

2、乳腺增生:柴胡舒肝丸/逍遙丸+乳癖消/乳寧片/紅金散結片

3、胃部脹痛:柴胡舒肝丸/逍遙丸+人參歸脾丸


小喜探醫號


逍遙丸和柴胡舒肝丸都是中醫經久不衰的名方,都可以治療肝氣鬱結的病證,至於說到哪個更好,是沒有必要”硬性“的區分伯仲,主要看是否對你的證!

我們對比一下這二個方,你自然會區分它們的作用特點了。

逍遙丸的特色

【藥物分析】

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生薑、薄荷

  • 全方以柴胡為君藥,疏肝解鬱。

  • 當歸、白芍二藥配伍養血柔肝。

  • 白朮、茯苓,健脾利溼、化生氣血。

  • 薄荷、生薑,協助疏肝解鬱。

  • 炙甘草,助力健脾,調和藥性。

【功效】

疏肝解鬱、健脾養血

【主治】

肝鬱血虛所致的兩脅疼痛、頭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或見寒熱往來、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淡紅,脈弦而虛。

  • 肝經循行於胸脅,肝經鬱滯,經氣不舒暢,所以有脅痛、乳房脹痛的表現。

  • 肝於膽是表裡的臟腑,肝氣鬱結,膽經受擾,可以出現寒熱往來的症狀。


  • 肝經不舒暢,橫犯於脾,肝脾不和,肝鬱血虛,所以有神疲食少、月經不調。

【臨床應用】

1、月經不調的月經先期:月經比正常時間提前,量或多或少,或有塊,月經下血不暢。

2、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期或前或後,伴有肝氣鬱結的症狀。

3、妊娠腹痛氣滯型:孕後胸腹脹滿疼痛,尤其兩脅痛甚,噯氣吐酸,煩躁易怒等。

4、痛經:屬於氣滯的,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行經量少的。

5、更年期綜合證屬於肝鬱氣滯的有急躁易怒,善嘆息,胸脅脹滿的。

6、乳腺增生屬於肝鬱氣滯的都可以適當的應用。

柴胡舒肝丸的特色

【藥物分析】

柴胡、陳皮、茯苓、半夏、白芍、枳殼、豆蔻、厚朴、香附、木香、青皮、紫蘇、防風、薄荷、桔梗、炒山楂、炒檳榔、六神曲、大黃、黃芩、當歸、三稜、莪術、烏藥、炙甘草

方中的君藥是柴胡。疏肝解鬱,調達肝氣。

  • 香附、木香、青皮,烏藥、三稜、莪術,行氣活血止痛。


  • 當歸、白藥,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 茯苓、陳皮、枳殼,厚朴,理氣和胃寬胸消痰。

  • 半夏、豆蔻,溫中止嘔。

  • 炒山楂、炒檳榔、六神曲,消食化積。

  • 黃芩、大黃,清熱瀉火消滯。

  • 紫蘇、防風、薄荷,桔梗寬中祛溼、疏肝。

  • 炙甘草,甘緩和中止痛。

【功效】

疏肝理氣、消脹止痛

【主治】

肝氣不舒,脅肋痞悶,食滯不清,嘔吐酸水。

  • 肝鬱氣滯,經氣不舒,脅肋痞悶。

  • 肝氣橫逆犯胃,表現食滯不清,嘔吐酸水。

【臨床應用】

1、月經前後諸證:屬於肝鬱氣滯型的可以應用。

2、鬱病:精神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脘悶噯氣,不思飲食,大便不調等,如有肝氣犯胃、胃失和降或兼有食滯腹脹的可以應用。

3、胃痛、嘔吐肝氣犯胃,噯氣頻作的可以加減用。

3、脅痛(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肋間神經痛等)見脅肋脹痛,走竄不定,甚至連及胸肩背部,因情志因素誘發或加劇的都可加減用。

二方均以疏肝解鬱的柴胡作為方中的君藥,逍遙丸偏於治療兼有脾虛的各種病證,方中主要配伍健脾養血藥;柴胡舒肝丸偏於理氣消脹,方中配合的多是理氣和胃、寬中祛溼的藥。

二者誰好關鍵看是否對證,是否解決病痛。

感謝您的閱讀,請留下您寶貴的意見哦!


蔚姐雜談


逍遙丸和柴胡舒肝丸,到底哪個更好?

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容易被壞情緒所左右,進而就會影響到我們的食慾,睡眠等各方面。在中醫裡面, 情緒的鬱積食通過肝臟來進行梳理的,可是如果我們的情緒過度鬱結,那麼反過來就會影響到我們肝臟的的功能,導致肝氣不舒。


針對逍遙丸和柴胡疏肝丸這兩個中成藥,雖然都會疏肝理氣,調益氣血的中成藥,但是其實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點。現在給大家各自介紹一下這兩種藥的用法。

第一:逍遙丸

逍遙丸原本是逍遙散,逍遙丸中有柴胡,當歸,白芍,白朮等中藥,而柴胡是疏理肝氣的,白芍具有斂陰柔肝的作用,然後加上當歸滋養氣血的功效,兩者能夠一起來補肝血,血和則我們的肝和,血充足則我們的肝柔,兩者都是作為臣藥。再配合其他中藥一起,因此就起到舒肝健脾的功效。


所以逍遙丸還能夠具有疏肝健脾,益氣,調經養血的功效。

第二:柴胡舒肝丸

柴胡疏肝丸雖然也具有治療肝脾不和的功效,但是它適用於患者出現胸悶胸痛,經常噯氣還有易怒的症狀,柴胡舒肝丸可以起到行氣活血還有止痛的功效。


若出現胸悶,胸痛,嘆氣的症狀,一般都是因為肝氣疏洩不及,從而引起的我們身體氣滯血瘀或者氣鬱化火,這些也是肝氣鬱結的主要症狀,柴胡舒肝丸就是治療這方面很具有代表性的中成藥。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分享養脾乾貨!


脾胃範兒


逍遙丸

逍遙丸是一種常見的中成藥,具有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的功效,用於肝氣不舒所致月經不調,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等症,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

逍遙丸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要是由柴胡、當歸、白勺、白朮、茯苓、薄荷、生薑、炙甘草等中藥組成的中成藥。這幾味中藥具有疏肝解鬱,健脾養血的作用。用於肝鬱血虛,肝脾不和,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不調,臍腹脹痛。

方中君藥柴胡能疏肝解鬱,使肝氣條達。白芍酸苦微寒,養血斂陰,柔肝緩急;當歸甘辛苦溫,養血和血,且氣香可理氣,為血中之氣藥;當歸、白芍與柴胡相同,補肝體而助肝用,使血和則肝和,血充則肝柔,共為臣藥。肝病易於傳脾,故以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使營血生化有源,共為佐藥。方中加薄荷,疏散鬱遏之氣,透達肝經鬱熱;生薑降逆和中,且能辛散達鬱,亦為佐藥。柴胡為肝經引經藥,又兼使藥用。炙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為佐使藥。諸藥合而成方,可使肝鬱得疏,血虛得養,脾弱得復,氣血兼顧,肝脾同調,為調肝養血之名方。

臨床可用於婦科病中的經前期綜合症、乳腺小葉增生、月經過少、婦女圍絕經期綜合症、口服避孕藥所致的月經失調;心臟神經官能症如:心悸、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失眠、多夢等;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抑鬱症;咽異感症等。

柴胡舒肝丸

柴胡舒肝丸由《景嶽全書》中名方柴胡疏肝散演變來。柴胡舒肝丸由白芍、檳榔、薄荷、柴胡、陳皮、大黃、當歸、豆蔻、莪術、防風、茯苓、甘草、厚朴、黃芩、姜半夏、桔梗、六神曲、木香、青皮、三稜、山楂、烏藥、香附、枳殼、紫蘇梗等二十多種藥材製作而成,為理氣劑,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



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鬱,用以為君。香附理氣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氣以止痛,二藥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經之鬱滯,並增行氣活血止痛之效,共為臣藥。陳皮、枳殼理氣行滯,芍藥、甘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相合,共奏疏肝行氣、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肝氣鬱滯證。脅肋疼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鬱易怒,或噯氣,脘腹脹滿,脈弦。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間神經痛等屬肝鬱氣滯者。

柴胡舒肝丸主治舒肝理氣,消脹止痛。對於肝氣不舒,胸脅痞悶,食滯不清,嘔吐酸水等症狀,可以通過服用柴胡舒肝丸緩解症狀。其成分中含有甘草、山楂、陳皮等,其中甘草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而山楂則能幫助消化,清腸胃,還能消除脂肪,因此吃多了導致消化不良,或者胃動力不足導致胃脹,無食慾感,可以嘗試柴胡舒肝丸,如果不確定自己的症狀,最好到醫院就診。

逍遙丸和柴胡舒肝丸誰更好?

逍遙丸具有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的功效。柴胡舒肝丸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兩者沒有絕對的誰更好,對症用藥,選擇適合自己病症的藥物,才是好藥。


藥學小蟲


您好,作為一個養生少女,想給大家分享一些養生乾貨~


沒有哪個更好,只有對症了才是最好。看似都差不多的藥,既然它們有不同的名字,必然都有其針對性。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

01

逍遙丸

主治肝鬱脾虛血虛證。健脾補血,舒肝解鬱,胸脅脹痛,頭痛目眩,神疲食少。



02

柴胡舒肝丸

主治肝鬱氣滯證。同樣能夠疏肝解鬱,肝氣不舒,並且可以行氣止痛,胸悶不舒,胸脅疼痛,易怒。



這二味藥雖然都能疏肝解鬱,治療肝鬱。但是逍遙丸重在健脾和營。柴胡舒肝丸行氣止痛。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歡迎補充!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點個讚唄~~謝謝您!喜歡中醫的可以關注我哦!帶你養生~


獸醫新同學


您好,微醫君來為您解答。

逍遙丸和柴胡舒肝丸,都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中成藥,二者藥效方面沒有絕對的高低之分,臨床用藥講究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瞭解兩種中成藥的具體適應病證,才能幫助我們在購藥時加以判斷,哪一種藥更對自己的病證,更適合自己。

1. 逍遙丸

逍遙丸為調和肝脾劑,是逍遙散的現代製劑,而逍遙散出自宋代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幾千年來,其廣泛運用於肝鬱、脾弱、血虛等病證。逍遙散還是調理月經的名方,清代名醫葉天士稱其為“女科聖藥”。

藥物成分:主要為柴胡、當歸、白芍、炒白朮、茯苓、炙甘草、薄荷及生薑。

主要功效:疏肝、養肝、養血、活血、健脾、調經、肝脾同調、氣血兩調。

適應病證:肝鬱脾虛所致

  • 胸脅脹痛、鬱悶不舒、頭暈目眩、食慾減退、身睏乏力、慢性疲勞綜合徵、焦慮抑鬱、失眠多夢、易怒煩躁等病證;

  • 及月經不調、痛經、經閉、乳房脹痛、絕經期綜合徵(更年期綜合徵)等婦科疾病;
  • 以及心理因素所致的男性性功能減退,如陽痿、早洩等男科疾病。

使用注意:肝腎陰虛所致的脅肋脹痛、咽乾口燥及舌紅少津者不宜使用。

如果肝鬱脾虛而有熱者,建議選擇加味/丹梔逍遙丸,加味逍遙丸是在逍遙丸的基礎上增加了梔子和牡丹皮兩味藥物,使其既能疏肝健脾、養血調經,又能清肝熱。但是,加味逍遙丸,性偏寒涼,所以體內有寒者,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及大便溏薄者,不宜使用。

2. 柴胡舒肝丸

柴胡舒肝丸為疏肝理氣劑,由柴胡疏肝散加味而成的現代製劑,出自明代的《景嶽全書》。

藥物成分:主要為柴胡、青皮、陳皮、防風、木香、枳殼、烏藥、香附、姜半夏、茯苓、桔梗、厚朴、紫蘇梗、豆蔻、甘草、山楂、當歸、黃芩、薄荷、檳榔、六神曲、大黃、白芍、三稜、莪術等。

主要功效:疏肝理氣,活血、消脹止痛,解鬱調肝。

適應病證:肝氣不舒或肝氣鬱滯所致

胸脅痞悶或脹痛,胸悶喜太息、情志抑鬱易怒、或噯氣、脘腹脹滿、食滯不消,嘔吐酸水,臨床常用於痞證,嘔吐,脅痛等。

使用注意:服藥期間宜清淡飲食,吃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油膩,以免助溼傷脾,有礙氣機。服藥期間切忌鬱悶、惱怒,應保持心情舒暢。

微醫君溫馨提示:具體用藥,建議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和具體病證諮詢專業中醫師。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更多健康知識等你來 微醫 瞭解】

微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