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三 4400年前那天

罕見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三 4400年前那天

方國裡年輕的王

罕見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三 4400年前那天

古尉遲寺在發掘中

罕見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三 4400年前那天

紅燒土房

罕見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三 4400年前那天

發掘出的古尉遲寺排房

罕見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三 4400年前那天

距今4400年尉遲寺沒有人的蹤跡了

罕見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三 4400年前那天

距今4400年的氣候事件

罕見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三 4400年前那天

記住方國玉器的眼

罕見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5000年前 之三 4400年前那天

石質小鑽頭鑽出來的對開孔,孔壁上有旋磨紋


五千年離我們有多遠。

如果順沿著時間將先輩們排成一列,父母排在我們前面,再前面是祖父母,一直排到五千年。按輩分排成單列,這一隊祖宗不到三百位。

到浩瀚的古籍裡去查找這三百位前輩身邊發生過的故事,文字只有三千多年,還有近二千年的時光在文字之外。

文字記錄人的感知和思想。對同一件事情,人的感受和表述都不一樣,筆下氣象萬千。

近年在荊州郭店一號楚國墓裡出土了一批簡牘,簡牘上的老子道德經只有二千字,經過二千多年文人的塗改,今天的老子道德經有五千多字,核心思想還存在著對立。這本哲理巨擘裡的文字竟這般被搖曳。

實物先於文字。我們來看看實物。

長列裡的先祖們全都使用過陶器。排在後面的使用瓷碗,大缸。

從五千年前第300位先輩開始往現在數,數到90時出現大量的青銅器,再數約90輩,鐵器問世,青銅器逐漸消遁。鐵器被餘下的120輩先祖傳遞下來沿用至今。

從五千年前第300位先輩數下來,數到36位時大約是距今4400年。

36輩與90輩隔著近900年。九百年間,制玉工具由石頭變成了金屬。

距今4400年時,安徽北淝河北的古尉遲寺人放棄生活了數百年的家園。古尉遲寺人在離開家園之前,親手搗毀成排的紅燒土住房,整平斷垣。是什麼情況讓古尉遲寺人決意不再返回故鄉。

近年對安徽尉遲寺遺址進行過十三次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知道了在約五千年前,古尉遲寺的氣候是溫暖潮溼的,周圍有大片的麻櫟和柘樹組成的茂密森林,成群的麋鹿,獐和老虎出沒其間。古尉遲寺人在建好的屋壁旁支起粗壯的樹幹,點火燃燒,將塗抹在牆上的泥燒成堅硬的紅色土塊。尉遲寺遺址發現了78間紅燒土房,牆厚達50釐米,在聚落的周圍還築有圍壕。

科學家運用地球化學的方法,對尉遲寺遺址土層裡的元素同位素含量作出量化分析曲線,發現在距今4400年,人類生存活動的第一因子含量急劇下降,甚至消失。代表環境風化和乾旱的第二因子曲線驟然升高,形成驚人的交叉線,通過科學研究看到了生態對氣候的響應。

氣候科學家將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1800年的全球氣候事件稱為古文明衰落小冰期H。氣象科學家亦稱距今4400年-距今3900年前的氣候事件為全新世事件3。

距離安徽尉遲寺一千公里外有個貴州荔波董哥洞。在洞中發現的“氣候石筍”形成於距今12萬年-13萬年之間,專家認為,這些石筍是古氣候環境演變的理想載體,能全面記錄古氣候環境演變規律,為大陸氣候指標提供充分而確切的數據。董哥洞石筍古氣候記錄與尉遲寺的古氣候結論準確地吻合。

驅使古尉遲寺人痛別家園的是天,天氣變得乾旱,寒冷。

距今4400年左右氣候事件的影響遍佈世界。持續數百年的乾旱和降溫,河井見底,樹木凋零,野獸逃遁,田裡顆粒無收,人群遷徙,方國和族群潰散。

氣候事件造成文化的溝壑,同一個天穹之下的老虎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石家河文化,神木石峁文化,屈家嶺文化,齊家文化,相繼消亡。

文化溝壑的一邊是遠古安居時代用石質工具磨製的造型拙樸的玉器,溝壑的另一邊是由西而來的遷徙人群帶到中原,紮根後繁盛起來的青銅器和用金屬工具琢製出來的紋飾繁縟的玉器。

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形制的玉器。

不同材質的制玉工具在玉器上留下迥然不同的加工痕跡。

文化的不同也表現在審美的差異。商代人尚白。立於文化溝壑另一邊的黃土高原上的方國人崇尚黑色。

距今4400年以前,磨製玉器成風。已知新石器時代晚期善制玉器的有凌家灘文化(安徽東部),良渚文化(浙江西北),神木石峁文化(陝西北部),石家河文化(湖北中部)。。。

安逸且強盛的方國才可能製作出精美的玉器。

太湖流域的良渚製作出的碩大玉琮與良渚社會的富庶相關。

禿尾河畔神木石峁高壘的大石寨以強盛支撐了玉器的數量。

位於漢水流域富饒的石家河遠離玉料出產地,製作的玉器精美小巧。

黃河中游的方國經濟發達,能獲得優質的和田玉籽料,玉器造型敦厚質樸。

用珍稀罕見的玉石製作的玉器,在沒有金屬製品的年代裡是頂級珍寶,是國王和聚落首領的專享。玉器承載著富庶社會的文化,是社會上層階級表達思想的載體,玉器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

天氣變化切斷了文化。那個以玉器作為財富表徵,富則制玉的豐裕時代離我們愈來愈遠,身影模糊。近五千年的漫漫時光,斷斷續續延延綿綿。歷史從來沒有間斷,斷裂處是我們感知的缺失。

​還原沒有文字時代的樣貌,依靠各種學科的研究,依據遺址遺蹟和實物。

距今4400年前的氣候事件就是被氣候學家發現,被考古發掘揭示。

在驅使人群背井離鄉四散逃難的氣候事件之前,方國人在數百年的時間裡安居著樂業著,慢慢地用石質工具磨製玉器和玉人。

天告訴我們,西北方國裡的玉人來自距今4400年以前。

請看之四,男權國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