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真的適合長線投資嗎?

花落♡KicaZ莫相離


我認為銀行股是是適合長期投資的。

從分紅來看銀行股

以銀行股為首的一些業績穩定、處於壟斷地位的股票他們更像是方向感明確的烏龜,雖然短期看走的慢,但是長期來看不知不覺就把一些短期漲幅驚人、經常上竄下調的活躍題材股甩的遠遠的。

特別是在大熊市當股息率能達到4%以上,而且從過往看分紅很穩定的股票就可以逢低買入,因為基本上這個時候進入已經讓你相對處於一個“不敗”的地位,哪怕業績沒有增長,每年的股息也會讓你跑贏大部分銀行的存款和理財收益,再加上如果比較幸運每年還能打新中籤,那收益又會大幅提升,甚至翻倍都有可能。

但是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就是突然某年分紅非常高的企業,建議還是要耐心多觀察觀察,看看持續性如何,還有往年分紅很高,突然之間分紅銳減甚至不分紅的個股也要耐心觀察,就比如格力電器,之前因為業績穩健增長並且持續的高分紅被市場長期廣泛關注,但是去年突然不分紅了,這種情況也是會有的,所以雖然可以長期持有股票享受高分紅,但是也要定期給自己的股票體檢。

從發展來看銀行股

我國的銀行業其實發展還是比較粗放,主要收入來自利息差,而國外銀行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服務收入,在這一塊我國銀行有很大的短板,但是反過來看也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富強,必然要依託強大的金融市場,我國的銀行業相對國外的國際化大銀行還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入、銀行業的產業結構升級,利潤不斷攀升,股價也會不斷水漲船高,這樣除了享受穩定的現金分紅,還會享受股價上漲的收益。

從性質來看銀行股,

銀行股屬於週期類股票,銀行業和經濟的發展關聯性很大,個人觀點是在經濟走出蕭條期進入復甦期可以配置週期股,當然這裡包括銀行。這一波上漲為什麼以白酒為首的消費行業漲幅比較大,因為在2018年經濟數據不太樂觀、貿易談判又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而消費行業相對一些工業、房地產、金融領域還是比較穩定,所以很多機構和大類資金都會配置一些消費類股票。但是隻要經濟上有回暖的確定性指標,以銀行為代表的週期股大概率會走出一波大行情。

從資產配置角度看銀行股

就像剛剛提到的消費類,還有醫藥類的股票都屬於抗週期板塊,而像銀行、房地產、有色金屬、重工業都屬於典型的週期類板塊,雖然前文提到很多看好銀行股的理由,但是從資產配置角度,不建議全部配置銀行,至少可以配置一些抗週期類板塊。因為在美國曆史上出現過長達10年的大熊市,A股成立時間很短,只有短短30年,沒經歷不代表不會發生。

從另一個資產配置的角度看,就是你所處的行業,如果你是從事週期性行業,那麼建議配置週期類股票的比重不宜過重,因為它與你的生活工作關聯性太大,容易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反之,如果在抗週期行業工作,就可以多配置一些週期類板塊。


鑫財經


銀行股是非常適合長線投資的,而且這種炒股投資是風險性最低,收益率比較高的炒股方法。下面已國有四大銀行的股票實際收益來證明銀行股真的適合長線投資。

(1)工商銀行

如上圖,這是工商銀行股票在過去10年的表現,其中2009年股價是在2.59元,而現在是股價是5.67元,10年時間股票漲幅為118.08%,再度加上工商銀行每年有約4%的分紅,10年時間總分紅收益是40%,過去10年總體收益約為158%左右,平均每年收益率為15.8%。

(2)農業銀行

如上圖,這是農業銀行的股票情況,農業銀行是在2010年7月15日上市的,上市之時的股價是1.35元,截止現在9年時間股價已經漲到了3.57元,在過去10年當中股價總體漲幅為164.44%;另外再度加上農業銀行每年分紅收益在4.5%左右,9年時間分紅總收益為40%左右,過去9年時間長期持有農業銀行差不多翻2倍收益了,平均每年收益率在20%。

(3)建設銀行

如上圖,這是建設銀行的股票的表現,建設銀行10年前的股價是在3元附近,而現在農業銀行的股價是在7.25元,10年之間建設銀行的實際漲幅是138.49%,另外農業銀行平均每年分紅率為3%左右,10年時間總分紅收益為30%左右,10年時間總收益為168.49%,平均每年的收益率為16.85%。

(4)中國銀行

如上圖,這是中國銀行的股票情況,在10年前股價是2.15元,時隔10年之後現在的股價是3.66元,在過去10年之前股票總體漲幅為70.23%。由於中國銀行的股價低,這算後每年的股票分紅率比較高,平均每年分紅達到4.8%,10年時間的話總分紅收益率為48%,總收益率為118.23%,平均每年的收益率為11.8%。

為什麼銀行股真的適合長線投資嗎?

通過上面的計算可以得出結論,國有四大銀行股票在過去10年時間裡面,平均每年收益率高達11%~20%之間,按照這種投資收益率來看,每年能保持10%以上的收益率,已經完全戰勝大部分理財產品,這種年收益率有何不可長線投資呢?

因為銀行股是漲的多跌的少,比較抗跌的金融股,再度加上銀行股每年都是固定分紅的,兩者疊加起來,銀行股是非常適合長線投資的,非常適合價值投資的品種之一。


老金財經


銀行股是非常適合大資金和新手長線持有投資的,因為銀行股非常安全,股息率也較高,長線持有的過程之中,可以通過分紅,送股,以及股價的上漲收益,獲得一個複合的增長。

如果你懂得在一個何時的低點,買入,那麼這樣的投資收益可能會更高。但是對於銀行股來說,他們的持股策略是需要長期持有,所以,短期投機,頻繁買賣,可能就不太適合買銀行股了。

我來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銀行股10年7倍的傻瓜投資原理!

原理說白了非常簡單:大型銀行股的淨資產增長率一般是每年11~12%,股息率5~6%,這樣下來年化收益就是17%左右(中小型銀行股息率會低一點,但淨資產增長率相應更高)。

再加點常識性的技巧,在0.7倍左右PB的時候買入,只要你選對時間和指標下手,十年時間總能回到1倍PB以上,這就有額外的50%收益。

——共計721%的收益。

當然了,對於一名優秀的投資者來說,10年獲得的收益可能會被7倍更多,所以,大部分優秀的投資者不太願意買銀行股,他們會採取更為激進的成長股佈局策略。

簡單的說就是銀行股的升級版,例如茅臺,伊利,還有其他的高利潤複合增長的成長股。但是這對於個人的選股要求和心裡素質來說要求就更高了。

因為銀行股的安全性,高分紅,每年的利潤複合增長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不需要太多的選股技巧,只需要一份耐心就可以賺錢。但是對於那些高成長的個股來說,這些數據就需要自己來分析,是真,是假,是安全,還是風險,就要自己承擔。

所以,新手買銀行,高手買成長。都是適合長線投資的選擇。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財經背後更多的邏輯。


琅琊榜首張大仙


銀行股未必適合長期投資,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許多人覺得銀行股不會下跌,因此認為適合長線投資,其實未必,不是所有的銀行都有投資價值。

(兩個紅箭頭之間是民生銀行2015年12月到現在的K線圖)

以民生銀行為例,圖中的細橫線是今天民生銀行的價格,第一個紅箭頭所指的位置是2014年12月份,可以看到從2015年12月到現在,差1個多月就5年了,這5年之間,民生銀行的股價,大部分時間都是高於現在的價格,最近一年才高於現在的價格,這就表明,過去持有民生銀行,虧損的機會遠遠高於盈利的機會,這就談不上長線投資了,這是長線虧損。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正好是低價,處於過去5年中相對低的位置,正好是機會,其實未必。

再看浦發銀行,從2015年12月16日到現在,差點5年了,只有7.94%的漲幅,存5年利息也有最少15%的利息。所以浦發銀行也過去也沒有給投資者帶來長線投資的收益。

當然有人會說,歷史不代表未來,這話是沒錯,但是銀行股未必時刻都有長線投資價值,上面兩個例子已經是最好的說明,未來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在高位買入長線持有,那就很可能等著吃虧。

不是所有的銀行股都適合長線投資,要看清價格。


西格瑪的化學


據以前的報道,中國幾大國有銀行的總資產高達驚人的300萬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就是現在中國幾年的國民生產總值gdp 。你說銀行有錢不?

一個這麼有錢又會賺錢的銀行,難道不值得我去投資嗎?

下面瞭解一下銀行的運營機制吧。居民把錢存到銀行,銀行又把居民存的錢以更高的利率貸給別人。那麼這樣銀行就有收益,即利率差帶來的收益。

還有,銀行具有利率的決定權,即穩賺不賠的,除非出現較嚴重的經濟問題。

銀行規模大,抗拒風險能力強。

銀行這麼好,買銀行股是不二的選擇。



金丘說今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銀行股非常適合長線投資,站在大部分投資者的角度,大多是不適合的,因為平均下來也就8%左右年化收益的銀行股投資,絕大部分投資者都是看不上的,然而真的會投資的人,往往都會選擇一部分銀行配置……

我們曾經對工行從上市到現在做了簡單的平均年化總結,那麼今天依照招行為例,再次對銀行股的投資進行簡單說明,看一看是否依舊值得長線投資。

從招商銀行的歷史走勢來看,大幅下跌的走勢只出現過一次,那就是那就是2007年的牛市過後,但招行上市17年時間,從2002-2019年,區間漲幅為1396%,也就是14倍,股息率2.6%,我們來細算一下平均年化收益。

14/17=82.35%,這就是平均的年化收益,82.35%+2.6%=84.95%,你做什麼投資能每年賺這麼多?假設你當時用10萬投資到招行,那麼現在這筆錢應該已經到200萬以上了,甚至更高,因為這期間有送股,我們就不去計算明細了。

事實再次如我們所預料的那樣,就長期投資而言,能相對穩定的實現每年抵禦通貨膨脹,甚至在特定年份跑贏指數,銀行算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客觀的說,一家新上市的銀行能不能走出招行的走勢很難說,而一家上市幾年的銀行股能否跑贏工行,這依舊沒有肯定的答案,剩下的就是個人對投資的理解以及對具體標的的分析了。

總結來看,銀行值得長線投資,然而過程中一定會有反覆……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國內的銀行股,對於大多數股民來說,確實是適合長期投資的,原因我歸為九個字:

很賺錢、高分紅、估值低。

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很賺錢

今年財富中文網公司的世界500強公司,中國有129家上榜,首次超過了美國的121家。上榜公司中,中國銀行業公司所賺取的利潤,佔全部上榜世界500強中國公司的47.5%。如果不計算11家銀行的利潤,其他108家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只有19.2億美元。

以工商銀行為例,2018年實現淨利潤2976.76億,按365天計算,每天賺8.15億元。工商銀行2018年淨利潤是騰訊的3.78倍,是阿里巴巴的3.39倍,是華為的5.02倍,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所以說中國最賺錢的行業是銀行業一點也不為過,絕大多數公司都是在為銀行打工。其他公司從銀行貸款進行商業活動,每個行業都充滿巨大競爭,一不小心就淹沒在商戰的紅海之中,但無論是誰勝出,銀行都可以持續不斷的賺錢,故銀行業不但是最賺錢,而且是最穩定的。

高分紅

公司賺了錢如果能進行再投資,獲得更高的收益,那麼不分紅或少分紅比較好,比如美國很多科技類公司,早期都是沒有分紅的。但銀行業已經屬於很成熟的行業,不具有持續大幅成長的潛力,公司就需要將利潤分給股東。

我以四大銀行為例,看看分紅情況。

中國銀行:2014年到2018年股利支付率為31.15%、31.25%、31.11%、31.43、31.19%,分紅率為3.79%、5.19%、4.41%、4.64%、4.74%。

工商銀行:2014年到2018年股利支付率為32.74%、30.3%、30.43%、30.48%、30.56%,分紅率為4.41%、5.08%、4.48%、4.25%、4.23%。

建設銀行:2014年到2018年股利支付率為33.08%、30.11%、30.22%、30.31%、30.6%,分紅率為4.22%、5.47%、4.32%、4.28%、4.14%。

農業銀行:2014年到2018年股利支付付率為33.09%、30.33%、30.91%、30.74%、29.47%,分紅率為4.41%、5.09%、4.74%、4.7%、4.55%。

從幾大銀行的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每年股利支付率都在30%以上,分紅率在4%-5%的水平。再參考三年期國債收益率為4%,大部分銀行的分紅率都高於三年期國債利率,股息率可以跑贏絕大多數存款收益。

低估值

能賺錢、分紅高,接下來就看估值了,因為估值決定公司的安全墊。還是以四大銀行為例,來看各自的估值情況。


中國銀行:靜態市盈率為5.98倍,動態市盈率為4.72倍,市淨率為0.68倍。

工商銀行:靜態市盈率6.79倍,動態市盈率6倍,市淨率0.87倍。

建設銀行:靜態市盈率7.12倍,動態市盈率5.87倍,市淨率0.91倍。

農業銀行:靜態市盈率為6.16倍,動態市盈率為5.14倍,市淨率為0.76倍。

通過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四大銀行靜態市盈率在5.98倍--7.12倍水平,動態市盈率在4.72倍--6倍水平,市淨率在0.68倍-0.91倍水平。數據說話最有力,簡單直接,無論市盈率,還是市淨率,在A股都是最低水平,具有明顯的安全墊。

結論很明顯

如果不是追求暴利和想賺快錢的投資者,長期投資銀行股自然是合適的,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銀行業盈利有保障,持續不斷的分紅帶來紅利收益,而超低的估值也構築了很好的安全墊。


財經宋建文


我認為銀行股非常值得長期投資,雖然這幾年大盤一直在長期的震盪,沒有明顯的強趨勢上漲,但銀行板塊並不缺乏投資價值。只是投資銀行股需要耐心和長期的持股才能體現最大的投資收益,銀行的優勢在於:

第一,估值優勢

投資大師都認為好的生意應該是在足夠低的位置去買入,意思就是買股票要買被低估的公司。顯然,現在銀行板塊是符合這個要求的。在2015年的時候,是銀行板塊位置最低估值最低還破淨了,假設我們當時在2塊多的時候買入中國銀行持有至今已經有50%的收益,這樣的收益遠遠跑贏了很多資產。

第二,股息率

投資股票股息率也是很重要的指標,銀行板塊就現在而言股息率也非常有優勢。我們熟悉的工農中建四大行的股息率平均都能在4.5%,我們對比中國銀行的定期存款利息大概在3%左右。這樣一對比,還不如把錢存入銀行股,股價上漲能帶來收益股息也比存銀行高。近2年A股上市銀行現金分紅比例總體呈現回升態勢,至2018年上市銀行整體現金分紅比例已經回升至28.29%的較高水平,超過25%的銀行就有22家(合計32家)。股息率超過4%的有14家,多數銀行股息率高於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

第三,銀行基本面穩定

既然是長期投資,公司的穩定也必須要考慮。如果不穩定半路退市,對投資者是一種很大的傷害。銀行就有這種穩定屬性,一百年前有的銀行一百年後應該依然會存在。受益於社融增速回暖,銀行業基本面向好。一季度新增社融規模顯著增長且結構有所改善,銀行信貸規模實現擴張,流動性充裕環境下負債端成本下行,部分銀行淨息差實現改善,銀行基本面向好。

最後

如果你是追求穩健的投資者,或者平時比較忙不想整天盯盤的銀行板塊是不錯的選擇。從配置和防禦的角度來看有較高性價比。銀行板塊估值處於低位,已經凸顯了配置價值。只是上漲週期較慢,當然不能和小盤股的這種股性相比,做銀行股的心態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豬爸爸看股市,專注投教,歡迎各位轉發、評論、點贊。

豬爸爸看股市


銀行股肯定是適合“長線投資”的,只是需要有一些條件:

第一,銀行的財報必須假設都是真實的,所謂的“不良”和“壞賬率”必須是真實的。如果,這點不成立,則長線投資銀行股就是錯誤的。

第二,銀行股,不能以投機次新銀行股炒作,高位被套後,轉為“長線投資”,畢竟,銀行股多數都在“淨資產”值附近波動,而次新銀行股估值非常高,價格遠離淨資產達到幾倍。如果炒作高位次新銀行股被套轉為所謂的“長線投資”和“價值投資”本身就是一個“偽價值投資”。

第三,銀行股長線投資的前提是未來經濟增速不能持續惡化。一旦未來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惡化,則銀行的“壞賬率”就會持續上升,銀行就會面臨資本金持續補充和壞賬率持續攀升的“戴維斯雙殺”。

再回頭來看,銀行股,以四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中德佼佼者,比如招商和寧波,平安銀行為例,其“淨資產收益率”長期維持在10-15%,也就是說,你長期持股不動,每年的價值增長將在10-15%以上。其次,銀行分紅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其中,四大國有銀行分紅率保持在4-5%左右(前提是不追高買入,買到每年的股價均值)。也就是說,以國有四大行和優秀的股份制銀行長期持有的每年回報是10-15%+3-4%=13-19%的收益率。

因此說,銀行股肯定是值得長期持有的。但是對於新上市銀行,和城商行,個人是建議不能以“價值投資”和“長線投資”來看待,其中有很多原因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屠龍刀fei0598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

結論:銀行股在當下資金緊缺的市場環境下,短期風險大,適合做長線價值投資

1 首先當前的金融監管和去槓桿下,銀行短期內的調整風險是很明顯的,從這兩年的調整情況就可以看出,而銀行股本身也是跟著大盤趨勢在走,在整體資金匱乏的情況下,市場低迷,銀行股短期的表現自然不會太好。而很多投資者買銀行股更多的是中長期持有,等待分紅。看好的是銀行這個穩定錢袋子的價值。

2目前的短期風險表現為房地產貸款市場的泡沫,房貸佔比高,短期有泡沫風險,長期來看,地產伴隨著城市化進入下半場,風險也會隨著被稀釋掉。而去槓桿的壓力也給銀行債務調整帶來壓力,長期下來問題不大,畢竟銀行整體的風控能力和資金水平都是第一位的金融體系。還有一些潛在風險就是一些地方銀行風控不到位,業務亂問題,地方融資不規範和泡沫高企也是影響銀行體系的外部因素,而這些風險問題都會隨著時間的加長,而被稀釋掉。

綜上:當下的環境,更加適合銀行股中長期價值投資,短期持有風險大。銀行股跟隨者大盤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