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賢畫作之筆法約取,格高意遠

​什麼是藝術?

在不少人的認知裡“看不懂的東西就叫藝術”,

這句話看似玩味實則卻略顯尷尬。

劉秉賢畫作之筆法約取,格高意遠

案前隨筆(45*30cm)2019


劉秉賢自述說:

“意筆畫講用筆,但不炫筆,

宛然目前為之所對的是物象,而不是用筆。

畫中炫筆,如詩中炫詞,有隔與不隔之別。”

劉秉賢畫作之筆法約取,格高意遠

報春(45*30cm)2019


很多時候,

看不懂其實就是因為作品和觀者之間“隔”了。

王國維認為只要

“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就能“話話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放諸畫中,不矯飾不造作,

不拘於形,不囿於墨,

意在言外,方能不隔。

劉秉賢畫作之筆法約取,格高意遠

搏雲天(45*30cm)2019


“ 筆墨,心性之物化也。

執筆墨,寡心性,空圖技器。

古人曰,筆筆隨心方可妙奪造化。”

隔與不隔,

全在乎畫中之意,畫者之心,

堪稱畫之兩境了。

劉秉賢畫作之筆法約取,格高意遠

醜石圖(45*30cm)2019


即使你沒弄明白他屬於印象派還是象徵派,

不知道他在畫裡究竟用了何種手法,

但是隻要你站到他的《星夜》他的《麥田群鴉》前,

強烈的感受便洶湧而至,

乃至因共鳴帶來靈魂的震顫。

劉秉賢畫作之筆法約取,格高意遠

吹不掉的禪意醜石圖(45*30cm)2019



劉秉賢的畫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你看他的畫作,

尤其是他擅長的禽鳥走獸,

或氣定神閒,或俏皮生動,

筆法約取,格高意遠,

物的性情神韻就這麼

活脫脫地傳遞到你我的眼前心上,

於是你就懂了。

劉秉賢畫作之筆法約取,格高意遠

春天的故事(45*30cm)2019


始終認為,

好的藝術,

不論是心理距離還是物理距離

都不應離大眾太遠。

優秀的書畫作品

應該讓更多的普通人可以欣賞得到,

可以欣賞得了。


——江濱壹號藝文空間(文)

劉秉賢畫作之筆法約取,格高意遠

春閒圖(45*30cm)2019


介翁,本名劉秉賢,又號介山,常居萬竹山房,以涉翰墨兼農事為樂。

為畫魂崇古,意求新。其作品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又能夠充分體現當代的筆墨精神,強調以書法入畫,用線用墨追求渾厚大氣,並通過筆墨折射出對自然萬物的哲學思考。

年過花甲,善獨處,思孤往,藝事多向內心求。

偶有所得,便是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