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絢爛的新世紀蒙古族文學

專欄 | 光輝絢爛的新世紀蒙古族文學

權威文學資訊,深度作品解讀。

內蒙古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蒙古族文學也是中國文學極富特色的有機組成部分。策·傑爾嘎拉先生對新世紀以來蒙古族雙語文學做了全面的梳理和總結,詩歌、小說、散文報告文學、戲劇電影電視文學、理論評論等各類體裁,無論在作品的數量和質量方面都是歷史性的超越。以本篇為起點,中國作家網將陸續呈現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學在美學與技巧、觀念與文類等方面的成績與收穫、經驗與教訓,以俾鑑往知今,開拓進取,為當代文學留存史料,為未來發展提供啟示。

——主持人:劉大先

专栏 | 光辉绚烂的新世纪蒙古族文学

光輝絢爛的新世紀蒙古族文學

策·傑爾嘎拉

歷史的車輪開進二十一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的指引下,我國新世紀蒙古族文學,乘改革開放的浩蕩東風,闊步走向一個更高更新的歷史階段,緊扣時代脈搏,與社會共進步,與人民同呼吸,在多元文化格局下出現了新的輝煌,湧現出一大批頗有影響力的草原作家和草原文學作品。在全國文學總體格局裡,尤其與少數民族地區相比,具有自己鮮明而生動的特點和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在全球化、科技化、市場化、城市化、網絡化的背景下,新世紀蒙古族文學日益彰顯著它的強大前進勢頭和較高的藝術水準,出現了不少新的元素、新的生長點和新的希望令人振奮的是蒙古族一大批作家創作勢頭十分旺盛,不斷推出重頭的突破之作。在新時期李凖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鄧一光榮獲首屆魯迅文學獎、瑪拉沁夫、白雪林榮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之後,在新世紀鮑爾吉·原野獲得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鄧一光的《我的太陽》榮獲全國十佳長篇小說獎,《狼形成雙》榮獲全國十佳短篇小說獎。席慕蓉獲臺灣年度詩選“年度詩獎”、中華文化人物獎。薩仁託婭的長篇小說《靜靜的艾敏河》和長篇紀實文學《草原之子廷·巴特爾》,雙雙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郭雪波的小說《大漠魂》獲臺灣《聯合報》第十八屆聯合文學獎首獎。韓靜慧的作品獲冰心兒童文學圖書新作獎。包麗英的長篇小說《縱馬天下——我的祖先成吉思汗》獲姚雪垠長篇小說獎。滿都麥小說研討會和鄂爾多斯作家小說研討會先後在北京召開,反響很大,得到首都文學評論界的一致好評。阿雲嘎創作的蒙古文長篇小說《滿巴扎倉》經翻譯後,《人民文學》以 中文版、英文版向全國、向世界推廣。力格登的兒童文學《

螞蟻王國曆險記》被蒙古國選定為“世界兒童優秀讀物”用西里爾蒙古文出版。滿全的《飛鳥集——一段天邊的浪漫故事》在蒙古國用基里爾蒙文出版。進入新世紀之後,布和德力格爾的長篇小說《蔚藍的星空》、烏仁高娃的散文集《天痕》、《滿都麥小說選》、希儒嘉措的散文集《元上都探古》、白金生的紀實長篇小說《阿斯根將軍》、韓靜慧的 兒童文學《恐怖地帶》、布仁巴雅爾的報告文學《創業史詩》、寶音烏力吉的長篇小說《信仰樹》、特·官布扎布的《蒙古密碼》、巴·那順烏日圖的《巴·那順烏日圖散文集》、仁欽道爾吉的《新時期蒙古族文學批評》等榮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這是新世紀蒙古族文學的第一道明媚的陽光和第一道亮麗的風景。

草原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三大源頭(黃河文化、 長江文化、草原文化)之一,其“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的核心理念, 為蒙古族作家提供豐厚的創作源泉。廣大蒙古族作家立足本土,挖掘地域文化、 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個人化的寫作來解讀歷史、現實和文化。啟動《草原文學重點作品創作扶持工程》以來,已出版《霍林河歌謠》、《印土》、 《草原上的老房子》、《北方原野》、《駿馬·蒼狼·故鄉》、《一匹蒙古馬的感動》、《細微的熱愛》、《草原文學新論》、《草原文化與蒙古族詩歌轉型》等作品,一些作品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以及自治區文學創作“索龍嘎”獎。多部作品已經成為創建草原 文學品牌的精品力作,這也是 新世紀蒙古族文學的另一個亮點 。

進入新世紀以來,蒙古族小說創作勢頭良好,中長篇小說喜獲豐收。蒙古族長篇小說每年出版10到20部。短短十幾年,有這麼多中長篇小說問世,這在整個蒙古族文學史上也是從未有過的。

這一時期蒙古族中長篇小說創作的共同特點是,描寫蒙古民族的風土人情和蒙古族人民的寬容、憨厚、質樸、勤勞、自信的性格與勇敢頑強的精神,以及對美和力無比崇尚的傳統文化心理積澱。從審美的高層次上的感知、把握和表現。這是對蒙古族小說創作審美特徵的深化和藝術品位提高的重要標誌。

在蒙古文短篇小說創作中,阿雲嗄、滿都麥不僅傾心致力於短篇小說創作,而且蒙古文短篇小說在他們那裡被鑄造得更為精緻更為純粹也更具有文學的審美意義。可以說,他們的優秀短篇小說把蒙古文短篇小說的審美性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勃·額勒斯的中短篇小說集《圓形神話》就是從歷史的維度來進行的民族性書寫。他的多數小說都是從民族歷史深處挖掘題材,展示作家對民族歷史的理解和民族性格的建構。海勒根那的短篇小說集《父親魚遊而去》,也是把草原民族的強悍、熱烈、獷和神性的生命魅力淋漓盡致且不乏力度地展現了出來。其小說語言明快又富有衝擊力的表意效果,十分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節奏。

滿都麥的象徵小說、阿雲嘎的民族尋根小說、希儒嘉措的文化小說,力格登的幽默小說、哈斯布拉格的偵探小說、白音達米的動物小說、賽音巴雅爾的意識流小說、伊德爾夫的新荒誕小說、布林的魔幻小說,對固有的、傳統的東西,大膽地提出挑戰。他們的作品突破了舊的規範,在思想和藝術上都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特·官布扎布、寶音賀希格、特·斯欽、德·斯仁旺吉拉、孟根高勒、伊勒特、斯日古楞為代表的蒙古族新詩歌的探索者們的詩歌在感覺上、思維方式和方法上都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探求和變革。新時期湧現的這批蒙古族中青年詩人在更高的藝術層次上、更廣闊的領域內深人人們的心靈,使人們能更真實而豐富地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所開創的藝術探索的多元局面,在民族的優良傳統上注入了“現代主義的性靈”,完成著蒙古族詩歌重大的藝術轉軌。我們的詩人們重新開掘隱藏在情感深處的詩的美學,去凝視射映在個人情感光輝中的時代虹霓。於是便逐步形成一種多元互補的詩歌創作格局。這便是審美的多樣性與審美特徵發展的趨向性相併存。所謂多樣性,主要指藝術風格表現手法和創作方式是多樣的,可以在更廣闊的天地裡去發現新鮮的美和多樣的美。所謂趨向性,是指詩人們逐步認識到意象符號應包容更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內涵,使詩區別於空洞的吶喊和直白的抒情,對於哲理的傳達不再是警句和格言,而是以意象的隱喻和暗示,表現對生活真理和心靈奧秘的嶄新發現。詩人們更加註重意象的含蓄性和空靈感。特別有趣的是蒙古語詩歌中傳統詩歌和現代派詩歌進入新世紀以來堅持兩個極端的人少了,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相生相映,形成了互動共存的生動局面,這是未曾有過的文化現象。

進入新世紀以來,蒙古族散文具有崛起之勢。從傳統的美文散文和遊記盛行到新世紀文化散文和隨筆雜文興起,也是內蒙古文學的一個亮麗的風景。如希儒嘉措的《元上都探古》以淵博的史學知識,豐厚的藝術修養,沉重而寧靜的心態,對蒙古族歷史文化,對草原名勝古蹟、人文景觀做出深層次的提示與解讀、剖析與思考,成為蒙古族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希儒嘉措將蘊含著風雨洗禮過的文化沙金淘煉出來,給以炫目的色彩。鮑爾吉·原野出版了《掌心化雪》、《夢迴家園》、《善良是一棵樹》等多部散文集。他的散文思想深刻、藝術精湛,他的散文獲得人民文學散文獎和中國新聞副刊獎金獎。

新世紀以來蒙古劇創作有了新的發展。內蒙古戲劇家協會組織了《復興蒙古劇工程》並舉辦了蒙古劇徵稿獎勵活動。這次活動就收到84部蒙古劇劇本。這些劇本從愛情、家庭、民族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及反腐敗等多方面反映了社會問題,以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和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展示了蒙古劇的時代精神和藝術魅力。新世紀以來出現了《滿都海斯琴》、《安代傳奇》、《沙格德爾》、《銀碗》、《巴丹吉仁的傳說》、《蒙古象棋傳說》、《黑緞子坎肩》、《駝鄉新史》、《長調歌王哈扎布》、《英雄的察哈爾》、《楓樹之愛》等優秀蒙古劇。

隨著新世紀蒙古族文學創作的空前繁榮,蒙古族文學理論評論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出版了一批質量較高的文學史和文學理論研究專著、文藝評論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巴·格日勒圖主編的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的《蒙古學百科全書·文學卷》的出版。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文學史有:榮·蘇赫、趙永銳、賀什格陶克陶主編的《蒙古族文學史》、特·賽音巴雅爾主編的《蒙古族當代文學史》和蘇尤格主編的《蒙古族現當代文學史》。當代文學評論集有:《內蒙古蒙古文學五十年》、《走進花的原野》、《奶茶和咖啡》、《嬗變與研究》、《奔向學術巔峰》、《內蒙古優秀文藝評論選》、《蒙古族現當代文學多元解讀》、《智慧的花束》、《20世紀衛拉特蒙古小說研究》等大型多人集。比較優秀的個人集有:《文苑沉思錄》、《蒙古族文學五十年》、《批評的視角》、《新時期蒙古文學若干問題》、《蒙古文學發展史引論》、《蒙古現代文學理論批評研究》、《蒙古文學潮流論談》、《比較文學與蒙古文學》、《蒙古小說發展概述》、《新疆蒙古文學研究》、《評論、研究、欣賞》等。

新世紀還出版了《額爾敦陶克陶全集》、《巴雅爾教授論文彙編》、《索德那木拉布坦文集》、《色道爾吉論文集》、《欽達木尼文論集》等已故五位蒙古文學大家文集和理論評論集,其意義重大,因為他們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蒙古文學事業。進入新世紀以來,新時期湧現的著名評論家劉成、包明德、包斯欽、哈達奇·剛、巴·蘇和、仁欽道爾吉進入新世紀以來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劉成出版《草原文學新論》和《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構築“草原文學”理論體系和學習解讀

習近平文藝論述方面起到先啟作用 。包明德出版《陶勵集》,發表《文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文章,提出蒙古族文學堅守民族性的同時面向世界的問題。包斯欽出版《批評的視覺》,提倡蒙古文學理論評論觀念更新的問題。哈達奇·剛出版《新時期蒙古文學若干問題》、仁親道爾吉出版《新時期蒙古文學評論》、巴·蘇和出版《蒙古族生態文學研究》等論文集,在蒙古族文學評論領域發揮引領作用。

然而,在蒙古族文學理論研究領域成就最為突出的還是以巴·布林貝赫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專家學者。世紀之交,蒙古族著名詩人巴·布林貝赫在蒙古詩學研究方面先後出版了《心聲尋覓者札記》、《蒙古族詩歌美學論綱》、《蒙古英雄史詩的詩學》和《直覺的詩學》等詩學專著,填補了蒙古族詩歌美學研究的空白,並突破了舊的單一的研究模式,把蒙古史詩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納·賽西雅拉圖《蒙古詩歌史詩研究》和蘇尤格《蒙古詩歌學》比較深入系統地研究了蒙古詩歌的諸多問題,提出了許多新的探索性問題。在蒙古文論研究方面巴·格日勒圖的《蒙古文論史綱》和《蒙古文論集錄》代表著這一領域新水平,作者對蒙古文論歷史發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學術流派及其理論形態和審美追求的形成,做出了比較系統全面的理論概括,使蒙古文論研究更趨理論化、體系化。

此外,以滿全、海日寒為代表,以烏日斯嘎拉、額爾敦哈達、薩日娜、策·朝魯門、敖敦、娜米雅為中堅力量的一大批蒙古文學博士碩士走進蒙古族文學評論戰線是蒙古文學界最亮麗的風景。他們深入探討現代文藝理論,文化視野開闊,對蒙古詩學和文論諸多方面進行深入系統地研究,出版了一批有前沿水平的理論專著。如:烏日斯嘎拉的《蒙古詩學體系論》、海日寒的《蒙古詩歌中的現代流派》、那順巴雅爾的《蒙古文學敘事模式及其文化蘊涵》、額爾敦哈達的《和諧勻稱的創作論》、滿全的《批評的功能》、敖·阿克泰的《當代蒙古族小說藝術變遷》、薩日娜的《文化的變遷和蒙古族小說藝術》、青格勒圖的《跨世紀蒙古文學現象批評》等。這一批高層次的理論批評專著的問世,大大提高了蒙古族文學理論批評的水平和影響,也必將對蒙古族文藝理論評論的繁榮和發展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回顧總結新世紀蒙古族文學的輝煌成就,我們感到無比興奮和自豪。同時也不容諱言,我們蒙古族的文學作品走進全國行列的頂尖作品並不多,在創作題材的選擇上獨具一格的並不多。有些作品構思落套,敘述語言陳舊。理論批評跟不上的現象比較普遍,少數民族母語寫作的作品用漢語文翻譯跟不上的現象更是嚴重。對蒙古族作家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要超越自我,不應滿足在本民族文學中取得的成就。其次是積極吸取先進文化的經驗,認真解決包括觀念更新、創作手法更新、敘事模式更新等方面的問題。即保持和發揚傳統,又借鑑和吸收他民族有益文化養料,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自己審美需要的民族性。再次,咱們還應該更加自信、更加大氣。

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任重而道遠。偉大的時代呼喚富有時代精種,獨特品格和地域特色濃烈的精品佳作的湧現,呼喚蒙古族文壇湧現文學大師。我們一定要在習近平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指引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擔當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謳歌時代,反映人民心聲,積極開拓蒙古族文學藝術的新天地!

专栏 | 光辉绚烂的新世纪蒙古族文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